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畸形,壳资源概念股价值

在中国,股市可能是人力资本密集度最高的地方。可据我观察,大多数人进了股市就不读书了。这会产生两种危险,一是被文化流氓欺骗;二是自己成为文化流氓,像庄家吕梁。最后往往害了自己也害别人。

接下来的一些读书笔记,大多是我看书后忽有启发,忍不住写下来的,希望能为浮躁世界中的朋友添点“凉意”。

购并案是新闻媒体与投资者有兴趣的题目,因为不管是恶意并购的戏剧性还是善意购并背后的交易,都让人产生窥其奥妙的动机。可惜,在购并案发生的时候,媒体只能报道购并与被购并者似是而非的声明以及各种流言,难以真正了解其中的安排。需要事后去研究来龙去脉。

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的《通向资本市场之路“大港”收购“爱使”纪实分析》,倒是一本购并成功者的自叙,作者李遵义是大港油田收购方的“前敌总指挥”。由于这本书可能写于“大港”与“明天系”对“爱使”股权的再争夺之前,所以其中许多所谓的目标和志向就显得“大话”了些。而且由于“大港”与“明天系”之争让人起疑的过程与结局,使很多人对大港方的文本产生了不信任感。

不过,这不影响我们对书中某些部分的重视,因为他们是真实地记录当今中国购并特殊解决方案的珍贵史料。

众所周知,包括购并在内的中国资产重组,其动机主要围绕着“壳”作文章。我们相信,20年后(也就是今天)的读者会对名称“壳”很费解,需要字典诠释,所以在这里只能不厌其烦。

壳资源的要害在于融资,融资在任何地方都是重要且有条件的,但在中国融资市场它是一种“特许经营权”,如果不是说“特权”的话。很多人都说中国资本市场的上市偏向国有企业歧视民营企业,这话并不全面。应该说,由于在中国上市意味着给企业一种融资渠道的特许权,而且基本上是“免费”特许,所以它先天就是一种“歧视”。它可以歧视未获批准的民营企业,也歧视未获批准的国有企业。不管是额度审批还是过渡性的核准制,只要有某种“特权”存在着,那么为了表示“公正”,多上了一点民营企业,也仍是歧视。

既然上市公司是一种低成本的特许融资渠道,那么“壳”就是一种特许经营执照。我们要研究的对象大港油田由于拿不到执照,就要想办法收购一个壳了。

这可能是中国购并与国际购并的最大区别。由于壳的价值最重要且高昂,国际购并的战略难以产生协同效应。也正因为壳的成本要高于战略协同所能节省的成本,中国没有出现两家上市公司合并为一家的购并案,这就明显少了一个特许融资渠道,岂不犯傻。

同样,国际上的公司购并后整合产生绩效再卖出的增值目的在中国也会变了模样。“壳”的内涵价值大得多的现实让任何控制者都以“壳”的完好为首要任务,为了达到持续融资的资产收益条件,哪怕做假账也可以。一旦脱手,后继者为了不破坏再融资条件,一般也只能忍气吞声。

所以,从某种程度而言,“壳”的畸形价值让上市公司轻易获得了资金,做出了大量无效甚至是有损公司财务状况的决策,也使经营者不思进取,让公司的业绩一步步沉沦。

最后但并不是不重要的是,由于“壳”的这种特许权往往是由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和有势力的大股东获取的,对“壳”的去向安排就成为他们格外重视的一种资源配置。在“壳”完好时,它往往成为获取资金进行公司以外的项目建设的渠道;当“壳”实在无法支撑时,它又成为招商引资套取资金的一招棋。

围绕着“壳”的畸形价格还产生了股市内外的许多“国情”现象,以上介绍只是为我们要叙述的中国购并的特殊解决方案做了些铺垫。

大港油田在1998年7月初开始对爱使股份进行举牌收购,收购主体是大港油田的三家关联企业。在此之前,大港油田参照了宝安收购延中的最大持股比例18%和君安收购申华的15%,计划持股比例至少不得低于爱使原有第一大股东延中的实业持股比例4.18%。“考虑到爱使股份公司章程规定的、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持股比例的具体要求,建议大港油田的收购比例最好在10%以上”。

这样,按当时的市场价格计算,大港油田收购的爱使股份应在2-3亿元左右。

2-3亿元是否值得?大港油田完全是按照我们上述的“壳”价值来计算的。由于1996年和1997年爱使的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只要1998年达到10%,就可以符合配股标准。下面的话就是大港人的如意算盘:

“按现有股本10配3计算,可配送股数为3600万股,按每股配股价8元计,可筹资资金约3亿元。通过配股,便可源源不断地从证券市场筹集到使企业发展壮大的资金。按此思路运作下去,大港油田在收购后的三四年内,可以在资本市场融资10-15亿元,可以说,爱使股份是一座储量极其丰富的‘金矿’。这一点足以让人砰然心动。”

整个计算十分简单直接,却十分有效。而且1998年的大港人明显低估了三年后的形势,因为增发新股一次就可以募集10亿元左右的资金。

……

下一期,我们将看到“大港”收购“爱使”的具体操作过程。

本篇的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并购##A股##投资##上市#

中国股市畸形,壳资源概念股价值

股票问题

是的,由于现在的股票是存储于账户上的,股票下市之后连一张纸也剩不下.现在连续亏损的股票会被直接退市,因此有必要采取减损方法,比如设立止损位,这样会避免亏得连一分钱也不剩的悲惨结局.

中国股市畸形,壳资源概念股价值

什么是壳价值?怎么大概估算壳价值呢

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有价值的资源,一旦供应受到控制,就会形成资源租,这是壳价值的原因。而壳价值与个股特质关系不大,在很大程度上是固定的。
这是一些投研机构用于解释A/H股溢价的。
下面是我自己的理解,不知道对不对,仅供参考
1)投研机构运用壳价值抨击当前国内金融深化不够,金融管制太多,其实是他们想争取更多自由利用资金的权力;而且壳价值的真正原因是信息不对称以及机构投资者对于散户资金的“抢夺”。
2)壳价值能解释同在A、H股上市的股票,为什么在A股的溢价比较高;但是对不对根本无法考证。我认为,壳价值更多的表现在散户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更倾向于将资金放在那些同时在H股上市的股票上,因为他们认为境外市场更加透明,效率更高,能在H股上市就证明其资产是优质的。
3)有机构研究者认为,如果A股完全市场化后,壳价值消失会使A股市值下降10%。其实A股完全市场化,散户将被“驱赶”出A股市场,新的服务性机构将诞生,届时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将降低。A股市场趋于“健康”发展,“壳价值归零”。同时那些被低估的股票会回到其应有估值上,市场均衡出现。
4)现在很多经济、金融名词很多是国内学者根据国外名词翻译过来的,不过他们不是直译,而是选择一些拗口的,“创新的”,结果与国外意思相悖的名词来翻译,同时还创造一些名词以及给在回归函数中的一些系数进行命名,所以导致我们看一些文章时对这些名词的认识无法从其字面意思上直观的理解,这些是现在一些专家学者自以为是、凸显自己的一种表现。所以在遇到这些名词时就从上下文去理解他的意思,不一定要用语言表达出来,自己能理解就行。
壳价值的计量
一般计算的都是A股相对于H股的壳价值。
AH溢价率 Pr=(Pa-Ph)/Ph;回归函数为Pr=A+B(1/Vh)
其中B就是相对固定壳价值。
Pa是A股市场的每股价格、Ph是H股市场的每股价格、Vh是H股市场的市值。
(Va-Vh)/Vh=(Pa-Ph)/Ph=A+B(1/Vh) Va=Vh*(1+A)+B
从上面也可以看出,壳价值其实只是对于回归函数中的一个系数的命名,其解释也只是模型设立者自己的解释,怎么看A/H股溢价其实更多的是对两个市场及其中的交易者进行研究,当然政策肯定是其中之一。同时我们要学会找到模型以及各种解释之间矛盾的地方,这样更方便我们找到问题的本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中国股市畸形,壳资源概念股价值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