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6000点高位买基金的人都怎么样了「那些在6000点高位买基金的人都怎么样了」

坚信长期的力量,做正确的投资~

转眼间,离上证指数历史最高点6124点(2007年10月16日),都过去十五年了。

老K是看到有媒体写相关文章才想起来,15年的时间确实有点长,可能很多人都忘了。

不知道当年经历过豪言“股市一万点”的老基民们当时有没有在高位止盈,如果没走的话,有坚持到现在的吗?

也不知道,那些在6000点上方高位买入的老基民怎么样了,割肉了吗?坚持到你的基金回本或者盈利了吗?

闲话不多说了,2007年的那波牛市在A股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当年全部个股都是上涨的,而且有近97%的个股涨幅超过50%!

而2007年年初到10月16日的这个区间,就用中邮核心优选、华夏大盘精选等偏股基金,在10个月的时间里涨幅超过了200%!

更是有50多只权益基金涨幅超过了150%,老K看了下,在这个区间里,表现最差的基金涨幅都接近60%!

当时的市场疯狂到有很多现在看来比较可笑的豪言,像什么“牛市最大的风险不是被套,而是踏空”、“股市没有泡沫不正常”等等,诸如此类。

在一片欢呼声中,股民基民前呼后拥,跑步进场,然后的故事就比较悲惨了。

疯狂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在经过最后的狂欢过后,立马就迎来了一波大熊市。

在接下来的12个月里,上证指数从6124点暴跌至1664点,跌幅超过70%。

当然,对我现在的我们来说,一切都成了过往,我们能切身体会到的是,目前大盘还在3000点附近震荡。

老K用数据统计了一下,在2007年10月16日之前发布的A股指数中,15年来,A股指数、上涨指数、上证50、深成指跌幅还是超过了40%!

中证500、中小100等小盘指数整体表现比较好。

而在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2007年之前发布的行业中,食品饮料15年来涨幅超过了300%,家用电器、医药生物涨幅超过了200%!

这三个都是大消费下面的细分行业,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说消费是长牛行业的原因。

而这15年来,那些成立超过15年的老基金中,有不少基金穿越了几轮牛熊市,为咱们基民取得了不错的长期回报。

从2007年10月16日至今,偏股基金中业绩翻倍的有76只,更有4只基金获得了超过300%的业绩回报。

对比同期还跌了很多的沪深300等核心指数,这些基金算是实现了长期回报的,拉到更长的周期看,这些基金中还有很多成立来业绩回报超10倍的基金,最高的是成立超过18年的华夏大盘精选,18年超32倍。

这里面有很多老牌的知名基金,像富国天惠成长、嘉实增长、汇丰晋信动态、兴全趋势、景顺长城内需增长等等。

可能有些这两年因为规模以及市场风格的原因,业绩不理想,但是很多基金经理都是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将,见过很多大风大浪,相信他们这次也能乘风破浪。

在15年里,这些基金可能换了好几任基金经理,对于这些基金,大家也不用盲目的相信。

结合近3年和近5年的业绩来看,有些基金在换了基金经理之后,或者规模大了之后,中期业绩已经很明显的比较拉胯了。

像华夏大盘精选、富国天惠成长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华夏大盘精选自从王亚伟离任后,换了好几波基金经理,业绩从此也就变得比较平庸了。

富国天惠成长这只基金到今年二季度末,规模已经超过370亿了,对于擅长于成长风格的朱少醒来说,过大的规模,很明显的影响了他博取超额收益。

你反而能看到,一些规模较小的老牌基金,中长期各个阶段的业绩都很不错。

通过复盘6124点以来的基金业绩,老K发现了几个值得我们重视的地方。

1、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越是别人疯狂的时候,我们越要冷静,投资安全第一。

2、要相信长期投资和专业投资,在指数跌了那么多的情况下,仍然是有不少基金获得了不错的超额收益的,做投资最忌讳追涨杀跌。

3、选基金首选全市场均衡配置的产品,这样才能提高在长跑中获胜的概率。像消费、医药等长牛行业基金可以适当配置,但不宜重仓。其实市场上也有很多做行业轮动和周期轮动做得比较好的基金经理,你实在想追热点,可以选这样的产品。

4、选基金首选投研能力强的头部基金公司产品,头部基金公司不管从投研实力,还是在对优秀基金经理的吸引力上,都有先天优势,一个有实力的基金经理离任了,能给你很快再安排一个比较有实力的接任,这种小基金公司是很难做到的。

基金公司真的很重要,那些在规模上比较克制,对自身品牌比较看重的精品基金公司,是更值得我们信任的。

5、到一定的程度后,基金规模是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的最大的敌人,不管你对基金经理多么信任,如果他的基金规模过大,还是及时换仓比较好。

6、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我们在选择基金或者基金经理的时候,一定要综合对比业绩、风险控制能力、投资风格等多方面因素后再做决定。

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估值情况(交易日更新)

指数基金6000点买入的现在回本了吗

如果A股这次能到6000点,散户能赚钱?
股市赚钱当然很大程度上依赖行情推动,但最本质的还是在于自身交易能力和心态管理,如果这两个因素都不具备,给你个金山,你也守不住。
如果真的长到6000点,2015年股灾进场没有平仓被套的散户应该是会盈利的,因为上证到6000点但是个股的涨幅会有差异化;但是绝大部分账户扭亏为盈。
问题来了,是不是上证指数涨到6000点散户就一定会是赚钱从股市全身而退呢?答案是否定的,就算在上证涨到6000点的过程中,散户的账户会出现浮盈,但是只有少数散户会主动把浮盈提现离开股市的。因为多数散户交易股票没有制定出场的策略,只知道一哄而上的买什么时候退出头寸根本没有概念。
回到2015年上半年,上证指数疯狂上涨,当时主流的观点是上证要到8000点甚至到10000点,此时就算我们账户的浮盈很大,依然少有人平仓。就是贪婪的人性使然。
贪婪的人性在此表现的淋漓尽致。不懂的落袋为安。
股市有一个概念叫做:锚定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锚定效应在股市的表现是:当大盘处于5000点的时候,行情跌到了4000点,此时多少人会以5000点为锚点,主观的觉得4000点是很低的价格,在这个价格买入是有很大优势的。其实4000点只是相对的低点不是绝对的低点。所以在行情反转的时候,散户的第一反应不是风险来临平仓出局,而是价格越跌,越觉得便宜,买入越多;结果就是亏损更大。
很多散户在股市中,心理变化通常是这样:价格再回到xx元我就平仓;原本是盈利的现在亏损的怎么能平仓;价格回到不亏损就平仓;已经亏损这么多还能跌,再亏点不算什么了。
总结:反思2015年股市的变化,很多散户的账户从盈利—大盈—亏损—大亏—被套(割肉)散户在牛市中能够挣到钱,但是能够全身而退却是少之又少。
一个卖烧饼的故事告诉你,为什么就算股市再次涨回6000点,散户仍回不了本:
有一个市场,有两个人在卖烧饼,有且只有两个人,我们称他们为烧饼甲、烧饼乙。 他们的烧饼价格没有物价局监管,他们每个烧饼卖一元钱就可以保本(包括他们的劳动力价值),并且他们的烧饼数量一样多。
这段时间,他们生意很不好,一个买烧饼的人都没有,甲说:"好无聊",乙说:"我也好无聊",此时看故事的你们也说:好无聊。
这个时候的市场,我们就称之为不活跃! 为了让大家不无聊,甲乙决定玩一个游戏。于是,真正的故事开始了。
甲花一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一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两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两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三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三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
于是在整个市场的人看来(包括看故事的你)烧饼的价格飞涨,不一会儿就涨到了每个烧饼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烧饼数一样,那么谁都没有赚钱,谁也没有亏钱,但是他们重估以后的资产"增值"了!甲乙拥有高出过去很多倍的"财富",他们身价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这个时候有路人丙,一个小时前路过的时候知道烧饼是一元一个,现在发现是60元一个,他很惊讶。
一个小时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00元一个,他更惊讶了。
又过了一个小时,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20元一个了,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因为他是个投资兼投机家,他确信烧饼价格还会涨,价格上还有上升空间,并且有人给出了超过200元的"目标价"。
在股票市场中,路人丙就是股民,给出目标价的人被称作研究员。
在烧饼甲、烧饼乙和路人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接下来的买烧饼的路人越来越多,参与买卖的人也越来越多,烧饼价格节节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兴,但是很奇怪:所有人都没有亏钱。
这个时候,你可以想见,甲和乙谁手上的烧饼少,即谁的资产少,谁就真正的赚钱了。参与购买的人,谁手上没烧饼了,谁就真正赚钱了!而且卖了的人都很后悔——因为烧饼价格还在飞快地涨。
那到底谁亏了钱呢? 答案是:谁也没有亏钱,因为很多出高价购买烧饼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认的优质等值资产,也就是烧饼。而烧饼显然比现金好,现金存进银行而获得的利息太少了,根本比不上价格飞涨的烧饼,甚至大家一致认为市场烧饼供不应求,可不可以买烧饼期货啊?于是出现了认购权证。
有人问了:买烧饼永远不会亏钱吗?当然不是。那哪一天大家会亏钱呢? 比如市场上来了个物价部门,他认为烧饼的定价应该是每个一元——监管出现
也可能是市场出现了很多做烧饼的,而且价格就是每个一元——同样题材股票出现。 或者市场出现了很多可供玩这种游戏的商品——不同发行商出现。
亦或是大家突然发现这不过是个烧饼!——价值发现
也许是没有人再愿意玩互相买卖的游戏了!——真相大白
然而,如果有一天,任何一个假设出现了,那么这一天,有烧饼的人就亏钱了!那谁赚了钱?就是最少占有资产,也就是烧饼买的最少的人。
这个卖烧饼的故事非常简单,人人都觉得高价买烧饼的人是傻瓜,但当我们再回首看看我们所在的证券市场,这个市场的某些所谓的资产重估、资产注入何尝不是如此?在ROE高企,资产在高溢价下的资产注入,和卖烧饼的原理其实一样,最终谁最少地占有资产,谁就是赚钱的人,谁就是获得高收益的人。
整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投资者,应当理性地看待资产重估和资产注入,看到别人的忽悠要理性对待,且入市后要时刻务必保持理性,人一旦把钱放进去后,往往失去理性,接踵而至的是脾气上来了,此时不亏则已,一旦亏损气大伤身,炒股不成反而影响生活质量,尤其是资金小的散户们。

6000点(07年时候)买的基金(嘉实300和嘉实稳健)和股票,一直没管他们,现在该怎么办啊?请高人指点一下

300在近一年的反弹中表现不错,而嘉实稳健则是我认为基金中少有的差得不能再差的产品,在08年中由于基金经理的不断晕招导致跌幅巨大,在同类产品中绝对是排在后10%中,尽管今年换了经理,但也许是基金公司的整体思路,今年收益也只是排在靠后,如果不想换基金公司的话,建议把该基金转换成300,而且逢低增加投资,否则想回本的话恐怕是有待时日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那些在6000点高位买基金的人都怎么样了「那些在6000点高位买基金的人都怎么样了」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