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 风险,证监会监管风险

(小尘4x/图)

一场可能危及投资者钱袋子的风险被“扼杀”在摇篮里。

2021年8月中旬,一份证监会下发各券商的监管文件流传市场,一款名为“雪球”的投资产品遭监管点名。文件要求券商强化“雪球”产品的风险管控,并提醒各证券公司加强合规风控体系建设。

“雪球”的产品全称是“雪球型自动敲入敲出式券商收益凭证”,属于场外期权。年化票息高达15%-20%。高收益、低风险,还可以随时退出,是机构的宣传语。

这更像是销售人员的“话术”。信托、私募基金、理财公司等机构通过向券商定制雪球产品,加以包装后吸引投资者购买,给投资者这是一款“类固定收益”理财产品的错觉,其底层资产实质仍是期权这类金融衍生品。

支持者认为,“雪球”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在股市横盘震荡甚至下跌时,投资者都有可能获利,丰富了投资工具。目前监管对个人投资者参与期权交易有极高门槛,雪球无疑给个人投资者一个“绕过”门槛获利的机会。

但机构放大了产品优点、忽视极端风险下投资者巨额亏损的可能。在美国等海外市场,这类产品往往是对冲基金等机构的对冲工具,因其高风险和高波动特性,个人投资者鲜少涉及。

“雪球”在国内的意外走红,顺应的是资管新规下国内理财产品的转型之路。但如何平衡普通投资者的权益和市场风险?

投资者“滚雪球”

老到的投资者都知道“滚雪球”这个字眼,这是“股神”巴菲特传记的书名。

2021年初,A股在经历疫情后大幅回暖,指数一路上涨,一家信托公司的理财经理向张峰推荐了雪球。“号称年化收益将近20%,虽然不保本,但这两年没有出现过亏的。”据他回忆。

张峰属于“高净值”人群,个人资产在千万以上,是信托、私募、理财公司的目标客户。投资经验丰富的张峰起初并不相信“包赚不赔”的投资,但理财经理信誓旦旦向他表示,过去两年,没有一例亏损。

张峰向南方周末记者展示了合同资料,产品名为“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主要投资于券商发行的非保本收益凭证。

所谓“收益凭证”,本质上是一类场外看跌期权。在张峰理解中,这是自己和券商进行的一场博弈。券商预测未来一段时间中证500指数的价格区间(最高值和最低值),若在合同期限内,指数涨跌始终在这一范围,投资者获利。

根据上述合同,券商设定的价格区间为指数的100%和75%。假设合同约定的初始点位为6500点,相应的价格区间就是6500点和4875点。每月的固定一天被称作“观察日”,券商对比中证500指数的实际价格和区间价格来决定是否终止合同。

合同如何完成?券商模拟了4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指数在第N个观察日达到6500点,合同提前终止(即券商敲出),投资者拿到N/12的年化利息加本金。二是指数始终在6500—4875点徘徊,利息会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直至合同到期,投资者获得18个月的利息和本金。三是指数一度跌穿4875点,但随后又涨回6500点,投资者的获利参照前两种情况。

只有在合同到期后、指数仍在4875点以下的第四种情况,券商敲入,投资者需向券商弥补指数下跌的损失。

“这不就是赌概率吗?”张峰的获胜概率看似较高,只要股市没有出现“狂飙式”下跌,横盘震荡抑或微涨微跌,投资者都能获利。

数据也在支持张峰的猜测。自2019年初起,中证500指数从4100点震荡上升,直至目前近6900点。雪球投资者们几乎都赌赢了。

张峰第一轮购买的产品在第四个月敲出了,产品提前终止,扣除管理费,获利近3%。如果反复操作,理论上张峰的年化收益也能达到18%,要知道,当前银行理财的收益普遍不超过5%。

2021年5月,没等理财经理劝说,张峰复购了这款产品,三个月后,产品又提前结束。直到近期监管提示风险,张峰正准备第三轮购买,他给理财经理发短信问“还能买吗”,对方告诉他“没有任何影响”。

被隐藏的风险

雪球的投资种类不仅仅包含指数,同样有个股。一位券商理财经理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目前大多数雪球产品的对标产品都是指数产品,如中证500、沪深300,也有少部分针对个股的雪球产品,但个股雪球产品大多为机构“定制”,并不向个人投资者开放。

对比市面上的十余款指数雪球产品,年化收益均在15%—20%之间,投资期限多为12个月—24个月,敲出价格(价格上限)多在100%—105%之间,敲入价格(价格下限)则为70%—80%间。

网红产品被监管点名,差点误伤了同名的投资平台雪球App。雪球公司发布声明表示,金融产品“雪球结构”并非雪球旗下产品,雪球也没有许可或默许第三方机构使用“雪球”字样。

张峰的实际风险远比看起来大。根据南方周末记者获得的监管文件,监管部门首个提及的风险就是“投资适当性风险”。

文件提及,部分券商分支机构、销售渠道在销售雪球产品时,销售人员未对投资者可能承担的市场下跌风险进行充分提示,片面强调“高收益”“稳赚不赔”,容易造成投资者盲目投资该类资管产品,出现亏损时引发纠纷。

被销售“话术”吸引的投资者或许不在少数,根据兴业研究近期的报告测算,截至2021年一季度全市场的雪球产品规模在1500亿左右,这部分增量主要源于2020年二季度疫情后。未来市场能有多大?报告给出的“雪球”规模上限约为2万亿。

兴业研究首席金融分析师孔祥撰文指出,“雪球”是一种结构复杂的期权,有高收益、低赔率的特点。据他回测,极端情况下“雪球”产品或出现持有期内暴跌,投资人承担超过20%的亏损(如2017年5月),而2018、2019年也均出现过超过10%以上的亏损。

投资者与券商的权利一开始就不对等。

表面看,敲出比敲入更容易实现,因为短时间内指数上涨5%的概率远大于下跌20%的概率,一旦敲出投资者马上能够得到票息。如果触发敲入,价格也有可能救回来。

玄机藏在观察日的频次,敲入观察日按“日”计算,而敲出观察日则“按”月。因此,只要无法在观察日当天满足敲出条件,指数或股价涨得再高,投资者也不能获利了结。与之相反,发生敲入事件的条件是产品存续期的任意一天,任何一天的下跌都可能被记录在投资者的损失中。

同时,雪球的应用场景局限很大。

如果在股价过低时购买雪球,或者在买了不久后遇到“牛市”,伴随股价快速攀升,投资者会很快遭遇“敲出”被强制终止合约,收益期太短,甚至远不如直接购买指数基金划算。这相当于投资者踏空了行情,为雪球付出高额的“机会成本”。

反之在单边下行的“熊市”,又或者在市场高位购买了雪球,市场跌穿价格区间且无法回升,那投资者将承担所有亏损,最极端的情况,股价跌到底,投资者赔光本金。

只有在行情不断上下波动,且波动不大的情况下,投资者收益才能如雪球般越滚越大。以A股历史上“牛短熊长”的特性来看,雪球产品并不是一款能长期、反复持有的投资。

少数人的市场

自2018年针对个股场外期权一轮监管收紧后,个人投资者几乎已经没有渠道进行场外期权投资。券商通过信托、私募等机构向投资者售卖雪球,相当于重开了投资大门。

场外期权给了投资者另一种可能,放弃“高抛低吸”的传统线性炒股方式,利用衍生工具享受市场波动带来的收益。

由于场外期权是非标准化产品,几乎没有公允价格做参考,机构之间的交易价格均为一对一完成,投资者的买入卖出几乎不会对利率价格和产品价格产生影响。目前,雪球产品的定价和发行均由头部券商掌握。

雪球产品的发行主力军是证监会指定的8家一级场外期权交易商,包括广发、国泰君安、华泰、招商、中金、中信建投、中信以及申万宏源。信托、券商资管、私募等资管机构更像是个人投资者的投资通道。

一级交易商,不仅可以设计发行各类期权产品,也可以直接进行期权对冲。以雪球为例,券商收到投资者的款项(权利金)后,第一时间是购买相应的股指期货对冲风险,而不是直接站在投资者的对立面进行“对赌”。

“券商有一些手段对冲给到投资者的这部分收益,完全没必要和投资者互搏。”一家大型券商的期权策略研究员唐爽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

因为雪球本质上是看跌期权,卖出雪球后,券商相当于市场中的“空头”,为了对冲空头风险,券商还需要反向做多来平衡头寸。目前A股市场的期权对冲主要方式就是股指期货。

比如上述挂钩中证500指数的雪球产品,假设券商收到100万款项,券商拿出其中50万元购买中证500股指期货。如果中证500指数上涨,券商敲出,虽然支付了投资者利息,也就是损失了期权费,但手上的股指期货也在涨,整个投资组合不会亏。

如果指数下跌,股指期货跌了,但券商赚得投资人的期权费,这个组合也不会亏。这部分组合是券商盈利的大头。

要保证投资组合始终盈利,就要计算好持仓股指期货的数额,这就是对券商交易能力的极大考验。这也是监管文件中指出的又一类风险,目前,证券公司波动率敞口缺乏较好的对冲工具,波动率对冲整体较粗糙。

不过即便这50万亏钱也无妨,100万中剩下的50万很有可能已经被券商用于投资其他产品并产生利息。

有时,券商还会有“外快”收入。唐爽解释,由于中证500股指期货长期“贴水”,期货价格比现货价格低出10%—20%,如果买入中证500股指期货,相当于打折做多了中证500指数,等到期货和现货价格逐步收敛,由此挣到的折扣费用也能抵消利息。

(应受访者要求,唐爽、张峰为化名)

南方周末记者 徐庭芳

雪球 风险,证监会监管风险

雪球结构产品的风险到底在哪里?

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雪球结构在销售中,竟然出现“稳赚不赔”的宣传。

到底雪球结构的风险在哪里?下文从雪球结构的原理和大家分析下。

雪球结构最大的特点在于标的价格下跌如果没有超过约定的下限时,投资人的本金是没有风险的。即便触发了敲入,如果到期能够再涨回期初价格的位置,依旧不会亏钱。这种下跌保护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雪球的安全性,而这个安全性则作为营销的亮点被用于各种销售场合。

出于自身专业能力的缺乏,或者是出于开单展业的迫切,部分销售人员在推荐雪球最近新股票时,将“下跌保护”描述成“稳赚不赔”。加之雪球结构对投资后的五种情况分别设定不同的盈亏规则,部分投资人在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更容易忽略潜在风险。

雪球结构产品的重要关注点是:挂钩标的、期初价格、敲入/敲出价格、产品期限、票息以及其他特定条件。这些因素决定了该雪球产品的投资性价比。

投资人买入后会面对5种情况,其中有一种情况下会亏钱(上图绿线5),另一种情况是不赚钱(上图蓝线4)。即触发敲入后没有涨回初始价格,亏损差价(期初价格-到期价格)。触发后涨回初始价格但未触发敲出,拿回100%的本金。这种情况下虽然本金没损,但相当于资金被闲置了24个月,产生了机会成本。

雪球结构在遭遇挂钩标的极端下跌的情况下是会亏钱的,并不是稳赚不赔的投资。

雪球 风险,证监会监管风险

雪球大V做私募基金,9个月亏损31%被清盘,投资的风险有多大?

对于股市投资来说,它的风险本来就是非常大的。而且在整个金融市场的交易过程中一直都存在着28原则,也就是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只有20%的人能够赚到钱,而80%的人往往是赔钱的,而且对于这个市场来说,它本来就是一个零和博弈的游戏,赢的人他们赢的钱也就是那些输的人的钱说一说,对于整个股市来说,他并没有创造出一个新的价值,只不过是别人的钱转移到了自己的手里而已。

而对于一部分的基金经理来说,他们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当中那么厉害,而且一旦当人拥有了比较大的自信的时候,他们的欲望也会变得更加膨胀,和他们当初设想的就会有了一定的出路,尤其是对于一部分的私募基金经理来说,他们在进行现场操作的时候,由于没有那么多的限制和管控,所以他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进行挑选股票,那么很有可能就会忽视一部分的风险,在投资的时候就会显得比较接近,往往会正常一些风险比较大的股票,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对于一部分的投资者来说,他们在投资的资金可能就会因为基金经理的一时冲动,导致出现比较大的回撤。

对于大部分的普通投资人来说,在参与股票投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风险把握,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用自己闲钱来进行投资,而不能够将自己的全部家当都用做投资,那么一旦出现了比较大的回撤和风险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就会让自己没有了翻盘的机会,如果是自己的嫌疑之际,那么就是遇到了一定的回撤,那么自己也有足够的钱来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相信世界上的力量,那么也能够让自己重新回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雪球 风险,证监会监管风险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