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2016年我国资本市场ipo、再融资规模的扩大,融资余额第四次站上万亿大关

本报记者 吴晓璐

近年来,在注册制改革带动下,A股市场包容度不断提升。从股权融资来看,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9月13日,A股IPO和再融资规模合计逾万亿元,达1.137万亿元。

今年以来,A股IPO和再融资保持常态化发行。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9月13日,268家公司上市(不含重组上市和转板上市),合计募资4423.688亿元,同比增长22.42%。与此同时,年内A股公司再融资募资合计6944.39亿元(含配套融资),定增、配股和可转债融资分别为4379.23亿元、567.18亿元和1997.98亿元。综合来看,年内A股IPO和再融资规模达1.137万亿元。

从募资流向来看,更多倾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年内上市新股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有249家,占比92.91%,上市募资3934.29亿元,占比88.94%;从上市板块来看,科创板、创业板上市新股数量和募资金额占比较去年进一步提升。年内共188家公司登陆科创板、创业板,占比70.15%,较去年同期提升2.6个百分点,合计募资3163.3亿元,占比71.51%,较去年同期提升17.67个百分点。

“注册制改革以来,A股IPO数量及企业融资规模均在扩张,从大方向来看,正在促进科技、金融以及产业升级三者良性循环。”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邱亦霖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资本市场首发募资主要集中于科创板以及创业板。从行业分布看,电子设备行业、医药生物以及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募集资金规模较大。可见资本正加速向新兴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

去年新设立的北京证券交易所旨在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数据显示,年内31家公司登陆,首发募资合计55.37亿元,平均每家募资1.79亿元。

再融资方面来看,年内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和非银金融行业再融资规模较高,分别为892.19亿元、830.21亿元和829.51亿元。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IPO和再融资规模进一步提升,为稳住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资本市场IPO和再融资致力于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引导资金加大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稳中求进,持续为实体经济注入“血液”,对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总体来看,邱亦霖表示,近年来,伴随着资本市场结构性变化,市场包容性大幅提升。目前,对标大型成熟企业、硬科技企业、成长型创新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A股市场体系中均有相应服务板块,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适配性大幅增强。

如何看待2016年我国资本市场ipo、再融资规模的扩大,融资余额第四次站上万亿大关

IPO常态化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就在不到一年前,人们还在为堰塞湖,为股市融资功能缺失而担忧。转眼间,监管层一路小心试探着终于让新股发行常态化,而这又成为一个新的担忧,并被不少人视作近期行情不好的罪魁祸首。事实究竟如何?

  IPO家数虽多,但融资总量占比不大

  有机构统计显示,尽管2015、2016年新股发行提速,发行家数分别为223、227只,但实际上单只新股募集资金平稳,保持在6至7亿元。2017年以来,单只新股的募集资金平均为5.5亿元,规模更是稳中略降。

  此外,2014至2016年,A股市场整体募集资金(IPO、再融资合计)分别为7490、15215、18355亿元,其中IPO募集资金分别为669、1576、1476亿元。三年的IPO融资占比均在10%左右。

  “从整体募集量和单只平均募集额上看,IPO整体融资量并不大,对资金‘抽水’影响相对有限。”中科招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单祥双说。

  对于目前每天都有2、3只新股发行的“新常态”,中信证券(16.210, 0.06, 0.37%)投行委员会行政负责人马尧说:“无论是对比A股50多万亿元的总市值,还是近期单日3、4千亿元的日均成交金额,这些新股所占用的资金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

  与此同时,2016年年初新股申购的“游戏规则”改变之后,股民打新不需要预缴款,也打破了打新资金的“抽血”效应。

  股价走势最终还得看公司质量

  “股票价格的形成机制非常复杂,上市公司质量和回报能力、宏观经济形势、流动性是否宽裕等等都是影响股票价格非常重要的因素。”招商证券(16.380, 0.09, 0.55%)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孙议政介绍,资金追逐利润,在不同市场之间的流动会给股指和股票价格带来波动。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长期来看,股票价格走势最终还是要看上市公司质量、发展潜力、分红水平等决定因素。

  那么IPO会不会给股价走势带来影响呢?华西证券总裁杨炯洋告诉记者,股价走势的决定因素很多,IPO不能说完全没有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对于股价的影响也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

  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到底谁影响谁比较大?

  在很多股民的观念里,只要IPO一加速,A股市场就会应声下跌;反之,IPO一暂停,A股市场就会应声上涨。一级市场对于二级市场的影响真的是这么“赤裸裸”吗?

  有分析指出,2007年和2010年,我国IPO融资规模都较大,2007年A股市场IPO融资4382亿元,2010年融资4700亿元。但是,以上两年的上证综指走势却截然相反,2007年大涨96%,2010年下跌14%。

  此外,A股历史上历经多次IPO暂停和重启,每次IPO重启后上证综指表现并不完全一致,无论是短期、中期,还是长期,上证综指均是有涨有跌。

  中信建投证券执委会委员刘乃生表示,从A股的历史经验来看,IPO融资规模并不能决定股票市场的走势。刘乃生介绍,在国外相对成熟的资本市场,二级市场行情好的时候,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IPO排队队伍,但当二级市场表现差的时候,IPO排队企业的数量也会大大减少,“这是非常自然而然的”。

  刘乃生说,随着中国A股的进一步市场化,无论是IPO的节奏还是股票的走势都应该由市场决定。

  IPO常态化可以“给力”实体经济

  事实上,IPO节奏的加快,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股市的融资功能。在经历了多次暂停和重启之后,IPO正逐步走向常态化。

  在孙议政看来,目前IPO的排队企业绝大多数都是新兴行业的优秀代表,是资本市场的源头活水,可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将对市场的公司结构有很大改善。IPO的常态化可以有效地化解IPO堰塞湖,提高这些企业的融资效率。

  “现在IPO的排队时间一般需要两到三年。为了在排队过程中保持公司基本面不发生大变动,很多行业龙头企业不敢投资大项目,错过了很多发展机会,非常可惜。”孙议政认为,IPO堰塞湖弊端很大,需要通过IPO常态化来解决。

  杨炯洋强调,为实体经济注入资本是股票市场最基本的功能。目前IPO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融资额度也不大。只要符合IPO的要求,这些企业都应该平等地享有在股票市场融资的权利。

  “适度加快新股发行速度与加强上市核查并举,可以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也有利于间接引导民间资本流入股权投资领域和实体经济领域,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单祥双说。

如何看待2016年我国资本市场ipo、再融资规模的扩大,融资余额第四次站上万亿大关

金融危机带给我们什么教训和启发?

信用、债务永远是危机的起点。笔者此前也反复强调过,所有的危机都离不开债务,而债务背后又是信用支撑。美国让那些没有还款能力的人也去买房、贷款,最终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人们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了流动性危机。而这还属于微观层面,等到流动性危机开始扩散时,便引发了正式的债务危机,最终酿成金融风暴。
而反观国内,由于去杠杆,房企、债、P2P有些扛不住了,债务暴雷从以前的地方性小平台蔓延到国企、上市公司。所以,为什么今年央行会降准和超预期释放流动性,因为不这样的话就必定会重蹈覆辙。然而在当时为了缓解危机、刺激经济,四万亿计划出世实属无奈,而且一定程度上又恢复到了过去的粗犷型发展模式。所以这次当国内流动性危机显现时,决策层只有未雨绸缪,推进艰难的结构性改革。把经济结构优化,钱去该去的地方,做好“既要又要”,错过了一次机会,不能再错过第二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如何看待2016年我国资本市场ipo、再融资规模的扩大,融资余额第四次站上万亿大关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