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股票行情,a股走势对基金的影响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A股终于迎来一场史诗级暴涨!

11月4日,A股呈现出“高开高走”,尤其午后迎来集中爆发,各大主流指数均出现上涨,其中上证指数上涨2.43%,深证指数上涨3.20%,创业板指数上涨3.16%,真是“久违”的大涨行情。

盘面上,核心赛道食品饮料、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和煤炭领涨,行业具有普涨的特性。外资继续保持高净流入状态,全天净买入接近100亿,创9月9日以来新高。两市成交额也再破新高,达到10816亿。

今日这一波大涨让整个市场情绪亢奋起来,纷纷传出“牛回,速归”的声音。

究竟这一波大涨未来能否持续?是否市场到了转折点?牛市回来了么?中国基金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融通基金、博时基金、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华安基金、恒生前海、广发基金、诺安基金、招商基金、中欧基金、银华基金、西部利得、富荣基金、南方基金、国泰基金、易米基金、创金合信、财通基金等18家基金公司。

这些基金公司认为,目前估值处于低位、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北上资金大幅流入、政策预期变化强化市场信心等多重原因,促使了今日的市场大涨。短期或震荡,但是中长期或可以乐观起来,后市新能源、军工、汽车、食品饮料、旅游、信创等都被看好。

多因素引发市场反弹

政策预期变化强化市场信心

目前估值处于低位、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北上资金大幅流入、政策预期变化强化市场信心等多重原因,促使了今日的市场大涨。

博时基金就表示,今日A股大幅上涨,或是因为以下几点:首先,A股经过前期的回调,整体估值处于历史偏低的位置,性价比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其次,美联储11月“加息靴子”落地,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力度的不确定性暂时解除,风险偏好有所提升;再者,北向资金今日大幅净流入近百亿元,也有助于提振市场情绪。

招商基金则认为,今日A股市场消费与成长板块均出现较大涨幅,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第一、国家层面提出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推动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消费和投资、内需和外需、自立自强和开放合作良性互动和高水平动态平衡。

第二、美联储11月加息靴子落地,当前美债利率倒挂加剧,衰退风险预期下美联储加息预期或有所缓和,今日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推动前期深度调整的白酒、旅游餐饮、美容护理等消费板块大幅反弹。

第三、近期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10月销售数据超市场预期,缓解了市场对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的担忧。此外,部分中企被要求剥离在加拿大的锂矿投资,提升了国内锂矿供给趋紧、价格上涨的预期。上述两大因素的推动下,今日新能源板块中锂矿相关行业大幅反弹。

而上海某大型公募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解读大涨认为,一是《人民日报》刊发刘鹤署名文章《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提振A股情绪。文章提到“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持续释放现代化建设蕴藏的巨大消费和投资潜力”,提振A股情绪以及白酒等消费板块。

二是海外紧缩预期继续升温,美债继续上行,导致A股低开。英国央行加息75个基点至3%,为去年12月开启本轮加息周期以来第八次加息,也是1989年以来最大幅度加息。叠加昨日鲍威尔鹰派发言持续发酵,美债收益率持续上行,2年期美债收益率涨9.7个基点报4.731%,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4个基点报4.158%。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跌,道指跌0.46%,标普500指数跌1.06%,纳指跌1.73%。冲击A股市场,今日A股低开。

三是北向资金今日单边净买入99.93亿元,创9月9日以来新高,提振市场情绪。北向资金全天大幅净买入99.93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37.75亿元,深股通净买入62.18亿元。

银华基金研究部认为,第一,疫情防控相关的积极预期是今日市场上涨的主要因素,人民日报报道专家访谈“新冠后遗症的症状绝大多数都是短暂的,而且症状轻微,大多数也都是跟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相关的问题。”叠加近期郑州卫健委对新冠后遗症的积极报道,以及彭博社报道航班熔断机制可能调整,市场投资者逐渐对未来疫情防控形成优化的预期,市场反应也较为积极,消费者服务和食品饮料等主要消费板块涨幅较大。

第二、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德国联邦总理朔尔茨于11月4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此行还包括大众、宝马、西门子、阿迪达斯等12家全球知名企业组成的经济界代表团成员,双方对中德关系均有较为积极的表态。在逆全球化趋势和中美关系朝不利方向变化的背景下,中德合作对于提振市场信心有较为积极的作用,中国的大市场优势对于大多数海外经济体仍有较强的吸引力。

第三、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发文《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论述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的历史逻辑和时代背景、重大原则要求和主要任务,文章对于经济发展前景起到一定的信心提振。

第四、经历近期调整后,A股主要指数的估值再度创下数年新低,在估值被极限压缩后,积极催化剂往往带来市场更强的反弹。截至10月31日,沪深300的未来12个月的动态市盈率已跌至8.4倍,为近3年新低,位于2010年以来16%的分位数,对应股权风险溢价上升至8.9%,已突破2018年底处于历史偏低水平。创业板指前向市盈率也回落至22.7倍,约处于历史20%的水平,前期估值相对较高的状态明显缓解。

国泰基金表示,今天市场各风格集体上涨,且又是由大消费风格领涨,主要还是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持续调整后A股继续反弹动能;二是政策预期变化强化市场信心;三是人民币升值、外资回流推动A股风险偏好修复。

富荣基金表示,市场的普涨行情在消息面上主要有两点,一方面,人民日报昨夜以及今日盘中发表的文章强化了投资者对经济增长的信心。叠加人民币汇率日内升值逾700点,北向资金大幅回流A股,疫后修复的大消费板块领涨两市,驱动酒店旅游、饮料等领域集体走强。另一方面,受国家领导人会面消息提振,市场预期中国重新开启积极的外交活动,外围环境有所缓和。

板块上,今日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设备板块涨幅同样靠前。行业头部企业公布10月份新能源车的销售数据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叠加加拿大限制锂矿出口、硅片降价等利好,推动了整个电力、新能源设备以及有色金属板块的上涨。

此外,嘉合基金分析上涨原因认为,第一是外围环境有所缓和,内部稳增长信心强化。二是疫情管控政策有望持续优化。三是首轮中概股的审计工作有望提前结束。

当前市场见底信号明显

或可以适度乐观起来

谈及目前市场格局,不少基金公司认为,短期或震荡,但是中长期或可以乐观起来。

融通逆向策略基金经理刘安坤分析,当前市场见底信号明显,反弹动力较为充足。一方面,截至10月底的测算,中证800指数动态估值与ERP均已逼近今年4月末的水平;另一方面,从资产定价角度看,全A指数已经触及10%名义经济增长率下的理论长期支撑线,意味着指数继续向下的空间并不大;另外,市场几个重要的交易信号出现底部特征,比如普跌(前期的强势股与弱势股一起下跌)、缩量(成交量以及换手率的压缩)、情绪(情绪指标到达底部拐点)。基于此,刘安坤判断,当前见底信号明显,市场反弹动力较足。

展望后市,刘安坤判断,从指数空间与交易信号上看,市场已经没有继续悲观的理由。A股的二次筑底期或已经到来,但需强调的是:二季度指数见底后的反转,有宏观变量快速反转以及清晰的主线带动,本次或区别于4.26大反攻的V型反转,四季度指数形态可能更接近弧形底。驱动市场回升的动力转向慢变量比如内需、信用,这也就意味着后期磨底时间延长、上涨斜率放缓。

财通基金表示,基于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和弱复苏的宏观环境,对后市保持乐观。从景气度角度来看,无论是欧美还是我国,整体上都处在通胀的背景下。随着时间的推移,CPI-PPI剪刀差将持续收敛,其中,CPI的向上动力可能会更强,这一现象可能是今年宏观和流动性方面可能存在的最大变化。如果看未来半年到一年,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稳增长措施出台,国内相关行业还有较大的上行空间。

上海某大型公募基金公司相关人士也认为,稳增长政策有望持续发力,国内经济持续修复,继续看好A股的投资价值。俄乌局势紧张程度进一步升级,欧洲能源危机加剧,美联储今年第六次加息靴子落地,美元指数与10年期美债收益率维持高位,外围市场扰动持续。从国内来看,疫情反复和地产行业风险影响修复动能,但9月份信贷社融超预期,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叠加前期财政资金的陆续到位、稳岗稳就业政策的发力,经济呈现复苏态势。资本市场来看,股市流动性有望维持合理充裕,长期继续看好A股优质资产投资价值。

银华基金研究部认为,近期市场快速反弹后情绪有所改善,估值指标仍在历史区间低位,积极催化因素出现后反弹仍然有望延续。

综合来看,前期A股部分指标具备偏底部特征,当前的估值和股权风险溢价可能预示中期市场具备一定吸引力。当前时点来看,尽管内外部可能仍有一定不确定性,投资者的预期改善需要更多积极催化因素支持,如前期政策发力向实体经济传导能否更加顺畅,尤其是国内房地产和消费等政策支持的成效体现、海外紧缩和地缘风险的影响能否明显缓解。中期来看,中国内需潜力大、政策约束相对少、改革与挖潜空间足,只要政策适度发力,从6-12个月的角度市场机遇大于风险。配置上,预计政策支持领域仍有相对好的表现,成长板块注重结构机会。

“展望未来一年或更长的时间,我们判断 A 股的投资时钟有望指向成长股板块。这一期间,房地产行业的衰退、全球经济的下行,中国经济很难迎来新一轮繁荣期,大概率还将探底或磨底。但是,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很可能已经见顶,或即将见顶。随着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拐头,成长股的春天大概率来临。” 嘉合基金相关人士则表示。

而中欧基金表示,经济活动恢复有赖于更强力的刺激政策出炉,在此之前市场的配置价值更多体现在当前偏低估的估值水平,而市场一致预期变化后,尤其在 A 股市场机构化率持续提升之下,市场 投资者的交易策略更趋于理性,这使得短期内同向交易的发生频次在上升。

而从长期来看,新的经济政策和产业结构导向边际调整的可能性、共同富裕等政策下的投资机会以及国内老龄化和海外地缘政治风险将成为未来较长时间关注的核心因素。明年中 国 GDP 增速将大概率高于今年,意味着当前持续挑战历史低位的估值水位具有较强的投资指导作用。考虑到市场调整末期普遍较高的波动率,可密切关注经济拐点,以及拐点验证后的市场弹性。

虽然政策的调整时点较难以研判,但更加科学精准必然是疫情防控一致性预期所在。以审慎的态度面对在股市大幅上涨之后才出现的“利好”,短期可维持组合的适度防御性。在政策转机 确定后可逐步提升弹性,建议关注对经济表现较为敏感的可选消费领域,其中尤其关注估值相 对有优势的家电、消费电子和传媒行业。

国泰基金更是直言,对于未来市场的表现,继续重申前期的观点,权益类资产具备中长期的投资价值,主要权重指数进入击球区,近期处在年底的政策布局期,市场波动或仍大,在性价比高位上,投资者应关注前期超跌后的结构性机会。

恒生前海基金表示,当前市场处于底部和风险偏好改善期,建议应该逐步乐观起来。本周五市场的再度大涨反映了当前风险偏好的大幅改善。以外资为代表的投资者信心明显修复。展望未来,我们预计前期疫情带来的悲观预期有望逐步改善,我们对A股未来的前景保持乐观。具体到各板块,食品饮料、商贸零售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消费板块预期有望持续恢复,此外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医药等领域也持续受益。

不过,博时基金也表示,短期来看,A股市场暂无显著的增量资金,后续趋势性大幅上涨的概率较低;由于当前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相对偏低,后续下跌的空间或也相对有限,大概率还是呈现宽幅震荡的走势。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浪潮中,科技、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板块仍将受益,可适当关注相关行业板块优质龙头企业的机会。

此外,南方基金表示,A股市场方面,反弹后估值仍处历史低位,维持战略乐观,但短期行情或来回拉锯。当前上证指数、中证1000、中证500市净率分别位于近十年0.7%、25.0%、4.5%分位点,市盈率分别位于22.5%、12.4%、21.1%分位点。本周市场在从“估值极限压缩”的悲观情绪向“经济预期好转、政策利好行业”演变较快。但考虑到美联储鹰派表态下美国经济“硬着陆”风险加剧,欧洲经济持续走低,后续我国外需可能面临一定压力,市场的演进或将呈现出预期短期化、行情来回拉锯的状态。部分共识度较高的行业可能呈现“高拥挤度、高波动率”状态。

新能源、军工、食品饮料、旅游等被看好

谈及后市看好行业或者板块,新能源、军工、汽车、食品饮料、旅游等都被看好。

“本周的市场走向也决定着未来四季度乃至明年一季度的大方向,包括汽车、餐饮供应链、白酒和旅游股都表现强势,近5日涨跌幅均超过10%。受益于美股加息落地和国内开始使用吸入式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港股的消费股和科技股也表现强势,恒生科技指数和香港酒店、餐馆与休闲指数一周内上涨17%。”易米基金相关人士认为,展望A股市场,疫情复苏和国内经济环比改善仍然是主线,可关注之前疫情受损严重的行业,例如餐饮供应链行业和社会服务行业。

而行业选择上,融通基金刘安坤建议采取“哑铃型”布局思路,围绕变局下的“两个确定性”展开:第一,低位价值确定性:央企地产、黄金、电力、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第二、景气度确定或政策确定性,比如新能源、军工。

南方基金认为,行业配置上把握一条主线一条支线:主线围绕“安全”相关行业展开。二十大召开后,“安全”主题重要性再度提升,市场对此类行业远景价值的共识快速建立。建议关注高端制造业国产化、国产软硬件体系、半导体产业链替代三条主线。支线为企业盈利下行周期中后期,盈利下行周期中,充分回调的中下游制造业逐渐进入性价比区间。

创金合信认为,市场预期国内弱复苏进程有望加快。今日A股气势如虹,各板块普涨,上证综指回升到3050,创业板指大涨3%,在美股近期接连下跌的过程中,A股体现出一定的“独立性”。持续反弹的核心还是要关注有效重振内需政策的明确信号。建议关注围绕安全主题展开的板块,如半导体设备、军工、工业母机以及信创等。

国泰基金表示,板块上,在宏观大波动中的环境中,由于长期因素尚未全面反转,我们建议在配置中还是更关注当前能够独立提供确定性的方向,一是成长中的“安全”议题,二是存在硬供给约束的能源主线。

安全主线:全球政经局势高度的不确定性使得国家安全得到更多的重视并加速落地。且安全的概念更是具体而非抽象的,涉及到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领域、维护人民安全和巩固社会稳定的领域、产业链安全的相关领域。我们关注后续政策在细分赛道上的落地和发酵,相应板块关注医药、半导体、军工、新能源。

能源主线:重点关注煤炭、油运、电网投资等。受俄乌冲突和今年气候影响,全球对新老能源的需求和稳定性诉求都在不断提升,从而对产业有促进作用。

风险方面,我们将持续关注全球流动性和国内疫情形势上的变化,来更新市场走势及风格的判断。

招商基金展望认为,A股短期进入了“不确定落地、政策真空以及估值相对便宜”的阶段性窗口期,但考虑到地缘政治冲突等外部风险仍存,我们或可围绕政策内需“找机会”,重点关注以下方面:一、实物资产通胀与大宗商品相关领域:煤炭、石油石化、农林牧渔等行业;二、自主可控与转型升级相关领域:军工、通信、计算机(信创)、机械高端装备(光伏设备、风电设备)、新材料(钢铁、有色、化工)等行业。

在投资配置方面,华安基金表示可以重点关注均衡偏成长风格,尤其是”大安全”相关产业,重点覆盖以下四个方向:第一,自主可控(计算机、军工、医疗设备等),受益于软件信创等国产化率有望提升、军事建设重要性有所提升;第二,制造业赛道(储能、风电、光伏等),主要因为储能增长空间较大,同时风电招标带动新一轮行业增长;第三,传统能源(煤炭、电力公用事业等),因为低碳转型使得传统能源成为产业链紧缺环节,有望维持较高的盈利增速和股息率;第四,出行产业链(酒店、航空等),从中长期看,疫情反复推动酒店、航空行业供给出清,龙头企业有望受益于集中度提升。

西部利得展望后市,市场的快速反弹,提升了市场情绪,投资者信心有所修复,关注后续的边际变化,市场震荡向上趋势有望延续。结构上看,围绕安全和发展的投资布局逐渐形成:安全方面关注各个领域推进的速度;发展方面既有经济修复的领域,也有经济增长引擎方向的领域,需要更多耐心的选择和布局。综合来看,机械、电子和军工等围绕安全领域的投资机会值得期待,制造、科技和消费等发展领域的中长期投资机会更加确定。主题方面关注基建、房地产、周期和数字经济等领域短期边际变化带来的博弈性机会。

此外,诺安基金表示,10月份散点疫情多发,多项高频数据显示整体需求偏弱。预计后续政策还将持续在稳增长发力保障四季度经济平稳收官。市场方面,短期情绪化交易加速释放。市场估值已具备一定吸引力,带来右侧更好买点。配置上,可继续坚持均衡配置,围绕明年有估值切换空间和政策确定性强的品种展开。

恒生科技一日涨幅超7%

看好后市机遇

在A股大涨的同时,港股也出现大涨,尤其是恒生科技指数一日涨幅超7%,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涨幅也超过5%。

广发恒生科技QDII-ETF基金经理刘杰表示, 当前恒指、恒生科技指数估值处于历史底部,隐含较多短期非理性因素,在经历10月份非理性因素的释放后,市场结构性机会增加。进入到11月份,恒生科技相关成份股均出现高开,众多公司均正式启动“后双十一”活动,短期提振中概互联网港股板块市场情绪。

短期来看,预计部分非理性情绪释放后,市场关注点将回归中国经济以及企业的基本面。目前恒生指数2023/2024年彭博一致预测PE仅为7.4/6.7倍,恒生科技指数2023/2024年彭博一致预测PE仅为15.8/11.6倍。当前恒生指数12个月前瞻PE处于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距离2008年低点仅高于不到10%;当前恒生科技指数12个月前瞻PE亦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中国科技互联网企业基本面正逐步走出低谷,2023-2024年收入增速回升与利润率中枢上移有望共振,带动业绩恢复较高增长。2021年一季度以来,受宏观经济短期放缓、行业监管以及企业扩张周期错配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科技互联网企业基本面预期逐季下修。然而可以观察到,恒生科技指数中多数重点成分股在2022二季度业绩录得超预期表现,短期不利因素叠加下收入仍可维持一定韧性,集体策略性降本控费托底利润向好。展望后续,我们认为短期不利因素的影响终将减弱,收入加速的拐点随宏观需求逐步改善而渐行渐近,成本费用的严格管控可支撑短期利润韧性,2023-2024年收入增速回升与利润率中枢上移有望形成共振,带动基本面回归较快增长。当前彭博一致预测恒生科技指数2023/2024年每股收入分别 13%/ 12%,每股收益分别 40%/ 36%。

恒生前海基金也认为,本周港股大幅走高,港股的触底反弹,我们认为主要因素包括市场对国内政策方面的预期愈发强烈,其中包括对疫情政策的预期。尽管近期各地疫情仍然呈现多点散发态势,但在疫苗、特效药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上的实质进展,并且在媒体宣传上态度更趋于温和,助推市场整体风险偏好上升。另外,围绕中概股的中美审计问题可能将取得进展,相信在情绪上对港股科技板块以及中概股都将有正面提振。资金面上,我们预计部分非理性情绪释放后,市场关注点将回归中国经济增长趋势以及企业的基本面,而较高的做空交易占比亦更容易出现集中平仓而进一步加强市场反弹的力度。

展望未来,预计短期市场或将筑底回升。我们看到前期港股成交量大幅萎缩,市场表现大部分由流动性和情绪所左右,做空交易占比已经来到历史最高区间。而反观近几日,尽管港股市场波动仍然较大,但每日成交量已基本恢复至1000亿港元以上,叠加南向资金大幅流入,表明市场情绪或正在改善。后续观测重点在于美联储的加息是否边际放缓(或美国CPI降幅是否好于市场预期),这或将影响海外资金在四季度的流动方向,进而最终影响香港市场的定价。另外,国内方面,市场对于后续的政策预期愈发强烈,关注重点仍是重要会议之后相关政策的动向,以及其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落地。

恒生前海基金仍然看好大科技板块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其中,TMT行业中的互联网企业,在稳定经济、刺激消费、帮扶中小企业和拉动就业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具备投资稀缺性,充分体现了港股的配置价值。另外,我们还看好新能源车产业链,其产业趋势长期且确定性较高,渗透率提升空间仍然很大。配置策略上,我们将坚持聚焦大科技主题进行布局,优选竞争壁垒强、竞争格局突出、具备长期投资逻辑的龙头公司。

编辑:小茉

基金股票行情,a股走势对基金的影响

万亿险资加仓A股!多重利好加码,牛市继续走起?

A股翻脸比翻书还快。

7月前两周火热狂飙,站稳3400点之后直逼3500点大关。但是上周,牛市节奏突然被打乱,A股发生大幅调整,截止上周五,代表性的沪深300指数两天累计跌幅为4.2%,险守3200点,让很多人跟着坐了趟惊险过山车。

不过周末收盘后,重磅利好接踵而至,护盘意味明显:

一是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对保险资金入市放宽限制!优质险企的权益类投资比例提升,从过去的30%升至45%! 此举或将为资本市场带来“3.3万亿”增量资金。

二是证监会发文支持员工持股、股权激励,并鼓励券商基金并购重组。 持股计划将员工利益与公司绑定,并购重组也将提升机构竞争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因此多家机构维持相同的研判:从总体看,短期回调并不会改变长期向上趋势,随着市场调整,稀缺龙头股估值得到修正, 将为下一阶段结构性行情的重新起航打下基础。 (机构观点综合自西南证券、兴业证券、山西证券、前海开源基金)

但是近期的过山车行情中,不少投资人在半山腰匆忙跟风进场,转手又在山底恐慌割肉。看到身边的人买于是跟着买,账面一旦浮亏就承受不住。结果是忙活半天,完美实现了“追涨杀跌”!

而追涨杀跌,频繁买卖,恰恰是牛市亏钱的两大元凶,所以小宜反复提醒大家注意风险:“牛市才是绞肉机”!

那在当前阶段,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妥妥避开“追涨杀跌”呢?请看下方,一图解忧:

基金股票行情,a股走势对基金的影响

我们国内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问题的根源出在哪里?

国内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问题的根源在几个方面:一是我国的公募基金管理水平太差,让买基金的投资者都赔了钱,投资者买基金总是赔钱,当然是不愿意再买基金。投资者投资基金的目的是赚钱,如果投资者买基金能赚钱,当然会买基金。明知道买基金会赔钱,谁还会买基金呢?

二是我国公募基金经理的道德风险太高,公募基金经理们为投资者管理基金赔钱的原来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道德风险,公募基金管理基金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又都是高薪,公募基金经理们为了自己个人获得更多的财富,就与证券市场的机构庄家合作,当庄家把股价炒高后,公募基金就当庄托,在高位买股票,引诱投资者上当,庄家机构就给公募基金经理很多好处费,这样的做法并不违法,只是道德上有问题,这就叫做道德风险,而现在我国的公募基金经理只要能发财,才不管什么道德不道德。这种公募基金经理当庄托在高位接盘的道德风险在公募基金行业非常普遍。许多公募基金经理就是这样发了大财。这种情况下公募基金只能是赔钱,反正赔了钱还照样收取管理费。

三是我国证券市场是个投机的市场,大量的上市公司都是包装上市的,上市公司质量都不高,这就造成了我国证券市场上能长期投资的股票太少,90%的上市公司的股票都只能是进行短线的虚假题材概念炒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基金想赚钱也是非常困难的。

以上几个方面是公募基金赔钱的主要原因,也是大家不愿意买基金的原因。

我们国内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问题的根源出在哪里?

我认为:我们国内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问题根源出在如下:

第一:没有赚钱效应,自然就不会买啦。大家知道,中国人的特点是什么?哪里人气旺就往哪里去,如街道两边同样开的饭店,无论好与不好吃,大家都看人气,是吧!最简单的道理, 汽车 停得多,人多,就算排位也要等,而旁边的,无论广告招牌做得多好,没车就每人气,大家都不去。

因为大家就认这个理,既然人多,味道更定好,所以人气很重要。

如果买基金大家都能赚,自然一传十,十传百的效应,不用你打广告,都争着买。

第二:基金不专业,据我观察,水平还不如散户。为什么?因为你看基金经理有多少还是小伙子,小姑娘,刚从学校出来的,仅凭一个资格证,无实战经验,就杀入股市,亏了,无责任,股市有风险,是投资者的责任,你想谁敢把血汗钱交给你理财。

就好比考车牌,仅考理论,就开车上路,连路考都没有,谁敢上你的车,其实一样道理。

除非你通过一,二年实盘,证明你有实战能力,起码收益比银行存款高,比如年利率6%吧,估计投资者会相信你了,在加上你的理论与实践水平。

大家都看到2016到2018年,基金及机构的盈利水平知道了,明知熊市还投入,那有不亏的。

因此说:上述因素是导致我们国内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问题根源就出在这里……

2009年买的银华抗通胀,十年过去了,十年又通胀了多少!然而这垃圾,通胀没抗住,本金损失了55%。所以相信中国基金,中国股市和价值投资的人不是脑残就是神经病!话又说回来,在中国不管投资什么都是死路一条(万恶的房子除外),放在银行也是被贬死,死的慢些而已!
朋友们好!

现在国内确实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主要是基金没有赚钱的动力,可以说是旱涝保收,而且基金公司管理水平太差,还有就是基金名声也不太好。下面来分析一下。

基金公司现在实行的是提成制,不论是否赚钱,每年都会提取固定的管理费,好多亏损的基金公司也是提取管理费,维持着高工资。

这样的机制之下,可以说基金公司根本就没有太多的动力去盈利,反正是按时按点提取管理费,因此,可以说基金公司的危机感不强,更是没有上进的动力了。

曾经见一个朋友买过几次基金,后来几乎没有一次赚钱的,后来朋友气愤了,再也不投资基金了。

因此,基金公司旱涝保收,虽然是保证了基金公司人员的高工资,但是慢慢也失去了投资者的信任。

现在的很多基金公司可以说管理水平太差。现在的基金是很多的,但是能够盈利的基金可以说只能是靠碰,能够稳定盈利的基金可以说是比较少的,感觉上好像基金公司也是靠天吃饭一样的水平。好多基金公司并没有体现出非常专业的管理水平。

曾经有一个朋友在2008年购买了两款QDII海外投资基金,据说是投资美国股市的基金,结果倒霉了,过了将近10年,美国股市大盘都涨到08年指数的几倍了,结果这两款基金还不到1元钱,没办法亏着卖了。

这样的基金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买的股票,到底是怎么管理的,以后谁还敢买呢?

因此,好多基金公司管理水平比较低,盈利率不稳定,这个可能是制约大家购买基金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好多基金公司口碑不好。好多基金公司不仅在大盘不好的情况下亏算,而且在大盘上涨的情况下,有些基金也是亏损。这样的基金肯定是口碑不好了,而且这些基金即使亏损,也不影响基金管理人员的高工资。

而且有些基金公司还存在着老鼠仓,还存在盲目投资,故意亏损的风险,可以说这样的基金怎么能够让大家放心呢。

因此,好多基金公司口碑不好,也是大家不买基金的原因了。

综上所述,现在大家不愿意买基金,主要是有些基金公司口碑不好,管理水平有点差,而且基金公司旱涝保收提取管理费,可以说是毫无盈利的动力。
感谢阅读!
国内是不是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我没有调查过,也没看到过相应的资料,不敢乱说。但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购买基金的,我身边也有一些朋友在通过基金进行理财。

指数基金属于被动型基金,指数的构成是相对稳定的,且不由基金经理操控。指数基金经理在投资上的自由度是很低的,这种基金和指数的走势基本一致。

我不太喜欢购买主动型基金,因为选择这类基金和自己选择股票去投资没有多大的差别,还是要去花很大的精力进行研究。提问的朋友说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估计指的是主动型基金。

在选择主动型基金上,的确比较困难,就像我刚才说的难度不亚于选股票。与其花大量时间研究后,把钱交给他人打理,还不如自己直接去投资。

另外,主动型基金被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操纵的几率会很大,容易出现老鼠仓等违规操作,导致投资者损失。
以前买基金的人很多,现在买基金的人确实越来越少了,究其原因,我觉得可能有以下几点吧:

资本都是逐利的,如果买基金不能取得正收益,或者收益还不如存定期或者其他理财产品,那作为投资者为什么要去买基金呢?还不如把钱存在银行,我们以2018年公募基金的收益排名为例,2018年股票型基金居然没有一个取得正收益,排名第一的上投摩根医疗 健康 股票基金全年亏损4.34%,排名第十的股票型基金亏损则将近13%,看到这种业绩,你还愿意去买基金吗?
基金行业鱼目混杂,许多基金公司没有最基本的职业操守,老鼠仓现象非常严重,有些基金公司为了捧红旗下的某只基金,不惜通过老鼠仓抬拉该基金重仓的某只股票,进行利益输送,做高这只基金的净值,而使旗下的其他基金出现亏损,最终买单的还是广大基民,所以,很多人对基金公司都不信任,如其把钱给他们管理,还不如自己玩股票,即便是亏钱了至少亏得明明白白!

一方面是基金行业的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另一方面,相关立法和监管有些缺失,违规现象比较频繁,投资者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投资基金!
笔者认为,主要还是因为国内人民都比较自信,相信自己可以操作的比机构更好,只不过事实并非如此。
先说一个大家都听腻了的数字, 美国股市中90%的资金来自于共同基金、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中国A股中90%的资金是来自于个人散户的,机构投资者市值仅占10%左右。
为什么会这样呢?笔者觉得, 主要是国内A股机构投资者从来都没有拿出过什么亮丽的成绩来 ,国内大多数机构投资者的投资业绩往往是跑输市场平均收益的,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投资者为什么要把钱交给这些机构呢?
回顾美国机构投资者的崛起 历史 ,可以发现,机构投资者之所以能够占大90%的比例,原因是因为在上世纪50-60年代期间美股一轮长达10年的牛市, 在这轮牛市中很多机构投资者的投资业绩远远跑赢大市 ,而很多美国家庭个人投资者却业绩平平。
这个时候, 这些家庭个人投资者开始注意到共同基金、社保、401K等投资计划 ,并且很多人都将大部分资金投资于这一类机构投资,从而导致了美股机构投资者占比的上升。
有数据统计,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时候,美股机构投资者占比仅为30%左右,而到了60年代初的时候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了60%-70%。
同时,也是因为机构投资者占比的不断提升,促成了美国牛长熊短的特点。而A股的特点恰恰是牛短熊长,原因也恰恰相反,机构投资者占比太小。
所以,A股就成了,因为散户太多,投机性太强,牛短熊长;又因为牛短熊长,机构投资者业绩总是不理想,散户不愿意把钱交给机构打理,更愿意自己进行投资;但个人投资者的天性就是追求暴富,这就不可能产生长期牛市。
这就像那只咬着自己尾巴的狗,一直转圈圈。
机构投资者自己不突破,真正做出点业绩出来,是不能吸引太多个人投资者的,所以,笔者认为, A股投资者机构的改变还得看机构投资者有没有突破 。
基金有很多类别:封闭式基金、对冲基金、QDII基金、ETF基金、认股权证基金、契约型基金、平衡型基金、公司型基金、保险基金、信托基金、投资基金、股票基金、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其他类型基金。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基金不受到广大投资者热爱,只有一些基金对比其他类型的基金时,会选择其他类型投资。那么,我们再来看问题:我们国内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问题的根源出在哪里?

市场常见的基金有股票基金、货币基金、债券基金、信托基金、保险基金、ETF基金等,最为常见的则为股票基金、货币基金以及债券基金。我们先来了解了解这几类基金的不同:

股票基金,又称之为股票型基金,主要是投资于股票市场的近。股票型基金投资股票的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0%的资金总比例,常分为了三类型基金:1、价值型股票基金,投资的渠道多为公共事业、金融、工业原料等稳定性强的行业,市盈率倍数较低,偏向于价值投资;2、成长型股票基金,就如其字面,偏向于成长型高的上市公司投资,多数会投资 科技 类、新兴、互联网行业;3、平衡型股票型基金,也就是将价值与成长进行了综合,投资的渠道有价值公司也有成长型公司。

货币基金,是聚集了市场中倾向于投资的闲散资金,由基金托管人保管资金的开放基金。灵活、安全系数高、流动性强、收益稳定性好。投资的渠道有国债、央行票据、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政府短期债券、高信用等级的企业债券、同业存款等有价证券。日常常见到的货币基金有余额宝、零钱通等,均是货币基金的模式。

债券基金,基金资产80%以上的资金需要投资债券,一小部分的资金可以用来投资可转债、股票以及打新市场。主要投资债券、央行票据、回购等。安全系数高,收益稳定。

三类基金有不同的风险系数,也有不同的年化可能收益率,是不同的。虽然统称之为基金,但细分下来的区别很大。

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的年化收益率是多少呢?货币基金现阶段的年化收益率约为2.5%-4%之间,不同的基金有不同的年化收益率;债券基金现阶段的年化收益率约在3%-4.5%之间,不同方向的债券基金有不同的年化收益率。当然,如果扣除基金的运营费用,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约在2.1%-3.5%之间,债券基金约在2.5%-3.8%之间。当然,货币基金与债券基金具有很好的流动性,特别是货币基金能达到“灵存灵取”的程度,并且没有门槛。

那么,再来看银行理财。银行理财的年化利率要比货币基金与债券基金的年化利率高一些。银行理财有五类风险等级:低风险、中低风险、中等风险、中高风险、高风险。常见的有两类:低风险以及中低风险。这两类理财产品的年化利率是多少呢?一般低风险等级银行理财为2.5%-3.5%水平,中低风险等级理财产品为3%-5.5%之间。当然,银行理财的年化利率高于货币基金以及债券基金,却是固定期限,灵活度要弱于货币基金与债券基金。

对比货币基金、债券基金与银行理财,这三类是势均力敌,投资者都有选择,不同的需求,选择的不同。

股票型基金与股票,之所以更多的投资者会选择后者,个人认为有三点:1、对于投资,更多的投资者是“零认知”,也就是说没有什么专业不专业、理论不理论的知识,甚至根本不知道股票型基金与股票之间的区别,也全然不知股票型基金与股票之间的风险孰轻孰重。

2、不管是私募基金,还是公募基金,基金管理人不管基金盈亏都是需要从基金里拿酬薪,并且基金如果效益好,是具有一定比例份额的提成,普遍来说是20%业绩提成。这对于很多的投资者而言,是不能接受的。2018年有这样的一项数据,A股共计有1.5亿户投资者,但资金体量小于50万的投资者占比高达95%。而基金经理的年薪通常就能超过50万,从心理的角度讲,更多的投资者无法从心理上接受,进而自己进入股市投资,放弃选择股票型基金。

3、从心理上看,投资基金与投资股票没有太大的区别,资金掌握在自己手里会更加“踏实”。下面两图分别是最近三个月基金的盈亏情况,有的基金能实现正盈利,有的基金一样是亏损:
而股票市场呢?一样是有盈利,也有亏损,并且可能发生的盈利幅度会特别大,存在“一夜暴富”的心理撞击。
那么,在这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下,更多的投资者会选择直接进入到股市,而不是选择基金投资。

总结:并不是所有的基金对比其他理财产品会逊色,只有股票与股票型基金之间的选择下,更多的投资者并不愿意去购买基金,问题的根源出在认知、知识的欠缺以及心理的偏向。

对于一个不了解的事物,人的本能反应是避而远之。虽然大学学了四年金融,我对基金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先是相信媒体上各种基民亏钱的负面报道,后是自己找数据研究,学习基金的投资方式。

即便是花了这么多功夫,买基金也要忍受浮亏的过程,每一步都是门槛,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投资方法,大部分人买的基金都将以失败告终。

从我个人经历出发,我终于理解大部分人对基金的认知水平,是很低的。这不是挖苦和嘲笑,而是基于大量数据的事实。请看各类理财平台上,很多人连最基本的基金种类都分不清,更遑论投资方法和风险控制了。

即使具备了一些金融知识,没有真实的投资经历,在市场上,就好比第一次上战场的士兵,全凭本能反应,平时的训练早忘了。市场每天都在波动,都在考验人脆弱的神经,很多人连100块钱的波动都难以忍受,更不用说基金投资百分之二三十的波动了。

很多人对投资的定义就是“快速致富”、“不劳而获”,带着这样的思想,不论投资什么都不会长远。

其实买基金的人不少,只是赚钱的人少,亏钱的人骂骂咧咧,认为是基金害了他,殊不知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的无知和贪婪。

随着智能投顾的兴起和投资者认知水平的提高,基金会成为主流的资产配置之一,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国的基金市场就目前来看还处于一片蓝海之中,无论是证券公司的基金平台还是几个主流的基金头部平台,比如天天基金网,支付宝蚂蚁财富等,总体的基金用户量级还是有待进一步开发。为什么这么少的用户愿意主动购买基金呢?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以下两方面:
在我国A股开市的时间也还不到30年,而基金投资的时间就更短。A股市场从经历过去几十年的坎坎坷坷,历来牛短熊长的特点,中国股民能够最终赚到钱的没有多少。所有的散户在股市中亏钱的效应更高,据统计有80%的用户在A股市场上处于亏损的一个状态。

基金市场大多数由基金经理进行打理,然而基金经理却也没能逃过A股牛短熊长的这个怪圈,在A股的牛市中,大部分的股票的涨幅通常在100%~300%之间,而基金的涨幅大多数在100~200%之间。当一种投资品类赚钱效应没那么高时,自然不会成为投资者心中首选的投资产品。散户最大特点是追高,那么投机的重心放在A股的股票上,买基金的人自然就少,因为毕竟没有那么多人愿意慢慢变富,都梦想着一夜暴富。
基金交易相对于股票来讲,它的收费项目会更多,因为是基金是有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的专业打理,包括了购买手续费、基金管理费、基金托管费、甚至还包括基金经理投顾咨询费等。这些费用其实长期累积起来,并不比我们购买股票时的印花税要低,因此股票中的印花税则变成了较为低廉的费用支出,因此大多数用户可能不愿意去支付基金中的各项管理费用,然后转而投向购买股票。

综上所述,我们从基金的赚钱效应以及交易机制去分析,我国基金用户我国的投资用户选择股票而不是基金的主要原因。

随着市场越来越成熟,国内投资者的认知也在随之提升,这几年基金的规模和基金的用户群体呈现出井喷式的爆发。中国基金业协会昨日发布8月底公募基金市场数据,继续7月份实现接近2600亿增长后,8月份总规模增长再超1200亿,至此总规模达到13.84万亿元,逼近14万亿大关。

因为有更多的人意识到了基金的赚钱效应以及基金的稳健投资的特点,相对于股票来讲会更加的稳定。

同时随着投资市场以及投资者教育的逐渐普及,基金投资市场被逐渐认可,投资者越来越成熟。我相信未来基金市场一定是会占据更高市场的份额,因为基金的投资特点就已经证明了稳健投资才是投资中最最重要的一种选择。

以上就是我对该问题的分析和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到题主及更多的人。
我是杜耶,价值投资的布道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基金股票行情,a股走势对基金的影响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