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亿资金被套上市公司老总自杀这场骗局没人是白莲花

这位隋田力,通过“新一代专网通信”套取上市公司接近1000亿资金,十多家上市公司牵涉其中,还有一位上市公司老总因此跳楼,相比这些代价,1000万的罚款力度,只能说九牛一毛。

· · ·

最近,A股上市公司ST宏达,收到了来自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公告显示,这家公司不仅没有按规定披露实际控制人,还在之前的会计年度虚增收入和利润,还没有按规定计提商誉减值。

数罪并罚之下,这家公司被证监会给予警告并处300万元罚款,实控人隋田力罚款1000万。董事长和财务总监,分别是200万和50万。

有熟悉《证券法》的朋友说,这类信披违规和财务造假情节,一般的罚款区间在100万到1000万之间。也就是说,证监会这次对ST宏达和隋田力作出的处罚已经属于顶格。

但这位隋田力,通过“新一代专网通信”套取上市公司接近1000亿资金,十多家上市公司牵涉其中,还有一位上市公司老总因此跳楼,相比这些代价,1000万的罚款力度,只能说九牛一毛。

不过从报表层面来说,隋田力的“新一代专网通信”业务,确实在账面上为公司提升了质地,吸引了很多的投资者为之买单,上市公司也获得了好处。无论是隋田力还是“受害”公司,在这件事情上都不能独善其身。

/ “2021年A股最大骗局”炮制者,

是什么来路?/

作为一手炮制“专网通信”骗局的核心人物,隋田力的经历并不复杂。

他于1961年出生,拥有大专学历,1979年1月到1994年5月,他在部队服役。退役之后几年,他在江苏省做公务员。

1998年11月的时候,在一家叫上海星地通的工程研究所当所长。这是一家航天业务相关的民营研究所,起码在这个时候,他还不算是“骗子”。

而且,在全国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大赛官网中,隋田力是专家成员。在官网介绍中,隋田力是中国电子工业科学技术交流中心负责人,曾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任职。

但从2016年开始,隋田力收购了一家新三板上市公司50%的股权,随即投资成立了星地通公司,还参股、控股了一批通信技术的相关企业,精心布局之后,一张“专网通信”的大网悄然撒开。

所谓专网通信,实际上是指军方专用的网络设备。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种采购往往相当保密,存在很大的信息差。加上隋田力的背景,很多不明真相的上市公司,就这样着了他的道。

在ST宏达受到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中,详细说明了隋田力通过“新一代专网通信”进行诈骗的手法。

简单来说,为了做大控制公司的流水与业绩,隋田力从2013年开始就主导了专网通信的自循环业务。而这项业务涉及的专网通信产品,不但没有最终销售,也没有实际终端运用。

到了2017年,隋田力把专网通信整机产品拆解成原材料主板,然后进行组装,甚至还通过贴牌等操作以次充好,进而开始新一轮的自循环业务。所谓自循环,就是整个产业链条的上下游,几乎都存在一些关联关系。专网通信产品在整个产业链的销售,看起来账面销售与利润在增加,实际上没有财富增殖。

不过,通过这种“自循环”业务,隋田力已经获取了一些上市公司的信任。比如开头提到的ST宏达。在2019年5月,ST宏达发公告说,原控股股东江苏伟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28.23%股份已过户至上海鸿孜名下,公司实控人变更为杨鑫。

但在公告之外,隋田力与杨鑫约定,由上海鸿孜代隋田力持有上述ST宏达股权,隋田力才是ST宏达的实控人。

在此之后,隋田力之前收购的公司开始发挥作用了。比如他名下的上海星地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星地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为自循环业务核心公司,执行资金池及产品拆解功能;新一代专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江苏迈库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天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业务通道公司,以资金过账和合同单据流转的方式参与自循环贸易,并收取1.5%-2%通道费。

通过这种方式,整个专网通信业务链条都被隋田力团队掌握,任何上市公司想要入局专网通信业务,最终都需要隋田力设计的这套自循环系统。至少在专网通信这个领域,隋田力实现了垄断。

在整个销售过程中,隋田力只要以星地通的名义向上游供应商采购网络设备配件,经上市公司简单加工,转卖给他控制的下游客户,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就能达到23%。

但为了拿到这23%的毛利,上市公司在向上游公司采购的时候,要支付90%以上的货款,但在向下游客户销售的时候,只能拿到5%的首付货款。

通过这种方式,隋田力至少过了两三年的好日子,但从2021年开始,跟他有往来的上市公司陆续暴雷,隋田力的骗局也最终败露。

/ “专网通信”到底坑了多少公司? /

如果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这种庞氏骗局无疑十分老套。但隋田力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十多家上市公司身陷其中,900多亿上市公司资金被骗走,甚至还有高管因为这件事跳楼身亡。正因如此,这场“专网通信”骗局,也被称为“2021年A股最大骗局”。

导致这场骗局浮出水面的,是因为一家上市公司高管的离世。

这家公司的名字叫上海电气,是一家大型综合性高端装备制造商,其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国资委,主要产品包括火力发电机组、核电机组、风力发电设备、输配电设备、环保设备、自动化设备、电梯、轨道交通和工业互联网等等。

这是一家无可争议的超大型老牌国企,中国三大高端动力装备制造商之一,公司市值在最高峰时期曾经超过600亿。但在2021年8月5日,这家公司的总裁黄瓯跳楼身亡。这是他第二次自寻短见。在这个期间,上海电气有多名高管因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

但就是这万分之一的子公司,当时的应收账款融资余额,就达到55.25亿元,占据上海电气总额的50%,另外还有接近30亿的短期借款,占上海电气总额的17.31%。

而且,由于专网通信这种产品涉及敏感业务,所以很多信息披露是可以被豁免的。上市公司新宏泰的一则公告提到,上海星地通注册资本3000万元,主要从事通信行业硬件贸易业务。其中,隋田力持股90%,邹旬一持股10%。

到2018年6月,星地通增资到3亿元。因为星地通“申请军工涉密信息披露豁免”,从而不需要披露经营状况。所以星地通的很多实际经营情况,很大程度上只有隋田力和他的亲信才能知道。

但这些上市公司里的高管,见过大风大浪的老江湖也不在少数,隋田力的这些公司关系通过简单的工商查询也能发现。这些市值动辄数百亿的公司,选择跟隋田力进行合作,背后原因同样值得深挖。

/ 被骗的上市公司和隋田力,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

一般而言,隋田力的“专网通信”骗局,公司报表在专业审计人士眼中,是能看出来端倪的。但蹊跷的是,这次“专网通信”的中招公司,在现金流指标上却非常好看。加上虚增的营收,市场上有大把的投资者愿意为这些公司买单。

比如其中一家叫凯乐科技的上市公司,在介入专网通信业务的当年,就获取了51.5亿元的收入,占年度总营收高达61%;在最高峰的2018年,凯乐科技169.6亿元的总营收中,有147.3亿元由专网通信业务贡献,占比高达86.9%。

当然这只是营收,现金流量方面,公司的各项指标也出现了爆发式增长。而这些指标在审计的时候通常需要银行出具确认函,所以即便是虚增的营收,负责年报审计的老师在银行函证阶段实际上也无从发现。

不过,这只是年报三张表中的其中一张。从资产负债表的银行存款余额就可以发现,这些虚增的收益,只是在现金流层面过了一下公司的手。到了银行存款这里,马上就变成了银行承兑汇票的保证金,直接转手他人。

这在其他会计科目里也有所表现。比如公司应付账款里,就存在20亿左右的应付票据。

而且,正因为营收是虚增的,所以公司的日常运转需要通过银行借款来进行。所以ST凯乐在2018年的银行存款,就高达28亿,公司需要支付给银行的利息费用,就高达4.9亿。只要稍微研究过财报的朋友,就会发现这是典型的存贷双高。

再比如科创板的泽达易盛,如今的ST泽达,早在2015年就跟隋田力的新一代专网通信公司合作。从2017年开始,合作范围开始扩大到子公司。

其实从付款规则来看,泽达易盛并不算苛刻,他们要求合同签订后 15-30 个工作日内支付30%,项目验收通过后15-30 个工作日内支付 65%,验收通过 6 个月支付少量尾款,或者安装并验收后 15-30 个工作日内付清。但在信用政策执行状况上,新一代等相关公司均出现了部分合同逾期。

泽达易盛的体量在一众暴雷公司中并不算大,所以隋田力的虚假业务和逾期付款直接影响到了公司的正常经营。

但这家公司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采用了和实际控制的子公司开展虚假业务,虽然业务是假的,但这些关联方真的付了钱,现金流是对的上的。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这简直是“完美犯罪”。

而且,泽达易盛拖到2022年4月30日最后一天,才披露2021年年报。因存在部分财务数据无法查清的情况,事务所出具了包括“带强调事段保留意见”的年度审计报告及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等非标报告。

在人均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A股,这种质量的审计报告,与否定意见的差别已经不大了。

但相比早早披露的上市公司,泽达易盛拖到了截止日的最后一天,持有大量股票和内幕消息的高管们大可提前减持落袋为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隋田力和他坑害的上市公司以及高管们,掌握的信息其实都大差不差。

轻信隋田力的上市公司高管们,要么接受调查,要么像上海电气的黄瓯一样,付出生命的代价。而那些因为公司虚假业绩买入股票的投资者们,往往就成了被割的韭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900亿资金被套上市公司老总自杀这场骗局没人是白莲花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