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劵总盈亏,大山里走出的证券教父

1

1995年的春晚,那英一曲《雾里看花》风靡大江南北。

大街小巷的人们哼着“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个世界看得清”,心中满是赚钱的欲望。

世界已经打开一扇人们从未见过的财富之窗,窗外景色宜人。

从前一年起,上海股票交易所内就多了间“大户室”,配有电脑和专线电话。

散户还在所外排队焦急等着公共电话时,大户们打个电话就能轻松完成交易。

追着牛市,黄浦江畔高档酒店纷纷将房间改建为一间间的“大户室”,供不应求。

由于连续数年的通货膨胀,人们对涨工资已等不及,股票成为人们暴富的希望。

所有股民都希望得到一双“慧眼”,能从复杂的股票曲线中找到财富的密码。

股票之外,创造财富的办法还有国债。

人们这时已从炒股转为炒国债期货,因为相比股票、证券,国债背后有国家的保值补贴率,这个补贴率不定,从而给了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

市场原本对这个新玩意反应冷淡,可随着通胀率增速,财政部决定对国债进行保值补贴,交易才随之火爆起来。

此时,国内在期货交易这块几乎空白,率先成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成为先行者。

比上海证券交易所还早两年成立的万国证券,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幕后则是被称为“中国证券教父”的管金生,时任万国证券总经理。

他被称为最悲情的“金融教父”。

2

不过,此时的上海股民未必都认识管金生,却都知道一个叫“杨百万”的上海人。

“杨百万”大名杨怀定,早年是个仓库保管员。

因为遭人诬陷,他愤而辞职在家研究报纸,希望找到快速致富的办法。

1988年4月,他在报纸一角的位置看到一条消息:国家将放开国库券交易。

国库券是当时国家为了筹集建设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有偿债券,以风险低、收益高著称。

80年代初,中国首次发行总额40亿元的国库券。当时人们购买积极性不高,国家不得不通过官方和民间渠道进行摊派。

此后数年,国家又陆续发行了几轮国库券,逐渐引起人们的兴趣,成为民间一种新型理财手段。

当时全国银行没有联网,各地国库券价格差别很大。

有利益就有市场,上海路边多了许多私下收购国库券的“打桩模子”(黄牛),意思是他们像一个桩子伫立街头,低收高卖各种有价票券。

杨百万意识到,市场放开必然带来交易,有交易就有利可图。

通过熟人,他得知合肥当时国库券收盘价只有98元,上海的价格是112元。

其中差价显而易见,知道的人也不少,可那时没人敢冒“投机倒把”的风险,两地倒腾国库券。

杨百万不怕,反正是无业游民,豁出去赌一把或许是条路。

于是,杨百万立即四处筹款,坐着绿皮火车,安徽上海两头跑。

安徽这边见有人愿意以高于市场价1~2元的价格收国库券,很乐意卖。

随着交易正式放开,杨百万从安徽带回上海交易的国库券越来越多。

高峰时期,上海国库券每日70万的交易额,杨百万一个人就占到1/7。

暴富之后的杨百万成了上海人心目中的“活财神”,人人都艳羡不已。

财富从规则的缝隙中渗出,激发了上海人渴望快速致富的念头。

3

1995年的春节刚过,上海街头依然春寒料峭,上海证券交易所聚满了人。

进价0.7元的娃哈哈矿泉水卖到了2元一瓶,原本3元的盒饭卖到了10元,人们依然毫不吝惜地购买。

因为场内交易频繁,大战一触即发。

1995年开年,场内传出一组名为“327”的三年期国债在6月到期后,国家将会以132元兑付。

虽然财政部对327国债已经进行了贴息保值,票面利率早提升了数倍,可股民和市场并不满足,觉得这个价格太低,传言国家还会对其上调利率。

可管金生觉得,国家宏观调控后,通胀率已经被控制在2.5%左右,不可能再上调保值贴补率,于是指挥万国证券做空。

与万国证券同一阵营的还有辽宁国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辽国发”)。

辽国发的掌门人高岭兄弟曾是中国早期资本市场的大炒家之一,股票、期货、债券、资金拆借,一样不落。

同时期,市场上还有个与他们对立的阵营,隶属于财政部的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经开”),他们选择对327国债做多。

市场对一组期货债券做空或做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拼的就是眼光,就看谁熬过谁。

从2月初开始,327国债的价格一直在147.80元—148.30元之间震荡,多空双方暗中博弈,万国的空单持仓量不断加码。

按照交易所惯例,在如此胶着的背景下,327国债极可能最终协调多空双方安排协议平仓(减仓)。

谁也没想到,2月23日,财政部宣布327国债将以148.5元兑付,贴息率由94年的8%提高到13%!

消息曝出,327国债市价急速飞涨。

上午刚开盘,中经开公司率领的多方发动攻势,仅仅10分钟就将327国债的价格拉升至150元左右。

心急如焚的管金生立即赶往上交所,找到总经理尉文渊求援,希望对方要么帮忙加仓,要么宣布停止交易,或者澄清并无财政部贴息的消息。

尉文渊知道管金生的要求实属胡闹,自己更不敢越过权限帮忙。

最终,双方不欢而散。

下午开盘后,中经开再次借利好掩杀,直接猛攻到151.98元。

雪上加霜的是,原本一起做空的辽国发突然倒戈做多,327国债1分钟内竟上涨2元,10分钟后上涨了3.77元。

管金生手中握有大笔327期货合同,每上涨1元,就意味着他将赔进10多亿元。如果到期交割,万国证券将巨亏60亿元。

万国证券总资产不过14亿,根本抵挡不住如此血亏的局面,到时只能破产清算。

想到自己一世英名可能毁于一旦,管金生怒火中烧,展开了反击。

收盘前8分钟内,管金生在没有足够保证金的情况下,连续抛出数十万口的卖单,将价格打压到148元。

最后1分钟,管金生更是以730万口的超级卖单,将价格直接轰到了147.4元。

万国一系列反扑后,开盘的多方由于来不及反应全部爆仓。

这笔卖单总价值高达2112亿元!要知道,当时327国债总共才240亿。

最终,收盘时的万国从巨亏60亿变成净赚42亿,原先喜滋滋的中经开等多头机构却出现40亿的亏损。

狂喜和暴怒的情绪瞬间在上交所内爆开,有人因此一夜暴富,更多人则倾家荡产,血本无归。

4

当时在场内陪客人的尉文渊也傻了,立即丢下客人找到管金生质问。

双方争执期间,无数举报电话打向上交所以及国家相关部门。

夜幕低垂,上交所内灯火通明,每个人都在等最终的结果。

当晚十点,上交所在闭门紧急会议之后宣布“当天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交易是异常、无效的。”

当晚11点,中央电视台正式向全国公告此消息,将以此前最后一笔交易的151.30元定为当日收盘价。

这意味着管金生最后孤注一掷的行为彻底失败,万国证券亏损近60亿。

第二天,上交所依然开盘交易,气氛压抑。

不久,管金生辞职,尉文渊被免职。

5月19日,管金生以贪污和挪用公款罪在海南被捕,最终被判17年有期徒刑;同月,国债期货市场被关闭。

同一年,万国证券破产重组后,与申银证券合并为申银万国证券公司。

此次事件也就是中国证券史上著名的“223国债”事件。

整件事从开始到结束,扑朔迷离,有太多谜团至今没有解开。

面对笑到最后的中经开,很多人不解,双方其实都存在保证金不足、恶意操纵价格等问题,为何只制裁了万国一家。

“223国债”当天中午,管金生就是以中经开违规在先为由,要求尉文渊暂停交易,但遭到后者拒绝。

其中或许有尉文渊的苦衷,因为中经开可以说是财政部的“亲儿子”,董事长刚从财政部副部长的位置退下,总经理则是财政部综合司前司长。

毕竟,中经开早不进,晚不进,选在十分敏感的2月初入场,时间节点选得实在太耐人寻味。

很多人更不理解,通胀已得到控制,财政部为何偏偏还要在此时加息?

事后,很多金融专家私下说: “做梦也没有想到会升息,而且一升就是5个百分点。”

更不可思议的是,多头方盈利至少在70亿,中经开的总经理韩国春却吐槽:中经开实际盈利连1亿都不到。

钱究竟去了哪里?

5

据说,最后的赢家是与中经开联手的背后财团,也就是后来叱咤资本市场的魏东、袁宝璟、周正毅和刘汉等资本大佬。

正因为在此次“混战”中获取了巨额财富,才激发了他们在资本市场更大的野心。

但这些资本大佬结局并不妙:有人跳楼,有人被杀,有人锒铛入狱,还有人被枪毙。

就连背景雄厚的中经开没过几年,因为“银广夏”事件赔个精光,也销声匿迹。

事实上,外媒当时就称“223国债”事件是“中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表示获胜一方并不光彩,很可能获得内幕消息,并操控权力修改了结果;失败的一方利用系统漏洞,令人不齿,但在规则内运用技巧操作,算是一次精彩的投机案例。

神仙打架,百姓遭殃。

在这次“223国债”事件中,除了数万名倾家荡产的股民,还有位名叫陈万宁的证券交易员,因为亏损数千万元,黯然离开了岗位。

数年后,他纵横网络文学界,笔名宁财神。

时光如黄浦江的浊水,早已抹去了惊心动魄的瞬间。

对于管金生,人们普遍感到惋惜,从“中国证券教父”到阶下囚,只在一念之间。

有人记得就在“223国债”大战之前一个月,巴林银行的一名交易员因看好日本股市,在未经授权情况下,购入大量期货合约,最终因为判断失误,导致银行倒闭。

管金生那时知道此事后,还对好友阚治东说:“中国要发生那么大的事件,大概要等十年以后吧。”

话音未落,他自己就亲自导演了这幕中国版的“巴林事件”,论影响力并不逊于前者。

其实,管金生前半生好似股票曲线,开篇就是牛市。

他原本可以名垂青史,稳坐中国资本市场 “教父”的宝座。

遗憾的是,管金生曾经不服输的性格,成就了事业,却也最终毁掉了自己的前途。

6

有些事情是注定的。

1947年5月19日,管金生降生在江西省清江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农家。

因为被算命先生说命硬,出生几个月就被父母送到外人家中寄养,3岁才接回家。

背着“命硬”的诅咒,小学时最疼他的母亲病逝后,遭到无数人的冷眼,还时常被同龄人欺负,早早就品尝到世态炎凉。

不过,管金生性格倔强,无论谁打他,他一定打回去,哪怕被揍到鼻青脸肿也不服输。

冥冥中,管金生记得母亲告诉自己,算命曾说他命大福大,但是得去东方发展。

正因如此,管金生拼了命学习,渴望早点离开家乡,找到改变命运的机会。

1965年,管金生以近乎满分的优异成绩考取了上海外国语学院法语系。

大学毕业,身处混乱时期的管金生找不到合适工作,最后分配到上海市直机关,干了9年的办事员。

能在上海吃上“皇粮”,算命的话似乎也应验了。

可管金生对周围环境依然不甘心,又考取了母校的法国文学研究生。

毕业后,还是因工作不对口,他从公安部门的翻译岗位改行,进入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工作。

良好的教育和外语背景,让管金生在这里如鱼得水,深受领导信赖。

1983年,中美国际投资研讨会在上海召开,管金生被派去做会议的翻译兼秘书长,负责国外参会人员的生活协调。

通过接触,会议中有外国专家愿意邀请他赴欧洲留学,管金生毫不犹豫抓住了这次机会。

随后,他通过上海信托投资公司委派,赴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进修,最终拿到商业管理和法学两个硕士学位回国。

在人才紧缺的年代,“镀金”回来的管金生成为原单位的“香馍馍”,作为精通资本市场和国际投资的高级人才,被上级和部门寄予厚望。

通过多年学习,见识过国外金融市场发展现状的管金生已悄悄考虑着中国金融机构的改革。

1987年,管金生回国后,经常在公司附近的苏州河桥下倒卖国库券。

熟悉历史的他立即想起一百多年前,英国人在梧桐树下交易东印度股票的情形。可西方世界早已将室外交易演变成室内交易的证券市场,中国的证券市场还一片荒芜。

这让他萌生了创办中国证券市场念头,写信给相关部门,建议通过民间交易国库券,引导二级市场,将无序的“黑市”交易纳入到有组织的官方交易市场中。

此时,上海正被高层惋惜开放慢了一步,迫切希望加快上海改革开放的步伐。

管金生的建议,正中有打造上海成为“东方华尔街”的设想的中央领导下怀,批复同意试点。

1988年,上海第一家股份制证券公司万国证券,由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等10家股东筹资3500万元成立,管金生成为总经理。

值得一提的是,管金生不仅提议建立证券公司,还提出了几条至今被中国证券交易市场所遵循的原则。

其中,他所提出的坚持股份制以及坚持与银行脱离,成为中国证券业的创举,保留至今。

7

那时的管金生不仅是中国证券市场的规划师,万国证券成立后,他的话更几乎是行业里的“金科玉律”。

因为此时的中国,根本找不到第二个像他这样懂金融,懂外语,还在国外培训过金融交易的专业性人才。

1990年,在管金生的规划设计下,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布成立。

从交易规则,设备采购,再到交易员培训体系,一整套规范和流程都有条不紊地在他的安排下落地执行。

万国证券那时也是全国证券公司的“风向标”,深沪异地交易开启,无纸化交易,全部由万国率先启动并实现。

因此,理论上,万国证券归属上海证券交易所管理,可管金生称呼总经理尉文渊,直接喊“小尉”。

尉文渊则称呼管金生为“管总”或“老管”,可见管金生在行业中的地位。

万国员工最自豪的不只是薪水高,福利多,而是自己经手的建议文件,可能立即就被监管部门采纳,成为同行们执行的规范和条例。

万国证券鼎盛时期不仅持有所有国内B股,还同时操盘70%以上的A股,承销业务占中国总份额60%,风头无二。

对此,管金生的秘书卫哲曾说:“B股没啥,就是我们在房间自己想出来的。”

身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开拓者,管金生每天不是去国家各部委宣讲,开会,就是出席各种金融会议。

光一级市场的发行仪式,管金生最忙时每天参会就超过4家。

当“万国证券,证券王国”成为大江南北金融圈最熟悉的广告语时,有人拍管金生马屁,说他名字取得好:“管金生,为管理金融而生。”

管金生听说后,哈哈大笑,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8

“223国债”事件前一年,万国证券已经走出国门,相继在欧洲和亚洲多国设立分公司。

当时,管金生正踌躇满志准备成立美国分公司。

因为,万国一直对标的就是金融圈著名的美林投资。

然而一切都在1995年的2月23日戛然而止。

许多人很不解,管金生并非不懂金融,更不是莽夫,为何在形势已经很明朗,也清楚中经开背景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做空,毫不妥协?

事后,有记者曾采访管金生,假如当时不那么坚持,主动认输,是不是万国亏是亏,但万国和他都能最终保下来?

管金生毫不犹豫地回道:不可能,那不符合我的个性!

万国的员工都知道,管金生最喜欢的是拿破仑那句:战士一旦上了战场,只能朝着枪林弹雨的方向逃跑!

这或许就是管金生的个性写照,而且当时的情形已经无法让他冷静。

中经开背后虽说是财政部,可管金生是财政部以及多家金融管理机构的专家和顾问,做过很多次培训,说他是中经开系的“老师”并不为过。

327国债中,“老师”管金生选择做空的背景下,“学生”招呼也不打就入场,已让他憋了口气。

更可恶的是,“学生”还有严重作弊嫌疑,找“监考”反应,居然还没法管;“学生”随后又步步紧逼,实在太不把他这个“老师”放在眼里了。

“223国债”事件当天中午,价格被中经开等多头拉升到150元,意味着管金生已经毫无退路。

认输就意味着万国巨亏,更让管金生在整个金融系统内颜面扫地。

在愤怒情绪的支配下,管金生爆发了。不顾基本面,直接用强大的资金实力干掉对方。

说到底,“223国债”大战的背后,其实是管金生的捍卫之战。

9

管金生被捕后,关押地是上海的提篮桥监狱。

在这里,他碰见了很多同行和下属,都是由于经济犯罪被捕入狱。

管金生进来后,有人戏称这里可以直接开一家“提篮桥证券公司”,而且全是行业精英。

那些曾经创造风口的人,最终被大风席卷,扫地出门。

监狱里的管金生受到优待,能看书、读报,有机会了解外面的世界。

监狱管理方还利用他的外语专长,让他在监狱图书馆干起了翻译外文资料的工作,使他能时刻知道资本市场的变化。

让管金生唏嘘的是,他被捕的同一年夏天,美国互联网公司网景上市。

上市当天,网景股价还是23美元,收盘时价格直接冲到了74美元,市值超过23亿美元。

华尔街日报对此评价:通用汽车做到23亿美元,花了43年,网景只用了1分钟。

2003年,鉴于管金生的身体状况,有关部门同意他“保外就医”。

出来后的管金生几乎从没在公众场合露面,十多年都没有消息。在此期间,不断有人希望他对327国债发表评论,都被拒绝。

直到2015年,头发花白的管金生应邀参加某个金融论坛,才公开检讨了过去:

“我这一生吃亏,吃很大的亏,就是没有放下自己内心的骄傲和清高,我如果当初可以克服自我,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说不定真的能改变现实,能够扭转乾坤。”

时间太久了,一个时代激越的鼓声连余韵都消失无影。

2016年,69岁的管金生宣布牵手A股上市公司开展私募投资,重操旧业。

与昔日的高调、激进相比,管金生变得极其低调,新投资涉及医疗、化工、网络以及碳中和领域,但公开信息并不多。

互联网的出现,以摧枯拉朽的力量改变着世界,也改变了资本世界的玩法。

人们炒股的工具早已从笨重的电脑换成了灵巧的智能手机,方寸屏幕闪烁的依然是令人心动的财富曲线。

管金生开启的证券市场,少了国债期货,却多了贵金属期货、能源期货、化工期货、粮食期货……万物皆可炒。

资本市场越发令人目眩,冷冰冰的游戏规则还在,只是总会被人有意无意忘记。

本文作者:海边的风声君,经风声岛独家授权万小刀头条号发布。

写明星、写八卦,有凭有据;形象正、影子斜,皆由自取,欢迎关注@万小刀头条号。

参考资料:

《万国之路(10位中国著名作家眼中的万国证券公司)》/学林出版社出版

《梦想的力量——万国人的口述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管金生:从“中国证券教父”到被判刑17年/中国企业家杂志

折翼的“证券之王”管金生/环球企业家

最悲情“金融教父”再战上海滩,盯上了私募/金融八卦女频道

管金生首次公开谈327事件:我错在缺少政治智慧/和讯网

证劵总盈亏,大山里走出的证券教父

327国债事件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

国债期货327事件——背景     

中国国债期货交易始于1992年12月28日。327是国债期货合约的代号,对应1992年发行1995年6月到期兑付的3年期国库券 ,该券发行总量是240亿元人民币。

1994年10月以后,中国人民银行提高了3年期以上储蓄存款利率和恢复存款保值贴补,国库券利率也同样保值贴补,保值贴补率的不确定性为炒作国债期货提供了空间,国债期货市场日渐火爆。    

国债期货327事件——经过     

1995年,中国证券教父(万国证券总经理)管金生预测,327国债的保值贴息率不可能上调,即使不下降,也应维持在8%的水平。  

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发布公告称,327国债将按148.50元兑付,空头判断彻底错误,万国证券巨额亏损60亿人民币。管金生收盘前八分钟,做避免巨额亏损疯狂举措:大举透支卖出国债期货,做空国债。当日开盘的多方全部爆仓,多空绞杀终于以万国证券盈利而告终。以中经开为代表的多头,则出现了约40亿元的巨额亏损。  

2月23日晚上十点,上交所在经过紧急会议后宣布,23日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交易异常无效,当日收盘前8分钟内多头的所有卖单无效,327产品兑付价由会员协议确定。  万国证券尾盘操作收获瞬间化为泡影。万国亏损56亿人民币,濒临破产。

国债期货327事件——结局     

5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出《关于暂停全国范围内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开市仅两年零六个月的国债期货无奈地划上了句号。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宣告夭折。  

“327风波”之后,各交易所采取了提高保证金比例,设置涨跌停板等措施以抑制国债期货的投机气氛。 但因国债期货的特殊性和当时的经济形势,其交易中仍风波不断,并于当年5月10日酿出319风波。  万国证券公司进行了改组,董事长徐庆熊、副董事长兼总裁管金生同时辞去所任职务。管金生锒铛入狱。    

【扩展资料】

国债期货合约的标准化条款 

1、交易单位(trading unit):也称合约规模(contract size),是指交易所对每份期货合约规定的交易数量。 

2、报价方式(price quotation):是指期货价格的表示方式。短期国债期货合约的报价方式采取指数报价法,即100减去年收益率。 

3、最小变动价位(minimum price change):是指在期货交易中价格每次变动的最小幅度。 

4、每日价格波动限制:是指为了限制期货价格的过度涨跌而设立的涨跌停板制度。

5、合约月份(contact months):是指期货合约到期交收的月份。 

6、交易时间(trading hours):是指由交易所规定的各种合约在每一交易日可以交易的某一具体时间。 

7、最后交易日:在期货交易中,绝大部分成交的合约都是通过反向交易而平仓的,但这种反向交易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这一规定的时间就是最后交易日。 

8、交割安排:包括交割的时间、交割的地点、交割的方式,以及可用于交割的标的物的等级等。 

9、部位限制:是指交易所规定的某一交易者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持有期货合约的最大数量。 

参考资料:中国经济网-国债期货重出江湖

证劵总盈亏,大山里走出的证券教父

从身价过亿沦为“阶下囚”,穆晓光为了范冰冰身败名裂,他到底图什么?

范冰冰与华谊解约。那时,她还不是一个霸气的“范爷”。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黑红”艺人。也是在这一年,范冰冰认识了穆晓光。媒体花了13年才发现范冰冰究竟爱不爱他。但大家知道的是,当范冰冰面对巨额罚款和牢狱之灾时,李晨很快就和范冰冰分手了,而穆晓光则选择尽全力帮助范冰冰。

范冰冰和穆晓光

但在媒体面前,穆晓光的遣词总是;我和她仅仅雇佣关系,她聘请我管理她的工作室。”但明眼人都知道,范冰冰的工作室都是穆晓光开的。她怎么能被录用?或许,更多的是关于维护。那时候,她什么都不怕穆晓光范冰冰都是山东人,但他出生在台湾省。穆晓光在台湾省娱乐圈举足轻重,在网上身价过亿,是台湾省娱乐圈背面的一大推手。

2007年穆晓光去内陆发展也两人第一次见面

看到范冰冰的第一眼,穆晓光就知道这便是他要找的人。很快,穆晓光和范冰冰达成合作意愿,开始了传奇的“范爷之路”。凭仗自己的资金优势,穆晓光帮助范冰冰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并招募了另一位大将杨天真。杨天真担任公关,穆晓光担任运营。在这两位将军的加持下,范冰冰的工作室欣欣向荣。

建立仅8个月穆晓光就找到了博纳英龙对范冰冰工作室的出资

这家公司的背景不简单,背面有英皇、博纳以及成龙的个人出资。随着与这家公司的合作,范冰冰工作室掌握了更多的资源。短短半年时刻,穆晓光为范冰冰接拍了五部电影,包含《合约情人》、《精武门》和《新宿事件》。2008年,范冰冰工作室出资拍照电视剧《胭脂雪》。上映初期,国外一集的价格达到2万美元,国内达到50万集。

光电视剧范冰冰的工作室就赚了几千万

尽管赚了很多钱,但范冰冰的负面新闻仍是不断,所以在杨天真的规划下,范冰冰说了那句话“我不嫁豪门,我自己便是豪门。”从那以后,“范爷”就建立了。尽管人设已定,但仍是有一大波“黑粉”在喷她的演技,所以穆晓光一挥手为范冰冰拍了《观音山》,一举拿下东京最佳女主角。

2010年,范冰冰身穿龙袍礼服露脸戛纳电影节,轰动一时。秦海璐说:“她把一切的野心都放在了自己的身上。”范冰冰回应:“我的野心,他们或许不敢穿。”那时候,她什么都不怕。这种勇气是穆晓光给她的。这种依靠便是穆范冰冰工作室建立十多年来,范冰冰身边的人一次又一次的改变。直到杨天真离开去创业,穆晓光才选择离开。

穆晓光站出来帮助范冰冰

偷税漏税的事情穆晓光站了出来,伸开双臂护在范冰冰中心,一路护送她离去。这件事引起了轩然大波。面对媒体时,范冰冰曾说“假如给我找个男朋友,他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但当他来到穆晓光时,他总是会板着脸回答“咱们仅仅雇佣关系。”可是,这并没有阻止两人之间谣言的传播。早在2007年,他们在购物时就被狗仔队拍到。照片中,范冰冰撅着嘴,如同被宠坏了。

范冰冰在法国宣传一部新电影时,被拍到与穆晓光手挽手走在法国街头,非常浪漫。据目击者称,穆晓光在一边为她撑伞,范冰冰也不在乎路人的眼光,时而低声呢喃,时而大声嬉笑,宛如恋爱中的小女孩。在剧组里,穆晓光会在业余时间给范冰冰煮汤,给她炒爱心鸡蛋。在公众面前,穆晓光从不容易浅笑,但在范冰冰面前,他会脱下一切的铠甲,向她展示自己最温顺的一面。范冰冰在访谈节目中说,尽管她有“范爷”的个性,但她其实是生活中是一个小女孩。

杨天真也点评她生活中真的很温顺一点都不坚强

也许正是这种性情注定了她在日子中需要这样的支持。这种依靠便是穆晓光。好好维护她可是他们没有走在一同。2015年,范冰冰与的恋情曝光后,媒体将穆晓光抛在脑后,开始将矛头对准这两位“才女”。可是,穆晓光并没有消失在范冰冰的生活中,仍然高调地出现在媒体面前。

2015年到2018年的三年里媒体常常拍到三个人走在一起

照片中,范冰冰牵着穆晓光的手走在前面,后面的更像是陪衬。在此期间,范冰冰和李晨常常更新社交平台动态,言语中充满爱意。看来范冰冰好像很高兴。在节目《康熙来了》中,范冰冰说李晨会是她最终一个男朋友,李晨也说一定会向范冰冰求婚。2017年9月,李晨求婚,范冰冰同意,微博热搜。这天是范冰冰的生日,李晨借此机会向范冰冰求了婚。他用了一枚价值数千万的钻戒,而不是淘宝的九块九包心形石头。

大家都以为范爷这次总算找到了自己的家

但谁也没想到,仅仅半年后,随着一条微博的曝光,一切都变了,范冰冰一夜之间成为众矢之的,面对巨额罚款和牢狱之灾的窘境。这时,穆晓光又站了出来。范冰冰工作室担任人被带走问责,范冰冰工作室清算。后续报道中称,法律机构在法律过程中遭遇暴力反抗,相关工作人员焚毁多份文件,对案件造成了极大的阻力。尽管不清楚是哪一个,可是大家都看得出来,能做出这种工作的只要穆晓光。

不久之后李晨和范冰冰分手了

不知道范冰冰其时是什么样的心境。时间会给我们真相没有杨天真和穆晓光,范冰冰的复出之路更加艰难。穆晓光现在怎么样?范冰冰后来有没有再联络他?没人知道。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穆晓光向法院提出离婚申请。不知道这个离婚案和咱们的“范爷”有没有关系。现在的范冰冰不再是琼瑶口中的“上不了台的丫环”。尽管她在镜头前仍然明媚,但她现在现已39岁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证劵总盈亏,大山里走出的证券教父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