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逆袭揭秘巨震真相,a股巨震是好事吗

股市终于反弹了!

6月23日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A股就是“巨震”,如果三个字就是“过山车”,如果四个字就是“V形反转”,如果多个字就是“多个重要关口失而复得”。今日大盘上涨逾2%,终于舒了一口气,股市期待回顾常态。

沪指上演绝地反击 中期走势格局不变

今日沪深指数及创业板指全线大幅高开,随后在高位震荡一段时候出现全线大幅跳水,沪指一度跌到4550点左右,但尾盘风云突变,再度大幅拉升,创业板指则较为弱势,今天表现不如沪深指数。最终沪指大涨逾2%。截至收盘,沪指报4690.15点,涨2.48%,成交8150.6亿元,深成指报16312.31点,涨1.66%,成交6752.2亿元,创业板指报3383.4点,跌0.31%,成交1401.11亿元。周二两市成交额约1.3万亿,今日约为15.万亿,大跌后两市成交量温和放大。

从盘面来看,今天成为蓝筹板块的天下,电力,航空,煤炭,钢铁等权重板块大幅上涨,电力股更是有近十只个股涨停,航空和煤炭表现也不逊色,个股均全线大涨。钢铁行业、电力行业、酿酒行业、交运物流等板块涨幅居前;次新股板块持续火热。交运设备、券商、保险、电子信息、文化传媒等板块涨幅较浅。仅医疗器械、电商概念微跌。

消息面上,昨日,趁A股早盘再度大跌之际,海外资金加速进场,再次通过沪股通抄底A股。截至23日收盘,沪股通单日使用量70.66亿元,成为历史第三高。沪股通在6月19日及6月23日连续两个交易日里累计净流入148.7亿元。

策略上,今天主板指数的大涨表明,目前点位得到一定量资金的抄底,但目前市场分化较为严重,已不再是之前齐涨的大盘,近期市场逐步适应了去杠杆节奏,随着高风险偏好资金的离场和IPO节奏放缓,预计沪指将重回上升轨道中,后市个股走势将会继续分化,投资者可继续低吸滞涨蓝筹和国资改革题材股,但注意控制仓位,谨防盘中剧烈震荡。

六大信号暗示反弹

信号一:短期跌速过快引发反弹。牛市中的急杀也将孕育新的机会,投资者无需以熊市思维的恐慌而盲目杀跌。对于那些前期并未大幅爆炒而又符合政策推动方向的个股,对于那些刚公布重大利好事项恰恰遇上大盘暴跌的个股,近日若大幅无量杀跌多有错杀嫌疑。

信号二:恐慌来自熊市思维阴影。其实,在2007年大牛市里,就出现过多次的单日巨阴。这个逻辑不难理解,牛市长时间震荡爬升,堆积了较重的获利盘,急跌可以实现快速的洗盘效果。所以,牛市急跌不可怕,但如果急跌后进入跌跌不休的阴跌周期,那就麻烦到了。目前牛市仍在进行中,并未有明显转熊的迹象,没有理由过分悲观。

信号三:先知先觉外资机构逆市抄底。数据显示,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港通资金入市近50亿元抄底A股,而本周起打新资金也陆续解冻。值得关注的是,上证综指数上周五跌幅大于其他指数,主要原因是周期股前几日抗跌,甚至还在逆势上涨,最后轮到这批权重股补跌,说明杀跌已接近尾声。

信号四:多头信心成关键。坚持A股牛市趋势不变,不必过于担忧短期调整。面对短期的巨幅震荡调整,不少券商表示,调整并未改变牛市行情的基本格局,降杠杆监管措施的出台,并不会终结牛市。长期而言,市场在经历中场休息短期调整之后仍然会有持续上攻的空间,下半年行情仍值得期待。

信号五:空头肆虐接近尾声。从技术指标来看,MACD指标中绿柱呈现放大趋势,显示出当前空方加速释放杀跌动能。短线来看,目前空方杀跌能量渐渐衰竭。表面看,上周三股指在20日均线企稳造成止跌假象,上周四再度破20日均线;而上周五早盘主力展开快杀动作跌破30日均线,短期股指仍属于新高之后的回调阶段,快速杀跌洗盘之后股指将继续展开上攻动作。

信号六:融资余额下降成为股指企稳回升重要的风向标。本轮行情以来,因清查和规范融资行为所引发的调整已有多次,但最终股指都能快速止跌企稳,与之相伴出现的是融资盘的主动减仓。如去年12月22日至24日,上证指数连续调整了3个交易日,而这3个交易日的融资余额分别为10037.14亿元、9998.40亿元和9957.71亿元,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再如今年1月16日至1月20日、2月11日到2月17日、5月5日至5月7日,在上证指数连续调整的几个交易日,融资余额都同样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股指也在融资余额下降后见底回升。

对于A股近期走势,各种分析很多,但投资人士和机构几乎一致认为,牛市尚未结束,只是进入下半场。

关注微信公众账号:gpjl8899【长按可复制】(股票交流首字 8899)

在此建议:个股交流、学习炒股技巧请关注微信公众账号

每天发出全面消息解读:每日早盘、每日最新股市资讯、每日炒股技巧

a股逆袭揭秘巨震真相,a股巨震是好事吗

中概股集体遭遇血洗,A股巨震逆袭红,后续走势如何?

这个情况很难说,因为很多人认为A股会受到中概股的影响,有些人也表示A股会走出独立行情。

对那些购买中概股的投资人来说,很多人因为重概股的暴跌已经出现了重大亏损,有些中概股的个股已经出现了70%以上的跌幅。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很多人回本的时间遥遥无期。因为中概股本身面临着退市的风险,所以市场上的恐慌情绪非常严重,这种情绪也进一步蔓延到了A股市场。

一、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

这是关于中概股和A股行情的新闻,因为受到了退市风险的影响,所以中概股出现了集体暴跌的行情,基本上每个个股都出现了10%以上的跌幅,有些个股的历史跌幅已经达到了70%以上。虽然中概股的表现不佳,但A股市场当天反而逆袭红,以医疗板块和消费板块为主的很多个股出现了涨停板。

二、有人预测A股市场可能会受到中概股的影响。

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全球资本市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当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市值进一步暴跌的时候,投资人们对互联网公司的负面情绪会进一步传达到其他板块,这也会直接影响到A股市场的行情。

三、有人表示A股会走出独立行情。

有一部分投资人相对比较乐观,他们认为A股本身没有处在高位,A股的大盘位置甚至有至少40%以上的上涨空间还没有走出来。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即便中概股和美股市场出现较大波动, A股市场也会走出相应的独立行情。 A股市场虽然会在短时间内受到美股市场的影响,但因为A股本身就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A股市场上的那些优秀企业来说,只要他们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这些企业的股票依然会有较好的表现。

a股逆袭揭秘巨震真相,a股巨震是好事吗

7月巨震的a股,到底给投资者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7月巨震的A股,到底给投资者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中登公司7月的月报或许可以给出一份答案。
中登数据显示,在巨大的市场震荡中,中产与散户的财富均受到冲击。有5.7万个500万市值以上的账户“消失”,而10万-50万账户也减少了86.96万个。
据记者对多名投资者采访了解到,这些账户的消失或者减少,主要源于投资者的亏损以及减仓。
而此前一向高歌猛进的两融,新开户数也创下了今年以来新低。深圳一家大型券商人士表示,由于7月市场调整幅度大,客户开信用账户意愿明显下降。
中产再受重创
对于A股的投资者来说,今年7月显然是个煎熬的月份。
中登数据显示,从持仓情况来看,7月持仓投资者数仍有5171.38万个,微升2.25%,占期末投资者数的比重为56%。但期间空仓投资者占比则达44.21%。
在交易方面,7月参与交易投资者数为4250.89万,占期末投资者数45.86%,较6月下降了约6个百分点。
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开户数在7月出现明显下滑。7月市场仅新增投资者204.87万,其中个人账户增加204.39万个;较6月的464.22新开户量比,锐减一半,达55.89%。
而7月上旬暴跌,更是直接反映在投资者的账户市值上。散户与中产阶级财富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缩水”,7月成为继5月后“伤情”最严重的单月。
7月以来仍有10万以下账户投资者“入市”,但新增量已明显减少。7月10万以下账户有3669.27万个,新增271.77万个,但新增量已较6月下降了30.20%。
而10万-50万市值账户数则首次出现“负增长”:7月共有1072.26万个10万-50万市值账户,较6月减少了86.96万个。
一名以10万股票资产做短线投资的深圳股民代先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其在6月前从本金10万做到资产18万。“经历六、七月暴跌后,资产已经跌到8万,伤及本金。”不过,他随后分别在7月8日、27日进行抄底,目前已回本并小赚10%。
中产阶层在6月后继续遭遇重创。7月持有市值在100万-500万、500万-1000万、1000万-1亿、1亿以上的账户数分别有121.80万、9.77万、5.11万、0.37万。
与6月比较,100万以上账户锐减39.34万,而在此前6月暴跌,已减少了15.66万。
500万以上账户的情况也不乐观,相较6月,这部分账户已有5.71万个消失,而此前的6月已有2.91万个此类账户“消失”。
也就是说,6月和7月两个月合计起来,500万以上账户减少了8.63万个。
深圳一名私募老总向记者表示,因股市暴跌而财富蒸发的案例比比皆是,财富下降主要因为股票缩水。
两融新增账户数锐减
此次去杠杆导致的股市暴跌,也让此前一路高歌猛进的两融账户受到重创,开户数创下今年以来新低。
中登公司数据统计,7月末开立信用证券账户的投资数为385.12万个,其中新增账户数为5.52万个、新销账户数为4482个。
而在新增账户数中,个人投资者新开54836个,成为今年以来开户数最低的单月。可相比较的是,自2014年以来,个人投资者信用账户新增户数平均每月增加27.84万户。
深圳一家大型券商两融人士认为,个人信用账户开户数据下滑主要源于近期股市的调整。“7月股市调整幅度比较大,券商精力都放在维稳和在投资者的安抚上。信用账户开户方面,客户意愿下降了很多。”
而7月以来,两融数余额也开始持续下滑,从期初的2.04万亿骤降至期末的1.34万亿,下降幅度达34.23%。截至8月14日,两融余额小幅上升,达到1.378万亿,但仍未能突破1.4万亿大关。
上述两融人士指出,另一个下滑原因是两融门槛的提高,“7月1日融资融券提出了客户适当性的要求,券商要调整两融业务的内部制度。以两融门槛为例,券商要求客户平均资产在20个工作日达到50万以上,这对很多客户来说是一个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7月信用账户开户统计中,机构类首次出现新开户为0。
上述大型券商两融人士对此表示意外,“整个市场完全为0,可能性是有,但还是有点不寻常。”
“如果确实为0,这说明7月的时候机构业绩到了谷底,”该人士向记者解释,“机构客户跟个人客户一样,都希望从市场获利,当看到市场机会不大时,有可能选择退出。从绝对额来看,机构客户比个人投资者客户本来就要少很多,因为办理手续比较复杂。”
据了解,该大型券商在7月亦未收到机构信用账户开户的申请。
对此数据,截至发稿前,记者未能接通中登公司报告联系人电话进行采访。
据《21世纪经济报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a股逆袭揭秘巨震真相,a股巨震是好事吗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