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VC/PE机构A股退出报告A股退出头部效应明显多元化退出趋势正形成

随着北交所的建立和注册制改革的不断深化,2021年A股IPO数量进一步提升。根据Wind数据,2021年境内资本市场共有524家公司进行了IPO,合计募资资金5437.73亿元,同比增长13.16%。IPO公司数量和募资额再创2000年以来新高。而IPO项目的增加,则为VC/PE的退出金额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人民币VC/PE基金退出总额为7505.19亿元,其中,通过境内证券市场退出的总额为1775.51亿元,占比达到23.66%。2021年,这一数字有望创下2000年以来的新高,成为有史以来VC/PE机构在A股资本市场减持退出的黄金之年。 在VC/PE行业进入存量优化、优胜劣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募资难的大环境下,为LP创造真金白银的现金回报成为判断VC/PE机构投资业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风向标。

A股退出头部效应明显 以分散退出为主导

7月6日,LP智库发布《2021年度 VC/PE机构A股退出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全年,在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VC/PE机构的实际退出中,共有543家VC/PE机构的4019次减持操作符合标准,被纳入统计。其中,机构数量相比2020年,同比增加7.74%,操作次数则同比减少15.21%。涉及减持总额共计2049.26亿元,同比增长30.29%。VC/PE机构减持呈现出减持主体分散化、平均单笔减持金额提升的趋势。

在VC/PE全部减持金额中,主板减持金额最高,达到801.91亿元,占比39.13%,其次为科创板减持金额为566.13亿元,占比27.63%,科创板的减持金额较2020年同期大幅提升。减持金额Top100的VC/PE机构合计减持1461.15亿元,即18.42%的机构减持了71.30%股票,头部效应较为明显,其中,君联资本以118.12亿元位列榜首。这在一定程度上,为LP在GP选择上,从实际收益角度提供了参考依据。

在退出策略上,相较于集中减持,小额多笔的分散减持退出占据主导。排名退出规模前十的机构,均通过多笔交易完成退出。例如,君联资本分16笔减持贝瑞基因5.2%的股份,分58次减持密尔克卫7.58%的股份。对于VC/PE机构而言,分散型减持策略能够避免退出择时带来的收益风险,同时减小减持行为对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影响。

在LP智库创始人国立波看来,由于VC/PE机构的专业度大多集中于非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成长性判断而非上市公司的股价走势判断,且受到创业投资基金存续期的影响,因此VC/PE机构在A股市场的减持操作不应被解读为对于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和股价走势的担忧,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上市公司对于VC/PE投资人的赚钱效应。

多元化退出趋势正在形成

当前,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也呈现出退出渠道多元的趋势,除了并购、回购、清算等传统方式外,近年来,S基金的接连设立、私募股权二级交易市场的挂牌运营,都在不断拓宽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渠道。《中国私募股权二级市场白皮书2022》显示,去年全年中国私募股权二级市场累计发生交易353起,交易金额达668.07亿元,交易额相较上年增长达153%。

而VC/PE的退出能力,在退出时间、方式和价格的把握上,也有望成为今后机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中科创星董事总经理李刚强也在论坛上介绍道,“过去,投资机构在退出方面长期处于顺其自然的状态,风险投资逻辑和范式变化,以及一二级市场倒挂等现象,使得过往依赖IPO退出的方式,无法再创造令LP满意的DPI,经济周期、风口轮动、政策波动、市场情绪变动等,使得抓住退出窗口变得更为重要。在我们内部,我们并不唯IPO论,我们考虑退与不退的出发点,就是项目继续持有的潜在收益和风险。”

在谈到如何看待退出时,盛景嘉成创始合伙人刘昊飞认为,“注册制的推广和科创板的建立大幅拓宽了人民币基金退出端,中国股权投资行业‘两头在内’的市场环境已经成为主流。而在退出这件事情上,我们最终能够生存下来,一定是能够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在投资的时候做到以价值为导向,同时,还要注意变现和价值之间的关系、长期主义与资金流转的平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2021年VC/PE机构A股退出报告A股退出头部效应明显多元化退出趋势正形成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