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集团破产对海航控股有什么影响「海航集团破产后旗下三家上市公司现状如何没背景的混得最惨」

去年1月29日,海航集团正式宣布破产。

同日,海航旗下三家A股上市公司——海航控股、海航基础和供销大集,也陆续发布公告,宣布被债权人申请重整。

那么一年多过去了,三家公司现状如何呢?

一句话总结,有妈的孩子是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海航控股:喜提金主爸爸

去年12月8日,辽宁方大集团正式入主海航控股。

如此一来,方大集团旗下的方大航空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则变更为集团董事局主席方威。

而上任后不久,方大集团便开始对管理层“动刀子”了,包括总裁、副总裁、财务总监等多个关键职位上的“老海航人”均被替换。

就目前来看,方正集团已经彻底拿下海航控股的实际管理权。

那么这个方大集团什么来头呢?稍微给大家列几条:

旗下拥有A股两家百亿级的上市公司——方大特钢和方大碳素;

2018年,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年薪最高的两位(4076.97万元和3169.97万元),均来自方大系;

还有那堵著名的“现金墙”,也是出自方大集团的手笔——春节给员工的福利。

总之两个字——豪横。

所以,入主海航控股后,方大集团马上拿出了410亿的真金白银,用于投资海航航空板块,这其中海航控股就直接拿到了250亿元左右。

靠着这笔钱,海航控股在2020年巨亏640亿的情况下,2021年实现扭亏为盈,获得47.21亿的净利润,成为去年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屈指可数的高盈利航空公司之一。

与此同时,海航控股的资本结构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2021年期末净资产也由负转正。

不过进入2022年后,受疫情影响,我国民航创下近年来最差的经营记录,海航也难以独善其身。

从半年报来看,海航控股又亏了128.4亿,净资产也再次转负。

就在此时,方大集团再次拿出108.7亿的真金白银,非公开发行一百亿股。

也正是基于这两次大手笔的增资,海航控股于今年9月30日,正式解除退市风险警告,成功实现摘帽。

虽说就目前国内民航行业的情况来看,海航控股今年盈利基本无望,但是喜提这么一个金主爸爸,相信上市公司未来的日子不会太差。

海航基础:背靠海南政府

如果说海航控股的脱困靠的是金钱的力量,那么海航基础能够步入正轨,则要感谢国资背景。

2020 年2月29日,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成立,全力协助与推进海航集团的风险处置工作,而海航基础的重组,便是这次工作的重点之一。

重组完成后,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拿下海航基础的控股权,前者为100%国企背景,其中海南省国资委持股90%,海南省财政厅持股10%。

如此一来,海航算是正式回归海南省政府的怀抱,与海航集团完全脱离关系。

从现状看,海航基础的资产状态相对优质良好,去年和今年上半年都实现了盈利,并于10月13日正式摘帽。

而根据近日的公告显示,上市公司将于10月26日更名为海南机场,未来将聚焦于机场运营管理等核心业务。

而从长远发展看,海南机场作为基础设施类上市公司,一旦中国民航的整体业务复苏,加上海南自贸港的红利,未来的经营业绩和盈利应该都有强大保障。

供销大集:自生自灭

三者之中,最惨的莫过于供销大集。

供销大集原本属于海航集团的零售板块,在海航集团破产重组之后,供销大集一直在寻找战略投资者,但是直到现在还没有落实。

其实过去一年,供销大集并不是没有收到战投一项,但均被上市公司的“历史遗留问题”所拖累。

这还得从2015年说起,当时西安民生发起重组,股东主要来自两大方面——大股东海航系和二股东新合作商贸。

重组完成后,西安民生更名供销大集,正式纳入海航系。

问题就出在重组之初,两大股东分别签下对赌协议,如果无法完成承诺业绩,两家股东需要注销一定的股票作为业绩补偿。

结果供销大集在2018-2020年连续三年没有达到净利润目标,此时对于二股东新合作商贸来说,若要兑现业绩补偿,不仅要将存量的持股全部注销,此外还需承担现金补偿约34亿元。

也因此,这一“对赌协议”很长时间里都没有执行完毕。

而根据重组最新进展来看,今年9月,供销大集收到了“新供销基金”的战投意向,但后续还需要开展尽调,具有重大的不确定性。

就目前来看,供销大集虽然上半年的净利润扭亏为盈,但股价始终在1元左右徘徊,面值退市的风险高悬。

海航集团破产对海航控股有什么影响「海航集团破产后旗下三家上市公司现状如何没背景的混得最惨」

海航集团破产了,从前的巨头为何会落到这步田地?

问题在公司有了一定的资产积累之后,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并购扩张,之后资金链出现断裂,引发连锁反应,海航最终爆雷。其实海航选择破产早就在意料之中,从2017年开始,海航这艘拥有万亿资产的超级航母出现了资不抵债的困境。要知道,曾几何时海航一度在世界五百强里面排到了前两百名,包括其在海外大量并购资产,都让其品牌影响力无与伦比。

事情还要从1992年开始,海航经过改制成为了第一家股份制航空公司,其通过独特的杠杆融资模式,迅速增长,几乎每一部海航的发展都使用了大量的金融杠杆,几乎是“空手套白狼”的方式,从市场融到大量的钱。有了钱之后,海航自然不愿意安分,选择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并购,并购对象从地产,金融到旅游,航空都不错过。与其资产一同增长的是,其巨额的负债。

从最新披露的数据来看,海航累计债务超过1.2万亿人民币,其中包括理财产品和其他类型的债券。要知道即便是国内最大的航空公司总资产也只有三千多亿,海航的负债已经比国内前三大航空公司的资产总和还要高了,不要说还债,光是梳理出这些债券,都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

海航不是没有想过自救,最早发行理财产品给自己员工,希望员工可以将闲置资金用于公司发行的理财,但该措施并没有起效果,最后海航不得不用兑换机票的方式来还钱。还好国家及时出手,排除了专案小组,入驻海航解决债务问题,原本在2019年,海航缓过来了一口气,本想着接下来能够慢慢还债务。

但没有想到一场疫情下来,航空业遭到了重挫,海航自然也无法幸免,即便前期工作组已经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去改善海航的经营状况,但一场疫情下来,海航最终还是无法挺过去,只能选择破产了。

破产之后,现在来看市场对海航还是比较有兴趣的,虽然海航依然负债累累,但其经营多年,拥有不少优质资产,其中境内12张、境外2张客运牌照,4张货运牌照,这些都是优质的航空资源。而且最重要它拥有大量海南当地的航线。

要知道这几年,海南开始自贸区建设,未来在免税市场的带动下,海南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开放期,而海航拥有这么多航线毫无疑问,是一个巨大的优势,目前市场还是有不少企业想要参与海航的分割,如果未来哟足够多的资金,注入海航,也许海航会迎来新的希望。

按照此前公布的时间表,6月底海航清算组或将完成包括战投选择在内的重整草案。也就是说,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最终有意参投海航的资本方将很快陆续浮出水面。

鉴于海航重整难度大,严重资不抵债,时间跨度长,无论是重组方案还是后续的战投还都将经历复杂的协调和整理过程。

海航集团破产对海航控股有什么影响「海航集团破产后旗下三家上市公司现状如何没背景的混得最惨」

海航系325家公司进入破产重整

(王潇雨 摄影)

备受瞩目的海航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海航集团”)及相关联的一系列企业申请破产重整事件自1月底正式对外公布并启动以来,因其波及面广、所涉企业数量、资产规模和债务总额巨大,同时企业在自身面临的压力以及对债权人承诺处置期限等一系列问题,都决定了这将成为一场“与时间赛跑”的 游戏 。这也是一个多月来相关企业在资本市场以及司法环节动作频频的主要原因。

325家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继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下称“海南高院”)2月10日宣布依法裁定受理海航集团等七家公司破产重整之后,海航集团旗下航空主业核心平台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航控股”)也在2月18日发布公告称,10家子公司(新华航空、长安航空、山西航空、祥鹏航空、乌鲁木齐航空、福州航空、北部湾航空、科航投资、海航技术、福顺投资)已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

而根据海南高院3月3日发布的编号为(2021)琼破1号-(2021)琼破7号共七份公告显示,海航集团一共将有325家公司共同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海南高院发布的《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召开海航集团有限公司等325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听证会的公告》中指出:2021年2月10日,本院依法裁定受理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大新华航空有限公司、海航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海航基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海航商业控股有限公司、海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海航资本集团有限公司共7家公司(以下简称“海航集团等7家公司”)重整案,并于同日指定海航集团清算组担任海航集团等7家公司管理人。

2021年3月2日,海航集团等7家公司管理人向本院提交申请,称经管理人调查,海航集团等7家公司以及海航创新金融有限公司等318家公司之间存在高度关联性,为公平保障债权人权益,申请将大新华航空有限公司、海航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海航基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海航商业控股有限公司、海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海航资本集团有限公司6家公司以及海航创新金融有限公司等318家公司纳入海航集团有限公司重整一案并适用实质合并方式进行审理。

海南高院表示,为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依法保障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将于2021年3月9日就海航集团等7家公司管理人的上述申请组织召开听证会。根据同时公布的“被申请实质合并重整企业名单”,除了海航集团等7家公司之外,此次破产重整所涉的企业遍布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深圳、云南、四川、浙江、广东、江苏、陕西等地区,涵盖了包括航空、 旅游 、酒店、投资、文化、 体育 、地产、外贸、通信、重工等广泛的业态。

未来业务核心聚焦航空主业

从这325家申请破产重整的企业也可以看出,海航集团从一家地方航空公司起家,短短二十多年时间资产规模过万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扩张方式就是以并不太赚钱的航空运输业务为“敲门砖”,打开了与诸多地方政府的“友谊之门”,并在其他产业上谋求进一步发展和落地。这种模式一度也启发了其他一些企业“学习借鉴”,并形成了目前这种大部分省级行政单位都“标配”航空公司,有些地方甚至同区域内多家航司的情况。

海航集团旗下三家上市公司海航控股(600221)、海航基础(600515)、供销大集(000564)已经在2月19日股票复牌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改为*ST海航,*ST基础,*ST大集。其中根据此前披露的资金清理情况显示,海航控股作为海航集团旗下核心航空运营平台,也是为数不多的优质资产,受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等问题拖累产生了超过六百亿元的债务,如果算上需关注资产则超过千亿。根据海航控股2月9日发布的公告,其计划在重整中按同等比例将部分无救助性质的带息普通债,转移至股东和关联方海航集团和海航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清偿,转移的债务金额预计不少于约725亿元。

按照几个接近海航集团的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表明,经过此次重整,海航集团将未来业务核心聚焦于航空主业,同时把此前分散投资的多家地方航企资产一并注入海航控股,同时还计划引入一家民企作为新的战略投资方。从地方航司到跨国集团,最终回归地方航司,这已经是目前为止对海航集团而言最好的结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海航集团破产对海航控股有什么影响「海航集团破产后旗下三家上市公司现状如何没背景的混得最惨」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