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十大风云人物,a股风云人物现状

感谢大家的关注,本期为大家带来A股资本市场风云人物榜,喜欢的朋友文末请帮我投票,大家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可与小编评论探讨,后期将逐个详细介绍榜单人物,敬请期待!!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跌宕起伏的中国证券市场涌现出了大批有影响力的人物。股浪滔滔,淘尽的风流人物难以胜数。曾经的中国证券市场的风云人物,如今大部分已褪去光环,但不能抹去他们对整个证券市场改革的推进作用。小编今天就来盘点下中国证券市场的风云人物。

杨百万(真名:杨怀定)

“中国第一股民”杨百万 杨怀定,1950年出生,籍贯上海,自称“散户工会小组长”人称“杨百万”,曾经是中国股市一个标志性人物——从名不见经传的仓库保管员,变成股市的超级大户,甚至因此获得“中国第一股民”称号。在1988年从事国库券买卖赚取其人生第一桶金而成名,1990年进入股票市场。他以第一批参与者和实践者的身份,见证了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股民群体的成长历程,1998年被央视评为“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风云人物”,目前杨百万仍然活跌于证券市场。

管金生(与阚治东、张国庆并称“中国证券教父”三雄)

“中国证券教父”三雄之管金生

管金生,1947年出生于江西省清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82年获上海外国语学院法国文学硕士学位,曾被选送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深造,获该校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88年创办万国证券,1992年万国已成为一家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公司。他与原君安证券公司的张国庆、原申银证券的阚治东,并称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中国证券教父”。他还曾兼任上海证券交易所常务理事、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中国证券业协会常务理事。1995年因“三二七国债事件” 从万国证券辞职。

阚治东(与管金生、张国庆并称“中国证券教父”三雄)

“中国证券教父”三雄之阚治东

阚治东,人称“中国证券教父”,新中国第一代证券人,与万国证券总裁管金生、上交所总经理尉文渊并称“上海滩证券三猛人”。第一代证券公司老总中他是唯一一位仍活跃在资本市场上的风云人物。他曾盛极一时,作为申银万国总裁,他写下了中国证券发展史上的许多第一,而作为国内创业投资的“拓荒者”,他把深圳创新投资公司搞得风生水起;他也曾坠入低谷,97年因“陆家嘴事件”被撤职,06年因南方证券破产被起诉并被关押21天。

张国庆(与管金生、阚治东并称“中国证券教父”三雄)

君安证券张国庆

张国庆,退役军人,假如把时钟的指针往前回拨20个年头,中国股市上最牛的券商并不是现在举足轻重的中金公司或者中信证券,而是一家业已消亡的公司——君安证券。1992年,退役军人张国庆在深圳创办君安证券,此后,君安在中国股市翻云覆雨长达五年。其咄咄逼人的态势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达到高峰。在发迹于1996年至1997年的大牛市中,君安频频得手,尤其在长虹一战中大获全胜,攫取了超过40亿元真金白银的进项,君安也一度执市场之牛耳。

魏东

“涌金系”家族代表魏东

魏东,中央财经大学硕士毕业。曾任职财政部,后在财政部下属的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工作,1994年创建从事投资的涌金公司,通过该公司控股九芝堂集团、国金证券。。在“德隆系”、“鸿仪系”、“朝华系”等轰然倒下后,魏东创立的“涌金系”似乎成了中国股市老一代“系类家族企业”的最后代表。魏东运作涌金的系列公司,其成长速度让人瞠目结舌,获得巨额收益。2008年4月29日魏东离奇的意外坠楼身亡。

尉文渊

中国证券初期“资本教父”尉文渊

1990年冬天,35岁的尉文渊被摆到了中国资本市场的中心点。他以上海证券交易所首任总经理的身份,敲响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市之锣,推开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启动之门。他力主市场扩容、尝试取消股票价格管制、首创无纸化交易、推出国债期货,尉文渊和他所创建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引领着资本市场画出了一根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A股进化曲线。1995年9月,尉文渊离开上交所,承担下对“327”事件的监管不严之责,他在中国金融界精彩的演出也就此戛然而止。

唐万新

资本大鳄唐万新

1995年唐万新成立了新疆德隆国际实业总公司。他领导的德隆从一家地处西北边陲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一个一度控制资产超过1200亿的金融和产业帝国。德隆涉足行业之多令人称奇,从番茄酱、水泥到汽车零配件、电动工具、重型卡车,再到种子、矿业、零售等等不一而足;而其通过各种直接间接手段控制的金融公司同样令人感叹,从信托、证券、租赁再到商业银行,所有的金融工具它都几乎一一囊括,但他的野心却吞噬了自己也吞噬了德隆。2006年唐万新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0万元。

吕梁

第一代超级庄家 吕梁

吕新建,又名吕梁,2001年中国最具新闻价值的证券人物。出生于1956年,早年当过自由撰稿人,写过小说、剧本,还干过新闻记者,最早报道过股份制改造,近不惑之年才步入“庄家生涯”,中科创业曾经是股市中的一只明星股,它因1999年、2000年股价连续翻番而倍受股民关注,现已成为庄家操纵公司股价的一个典型案例。由于吕梁的亮相,让人们第一次看到了隐藏在市场背后的神秘庄家的真实面目,也让人们第一次听到了跌宕起伏的“坐庄”故事。

王秀杰(人称”带头大哥”)

“带头大哥777”王秀杰

“带头大哥777”本名叫王秀杰,化名王晓,2006年初开设博客,“带头大哥777”博客点击率一度高达32645768次,堪称“中国第一博”。随后开设QQ讲坛,招收收费会员,传授炒股经验,因其自称对股票预测准确率超过90%,又自诩为“散户的保护神”,被众多股民关注追捧。2007年7月,“带头大哥777”王秀杰涉嫌非法经营罪被逮捕入狱,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60万元。

向文波

三一重工少壮派领军人物 向文波

三一重工是首家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上市公司,它将被永久载入中国资本市场的史册。向文波是三一重工少壮派领军人物,他曾经站在股改潮头,成为股改功臣。在经营战略上,向文波大胆开拓,压倒了众多国外品牌。1991年进入三一重工,先后主管生产,营销业务。2002年,向文波荣获“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奖”、“2002年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奖”。2004年成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执行总同时,向文波是一个犀利意见领袖,他利用博客,对外资企业并购国内企业事件发表多篇文章,引领了一场大讨论,最终扭转了局势。

证券市场向来能创造资本神话,因此也特别容易出现草莽式的枭雄,在一条信息就值百万千万的情况下,多少人为此跌落神坛,特别是在中国证券刚起步的阶段,诞生了无数的或罪有应得犯罪分子,或扼腕叹息的悲情人物,或扭转战局的英雄式人物;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10位A股发展初期的代表性人物,也是A股发展的一个缩影,感兴趣的朋友关注留言,后面陆续为大家带来这些代表人物的经历详情,

股市十大风云人物,a股风云人物现状

股票高手都曾有个瞬间开窍、顿悟的高光时刻,他们突然明白了什么?痛苦到极点即是顿悟。我在2004年买入五粮液时,大盘由1700点跌到998,五粮液一年横盘不动,大盘从998涨到1200点,我实在受不了它对我的折磨,在赚了10%后将它割掉。在我卖了三个月以后,五粮液一飞冲天。3个月大涨了5倍,五粮权证涨了10倍。股票高手都曾有个瞬间开悟,顿悟的高光时刻,他们突然明白了什么?那么大家应该怎样才能悟道呢?总的来说,不管是在股票市场还是在生活中。我一直认为苦才是悟道的基础。因为只有体会到那种痛不欲生的感受,你才能觉察到利他之心。生活的本质就是体验酸甜苦辣,体验各种人生观感。到最后你就明白。只有通过日日精进。让自己的灵魂得到洗涤。去除自私之心,时刻存有利他之心,才是人间的大道。

股市沉浮10余载,经历过多次顿悟的高光时刻,但最重要的顿悟还是以下这5点,它们彻底改变了我的股票交易生涯,让我对股市的认知有了质的飞跃。

01 我们交易的是人,而不是价格

股票是人参与的活动,每一根K线背后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人与人之间的博弈才造成了价格涨跌,价格的走势是由其背后人的行为决定的,人的行为才是价格波动的根本原因,价格涨跌只是反映人的行为而已,是表象。

不去研究人而去单纯的研究价格,是本末倒置了,这也是那么人用技术分析赚不到钱的原因。

通过价格走势,用合理的交易逻辑,判断出其背后人的行为和资金意图,这才是交易者应该做的事情。人才是本质,做股票交易要研究人才是正确之道。

当我意识到我们交易的其实是人,而不是价格,学会从人的角度来思考交易的时候,我的交易水平迈出了一大步,交易理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02 交易者行为决定技术指标是否有效

技术指标有没有效,要看有多少人在按指标的信号使用它。比如KDJ指标,最基本的用法就是低位金叉买入,高位死叉卖出。大家设想一下,如果哪天在低位金叉时大家都不买,高位死叉时都不卖,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

会出现指标完全失效的情形,KDJ的高位钝化现象就是指标失效了。KDJ高位钝化是指指标一直运行在高位,指标值在80以上反复的死叉,但价格却一直上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只有小部分资金,是按DKJ高位死叉进行卖出,大部分资金不但不这么操作,甚至在死叉后还大量买入,所以才造成了KDJ高位钝化现象。

股票交易说白了就是人与人的博弈,既然是博弈,那自然就有获胜的一方,如果获胜的一方不相信技术指标,不按指标的金叉死叉信号进行交易,甚至和指标信号相反交易,这些指标自然也就失效了,这就解释了技术指标为什么会经常失效。

所以,是人的行为决定技术指标的有效性,技术指标只是人行为的展示工具而已。

如果不理解这一条,你就会不断的寻找交易“圣杯”,迷失在交易的世界里,无法用技术分析实现稳定盈利。

从长期来看,技术指标正确的概率最多也就50%,因为博弈获胜的一方要么根据技术指标交易,要么不根据技术指标交易。

但由于大多数人,不懂的资金管理、风险控制,不懂得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的道理,都是亏多赚少,这就导致了交易整体胜算远低于50%,预期收益是负的。

而且迷恋技术指标的人,会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那就是用技术指标预测价格走势,然后再用价格走势预测主力等交易者行为。

正确的逻辑是交易者行为决定价格走势,价格走势决定技术指标形态,把顺序搞错了,就注定了你的交易是一场悲剧。

我做一只股票的时候,首先会判断这只股票的主力是谁,是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还是游资。

《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股票交易中同样也是如此,如果你能清楚知道主要对手是谁,你就能更好地顺势而为,如果你连自己的对手是谁都不知道,不亏钱才不正常。

很多人之所以迷恋技术分析,完全是被一些“专家”或书籍错误引导,举的都是技术分析有效并赚钱的例子,对技术分析失败并亏钱的例子只字不提。

甚至把一些短期暴富的小概率例子,当做普遍事件来对待,这就给一些不明真相的散户造成一种错觉:认为可以靠技术分析很容易实现短期暴富,还没有实现短期暴富,是因为自己学的技术还不够牛逼,然后不断的学习各种技术,寻找交易圣杯,直至亏光了所有本金。

03 价值投资中的价值,是指聪明资金认可的价格,而不是你想当然的估值

你对企业的看法不重要,公募基金、社保基金等主流机构对企业的看法才重要。

公募基金、社保基金等主流机构代表着聪明资金,他们买入一只股票前,会对上市公司进行长时间的跟踪调查,不但会分析其财务报表,还会派人去公司实地考察,跟上市公司的高管交流,甚至还要调查其上下游企业、用户和竞争对手。

作为一个普通的散户,你觉得你有机构那样的基本面分析能力吗?有机构的那样调研能力吗?有机构那样的团队吗?有机构那样的信息渠道吗?

我们首先得接受一个现实:作为一个普通散户,我们缺乏进行价值投资的能力。

普通散户做价值投资的最好方式,是跟随公募基金、社保基金这些聪明资金,而不是自己想当然投资。它们吃肉,你跟在后面喝点汤,只要跟得好,你一辈子都喝不完,足够你活得相当滋润了。

一家企业有资金认可才有价值,没有资金认可就没有价值,即使它被低估。

所以个人做价值投资的关键,不是学一堆财务分析方法,更不是判断企业的内在价值,而是了解公募基金、社保基金等聪明资金,在什么价格会认可一家公司,它们认可的价格就是价值。

一旦发现股票最新季报的流通股东中,有大量新进公募基金、社保基金等聪明资金,并且价格没有大幅上涨过,就大胆买入,连财务数据都不需要看,因为它们都帮你看过了。

04 天时决定你能不能赚到钱,地利与人和决定你赚多赚少

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是因为风的原因,还是树的不挽留?都不是,真正影响它的是季节,秋天到了。

关于天时地利人和,历史上著名的案例就是赤壁之战。

借东风、用火攻,此乃“天时”;孙刘联军依靠长江这一有利地理条件作战,此乃“地利”;孙刘联军同仇敌忾,信念坚定要击退曹军,维护江东势利,此乃“人和”。

决定这场战役的最关键因素是“天时”,它决定了孙刘联军在这场战役中能不能取胜,如果当时吹的不是东风,就无法用火攻,这场战役的结局就不好说。“地利”与“人和”只是在“天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作用,决定战役的胜多胜少而已。

在股市中“天时”就是趋势,包括国家政策的趋势,资金的趋势,市场情绪的趋势等等;“地利”是指你对股市和上市公司的了解程度,比如你刚好在一家上市公司上班;“人和”是指交易者的交易素养。

如果你能看懂上海自贸区成立、海南自贸区成立、人工智能、新能源这些国家政策趋势,你就会在适当的时机买入相关的股票,资产在短期内得到大幅增值。

在大的趋势面前,个人的素养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在牛市中人人都是股神,是有一定道理的。在股市中,有没有处在趋势中决定你能不能赚到钱,“地利”和“人和”只是决定你赚多赚少而已。

正如《孙子兵法》所说:“胜兵先胜而后求败,败兵先战而后求胜”。看懂趋势,投资才能“先胜而后求战”,投资的成败在投资之前就已经决定了。

05 复利效应才是投资的最大魅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复利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迹”。

所谓复利效应,就是把上一次产生的收益再加入本金,每次都在上一次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比例增长,等若干次之后,会出现爆发式增长,把原来一个很小的数字变成天文数字,说通俗点就是“利滚利”效应。

有一个流传甚广关于复利的故事:

传说印度以前有位宰相,发明了国际象棋,国王要奖励他,就问他想要什么奖励。这位宰相说:“陛下,我不要您的金银珠宝,您只要按我的方法,在棋盘上奖励一些麦子就可以,在第一格放1粒麦子,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以此类推,后面一格麦子数量都是前一格的2倍,就这样一直放满 64 个格子就行。

国王一听,感觉很简单,就答应了。

可没想到,把麦子放到棋盘上时才发现,如果按这样不停地翻倍增长上去,即使把全国的麦子都搬过来都不够。

我们来算算,当放满64格时到底需要多少麦子?

1+2+4+8+…+263,算出来的结果约为 1844 亿亿(粒),换算成重量的话超过 5000 多亿吨,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

可见,复利效应威力巨大!

再来看看下面这四张图:

这四张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前期增加的幅度都很小,甚至小到你都感觉不出来,但随着时间的推荐,积累到一定程度,量变引起质变,引来拐点,在短时间内出现爆发式增长。

造成这种爆发式增长的原因就是“复利效应”,无论是财富、个人成长还是其他什么,一旦拥有了复利,随着时间的积累,终将一飞冲天。

从上图可以看出,巴菲特主要财富增长是在66岁开始。巴菲特曾经说过一句名言:“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愿意慢慢地变富,所以他的投资理念这么简单,却很少人能复制他的做法。”

太多股民,赚钱就是太心急。

复利效应,在股市投资中就给我们一个启发:对于99%的散户来说,慢就快,不要一天到晚想着抓涨停板,不要想着短期暴富,学会利用复利,随着时间积累,让财富取得爆发式的增长,实现财务自由。

短期暴富违背了自然规律,除了极少数幸运儿,抱着这种思想来到股市的人,最终只能以悲剧收场。

写在最后

我在顿悟的高光时刻明白了五点:我们交易的是人而不是价格,交易者行为决定指标是否有效,价值就是聪明资金认可的价格,天时决定你能不能赚到钱,复利效应才是投资的最大魅力。

希望这些感悟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股票投资不容易,但似乎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关键是你要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股市十大风云人物,a股风云人物现状

阿里巴巴前副总裁卫哲:从小秘到总裁

  卫哲2006年11月正式加盟阿里巴巴,并出任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兼阿里巴巴企业(B2B)电子商务总裁。2011年2月21日 从阿里巴巴辞职后成立“嘉御基金”。以下是CNFLA网我精心整理的的卫哲的故事,希望阅读之后能让你有所收收获。

  用了15年,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CEO卫哲让中国人认识了他。这位中国年轻的高级执行官,如同坐火箭一般完成了“从士兵到将军”的升迁,其职场生涯如同一部将白领染成金领的“卫氏职场史”。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称赞卫哲富有远见,将帮助阿里巴巴企业间(B2B)公司成为世界顶级企业。

  卫哲跳槽:从小秘到总裁如同一个游方僧,到任何一座庙,都是半路出家,不同的是,这个半路和尚,在漂泊江湖中一路悟道,每一次职场转换,都是他克服职场短板后的一次螺旋式跃升。

  A 小秘书脑袋装着总经理思维

  或许在一般人眼里,他从小就是神童,数学天才。但卫哲自认普通——像其他年轻人那样敏感,面对职业选择也摇摆不定。那时,一部电影可能改变他的追求。看到一部刘德华主演的关于律师的电影,他决定去做一个律师。他还想过做作家,或者外交家……

  可能是他的中学教育改变了他。那是一家英文教学的寄宿学校——后来证明,这是他职业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将他定位在中国最优秀和最聪明的人群中。1993年从上海外国语学校毕业后,他第一份职业是做“小秘书”——在曾被称为“中国证券之父”的万国证券总经理管金生身边做秘书,做一些翻译工作。

  管金生的秘书很少能做满一年,所以公司上下对他也并没有抱很大希望。

  作为秘书,老板的生活琐事都要打理好。在端茶送水这样的小事上,卫哲揣摩出很多技巧:老板喝一杯水要多长时间,讲话多就得勤倒,但是讲话很有激情的时候不要上前打断:什么时候又得带茶进去:老板的打火机什么时候没油了,该换个新的,这都得把握。

  一件极普通的事,卫哲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比如为老板作口译。卫哲说,如果逐字逐句翻译,其中一些信息对老板并没有用处,尤其是在商业谈判中,对方言语中流露出来的倾向性远比表面意思重,但是一些翻译却在翻译过程中把有用的信息给剔除掉了。

  刚开始管金生只是让卫哲翻译年报,剪剪报纸。这种小事,卫哲当成大事,做足了功夫。卫哲注意观察,在那么多的剪报中,哪些是老板看过的,以引导自己下一步工作。到后来,管金生不看剪报就吃不下午饭。

  翻译工作获得肯定之后,老板开始把一些报告、演讲稿的撰写工作也交给他。开始他会出很多错误,“起初80%都会被老板批评要求重写,但是我每次都仔细研究老板不满意的地方,半年后基本不改一字。”

  秘书的工作很烦琐,但是卫哲却从中学到了管理知识。比如文件的传阅,一般秘书会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放在老板的.桌子上。卫哲却会按照自己理解的重要性来排序,并且把内容有关联的文件放在一起。

  “不这么做,并没有人认为不对,但是如果能为老板的工作提高效率,那就是你分内的事。”卫哲说,“更重要的是,如果你能以老板的视角,而不是老板秘书的视角来看那些文件,你也就学到了一些管理的经验。”

  在乎的是细节,因为当你是小人物的时候,能做的只有细节。当这些细节都做好的时候,老板知道,让卫哲再做复印、倒水、剪报等工作,那是屈才了。管金生开始带着他,从政府要员到企业家,认识了很多当时显赫的人物。卫哲学到了很多做人处世的道理,视野开阔。紧接着,24岁的卫哲,出任上海万国证券公司资产管理总部的副总经理,成为当时国内最年轻的副总。

  B 不断寻找职业规划短板

  “你真的有这个能力吗?”当上副总经理的卫哲这样问自己。那时他感觉到:“杠杆最大,负债也最大。如果能力没有达到那个位置的要求,总有一天要还债。”

  果然在1995年震惊业界的“3。27”事件中,万国证券因为财务管理问题而元气大伤。从这里,卫哲看到了自己在职场的第一块短板,决定去真正的百年老店补课。

  1995年,卫哲进入普华永道国际会计公司工作,连降N级学习财务管理。最初,永道的合伙人对于卫哲的职位颇为伤神,卫哲主动提出:“要一个尽可能低的职位,就当财务顾问吧。”

  从前,卫哲是有专车、有秘书的副总经理,现在公司却有了将近30个职位比他高的人。但是卫哲并没有感到委屈,在他看来“这也就相当于有将近30个老师可以教我。”

  果然,卫哲以其天分和努力,以及在万国证券锻炼出来的良好沟通能力和开阔视野,很快就在新公司脱颖而出。当时永道规定每年升迁不得超过一次,而卫哲一年升了两次。在那里,卫哲学习到了职业经理人的专业素养,养成了理性精神。

  2000年,漫漫熊市开始,卫哲又发现了自己职场规划中的第二块短板。他辞职去了百安居,“从资本市场走向零售行业是弥补执行力的短板。有些短板不能等到发生的那天再去弥补。”

  在一个全新的行业中,卫哲再一次发挥领导才能,仅仅1年时间,就升任百安居中国区总裁。在任的7年时间,他将公司从原有的5家分店、1300名员工,发展为在中国23个城市拥有55家分店和超过1万名员工的大型建材零售超市,使百安居成为中国第三大外资零售企业。年营业额达到近10亿美金。卫哲本人也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零售连锁十大风云人物”。

  对于自己每一次职业跨越的成功,卫哲都归结于他对“时代”的正确分析:“我以发展的眼光去衡量职业、衡量得失。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都是减薪减酬,但我很有自信,基本进去六个月,薪酬就比原来要高。我选择的职业在当时都是冷门的,但我对它的发展充满信心。事实同样证明,我所投身过的事业都已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

  在出任百安居中国区总裁之前的十年职业经历中,他有过四家公司的工作经历。平均每个公司工作两年半,卫哲却能保障每次跳槽都得到新的机遇。他透露自己的跳槽秘诀是:“经理人在跳槽的时候,不能全部放弃自己以前的经历,如果冲销掉自己的全部资产,从零做起是一件很难的事。我从证券行业到咨询公司,到首席财务官,再到总裁,并没有重复老路,但彼此都有关联,跨度并不很大,否则也很难成功。”“换行不换岗,换岗不换行。”这是他的十字箴言,也是跳槽时的最低成本。

  C 经典的卫氏跳槽学

  光环笼罩下的百安居风云突变,2006年7月28日,卫哲突然宣布辞职。

  当时,他向百安居中国区的高管作了离职宣布,然后把向公司的通告发到了全国各地。瞬间,卫哲就收到了无数的电话和短消息,有的电话带着哭腔从很远的城市打来,卫哲难过地流下了眼泪。但他还是选择了离开:“我问自己,我该补哪块短板了?”

  三个月后的11月20日,卫哲“空降”至阿里巴巴。出任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兼阿里巴巴企业间(B2B)电子商务总裁。

  “今天我来阿里巴巴是弥补电子商务短板的。”卫哲很清楚,“21世纪任何一家企业要成功都离不开互联网。”

  2007年初,履新不久的卫哲很谨慎。他给阿里巴巴所有国际会员发出英文拜年信,很快,8600多封贺信塞满了他的邮箱。卫哲记得非常清楚,第一封回信来自阿根廷,那位零售商非常感谢阿里巴巴。不是因为他在中国采购了什么,而是因为他通过阿里巴巴,在墨西哥采购到了需要的商品。

  纯属巧合,11月5日中石油A股上市,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一天之后,阿里巴巴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中国首个市值近200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成为中小企业的代表。

  从万国证券到永道会计顾问,再从百安居中国区总裁到阿里巴巴企业间(B2B)电子商务总裁,卫哲的跳槽可谓是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这种跳槽路线,一方面拓展了自己的职业范围,另一方面又很有效地利用了原来职业的经验和资本,成功地抓住了金融、咨询、零售、互联网等一个个在中国新兴的行业浪潮。每一次跳槽都是那么的经典、成功,“卫氏跳槽学”颇值得职场“跳蚤”们借鉴。

  《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卫哲用四大名著概括一个成功企业要走的四个阶段。这,同样也适用于他个人。

  人生的第一阶段首先要从《水浒传》开始,人要想成功,就要“脱颖而出,打破常规”。第二阶段已然形成《三国演义》之势,企业和个人都有了一定的规模,有了强劲的对手:第三阶段就像《红楼梦》,需要管理一个复杂的大家庭;第四阶段就是《西游记》,凡间已无事可做,企业和企业家都进入了一个取经、传经的阶段。

股市十大风云人物,a股风云人物现状

历来是埋葬枭雄的地方 只是这一次死的会不会是潮汕

从汕头市领导带潮汕商帮集体为姚振华造势的时候,万科股权大战就从撕破脸走向了不可控。
潮汕人以前从不会做这种事。送钱用不着这样。这是明目张胆、敲锣打鼓地站台亮肌肉。
恒大、融创这两天也来了。但焦点其实没变,还是宝万华三雄争霸。
许家印除非脑子烧糊涂了,才会这时候想来当大股东。大概率是其中某方的利益相关方。还有转移视线的作用。
不掺立场客观地说:这时候希望大资本进场的,只有姚振华。先把二级市场的险情解了,场外对价,好说。
但是啊但是,戏飙到这个程度,哪还有完美收场的可能。捅出去的刀子,收回来也是流血的。
所以下个断语,既然都已破了底线,唯一的方向就是继续突破底线。各方都在磨刀,准备捅向更致命的部位。
反正这个监管空窗期不出刀,秋后也会被算账。
中国股市,从来是埋葬枭雄的地方。
埋骨何须桑梓地,A股处处是青山。
在土地、交通、基建市场上,很多东西可以私底下解决。股市不太可能。即使一级市场留下案底,都会彪炳史册,抹之不去,G点永存,随时会被别人捅。洗不白,擦不去。
但是股市是流动性最强的地方,资本变现能力也强。其它出口不畅的时候,资本总会被诱引到二级市场。
一旦来到这个市场,不理性的不止是股民,也包括各个资本族系。再强大,总有机会被捅刀。没上万科的时候,谁关心姚振华的钱怎么来的。
其实中国资本市场25年历史里的折戟枭雄,大多的路数都是如此。成也资本运作,败也物壮则老。大多都离不开乱花迷眼的高杠杆和关联交易。
最具参考价值的,还是唐万新。
“德隆系”的创始人,中国第一代产融结合的拓荒者,唐万新曾导演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最大神话:一个资产一度超过1200亿元,横跨数十个行业、下属二百多家企业。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财技”,曾与时髦的“产业整合”、“混业经营”理念一起为人所津津乐道。但这种“杠杆”式资本运作模式,成为放大产业、金融风险的祸首。
德隆正式控股的上市公司一度达到6家,与其密切合作的上市公司有40余家。这些上市公司被德隆占用的资金总额共计超过40亿元。与此同时,德隆还将相当多的流通股进行质押以获得资金。
德隆获得银行贷款的方式是:先由上市公司贷出用于下一步并购所需资金,并购完成后,再由下一级被并购企业向银行贷款,反过来由上市公司担保。德隆通过层层控股,对这些资金拥有绝对的支配权。这种“以小搏大”的资金运作手法,固然发挥了资本的最大效应,但给整个集团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一旦资金链断裂,整个系统就会迅速崩溃。
另一方面,相对于德隆这种资本利用率极高的运作手法,其自身的管理资源和管理能力有限,融资成本高昂,不可能管好无限放大的资源。因此,不仅集团外部经济泡沫压缩对系统造成威胁,即使内部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如高管人员挪用资金),也很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危机。
2004年5月,唐万新出走海外,1个多月后回国自首。
2006年,唐万新等人在武汉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涉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被提起公诉。检察机关认为,唐万新及其属下高管利用下属金融机构,采取承诺保底和固定收益率,与不特定社会公众签订委托投资协议的方式,实施变相吸收公众存款450亿元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国家金融管理秩序,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采取连续买卖、自买自卖等手段长期操纵股票交易价格非法获利98.61亿元的行为,严重扰乱了证券市场交易秩序,涉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
最终唐万新因操纵证券交易价格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两罪并罚被判8年。此前,德隆参股或控股的金融机构德恒证券、金新信托、中富证券和恒信证券等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
当时业界即分析金控公司模式导致内部盘根错节并且隐秘的关系,给监管部门带来了很大挑战。希望尽快对混业经营和民间集资等模糊地带明确法律边界,底线列明,释放长久的创造力。
还有一长串被A股消灭的名单,都曾是名震一时的枭雄。
●管金生
1995年,管金生因“3.27”国债期货事件从万国证券辞职,1997年因行贿、滥用公共资金获刑17年。2003年,管金生保外就医。
2015年,在一次论坛上,管金生说“二十年前的327事件,我并不口服心服,但是在行动上绝对尊重和遵守了法律的判决。”
“我个人也有自我检查和自我反省,由于当时市场管理者在我提出合理化的停牌建议之后,采取了不作为的做法,照当时那天情况继续交易的结果,一定是空方券商全部破产,没有任何一家的空方可以幸免于难,几十家的券商破产,一定会发生大规模的股民投资者上街挤兑,到证券公司挤兑,在上海这个地方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这绝对是一场金融风暴。
如果当时我有足够的智慧,完全应当综合采用外交和政治的手段,管理者不作为就向管理者的上级再反映……比起那些始终坚持改革不动摇又能安全交易的那些企业家,我跟他们差的很远,差在智慧上。”
●张海
健力宝原总裁,2005年3月被佛山警方拘捕,后因职务侵占罪与挪用资金罪获刑10年,后相继两次减刑,最终于2011年年初提前出狱。被查实减刑系弄虚作假之后和女友出逃境外。
受此案牵连者24人被查办。其中司法行政、监狱系统11人,看守所系统3人,法院系统1人,律师2人,社会人员7人。
●周正毅
前上海地产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原农凯集团公司董事长,曾被封为“上海首富”。
2007年,因操纵证券交易、行贿、挪用资金等获刑16年
●刘汉
原四川汉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持有境内外上市公司5家(其中国内1家,海外4家),拥有全资及控股企业30多家。
在上世纪80、90年代市场经济初起、价格双轨时,从木材运输和建材等贸易中赚得第一桶金,1994年在期货市场中一战成功,跻身亿元富豪之列。
2014年,因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
●吕梁
证券记者出身,采访了近百位股民,在数十家财经媒体发表了影响深远的《百万股民“炒”深圳》的长篇纪实报道。
后先后操盘康达尔(000048)、中科创业,通过上市公司互保、上市公司通过银行质押贷款、券商融资和个人锁仓等复杂的资金关系,编织成一条耗尽54亿元之巨的资金链。造就了“牛股神话”,吸引大量炒家入场,最终崩盘。
2001年,被公安机关监视居住后“人间蒸发”,至今不知所踪。
●罗成
1982年因“投机倒把罪”被判入狱。出狱之后,将东大集团销售收入做到比TCL、格力还高。然而罗成没有在东大拿到一点股份,愤而二次创业,并最终造就当年的天下第一股——亿安科技。
亿安科技从1999年10月25日到2000年2月17日,股价由26元左右不停歇地上涨到突破百元大关,成为自沪深股票实施拆细后首只市价超过百元的股票。2001年1月10日,证监会宣布查处亿安科技股价操纵案,此后亿安科技连续6个跌停板,庄家在融资人手中的股票被强行斩仓,亿安科技彻底崩盘。
罗成抽资出逃,他曾经发回一份传真,里面只有简短的两句:“关于这次股市操纵的事情,都由我一人负责,和其他人没有关系。另外,我拿走了8000万元,以后由我负责。”
2001年,操纵股价,出逃
●仰融
一手缔造了一个资产规模达200亿元、旗下掌控六家上市公司的华晨帝国。央视将其评为2001年经济界的十大风云人物。他是第一个让社会主义国家的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的人,也曾是300亿资产的“主人”。
2002年3月11日,财政部下发了(2002)第五号函,认定华晨所有资产归国家所有,并直接拨给辽宁省政府。基本依据是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属国有(由于海外上市条件制约,华晨汽车上市文件所披露的最终控股股东名单是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该基金会当时由仰融掌握。此后,该基金会被认定为完全国有),这也成为仰融与华晨的产权纠纷之重要因素。
此后,他陆续经历了资产清查、职务解除、出走美国……直至被中国辽宁省政府刑事批捕。
2002年,因涉嫌经济犯罪被批捕后,仰融出走美国。
●朱耀民
百科药业庄家,从券商、银行以1:4甚至更高杠杆融资操盘获利。最终爆仓。
2003年,因金融诈骗判刑14年。出逃两个月后被抓。
●张少鸿
2004年,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获刑10年
●魏东
2008年,自杀
●顾雏军
2008年,因虚报注册资本、挪用资金等罪名获刑12年
●张荣坤
2008年,因操纵证券市场罪获刑19年
●刘军
2009,因行贿官员判刑14年
●严晓群
2010年,因银根收紧债务黑洞被刑拘
●黄光裕
2010年,因内幕交易、单位行贿获刑14年
●宋如华
2013年,因挪用资金获刑9年
●成清波
2014年,因涉非法集资被批捕
●徐翔
2015年,因涉内幕交易、操纵股价被判刑事强制措施。
近期曝出徐翔在东方金钰(600086)的暗仓(找人代持),市场猜测之前徐翔通过“暗仓”操盘了多只股票。
宝万华三方都已难全身而退,只看谁伤得轻,谁伤得重,谁倒在台上。
今天一起回顾下那些曾经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枭雄,对比一下今天的战场。体会一下什么叫退一步海阔天空。
以及,不管一个商帮多么强大,它也要意识到自己姓商,但另两家姓罩。
人的悲剧在于:欲望无止境,能力终归有边界。
二级市场是检验欲望和能力的最好地方。
(作者:悦涛 来源:深圳经济观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股市十大风云人物,a股风云人物现状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