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启动核能供热赛道布局提速核能概念股有望迎来春天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苗诗雨 陆肖肖 北京报道

从核能发电到核能供暖,我国核能产业正在新赛道上稳步发展。

11月15日,我国最大核能供热项目——“暖核一号”核能供热工程正式启动今冬明春供暖。据新华网报道,该项目将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20万居民送上温暖。

《华夏时报》记者查阅公开信息后发现,进入2022年冬天,我国多地启动了核能供暖项目。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核电发展较为稳健,核能发电技术的迭代也在稳步推进,未来有望实现更为高效的利用。

国内多地启动核能供热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暖核一号”位于山东海阳地区,为我国最大的核能供热项目,供热能力占全国核能供热总能力的92.8%。根据山东核电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暖核一号”累计对外提供清洁热量258.2万吉焦,减少原煤消耗2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2万吨。

据悉,当前“暖核一号”已投运二期,第三期项目也在推进中,计划2023年供暖季投入运行,届时供热面积将达到3000万平方米,满足约100万人口的取暖需求,同时替代原煤消耗9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5万吨。

此外,11月初我国东北地区的首个核能供暖项目——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也正式供热。根据官方信息显示,该示范项目规划供热面积达到24.24万平方米,替换所在区域原有的12个燃煤锅炉房。据悉,该核能供暖示范项目投产后,每年将减少标煤消耗5726吨,减排二氧化碳1.41万吨、二氧化硫60余吨、灰渣2621吨。

祁海珅向记者介绍,核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发电基础上进行核能供暖的深度利用,是值得尝试的。“对比传统供暖形式,核能供暖能够实现不间断供暖,不受时间、天气的因素影响,因此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热效果。”祁海珅说道。

央视网报道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地热供暖面积累计实现13.92亿平方米,每年可替代标煤近3700万吨。

A股上市公司有望迎新春天?

实际上,记者也留意到,截至目前A股板块部分核能概念公司也计划或已经涉猎了核能供暖领域。

中国核电在年内答投资者问时透露:“核能不仅能发电,而且作为零碳排放的能源供给形式,目前正在从原有单一电力供应转向多领域多用途应用拓展。核能在清洁供暖、工业供汽、海水淡化、制氢、核动力船舶、同位素生产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公司也在积极布局核能多用途利用。”

中核科技在2022年年初答投资者问时也表示,公司一直密切关注核能供热项目市场动态,积极参与核能供热项目后期也将参与相关相关项目。

此外,中国广核、兰石重装、奥特迅等多家企业也已入局核能供热领域。其中,兰石重装在11月15日答投资者问时表示,其公司是国内核能领域板式换热器设备主要供应商,公司生产的核电板式换热器占有国内8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核能供暖领域,公司已为国内某研究院所泳池式低温供热堆项目提供了一套换热机组。

虽然不少上市公司在核能供热领域已有动作,但祁海珅也向记者提醒道,由于核能产业的资源分布及核能开发的门槛要求,企业进入相应领域需要进行相对严格的审核,因此对于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来说,通过合资、合作或者是合股的形式会更容易进入该赛道,否则会相对较难同头部企业竞争。

前瞻产业研究院有关研报也显示,仅从我国核电行业竞争情况来看,目前,我国核电行业虽然现有竞争者数量不多,但市场集中度较高,同时,因行业存在严格的准入资质以及资金、技术门槛较高,潜在进入者威胁较小。

核能供暖的发展前景广阔

不过,放到资本市场上来看,市场尤为关心的还是核能供暖的未来前景。

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中要求,到2050年,我国核能在供热、化工、制氢、冶金等方面具备规模建设条件。

根据我国《“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在非电利用方面,2025年,地热能供暖、生物质供热、生物质燃料、太阳能热利用等非电利用规模达到6000万吨标煤以上。而根据央视网报道测算,“十四五”期间,我国地热产业规模将超700亿元。

从核电领域来看,中国核能行业协会2022年年内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核电发电量为4071.4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1.17%,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8%。而展望未来,核能的多用途利用将步入提档加速期,预计从2022年开始,将会有更多的核电站开展核能供暖应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也曾向《华夏时报》记者等表示,核能供暖的发展前景广阔。在叶奇蓁看来,核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降低煤炭消费、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能源输送压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潜力,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能源组成。

但值得一提的是,祁海珅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虽然核能目前发展稳健,但由于存在选址要求,因此核能、核电不太可能会像光伏、风电一样短期大幅增长,更多是稳步增长。

多地启动核能供热赛道布局提速核能概念股有望迎来春天

涉及核能的股票有哪些

涉及核能的股票有:1、广核电力(003816):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广核电力,英文简称:CGN Power)是中国广核集团旗下子公司,由10多家联属公司组成的清洁能源企业,总部位于深圳福田 。2014年3月25日,公司注册成立。2014年12月,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简称“中广核电力(01816.HK)”,成为全球首家单一经营核能发电业务的上市公司。2019年8月,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挂牌上市,股票简称“中国广核(003816.SZ)”成为中国首家实现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的核电企业。2、中核科技(000777):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国家体改委体改生字[1997]67号文批准,在对原苏阀厂进行股份制改组的基础上,由原苏阀厂独家发起而募集设立的。原苏阀厂创建于1952年7月导,1962年初成为部军工企业。3、中核钛白(002145):中核华原钛白股份有限公司是于1958年经中央专委批准建设的我国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集军民品生产科研为一体的特大型核工业生产科研基地。2021年5月,荣获甘肃省“2020年度省长金融奖”。4、中核国际(02302):中核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国际”)是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旗下的二级成员单位,是中核集团专门从事海外铀资源开发业务的平台,公司的直接股东是中核集团全资拥有的中国国核海外铀业有限公司。5、中电远达(600292):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重庆九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出资组建的高科技环保企业。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重庆九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出资组建的高科技环保企业,注册资本金7500万元。主营业务: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工程服务、脱硫特许经营、脱硝催化剂制造、水务产业、核电环保等。等等。

多地启动核能供热赛道布局提速核能概念股有望迎来春天

中国核电站的建设情况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以我为主的设计和建设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能力。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筹建核电站,现有2座核电站在运行,即大亚湾核电站和秦山核电站。在建的核电站有4座,包括秦山二期核电站、岭澳核电站、秦山三期核电站、连云港核电站。目前正在建设的核电站有4座共8台机组,总装机容量660万千瓦。
  去年年底,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康日新提出,目前中国核电发展规划的初步设想是,到2020年核电要达到4000万千瓦左右的装机容量,占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的4%。这意味着未来十几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新增2700万千瓦。考虑到核电站需要5年左右的建设周期,未来十几年内每年将有两到三台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开工建设。
  中国核电发展的20年,正是世界范围内重视核电安全的20年。20年来,核电站的安全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世界核电厂营运者联合会(WANO)统计的核反应堆机组事件次数从1985年的2.38/机组降到1998年的0.04/机组。包括我国秦山、大亚湾等核电站在内的世界上目前正在运行的许多核电站,都采取了四道屏障的安全保护法。第一道安全屏障是核电站核心部件——核燃料棒的新型材料。现在核燃料棒的材料是U02陶瓷块,这种陶瓷的熔点高达2800摄氏度,并且它的物理化学性质稳定,不会和水产生放热反应。第二道屏障是核燃料元件的包壳采用优质的铬合金制造,这种合金具有很好的密封性和在运行条件下长期封存裂变产物的能力。第三道屏障来自压力壳。罩住燃料元件棒的保护罩的厚度在20厘米以上,重达几百吨,当发生核燃料元件包壳有少量破漏时,严密的压力壳将把放射线控制在壳内,不会扩散到外界。第四道屏障是安全壳,这是一个由一米厚的钢筋混凝土浇注成的保护壳,是放射性物质无法逾越的屏障,即使发生核泄漏事故,放射性物质也将被限制在安全壳范围内,无法向外环境逸散。
  资料显示,在秦山及大亚湾核电站周边10公里范围内,目前能够证明的核辐射量,仅为国家标准的1/2。多年来,两座核电站没有给当地自然环境及居民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热堆核电站的局限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设计建造大型压水堆核电站的能力,以压水堆为主的热中子堆核电技术初步形成产业,并将在今后30年~50年内成为我国核电的主导产业。国内正在开展的诸如百万千瓦级大型压水堆等项目的开发,将使我国的核电技术从第二代向第三代发展并逐步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提高核电的技术与经济竞争力。热堆核电技术的发展,总体上可以说属于核电产业的升级工程。
  按照我国核电发展计划,到2050年,我核电装机容量将达2亿千瓦甚至更多。达到这个容量,如果只依靠热堆电站,需要200万吨以上的天然铀供热堆全寿期(60年)的消耗。我国现探明的天然铀储量,最多能供400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热堆核电站运行50年至60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教授顾忠茂介绍,如现在不开发快堆核能系统,走核燃料循环使用、长期再生的道路,则30年后我国核电可能将陷入无米之炊。
  最新调查显示,地球已知常规天然铀储量,即开采成本低于每公斤130美元的铀矿储量仅有459万吨,仅可供全世界现有规模核电站使用六七十年。也就是说,不走核燃料循环使用和再生的道路,本世纪全球有开采价值的铀资源将有陷于枯竭的可能。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有可能发现新的铀资源。
  中国原子能科学院快堆总工程师徐銤介绍说,热堆核电站只能利用天然铀中1%左右的资源,其余部分须作为废料处理。形象地说,热堆核电站是“吃”核燃料发电的核反应堆,但它仅“吃”了一点儿,“吐”出大部分;快堆核能系统在“吃”核材料和产生能量的同时,可以“消化”剩余的大部分材料变成又可裂变的燃料,长期循环,可以把核燃料的利用率提高到60%~70%。
  核能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对铀资源利用的最优化,二是对核废料处理的最小化。热堆循环仅能将天然铀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两三成,将废料的长期放射毒性降低3倍~5倍,所以热堆燃料循环的贡献是有限的。
  绘制我国的核电发展路线图
  针对未来全球天然铀资源短缺这一现实,国家原子能机构已明确表示,我国核能发展总的路线图是:热堆——快堆——聚变堆。如果说,热堆电站是“今天”的核电产业;则快堆核能系统则是“明天”的核能产业;聚变堆核能系统为“后天”的核能产业。在全球核燃料先天不足的情况下,发展热堆核电站,必须同时发展可循环、持续提供核材料的快堆核能系统。按未来我国核电发展需要,应在2035年前后实现快堆核能系统的商用化,以满足核电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原核工业部副部长、科技部原副部长黄齐陶说,我国快堆核能系统进入核能市场的时机,主要取决于快堆核能系统的技术成熟度,由于我国在这方面比较落后,必须在做好“今天”核电产业技术升级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启动快堆核能系统的开发,为“明天”核能产业做好准备。
  快堆循环技术的研究开发是一项投资大、耗时长的复杂系统工程,我国发展快堆技术,不应像以往那样与核燃料循环使用严重脱节,而是应借鉴日本、印度等国的成功经验,做好快堆核能系统的顶层设计,将快堆、热堆乏燃料的后处理、快堆燃料制备、快堆乏燃料后处理等技术领域,进行整体研究,在国家统一规划和布局下,使核能系统的各环节同步协调发展,争取用三四十年,逐步形成我国的快堆核能产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多地启动核能供热赛道布局提速核能概念股有望迎来春天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