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电影股票走势,猫眼电影是阿里的么

文/达伦糕

由周冬雨、易烊千玺主演的电影《少年的你》彻底火了。

在6家出品公司和13家联合出品公司中,有4家为上市公司,除了A股上市的金逸和横店之外,另外两家就是港股上市,同时又互为竞争对手的阿里影业和猫眼娱乐。

所以,《少年的你》同时获得了来自阿里巴巴以及腾讯光线的双重加持,这一定程度也解释了该部影片为何可以迅速火爆的原因。

与此同时,媒体将阿里影业和猫眼传媒暂时界定成了“《少年的你》概念股”,因为近两日两家公司的股价都在不约而同地走高。

阿里影业在10月28日上涨7.56%,报价1.28港元,最新市值341亿港元;而猫眼也上涨1.4%,报价11.6港元。

其实,如果仔细审视研究阿里影业与猫眼最新动向的话,我们或许可以发现,其公司业绩以及股价的表现和《少年的你》并没有太大关系,甚至包括国庆档的《我和我的祖国》以及《中国机长》也不是最大的贡献者,虽然这些影片确实成为了最近影市最大的亮点,但在资本市场上的贡献其实非常有限。

猫眼与阿里影业股价“回暖”的背后,有着更为深层次的原因。

从国庆献礼片到《少年的你》:

阿里与猫眼从未缺席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目前《少年的你》预测内地票房将达到13.70亿元。除了票房成绩亮眼外,该电影也收获了不错的口碑,豆瓣显示评分8.4分,好于94%的爱情片和87%的剧情片;猫眼电影上则是9.6分。

阿里影业,猫眼,以及阿里大文娱旗下的优酷影业,都是影片的联合出品方,当然,其投资份额都相对较小,并非主要出品方。

在此之前,2019国庆档累计票房突破43.84亿元,同比去年的19.08亿元,增幅达到130%,累计观影人次超过1.17亿次,上座率达到39.4%,创下国庆档历史新高。其中,电影《中国机长》和《我和我的祖国》累计票房突破31亿大关,并在淘票票上分别获得了9.5、9.3的高分评价。

自然,佳作的出现也离不开相关投资、发行公司的参与支持,阿里巴巴影业旗下的淘票票,以及光线和腾讯旗下的猫眼都是至少其中两部作品的联合出品方或者宣发方,尤其是阿里影业,其股价在10月2日之后持续上涨,一度日均超过3.15%,达到1.31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10月28日当天,猫眼股价也再次再涨1.4%,开盘报价11.68港元,而此前,猫眼已于上周上涨了4.19%。

阿里影业和同在香港上市的猫眼,是参与两部或两部以上国庆档影片的上市公司中,唯二的两家在节后股价持续上涨而不回落的影视股。

当然,无论是《少年的你》,还是国庆三大影片,背后的阿里淘票票和猫眼只是被资源笼络而一起加入了宣发和联合出品的阵容,赚的钱更多也是宣发营销的费用;至于票房的分成,恐怕并不会拿到多少。

阿里影业和猫眼在港股的表现,还是得益于其他深层次的原因。

阿里的业绩,猫眼的腾讯

最近一个月,影视上市公司纷纷发布了业绩预告,阿里影业也在其中。

10月18日,阿里影业发布了上半年财年的财务预告,称阿里影业在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为亏损3.7-4亿元,而去年同期亏损为1.26亿元。

表面上看,阿里影业似乎亏损加重了,但实际上报告期内的亏损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并不能代表阿里影业真实的业绩表现。

从去年开始,阿里影业的净亏损就开始持续收紧,简单来说就是没有以前亏的那么严重了。亏损额从往期的12.45亿,收窄至2018/2019财年的2.54亿元,收窄幅度超过80%,其中宣发板块还实现了全年盈利。

阿里影业在公告中称,亏损主要是对部分早期历史股权投资项目计提了减值拨备约1.05亿元,录得汇兑收益大幅减少约1.1亿元。

这样的成绩如何理解呢?其实简单来说就是阿里影业的亏损绝大部分是“历史业绩”的影响,以及外部投资环境的影响,并不是现在的表现,就是这些情况导致阿里影业早期投资的股权项目获得了亏损——出于谨慎原则,阿里影业在该报告期内对相应亏损做了一次性计提。

就跟去年影视公司计提商誉造成大面积亏损一样,阿里影业此举也是为了将风险一次性释放,虽然对当期利润有很大的影响,但长远来看对公司未来的经营是利好的,同时也能很好地保护股东权益。

在第三季度,阿里影业参投或推广的影片主要包括《何以为家》、《追龙2》、《烈火英雄》、《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等,多数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尤其是《烈火英雄》是阿里影业联手博纳打造的暑期档爆款,取得了17亿的票房成绩。

与此同时,在国庆档的《我和我的祖国》以及《中国机长》的背后,都可以看到阿里影业的身影,虽然这些项目并没有计入第三季度,但是显然对于投资方和股民来说,对于未来阿里影业的业绩也有了盼头。

所以,综合以上这些原因,阿里影业终于迎来了一轮股价的上涨,或许和《少年的你》真没有太大关系,因为和另外一部成绩相对不佳的影片《双子杀手》一样,阿里影业在这一项目中的份额并不会太高。

除此之外,阿里影业和淘票票的老对手猫眼的情况则更值得关注。一方面,猫眼在《少年的你》之中也只是联合出品,和联合线上营销,能够获得收益有限,这一点和阿里影业颇为相似。

另一方面,猫眼并没有在近期发布业绩预告,更多的是在战略协同层面出现的变化。

有心人应该记得,上影节期间,腾讯和猫眼“腾猫联盟”的成立成为行业关注焦点。一晃4个月过去,两大互联网公司经过几个月的磨合,又再次发力。

大概在10月23日,猫眼与腾讯联合宣布,“腾猫联盟”进一步落地,继打造“顶级电影宣发体系”后,再推出“中国顶级全链路文娱消费平台”。猫眼称,已与腾讯视频签订合作框架,将进一步打通生态布局。

表面上看猫眼与腾讯视频的合作是业务上的往来,但从更深层次看,其实是两个生态的叠加,包含流量、数据、产品、内容、资源等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协同。

如果说阿里影业的上涨是“结构性”的变化,那么猫眼股价的上涨则是最近几个月不断铺垫的结果。

梳理一下时间线可以发现端倪:

6月,猫眼与腾讯宣布成立“腾猫联盟”,共同建立覆盖泛文娱行业服务的战略合作。

7月,猫眼给自己下了一个清晰的定义,发布新战略“猫爪模型”,由票务、产品、数据、营销和资金五个平台组成,服务全文娱行业。

8月,猫眼发布中期财报实现首次盈利,经调整净利为3.8亿。

同样也是在8月,猫眼宣布微信小程序用户用不到半年时间从2亿增长至突破2.5亿。

这样的节奏可谓是好消息接着好消息,猫眼股价的走势也比之阿里影业要更为平稳一些。

众所周知,猫眼的财报数据要比阿里 影业好看太多。猫眼娱乐在去年除夕成功上市,今年8月15日发布了上市以来的首份半年财报。据财报数据,截至2019年6月30日,猫眼娱乐营业总收入19.84亿,同比去年同期18.95亿增加4.7%;经调整后的净利为3.80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2.574亿元人民币,首次扭亏为盈。

从财报来看,猫眼娱乐的收入主要由在线娱乐票务服务、娱乐内容服务(涉及电影出品)、娱乐电商服务和广告服务及其他四个部分构成,分别在总营收中占比54.6%、33.5%、4.0%和7.9%。

在报告期内,猫眼娱乐参与出品了《来电疯响》、《白蛇:缘起》、《飞驰人生》、《熊出没·原始时代》、《反贪风暴4》及《最好的我们》等电影。其中,《来电狂响》为元旦档票房冠军,《白蛇:缘起》也是口碑上乘,投资回报率颇高的国产动画电影,《飞驰人生》是春节档票房前三,《反贪风暴4》为清明档票房冠军。

所以,猫眼和阿里影业一样,基本都参与了许多票房爆款之作,而且因为投资份额较小,严重亏损的项目基本没有。

总结起来,对于阿里影业和猫眼娱乐来说,类似《少年的你》这样的黑马项目或许只是全年业务中很小的一块,与光线传媒或者北京文化这样经常主控某几部爆款影片的公司不同,阿里和腾讯的基因基本还是在“做平台”,或者说是“广种薄收”,“多方参与”上,大投入砸到某一两部影片的情况并不多见。

因此,我们可以客观地下一个结论:《少年的你》确实火了,其中肯定有阿里腾讯双重加持的“因素”,但是对于两家公司本身的业绩和资本市场的股价表现,并没有带来太大影响。

猫眼电影股票走势,猫眼电影是阿里的么

独一档!《万里归途》5天7亿,背后哪些公司成了赢家?

在今年的国庆档,用一枝独秀描述毫不为过。假期一半以上,影片《万里归途》的崛起贯穿始终。灯塔专业版资料显示,截止到10月4日17时,公映5天《万里归途》票房已破7亿。现阶段国庆档的总计票房(含预购)为9.6亿人民币,《万里归途》占逾七成。

做为《万里归途》主控芯片出品方的华策影视(300133)国庆假期也不忘在交流平台回应投资人疑惑。10月4日华策影视在交流平台表明,企业影片以内容是切入点,坚持不懈“一二七”写作整体规划,目前已经稳定踏入头顶部影业公司队伍。现阶段企业主投主控芯片的影片《万里归途》已经国庆档热播。

《万里归途》由饶晓志电影导演,张译、王俊凯、殷桃等出演。此片依据真实故事改编,主要讲述了海外暴发战争,前驻扎地外交人员宗大伟与外交关系新手成朗授命前去帮助中国撤侨故事。

《万里归途》由华策影视主控芯片制作,横店影视(603103)参加制作,阿里影业和猫眼娱乐则做为联合发行方。

做为《万里归途》主控芯片出品方的华策影视,最近不断官方微博和交流平台为影片发音。10月3日晚华策影视出文,强调现阶段《万里归途》影片票房将要破6亿,并获得了猫眼电影、猫眼电影双平台9.6分,豆瓣网7.6分良好口碑。

华策影视表明,除中国热播外,《万里归途》将要全世界公映。从10月21日源于国外全国各地相继公映,第一批公映国家地区将包含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及爱尔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新加坡、巴基斯坦、荷兰、比利时与卢森堡。

10月4日华策影视在交流平台表明,企业影片以内容是切入点,坚持不懈“一二七”写作整体规划,即10%合理布局文艺片、试验性影片及以塑造新导演为目的的影片;20%合理布局通用化、观众喜爱、销售市场热烈欢迎正能量满满的商业片;70%合理布局小正大(低成本、大情怀、社会正能量)影片、主要基调、现实题材电影。目前已经稳定踏入头顶部影业公司队伍,现阶段企业主投主控芯片的影片《万里归途》已经国庆档热播。

华策影视表明,连续剧业务流程是企业的业务板块,近三年企业著作位列各大网站收视率、总流量、关注度头顶部。最近开播的剧项目有,从身边小故事考虑,呈现这10年普通百姓生活当中体会和我国的改变时代报告剧《我们这十年》,已上映10月10日。

从后面电影排片和媒体预测分析看,《万里归途》手握着近五成的电影排片。灯塔专业版表明,10月4日,《万里归途》全国各地影院排片占有率42%,抛离第二名《平凡英雄》的10.7%,早期市场对此片票房预估在14亿人民币到22亿元。

而凭着《士兵突击》中史今组长一角爆红的张译,在演艺界也是有非常好主要表现,主演的电影《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八佰》,票房均超30亿人民币。据灯塔专业版,目前为止,张译的影视剧作品已超86部,在其中影片46部,共获得了217.19亿元的票房考试成绩。

对比《万里归途》,国庆档别的几个影片表现一般。在今年的国庆档一共有7部影片公映,在其中3部为主要基调影片,3部为卡通片。

除《万里归途》外,此外两个军事题材电影《平凡英雄》《钢铁意志》重视度一样挺高。《平凡英雄》主要讲述了医师、发电机组、旅客、警员等新疆各个行业广大群众齐心合力、分秒必争援助断手少年儿童,携手共创考验时长极限生命的奇迹故事。

《钢铁意志》也改编于真实故事,讲的是解放初,应对抗美援朝战争和社会主义改造对钢材的迫切需求,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众多无产阶级,战胜多重艰险,历尽千辛万苦,为新中国钢材工作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故事。

截止到10月4日17时,国庆档总计票房(含预购)为9.6亿人民币。除《万里归途》外,《平凡英雄》《钢铁意志》的总计票房分别是9567万余元、3884万余元。

国庆档在全年度票房中分量显而易见,《长津湖》上年国庆档就取得票房32亿人民币。2019年至今,国庆档票房占有率快速升级。灯塔专业版资料显示,2019年国庆档票房做到44.7亿人民币,占当时全国各地总票房的7%。

2020年疫情冲击,上半年度电影院基本上暂停营业,当初国庆档一举夺得近40亿人民币票房,占全年度票房占比做到19.5%。2021年国庆档票房占全年占比也超过9.3%。在今年前9月,内地电影票房较去年同期仍显著稍低,国庆档显得尤为重要。

专业人士强调,就现在发展趋势,在今年的国庆档总票房难超过同期相比。一方面,重磅消息影片的缺阵没法合理激发观众们的观看电影心态;另一方面,以往国庆档影片广泛比较早明确排期,有足够的时间也宣传策划加热,但今年大部分新电影皆于公映前一周左右上映,交给影片的营销时间很短。

猫眼电影股票走势,猫眼电影是阿里的么

灯塔之下,老樊的阿里文娱整合术

2017年,当俞永福向逍遥子与井贤栋反复建议,要老樊(樊路远,花名:木华黎)转岗文娱担任阿里影业董事长兼CEO时,夸克君曾表示,真会拉人,这人能引爆消沉的阿里影业。

表面看,老樊跟文娱无关。其实,早在2014年,猫眼崛起,阿里也开始强化影视基础设施入口服务,当年10月抽了批人成立淘宝电影(今日淘票票前身),负责人就是老樊,且还是马云亲自点的名。

老樊转岗日,夸克君说,影业系香港上市公司,股权复杂,以它为抓手,推动文娱深度整合,符合节奏。初期,他会依托影业锻造一些平台级方案,持续驱动整个文娱的组织与商业模式变革。

那周期,文娱常有爆款,但多是影业、优酷各自独立的整合营销案,机动、不稳定,没有相对标准的服务,整个文娱缺乏协同级平台与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运营效率低,内耗严重。加上文娱属集团财报失血最重板块,士气亦不足。

作为阿里合伙人的老樊,曾长期负责支付宝,特擅整合、协同,定义战略,打造平台级方案,引爆市场。支付宝中期发展与余额宝诞生不说了。其实,进文娱前,影业 娱乐 宝跟他也有关系。

两年过去,今日看,影业、文娱的变化不但印证了当初预判,很多方面甚至已远超期待。

这里先以一个例子看看。

灯塔之下

前日,上海电影节揭幕,阿里影业举行了一场“洞察·动力”电影口碑动力研讨沙龙,公布了“灯塔”平台全域营销进展。

“灯塔”本是去年4月诞生的一款基于数据与技术的宣发平台。幕后定义人就是老樊。

在夸克看来,“灯塔”就是老樊初期依托阿里影业主持锻造的宣发平台,未来将成为整个影视工业新营销方法论输出的基础设施,也是阿里“新商业操作系统”在影视领域的落地。

本地影视工业虽不能说靠天吃饭,但缺乏品质化标准,整个行业良莠不齐,一直缺乏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服务。

截至目前,“灯塔”已现出一种超越宣发概念的生态能量。

阿里大文娱电影业务负责人、阿里影业高级副总裁、淘票票总裁李捷前日表示,经过一年多 探索 与沉淀,灯塔已跨越产品概念阶段,进入“最佳客户实践阶段”,成为广受片方认可的宣发新基础设施。

“灯塔数据服务已进入2.0周期,它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她说,一是更动态,尤其即时把控用户反馈,洞察口碑与圈层,为定档与调档提供决策;二是更前置。通过预告监测、人群定位模型及排片监测,可让内容“看见”观众,制作明晰市场,把握增量。

灯塔平台首席数据科学家易宗婷还原了平台引爆宣发的基本逻辑,主要是定人、定调、定档。比如灯塔将人群、影片类型等要素切分成了九大区域,基于数据与技术,提前锁定潜在观影人群的区域分布,然后测试档期,结合灯塔“档期日历”工具,可直观看到每个周末大片热度、竞品重合度,最后给出差异化定档建议。

不要觉得他们只是务虚。事实上,一年来,灯塔已经过许多爆款验证。

《何以为家》版权引进方路画影视CEO蔡公明说,如果没有灯塔的参与,这作品很难做到今日成绩。

“制作电影可能是一个感觉,但营销一定是靠数据。”他说,自己在其他行业做过多年营销,离开数据,营销不过盲目行事。

当然版权方并非没有数据。投资阶段都有对基本预判,但数据不够精细。而通过合作,他发现与灯塔的数据对文艺类型片的分析相当细致、精确,远超过自己对文艺观众的判断。

比如,一开始,他认为核心观影人群将以女性为主,最后数据却完全相反,男女分别为73%、27%。比如,他本来预计,年轻人可能不感冒这作品,而实际观众却比普通电影观众更年轻,更活跃,25岁以下购票用户较商业点映受众高出8%。

灯塔的价值有更多体现。包括海报与片名数据决策等。蔡说,《何以为家》作品相当压抑,结尾更是悲伤。海外上映时,海报多用灰色与阴暗色调。而灯塔数据显示,观众更愿看主人公,觉得孩子演技很好,长得也帅。蔡明白这一定是广告重点。于是不仅调了色调,采用了孩子大头像,而且是一个微笑的头像。看上去与影片基调背离,最后实效很好。

中文片名也是。最初引进中国时,外语名已传播很久。当时蔡比较纠结,不更名,对中国观众没太大意义。调整则可能会流失一些文艺观众。不过根据灯塔数据,他们还是决定调整。事后证明,选择对了。执行阶段,他们在淘票票与其他平台上,为《何以为家》标注加载,两部分观众都没有流失,甚至增量明显。

事实上,这只是一年多来阿里影业灯塔参与的诸多爆款之一。《我不是药神》、《无双》、《流浪地球》、《绿皮书》都是如此。

李捷透露,灯塔的产品大图,已规划到3年以后。 未来,将不断完善数字化宣发服务,助推更多影片项目。

6月24日,阿里影业将迎来五周年纪念日。今年以来,它已陆续发布多部“锦橙合制计划”影片,包括《刺杀小说家》、《拆弹专家2》、《第一炉香》、《我在时间尽头等你》等,导演、监制、演员阵容豪华,目前多部已杀青。

大文娱超级协同平台

绕这么远,问题来了:为什么说,一个宣发平台透露着老樊依托阿里影业整合文娱的节奏与用心?

首先,若你有心梳理一下,自去年4月灯塔上线后,谈到它,老樊与李捷等人虽然说它是阿里影业在影视营销环节尤其宣发层面打造的基础设施服务,尤其“以用户为中心”实现全流程触达,但他们每次都是站在文娱乃至阿里生态打通的高度强调。

他们的用心,就是要借此实现阿里文娱甚至阿里集团多业务核心平台间的相互整合,串联起用户不同场景,推动板块间产生生态共振。他们甚至将这称为“未来的战略导向”。

在我们看来,这确实也是阿里影业与文娱集团内部版图急需的支撑。

你知道,过去几年,文娱体系,无论影业、优酷还是现场越来,虽然轮番上演过爆款案例,负责人也都强调整合、协同、融入阿里生态体系,实际上,截至2018年,许多营销都带有机动特征,缺乏稳健的平台化产品支撑。

一句话,那个周期,整个文娱没有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平台级产品。它反映的根本问题是:文娱缺乏深度整合。所谓深度融合,除了组织体系、统一架构,主要就是数据与用户打通、技术资源共享,而最后必须在关键环节呈现为相对统一的平台入口。当然,后者建立在前者基础上,但没有后者,其他都是空话。

灯塔平台呢?让我们看看它的核心要素。

表面上,灯塔确实是为电影片方宣发公司服务的,它是一种全程可视化数据驱动、规模化资源投放、可量化的一站式宣发营销平台。本质上,它就是一个数据化、智能化的宣发平台。它背后的基础部分为:

灯塔背后的用户,除了来自淘票票、优酷、大麦系外,更有支付宝、手淘两大入口。这是一个超过10亿级别的服务平台。

而且不仅用户规模大,数据维度也很丰富,甚至已经跟猫眼、爱奇艺们建立了合作。这有利于分析和把握用户文娱需求和兴趣点,实时洞察数据变化,实现效果检测,便于片方及时调整、优化宣发策略,精准触达。

除了上述各大入口,文娱还有内部的UC、阿里系分众传媒等资源,通过与外部富媒体合作,可以实现内外协同,所能调动、触达的范围、网络规模效应,远胜单一或有限平台成效。

而且,支付宝的存在,可以实现完整的闭环服务,并为未来深度的会员运营与服务奠定基础。事实上,2017年阿里88VIP升级时,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文娱会员的融入,以及文娱服务的协同。它产生了许多出奇的效果。

灯塔目前对外宣称是片方宣发平台。事实上,就专业版品类看,它已覆盖电影、电视、网络视频、移动端短视频。未来一定会进一步覆盖音乐、 游戏 、文学等流媒体,实现全品类服务。如此,灯塔就有望成为整个文娱行业的一个基于数据的智能化营销平台。

灯塔平台的数据智能工具日益丰富。一年多来,热力站、大V宝、爆米花指数、试金石、点映宝、万店齐发、八爪鱼眼花缭乱。

它也不是孤立的线上入口。它从一开始就构建起了线下服务体系,尤其是灯塔学院。如此它的许多服务都可以形成一种类似“新零售”的模式,壮大供给端。事实上,过去几年,供给端一直是阿里文娱破解的关键难题。影视行业规模不大,又很零散,整个行业的参与主体,相比其他行业其实远不够丰富。

此外,它的信息流也颇类整个淘系平台了。灯塔已成为影片与观众的互动平台。

灯塔不是孤立的平台。它还有去年公布的内容拓展计划“锦橙合制计划”、IP平台阿里鱼、衍生品服务以及影视金融服务平台 娱乐 宝等。

这些计划与阿里文娱众多数娱内容品类、线上线下服务体系结合在一起,再加上阿里集团的生态资源,就构成了横向品类完整、纵向贯通的全产业链平台服务体系。

结合上述三个方面,你能看出,阿里文娱以阿里影业尤其灯塔平台为核心,正在全面贯通产业链,形成一种端到端的服务模式,这也是一种典型的S2B2C商业模式。

站在这视角看灯塔,想说,它就是阿里文娱截至目前最高程度的协同平台。

看不到的蹉跎

说到这里,另外一重问题也来了。那就是,为什么之前没有类似的平台级产品,仅仅是因为数据与技术层面没有打通吗?

说到数据与技术,其实,早在2017年上半年,夸克采访阿里集团CEO逍遥子时,他就提到,已打通文娱的数据。我想这个层面应该不是最大的障碍。

那是什么呢?夸克认为,跟大文娱成军之后的基础定位深有关联。

梳理一下阿里文娱版图诞生以来的战略定位,你会发现,有一个方面,无论是当初阿里数娱负责人刘春宁、阿里影业前任CEO张强,还有前任大文娱负责人俞永福,始终没有真正讲清楚。那就是阿里影业的内容定位。

我还记得,2015年上海电影节上,刘春宁、张强都强调了互联网服务的定位,涉及到阿里影业自身的内容,总有些忌讳、忌惮的意思。他们似乎生怕得罪影视公司。那一年,阿里影业某高官因为言论问题,一度引来讨伐。

俞永福在文娱集团第一波整合与定位上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在细处同样没能打好基础。2017年上海电影节上,他精辟地强调了电影工业3C新基础设施定位,即Consumer(用户触达)、Commerce(商业化)、Content(内容产业化)。但是,在阿里影业自身内容定位层面,他虽然说也会做一部分内容,但姿态有些妥协,没有表达出非常明确的战略定位。而2016年到2017年,阿里影业内容策略,一会买买买,一会要主控。最后的结果却是,越是所谓大片,最后越是惨淡。

这种战略定位的矛盾,反映在基础设施服务打造上,就不太可能诞生真正有效的平台方案。因为,你缺乏更有可验证的内容生产的品质、标准化流程。

阿里影业之前参与的内容虽然也有所谓爆款,但缺乏方案沉淀,缺乏说服力。当你自身没有多少克验证的案例时,你的全栈式的智能宣发平台,同样就缺乏说服力。

而且,上一周期,由于阿里影业资本运作频繁,一度引发上游产生较多界碑。连续三年的电影节上,我们都能感受到一种对立的火气。

当然,若全面涉入内容,阿里影业就变成了影视公司,显然也不是它的目标。

所以,2017年,当俞永福反复向集团建议,要求老樊转岗阿里影业时,它已面临明确的战略定位了。它必须对外说清楚。否则不但影响整个产业链合作,它也不可能打造出富有效率与品质的新基础设施服务。

随后几个月,老樊开始发声,尤其集中在做不做内容上。2018年上海电影节,他直接了当地说:“不做内容是外界误解,阿里影业一定会加大对优质内容的投入。“

这是阿里文娱版图成军之后最为明确的表达了。而它与“新基础设施”的定位结合,在后来的表述中,就成了阿里影业的“双轮驱动”。

恰从老樊上任后,阿里影业开始变更过去内容策略,不再撒胡椒面一样合作,也不再强调所谓主控,但在优质作品选择、合作范畴上,却越来越深入。而从《战狼2》开始,阿里影业参与的诸多作品都成了爆款。

同一周期,2017年酝酿、2018年推出的灯塔平台,与阿里影业内容布局共振,智能宣发成效持续得以验证与提升。去年9月,今年1月,它连续两次升级。而此次沙龙,夸克认为,同样是一次升级的计划。

夸克认为,如果没有2017年以来战略定位的调整、组织架构调整、内外协同甚至文化及价值观的重塑,想取得上述成效,几乎不太可能。

这背后,阿里影业、阿里文娱乃至阿里集团都因此做出了调整。老樊转岗大文娱之后,我们已经看到诸多关键事件发生。比如:

同一周期,我们也看到,先是阿里影业,接着整个文娱,老樊持续重塑着内部文化。过往职业经理人、过于侧重内容维度的专业人士杂糅的文化,正进一步改造中。据说,老樊主要办公地已经在优酷单元。

这一系列信号,给我的感受是,这个阿里合伙人正在主导整个文娱正在走向深度融合阶段,一是文娱内部版图,二是文娱与阿里集团整个生态之间。

而面向外部,在我的观察中,此前,脾气有些爆、说话不容置辩的老樊,腰身反而变得特软,几乎都变成处处政治正确的谦卑角色了。我想,这里面一定有他为文娱灌注的老阿里平台风格。这种责任,职业经理人不可能担负起来。

老实说,前日现场,让我突然想起阿里集团2017年开始落地“新零售”时面临的考验。

当初,阿里的 探索 主要靠松散的战略合作或轻度资本合作方式,它试图打通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成效很差。因为合作方信任度不够,很难开放、共享底层数据。至于变革商业流程,更不可能。如此,一些案例,甚至包括2017年年初作为新零售启动的关键项目——联姻百联旗下联华,事实上远未达到成效。后来,阿里通过几种业态的重金投资、收购、控股,甚至独立布局盒马鲜生,加上密集的组织架构调整,才真正打通底层、线下,建立起协同有效的服务模式。

一年半后,阿里集团提出“阿里是一种商业操作系统”,这是“新零售”初步奏效后的方法论输出动向,也是全新的商业定位。

所以,夸克认为,2018年上海电影节揭幕日,阿里影业渲染“灯塔”平台,就不是偶然,考虑到目前整个行业尤其上市公司的惨状,许多服务开始走向行业集约化,于它来说,实在是一次难得的渗透机会。

当然,于阿里影业来说,面前的挑战依然艰巨。因为,这个行业整体规模非常有限,2018年整体票房远不如本地一家中型互联网公司的营收规模。即便能左右较高市占,于它来说,这阶段其实也没有实质性意义。真正的挑战在于,它能否为未来锻造一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这决定了,它必须一面保持持续开放,借助文娱与阿里集团建构基础设施服务,一面还得持续深度融合,形成不同于目前市场上的服务形态。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3到5年,甚至更久,想出现规模效应,还非常困难。

这点,老樊非常清楚。他应该明白面前压力。这不止是马云定义的双H战略之一,也是逍遥子全力重构、锻造的阿里新商业业态。至少目前,影业、文娱与阿里集团之间,远不是理想的融合模式。一切尚早。不过,正因如此,阿里在文娱领域的布局,也令人报以更多尊重。接下来,老樊的执掌之旅,应该也还会有更多的故事吧。

夸克,最小的粒子,微末的洞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猫眼电影股票走势,猫眼电影是阿里的么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