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私募高手深度复盘2003年非典行情当前新冠肺炎背景下A股怎么走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吴永久

图片来源:摄图网

2003年初,A股市场曾经一度非常火热,然而伴随着“非典”的全面爆发,行情顿时戛然而止,转而开始漫漫熊市。对于A股市场而言,可谓冰火两重天,比如医药板块,市场以“非典”的名义把抗“非典”的题材发挥到极至。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处于高发状态,结合“非典”的历史,两大私募高手复盘2003年的“非典”行情,从技术角度分析当前新冠肺炎背景下A股市场怎么走?

新里程董事长赖戌播:预计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大盘的负面影响低于“非典”

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爆发,外围股市纷纷大跌, A股延迟开市,但不可避免将下跌,只是跌幅和速率依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而疫情的发展情况,则是决定A股节后短期波动的重要因素。

从2003年“非典”期间上证指数表现来看,疫情并没有对大盘构成实质性的影响。疫情比较严峻的3~4月间,上证指数一度大涨超过10%,而7月份前后疫情已经明显受控,但大盘却破位下行,并持续下跌超过10%。可见“非典”疫情并未对大盘构成实质性影响。

从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特点和发展路径来看,我认为本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不会明显超过“非典”时期,因为在“非典”防控之后,这次应对措施更加及时、精准,疫情快速受控也是可以预期的。因此推测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大盘的负面影响低于2003年“非典”。

疫情在对某些行业板块(比如娱乐、餐饮、旅游、酒店、航空、运输、零售等)构成负面影响的同时,也会对另一些行业板块(如医药医疗,在线教育,在线娱乐等)构成正面影响,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对指数构成对冲,因此,疫情的影响大概率主要表现为不同板块的波动方向和幅度的不一样。

值得重视的是,股市的波动通常都不会受到单一因素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只是其中一个阶段性影响因素。观察2003年“非典”期间上证指数与道琼斯指数的对比走势可以发现,上证指数受道琼斯指数走势影响,比受“非典”疫情影响更明显。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外围(以道琼斯指数为主要参考)与上一次最大的不同在于,外围股市大部分处在阶段性的高位,尤其是道琼斯指数,处在十多年来的高点。因此,道琼斯指数近期的表现,可能对A股大盘构成更多、更直接的影响,值得关注。

股市波动受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其波动也有明显的内在规律。根据笔者的时间周期分析模型,春节前A股大盘开始下跌完全符合其中短期的时间周期规律,如下图所示:

上证指数日K线图上呈现一个明显的周期规律,呈现50-80-50-80(个交易日)的交替峰谷循环规律。根据这个规律可以预测1月中下旬出现波峰(小型顶部),如果本次峰谷循环继续是50个交易日左右,则大盘节后仍将调整2~3周,完成50个交易日左右的小型峰谷循环,至2月中下旬完成调整,然后进入下一个80个交易日左右的中型峰谷循环。

综上所述,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必然会对宏观经济构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疫情受控之后,国家必然推出刺激经济的相关政策措施。宏观经济受到显著负面影响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也不必夸大疫情对沪深股市的负面影响。股市的内在规律才是走势的决定性因素,春节前开始的下跌也主要受到明显的周期规律的作用,只是跌速和跌幅受到疫情的负面影响。

基于沪深股市中长期进入第五轮牛市的判断,本次受疫情影响的下跌,大概率还会持续2-3周,但下跌幅度不必过于悲观。战略上,应该把本次下跌,看作参与牛市的重要的“牛回头”战略机会,是低吸成长股、优质股的良机。

资深私募人士陈熙伟:2910点是行情延续上行的最后一道防线

历史会重复,但不会简单的重复。我们回顾2003年“非典”时期的沪指走势,从技术面上进行复盘,看是否能对本次疫情后的股市找到一点蛛丝马迹。

其实从技术图形上可以看出,2003年“非典”疫情的开始与结束以及中间的发展,与指数的方向和转势的时点关系并没有想象中的大,相反,行情的发展与技术图形上的支撑压力位置关联性更大。

我们将沪指的2002年6月25日的最高点1748.89点到2003年1月6日的最低点1311.68点的区间按黄金分割的比率进行划分,再把“非典”期间一些重要的事情标出,我们得到这么一个图:

从这个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基本上沪指自1311.68点开始的运行,都基本符合黄金分割的各个比率位置,比如2003年3月27日香港宣布中小学停课,但指数重新回到0.618的位置后,就往0.5的位置(也就是1527点)前行,并且在最后到了接近0.191的1665点附近,也就是1649.6点才见顶回落,开始了长达5个月的调整,依次从0.382的位置跌到前底1311点附近结束。

让我们看看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发展期间沪指的走势,这里只罗列两个关键的消息公布时点,大家结合指数黄金分割的位置,能不能看出点什么?

将3288.45点到低点2733.92点区间画出黄金分割线,可以看到,当指数到达3127.17点见顶后,疫情引起市场重视,同日行情跌破0.382的3077.97点位置。

接着是1月23日武汉发布离汉通道暂时关闭,使当天指数低开低走,快速跌破0.5的位置3012.87点。那接下来是不是行情就要往下寻0.618的2947.78点位置呢?从“非典”行情的指数走势上来看,这个概率非常大,2947点的位置也刚好是前一波上行的起涨点。

但是否代表行情就此转弱呢?这个时候还要关注从2733.92点和2857.32点的趋势线连线上,按大致推断,趋势连线在2910点位置,也就是说这个位置是行情延续上行的最后一道防线,前面有2926~2935点的缺口位置。如果开市采用低开方式释放市场情绪,在2910点附近企稳再上行修复,这是比较好的情况。

如果回补2926点缺口后再上行,则是最好的情况。当然,如果是采取别的方式,则投资者一定要关注好行情重要点位的支撑和阻力作用,对于持股的板块,最好是深入了解其在疫情之下是否会影响其盈利情况,并且密切关注这段时间管理层的系列政策发声,特别是在重要的技术位置。

如果我们对2003年“非典”疫情对当年经济影响进行一定的回顾,当年疫情爆发对第三产业影响较大,在疫情过程中,不得不提的是医药板块,从“非典”行情来看,疫情对于医药板块的公司而言,只是一个偶然事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公司的长期盈利情况,大多只会引导一段阶段性的行情,在这一点上看,医药板块是具备一定的快进快出的参与意义的。

知道这一点后,一般投资者如果强烈看好医药板块打算参与,要盯好前期龙头如联环药业、鲁抗医药、四环生物、莱茵生物这几个龙头走势,还有海王生物、以岭药业、神奇制药、东北制药等个股。还有这次疫情中被提起最多的口罩,对应的个股包括龙头股份、泰达股份、振德医疗、江南高纤等个股;检测材料相关的个股如西陇科学、达安基因、华大基因、科华生物等个股。

每日经济新闻

两大私募高手深度复盘2003年非典行情当前新冠肺炎背景下A股怎么走

以03年的非典疫情作为参考,如今的新冠肺炎发展到了哪个阶段?

       我认为如今新冠肺炎发展到了第二阶段,就是各地政府已经做出了明确部署和防控手段,大众也对这个病情有了多方面的了解,也有了一些防传染的措施,比如戴口罩,消毒等。

扩展知识:

(1)何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医学者发现一种新型病毒,由于在显微镜下病毒的形状像皇冠一样,所以取名叫冠状,这种病毒是寄生在野生动物身上,但是由于人们食用野生动物可能就传染给了人类,在我们人类中,体弱多病,年龄比较大的老年人比较容易感染。

(2)怎么传染:根据这么久的研究和事实来看,可以人传人,而且还会存在母婴传染。传染的途径可以通过鼻涕,唾液等进行传播。

(3)传染的表现,一般来说,如果传染后,不会马上表现出传染的临床表现,在差不多14天左右就会出现轻微的发热、咳嗽、流鼻涕,后期就会进一步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症状。

(4)如何预防,我们应该在出门的时候戴上医用口罩或者n95口罩,在佩戴14个小时后就扔掉指定的垃圾箱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勤洗手,勤消毒。

        所以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横行的时候,我们应该减少出行,尽量避免到人群集中的地区,减少交叉感染,在饭前饭后,便后勤洗手,多通风,保持愉快的心情。最近尽量都待在家里,减少出门,这样既减少不必要的危害,又可以防止病毒的感染。

         如果没有口罩,我们更应该减少出行,或者我们可以在网上搜索教程,利用自己身边的材料制作简易的口罩,这样我们也可以防止一定的感染。

两大私募高手深度复盘2003年非典行情当前新冠肺炎背景下A股怎么走

从非典到新冠 中国车市的浮沉岁月

十七年光阴荏苒,病毒又至,但车市已经不是那个车市了。 

全年销售2070万台、销量下滑7.4%、产业利润下降15.9%……2019年的中国车市非但没有出现复苏的曙光,反倒让汽车人多了几声叹息。而进入新年,一众车企老大正想着重整旗鼓,努力让2018年吹下的牛在2020化为现实,谁知“新冠肺炎”已汹汹而至——

伴随武汉封城和全国各地拉响疫情警报,汽车行业也被按下了暂停键:工厂生产中断、商品车运输受阻、4S店闭门谢客、车主维保困难……

回想17年前,非典车市里的峥嵘岁月,再看今朝,又是几多叹息几多愁……

 

复盘:SARS后的车市狂欢

消毒水、口罩、隔离、传染病医院……似曾相识的字眼唤回了中国人的集体记忆:SARS!

2002年末,首例SARS病毒患者在广东被发现。短短几个月时间,香港、湖南、四川、山西、浙江、北京……相继出现感染案例。从首例病患确诊到疫情基本消灭,近9个月时间,SARS病毒在国内共计致病5327例,死亡349例。 

伴随SARS而来的,是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多个行业的衰落,股市大盘也随之受到冲击,在当年4月的第4周,单周跌幅甚至达到了7.23%。但在这其中,也有一个行业成了意外——车市。

据乘联会数据,2003年国内汽车销量达到439.2万辆,同比增长率高达34.2%。国人在经历了非典时期的公共交通紧张之后,渴望拥有私人交通工具的心理急于付诸现实,大量资金涌入乘用车消费市场,当时一媒体这样报道了北京的买车盛况:

“2003年4月份,北京地区4S店的平均成交率远超之前的20%-30%,人们不再纠结于‘货比三家’,甚至对车的颜色也不太在意,基本4S店内有车就会被卖掉。”

如此的场景,除了限牌前夜,也只有在非典时期能看到了。

不过,当时的盛况与其说“仰仗”时势,倒不如更多地看作社会发展趋势使然。

首先,历经了九个五年计划、改革开发和“入世”的中国,全国经济增速持续稳定在8%以上,到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已顺利突破13.74万亿元。经济发展了,人民的收入自然也有了提高——以北京市为例,当年的职工平均工资已达到24045元/年,按照一户四位职工进行计算,两至三年的时间就能攒出一台车钱。因此,买车的经济条件此时已经具备了。

其次,彼时国内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已进入激活期。据记载,2002年末,国内千人汽车保有量仅有约16辆,相比当时美国763辆的千人持有规模,相差约48倍。而随着拥有汽车的便利和时尚感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接受,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选购第一台车。在数据上,这一点也反映地尤为强烈:2001年全国汽车销售237.1万台,增速14.1%;2002年全国汽车销售324.9万台,增速37.03%。在整体市场“井喷”的背景下,03年取得全国销售439.2万辆,增长34.2%的成绩一点也不值得意外。

最后,从市场供给侧而言,家用普及型汽车趋于成熟。此时的市场上,既有降价到十余万的经典“老三样”,也有“新三样”福美来、伊兰特、凯悦相继上市,同时,价格低廉的入门级轿车奇瑞QQ等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新车开始满足国民多样的购车需求。

总之,2003年的汽车产销热更多是受到国内经济大环境和行业正向发展的影响,如果非要把“非典”扯进来,那它顶多算是刺激了人们的消费决断,决定性作用?不存在的。

 

直面:车市里的新冠阴霾

2020年1月上旬,为了促进春节汽车消费,销售们在朋友圈里发起了广告: 

“接下来的日子会是这样:物流停运,厂区停工;慢一点‘配置不全’;迟一秒‘颜色不齐’;晚一步‘没有车了’”。

没想到,一语成谶……当月中下旬开始,疫情形势猛然升级,武汉封城、各地活动管控、多省相继开始疫情一级响应,各大汽车厂家也因此紧急宣布延长假期、暂缓复工。

以武汉为例,众所周知,它既是新冠肺炎爆发的中心,也是我国的六大车都之一。在全长13km的东风大道上,密布着7家整车企业、12家汽车总装工厂、500多家零部件生产商,54家“世界五百强”……

1月26日,神龙汽车率先发布延迟复产的公告,随后,东风汽车系统内的车企以及丰田、本田、现代、雷诺等也先后宣布将复工时间延迟至2020年2月9日之后,产量占全国8.8%的生产基地就此陷入了停滞,“车荒”来了。

而在汽车产销链的另一头,各大4S店、汽贸的日子也不好过。

虽然近两年,国人已经普遍接受了线上购物,但汽车交易仍旧以线下售卖为主。伴随新冠肆虐全国的脚步,大量4S店一没车可卖;二没人可用;三得不到政府的营业许可,一来二去,只能关门谢客。 

当然,和学校搞远程教育一样,汽车经销商也整出了自己的办法——线上接待、VR看车、直播卖车,但成效能有多少呢?

2月10日午后,记者打开了抖音App的直播页,随手一翻就看到了奥迪、奔驰、宝马等多个品牌在直播卖车,观看人数少则40余,多则略超500,整体围观看热闹的人多,真正有买车意愿者寥寥,主播则操着常用的卖车话术,干干地介绍着车型卖点。直播中途还偶尔会出现卡顿和剧烈的镜头抖动,令人不适。

由于门店无法正常运营,南京的多家经销商也开展了网络售车活动,但据一工作人员透露,线上售车有所收获,但直播并未产生成交。其直言,疫情已经对该店的新车销售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相比17年前,当下层层细分的区域隔离制度让私家车也没了多少用武之地。当你走出小区都需要一步步测体温、出示身份证、查通行证的时候,你还会有兴趣通过重重检查绕到城郊买上一台汽车吗?

 

思考:未来,车市将拐向何处?

医学上有一种心理病症:创伤后应激障碍。

它表现为个人经历、遭遇或目睹他人受伤、死亡后产生的精神障碍,往往会引发患者回避、麻木、警觉性增高等反应,对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干扰。 

而可以想象,在新冠肺炎肆虐的当下,感染、隔离、死亡等信息每天都在我们耳边回响,在焦虑情绪的接力传染中,断言社会集体性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或许有些言重,但如此大规模的疫情,也势必将给公众带来一定程度的心理影响,譬如保守化的消费、增加储蓄规模等等。

这些反映到车市中就是——车很可能会愈加卖不动。

事实上,较2003年非典时期,当下最大的问题不是购车选择不够多,也不是车太贵、百姓买不起,而是购车意愿不比以往了。 

21世纪前二十年的经济飞跃、城市化进程和购车优惠政策,极大地释放了公众的潜在消费需求。从2018年开始,国内车市销量就开始同比下滑,到了2019年,跌幅更是扩大到了7.4%。可以说,中国车市的发展重心已经从“增量”转移到了“存量”。

而存量时代,汽车市场的增长不再依靠新用户拉动,有车一族的换购需求渐渐成为消费主流。

这时,购车意愿就成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换不换车?多久换一次车?换个多贵的车?这些都会受到购车意愿的影响。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停工、延迟复产除了打乱企业生产计划外,大量员工的收入也会随之降低。虽然短期的降薪并不会严重到让大家“揭不开锅”,但对还贷行为多少会产生压力,消费水平也可能有所降低,而随之形成的“创伤记忆”更会进一步干扰到未来的消费行为,比如购车——“现在的车还能用,不如把原本打算换车的钱存进银行,以备不时之需。”如此之下,大众的消费行为趋于谨慎,换车周期延长,新车销量的跌幅还可能进一步扩大。

当然,中国的汽车人也不必气馁太过。虽说总体下滑,但每年2000万台左右的汽车消费市场仍是稳稳的全球第一。而在新冠肆虐之后,公众也势必会更进一步地关注呼吸健康和生命安全,又会给汽车产销引入了新的卖点。厂商现在要做的,就是加强相关产品的研发适配,静待疫情褪去后,消费升级需求的到来。

最后,愿疫情快快消散,春天早日降临人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两大私募高手深度复盘2003年非典行情当前新冠肺炎背景下A股怎么走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