a股能否在7月继续上涨,a股可以再次上涨吗

目前,由于上证指数最高已经达到3400点左右,它已经在2021进入指数震荡区间中心的下边缘(3400点-3700点),下一个趋势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继续上攻并回到3400点以上,还是在2900-3400点范围内扭转并再次震荡?这是下半年投资者将面临的问题。

1、Q3季度市场调研与判断

政策方面,从广义货币到广义信贷的传导才刚刚开始,货币政策没有理由收缩,概率仍将维持目前的宽松状态;财政政策将继续努力稳定增长,基础设施投资将保持同比稳定增长,制造业投资预计将明显改善;疫情进入正常化和控制阶段,边缘逐渐放松,叠加夏季的到来,带动消费场景的恢复和消费者信心的恢复;在出口方面,受全球高通胀的影响,中国商品出口在第三季度将保持弹性,至少在欧洲和美国明显衰退之前不会成为经济拖累。总之,利率环境不会收紧,基本面仍然是支撑因素,而唯一的变量来自市场的风险偏好。

在趋势市场中,风险偏好主要取决于赚钱效应,即市场上涨越好,市场情绪越乐观,风险偏好越高,并推动估值继续上扬。现阶段,市场仍在继续4月27日以来的反弹。从成交量、融资买入比例等数据来看,市场人气逐步上升,风险偏好明显上升。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有重大事件扭转预期,或者市场热度过高,否则市场将倾向于继续上攻。这里我们不预测事故。仅就市场热度而言,目前市场已从4月份大幅反弹,但并不太热。

因此,结合基本面、利率环境、盈利效应等因素,a股概率仍能保持波动上行格局。小的调整是不可避免的,但除非发生意外的冲击事件,否则像今年3月4月那样大规模下跌的可能性并不高。在排除市场大幅下跌的风险后,投资者仍应积极参与波动和上涨的市场,不应过早离开。但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对市场的上升空间过于乐观,市场上大V喊话4000点的声明,此话不要当真。

2、从国内经济基本面来看,继续改善没有问题,但5.5%的年GDP增长率仍然充满挑战。换句话说,第三季度只比4月和5月的低谷好。与往年相比,当前的经济压力仍然很大,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与入院后出现显著改善的患者类似,改善本身是令人高兴的,但我们不能忘记,患者仍然是患者。

3、从利率环境的角度来看,仍将保持宽松的流动性,但受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继续高于中国这一事实的限制,在美联储将在第三季度继续加息的背景下,中国央行继续降息的可能性很小。相反,一旦经济出现实质性改善,实体经济吸收资金的能力增强,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寻求尽快恢复稳定,以缓解中美之间的利率反转问题。因此,从边际变化的角度来看,货币环境不会脱离链条,但也难以给予a股更大的支持。

4、从风险偏好因素的角度来看,8月份半年报的密集披露预计将对市场情绪产生影响;与此同时,考虑到今年11月的美国中期选举,为了缓解国内高通胀的压力,拜登政府可能仍会打中国牌。今年下半年,中美博弈可能升温,这将抑制出口相对较高的高科技产业和制造业的市场情绪。综上所述,在不受事故影响的情况下,A股在第三季度的概率仍将向上波动,但上升空间不太乐观。

5、从结构性市场寻找机会考虑到大盘指数快速上涨的阶段已经过去,下一步布局应侧重于轻指数和重结构。没有必要过多关注指数的波动或调整,而要专注于从结构性市场寻找机会。让我们先看看估值水平。从2016年以来的市盈率来看,当前A股行业分化程度较高。煤炭、基础化工、电力设备、汽车、美容等行业分位数均在80%以上,通信、非银行金融、银行、媒体、计算机、房地产、建材、交通、电子、医药、生物等行业分位数均在20%以下。

一般来说,由于市场存在正反馈机制,即使资金所追求的行业估值处于较高水平,只要不打破正反馈周期,市场仍有很高的可能性继续。这类行业受到公共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青睐。一是信息优势和心理优势,它们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拐点,或者这么认为。艺术专家是勇敢的,即使他们追逐高和埋葬,他们不负责自己的钱,也没有心理压力,以改变立场;第二,收入和风险是不对称的。人们为赢得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输掉第一次世界大战付出代价。基于短期排名的压力,他们更愿意追逐热门行业。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他们不具备信息和研究优势,对市场缺乏理性判断,也没有心理优势。他们损失的是自己的钱。一旦高层被子被拿走,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回来,他们也会错过其他投资机会。因此,普通投资者不适合追赶。最好的策略是遵循价值投资的基本原则,以较低的估值或相对合理的仓位买入,并诚实地从企业业绩的增长中赚钱。

从这个意义上说,普通投资者应该将较低的估值视为进入门槛,只在被低估的部门挖金。在行业低估的前提下,通常有三种情况值得参与:

(1)长期和短期、长期增长、短期改善。要求行业部门或企业具有良好的长远发展前景和长远发展前景;短期内基本面有改善的迹象,目前买盘不是陷阱。

例如,在当前的证券业务部门,股权投资时代刚刚开始。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上的“卖水者”,有着良好的长期发展前景。短期来看,随着资本市场的复苏,市场情绪逐渐高涨,与全面登记制度推出的预期叠加,因此证券业务板块短期内上升的概率较大。

(2)存在长期增长和短期不确定性。该行业在长期和短期内都有催化因素,具有较高的上升概率,但长期前景不确定,长期持股的性价比不高。

从行业角度来看,银行和房地产属于这类。在当前稳定增长的背景下,房地产销售已经恢复,银行贷款规模扩大,资产质量有望提高,这是一个典型的受益于稳定增长的行业。但从长远来看,银行和房地产都已进入成熟期,希望渺茫。当然,在个股层面,对于这个典型的万亿大盘来说,优秀的个股逆势成长并不困难。购买能够逆势上涨的优质个股是一个长期和长期的投资机会。

总的来讲,长线可安全持有,短线则注意回避。在被低估的领域还有其他情况,例如不确定的长度,对于这类行业,它可以被视为一个价值陷阱,应该加以避免。

关注我,带你看透财经本质!

a股能否在7月继续上涨,a股可以再次上涨吗

中国股市哪个月最容易上涨?哪个月份最容易下跌呢?

根据中国股市历史行情来来看,a股市场在一年当中,2月份和7月份最容易上涨,最容易下跌的是新历1月份。

也许很多股民投资者会弄不明白,1月份最容易下跌,而2月和7月最容易真正呢?针对这个问题下面进行分析。

为什么1月份最容易下跌,2月份最容易上涨呢?

我国春节都是在1月底或者2月初,正因为春节假期因素,影响股票市场资金留,股票市场资金就是动力,资金的流进和流出是直接影响股市的涨跌。

比如春节之前,特别是临近春节前后一个月的时间,在这个阶段股市是严重缺乏资金的,股市资金会呈现净流出状态。比如12月份很多企业为了做年报,需要大量的现金流,必然会从股票市场抽离资金,导致股市资金外流而缺金下跌。

12月份之后紧接着就是进入年关了,年关的时候很多企业会更加紧张,各大企业的账单都会进行清算,以及要结算各种费用,临近春节的时候资金会留出股市,导致股票出现下跌,即使不下跌都缺乏资金,股市维持弱势震荡。

至于2月份股市最容易上涨,其中真正理由就是由于2月份资金回流,也就是我国春节之后了,过了春节又是新的一年,空余的资金又要寻找新的投资,市场资金会直接进入股市,让股市得到增量资金的支撑,股市自然会涨起来。

所以按此进行分析后得知,1月份股市最容易下跌的真正理由是资金外流,2月份最容易上涨的理由是资金净流入,资金回流股票,因此得知1、2月份股市资金流动性大,会造成股市涨跌波动。

为什么7月份股市最容易上涨?

中国股市7月份最容易上涨,主要来源中国股市历史行情规律得出的结果,股市涨跌规律有句话这样总结的“五穷六绝七翻身”意味着中国股市7月打响翻身战,所以7月份最容易上涨。

实际7月份判定为最容易上涨,实际背后还是跟股票市场的资金有直接因素,7月份一般属于年中,年中资金还是比较充裕的,因此股市在7月份同样受到资金的支撑,才能更容易的上涨起来。

综合通过上面进行分析得知,中国股市2月和7月最容易上涨,1月和5月最容易下跌,背后一切的根源都是跟股市资金和人气有关;资金回流股市会上涨,股市流出股市会下跌,这就是中国股市涨跌的真正动力。

a股能否在7月继续上涨,a股可以再次上涨吗

七月行情一波三折的震荡,八月行情也任道重远,A股哪些关键信号值得关注?

首先是A股相对抗跌,尤其是创业板值得关注。我们无法预测这种黑天鹅事件的发生和方向。这对股市的影响也很小。虽然没有办法让它倒下,但大家都会久久忘记这小浪的影响。影响我们A股最重要的是看我们国内的情况。可能是受俄罗斯股市一天内跌幅高达50%、美联储要加息、经济增长预期可能下降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我认为有必要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坚决维护金融稳定大局。因此您不必担心A股的系统性风险。

其次是A股市场将集中发行23股新股值得关注。多家券商预估的冻结认购资金总额普遍超过4万亿元,有望创下A股新股认购资金总额的新纪录。其中,就冻结数万亿资金。但从资本利率走势来看,货币市场情绪并未出现明显波动。整体来看,预计本周乃至整个6月份货币市场流动性将继续相对宽松。

再者是破净股数创历史新高。沪深两市净破股数量达到333只,创A股历史最高。从历史数据来看,个股的大规模突破伴随着市场底部的到来,这也是市场风险偏好被极度压缩的反应。2008年以来的数据显示,前两次破网潮与市场低点高度共振。虽然历史不会简单地重演,但破网股的配置价值已逐渐凸显。

要知道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9.0%,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处于临界点以下,制造业景气度下降。延续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住房需求,两部委印发“十四五”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商务部等13部门出台多项措施促进消费绿色智能家电!通过这些重磅消息,我们可以发现,从金融市场确定下半年任务,到增量资本的消息,维稳行情即将上演,但任重道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a股能否在7月继续上涨,a股可以再次上涨吗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