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 上海 甲肝,1983年上海甲肝爆发

文/端宏斌

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自“老端的茶馆”

这几天的A股,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才出ICU,就去大保健!

周一的跳空暴跌,很明显就是给你挖的黄金坑,结果连续两天回血,成交量也非常惊人,你知道为什么吗?

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中国最大的在线游戏是什么?是《吃鸡》吗?是《王者荣耀》吗?都不是。中国最大的在线游戏是A股啊!行情好的时候,动不动几千万人同时在线,有效账户数高达一个多亿。

本来呢,大家都要上班的,只能拿出手机偷偷看个盘,现在可好,全部锁在家里不能出门了,有些城市更加夸张,每户人家每隔三天只能派一个人出去买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所有股民都被迫成了职业投资者,每天没事可做,可不就是盯盘吗?所以这几天的成交都可以算作“肺炎行情”。而且这种行情还会持续下去,直到疫情结束,那时候大家都去上班了,就没时间看盘了。疫情越严重,炒股的人越多,想想都觉得很魔幻呢。

这周能上班的人也是在家办公,对于在家办公这件事,我有发言权,因为我在家已经十多年了,所以疫情对我几乎没啥影响,同平时差不多,唯一的区别是快递不能进小区,我只能去小区门口收快递。

对于这场疫情,我比很多人都乐观,我认为最坏情况也不会持续2个月,换言之,到3月底就肯定可以结束了,因为我经历过比这场疫情更严重的疫情。下面我要跟你介绍一下1988年的上海甲肝大流行,当时感染患者多达30万人。

1988年上海的那场疫情和现在的疫情非常类似,也是吃出来的问题,连发病的时间都差不多。

1988年1月17日,上海一些医院的医生突然发现近期门诊肝炎病人数量剧增,从每天几十人增加到数百人,很快又增加到上千人。人们马上意识到这是一次甲肝大爆发,最高峰的时候,每天确诊人数1.8万人。可是,当时医院可以接收传染病人的病床只有2800张,如何面对几十万的患者?

疫情初期的报纸,从最初的20人发展到最终30万人

这时候就要感谢社会主义体制了,在当时每个工厂都是一个小社会,甚至还有图书馆、幼儿园和小学,政府马上发动大家一起出力,把学校宿舍、体育场、仓库全部改装成临时病房,一下就多出来几万张病床。甲肝患者具有传染性,因为他会上吐下泻,排泄物都能致病,所以必须要全部隔离起来。

不过说实话,甲肝的传染性很低,最后发现被传染的人不到20%,80%的人都是自己吃出来的,只能怪他自己。他是怎么吃出来的呢?就是下面这种东西:

这东西叫毛蚶,上海本地人没有吃他的习惯,但是在上海有大量的宁波人,他们把吃毛蚶的习惯也带来了上海。为了追求鲜美,他们并不会煮熟了吃,而是用开水烫一下就直接吃掉,这几乎等同于生吃。

在当年,毛蚶在上海人心中的地位,很像前两年的小龙虾,属于网红食品,好吃,但是很贵。可是在1987年底,突然出现了一个大利好。江苏启东附近海域,发现了海量的毛蚶矿,我用“矿”这个词来形容,是因为真的很像矿。在南北2公里,东西5公里的海域内,发现了深达2米的毛蚶层。挖下去都是毛蚶,初步估算,可开采量达到了11万吨。

当地的渔民都乐疯了,这东西如果卖到上海,马上就可以变万元户啊。于是很快就开采出4000吨毛蚶,其中有超过2000吨都卖给了上海人。上海人也乐疯了,你要知道,在计划经济时代,很多商品不是你有钱就可以买的,都是凭票供应。但是,买毛蚶不需要票,从来没有一种毛蚶票。由于短期内供应量大增,所以毛蚶价格也暴跌,这下老百姓高兴坏了。你可以参考现在的网红奶茶如果打五折销售,会是什么样的场面。毛蚶价格最便宜的时候,只要2毛钱一斤。

老百姓买了超多的毛蚶回家开开心心的吃起来,很快一些人就开始拉肚子了,最先爆发的并不是肝炎,而是痢疾,因为他们吃了实在是太多的生肉了。甲肝的潜伏期非常长,要4周,所以当他们上吐下泻的时候,还没表现出肝炎的症状。但是他们的排泄物里,已经有很多甲肝病毒了,于是,这些病毒又感染了很多不吃毛蚶的人。有意思的是,发病的大多是年轻人,集中在20-39岁之间,40岁以上的人反而很少得病。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和现在的疫情一模一样,最容易传播的就是各种谣言:

谣言一:上海爆发的不是甲肝,而是痢疾,已经成批成批死人了,消息被封锁了!

谣言二:上海的疫情惊动了联合国,他们派专家来查过了,既不是痢疾,也不是甲肝,而是一种全新的不知名瘟疫,现在也不知道是什么病毒。

谣言三:龙年向来就是灾年,1952年,1964年,1976年都出事了,所以1988年肯定要出大事。至于2000年,可能是世界末日啊!

谣言四:据说上海某个生物研究所的细菌发生了泄漏事故,实验室里的细菌都跑出来了!造成了严重的生化危机,但是为了顾忌国际影响,所以秘而不发。

不仅是老百姓传播各种谣言,甚至连大学教授都参与传谣,造成了群众极大的恐慌。然后就是板蓝根脱销,因为有人说喝板蓝根可以预防甲肝,有人拿出10盒板蓝根就卖到了800元,你想想1988年的800元是啥概念?那么多人,为了板蓝根交了智商税。

接着就是对上海人的公开歧视,当时上海总共才1300万人,其中有30万人都感染了甲肝,这是非常高的比例,很多人直接把上海买来的食品当做垃圾扔掉,报纸不得不跑来辟谣,说并不是每个上海人都有甲肝病毒:

有意思的是,闹出那么大动静的甲肝爆发,短短两个月之后就解决了,到当年4月份的时候,大家似乎都忘了这件事了。来得快,去得也快。那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吃了那么多年毛蚶,到1988年就爆发了呢?

其实宁波在1977年就流行过一段时间的甲肝,当时也查出来是毛蚶,但是他们的传统吃法就是生吃,谁都不认为有什么问题,所以也没当一回事。而且,并没有看到毛蚶体内的甲肝病毒,也没有直接证据。

问题就出在启东,1987年启东正流行甲肝,而老百姓的生活废水直接往大海里排放。毛蚶这东西,吃食的方式是过滤海水,把海水里的藻类当食物,于是海水里的甲肝病毒都富集在毛蚶的消化腺里。当启东的渔民发现了这块毛蚶矿的时候,大量毛蚶集中运送到上海,上海的老百姓短时间里吃下去太多的甲肝病毒,于是他们的免疫系统就撑不住了。

接下来还有一个不解之谜,为什么都是年轻人生病,为啥年纪大的不生病?难道年轻人的抵抗力还不如老年人吗?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实,研究人员发现,在20-39岁的年轻人体内,具有甲肝病毒抗体的比例不到50%,而40岁以上中老年人,超过90%的人都有甲肝病毒抗体。这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年纪大的人,曾经都吃过带有甲肝病毒的毛蚶,或者接触过这种病毒,但是量少,所以不发病,或者发病症状不明显。而年轻人,没有吃过带有甲肝病毒的毛蚶,短时间里吃下去太多,于是就发病了。老年人之所以躲过了这次疫情,是因为他们曾经打过“疫苗”,所以拥有更强的抵抗力。

这其实很容易理解,当年西班牙征服者入侵阿兹台克的时候,带来了天花病毒,阿兹台克人就搞不懂了,为什么这种病只攻击自己,不攻击西班牙人,其实天花病毒当然也攻击西班牙人,只不过人家有抗体,可以怼回去,你没有抗体,所以你死。

人类对于病毒感染,向来就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办法,只能以预防为主,比如打疫苗。但随着病毒越传越广,它自身的毒性也会减弱,原因很简单,毒性太大的早就把宿主杀掉了,它就不能传播下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内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抗体,有抗体就好办了,此人就不会再被感染。所以重要的是把所有感染的人全部集中隔离,然后让时间来化解疫情,其实也用不了多少时间。

1988 上海 甲肝,1983年上海甲肝爆发

80年代上海甲肝大爆发是哪一年?

1988年。

1988年上海市甲型肝炎流行,1至2月中旬发病形成高峰,3月病情得以控制。计有29万人患病。医院爆满,不得不在各单位开办临时病床。

上海这次甲型肝炎流行并非是由于甲肝病毒变异所致,上海市人群在对甲型肝炎免疫力下降的基础上,居民习惯生食已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是造成流行的主要因素。

扩展资料

流行原因:

1、每只毛蚶每日能过滤40升水,将甲肝病毒在体内浓缩并贮存。南方沿海省市居民喜吃毛蚶,习惯只将毛蚶在开水里浸一下,蘸上调料食用,味道鲜美,但病毒不能被灭活,可在食用者中引起甲型肝炎流行。

2、抽样调查,上海市居民吃蚶率32.1%,即约230万人食用过毛蚶,食毛蚶者甲型肝炎罹患率达14%~16%,吃蚶人群甲型肝炎罹患率对未吃蚶人群甲型肝炎罹患率的相对危险性为23~25倍,特异危险度为11.5~15.2。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988年上海甲型肝炎流行

1988 上海 甲肝,1983年上海甲肝爆发

毛蚶引起的甲肝大流行是怎么回事?

1978年,浙江宁波发生一起由食用泥蚶引起的甲肝暴发。1983年初,上海首次出现食蚶导致的甲肝流行。1988年春,上海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甲型肝炎暴发流行,患者多达31万人,起因是食用了污染甲肝病毒(HAV)的毛蚶。毛蚶和牡蛎等水产品能富集污染水体中的HAV,它们每天过滤约1吨水,可将水中HAV浓缩100倍,浓缩的HAV能在体内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卫生条件和居民意识提高,甲型肝炎的发病呈下降趋势。对于毛蚶等水产品,建议不要生食,以降低患病的危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1988 上海 甲肝,1983年上海甲肝爆发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