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注册制改革,注册制a股概念股

推进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资本市场推进全面深改的“牛鼻子工程”,也是把好“入口关”、从源头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关键举措。

一方面,注册制改革由增量市场到存量市场分步骤实施,有效扩大了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覆盖面,更多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优做强,实现了价值创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注册制改革推动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更好发挥,A股上市公司出现深刻的结构性变化,要素资源加速向科技创新领域聚集,资金加大了对科技创新、制造业、中小企业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以产业先进性、治理有效性、监管适应性为考量推进上市公司监管,“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持续落地,“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行动”收获实效。

制度改革为A股上市公司发展注入了“驱动力”,5000家上市公司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A股市场正以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发行改革提升市场包容性

上市公司“量”“质”双增

从30多年前的沪市“老八股”、深市“老五股”,到如今在上交所、深交所及北交所上市的5000家公司,A股上市公司见证了我国资本市场砥砺奋进的改革发展历程,资本市场通过持续的制度变革不断提高包容性和运行效率,服务和塑造了一个“量”“质”双增的上市公司群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资本市场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并以此为牵引,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股票发行是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入口关”“源头关”,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而言是“关键一招”。股票发行体制嬗变,既是我国资本市场走向新发展阶段、进一步提质增效的重要动力,也是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推手。

从设立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到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再到北交所开市、同步试点注册制……近年来,注册制改革由增量市场到存量市场分步骤实施,发行上市标准不断优化,对上市公司发展带来了三方面显著变化。

首先,注册制试点改革实施以来,资本市场发行上市条件更加包容、多元,一批在核准制发行条件下无法上市的企业得以登陆资本市场;注册制下,发行上市的审核效率显著提升,发行的市场化程度、审核注册效率和可预期性大幅提高。近年来,上市公司数量出现较快增长。

据上证数据统计,2010年,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000家;2016年A股公司数跨越3000家;2020年、2022年,A股公司分别迈过4000家、5000家“门槛”。仅2021年,A股就有524只新股上市。上市新股中,超七成公司是在注册制下发行。长江证券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1年,中国证券市场IPO和再融资的总体规模年均复合增速达到24%。

其次,注册制改革为市场注入了源头活水,资本市场对国民经济的覆盖度增强,对经济的代表性和“晴雨表”作用愈发凸显。随着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此前长期困扰A股市场的“堰塞湖”问题成为历史;新股不败神话被更科学、博弈更充分的市场化定价机制打破,盲目炒新之风消退;更多实体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中小企业获得资本助力。

权威统计显示,当前我国实体上市公司利润占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的比重,由十年前的23%增长到了近半数,上市公司的国民经济支柱地位更加巩固;战略新兴行业上市公司近5年增长了超过1000家,有力带动了经济转型升级。

最后,上市公司的行业结构出现深刻变化,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方向相契合的同时,更多体现经济转型发展方向、体现国家战略的公司上市发展。当前,A股5000家公司形成了覆盖国民经济主要领域,各种业态并存、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多元化结构,战略新兴公司数量快速增长。

其中,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也是A股市场举足轻重的力量。截至10月末,国有上市公司市值占比46%,其中央企占比26%。与此同时,A股战略性新兴行业上市公司超过2200家,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高科技行业市值占比达约37%,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研发支出的一半以上,上市公司作为转型发展“领跑者”“动力源”的角色更加凸显。

要素资源配置更趋市场化

畅通科技、资本与实体经济的高水平循环

资本市场是现代经济金融体系的枢纽。进一步发挥资源配置、资产定价、风险缓释等功能,通过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供给需求匹配、金融结构优化助力落实“双循环”战略,是我国资本市场在新历史时期的职责使命。

发行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近年来,监管部门坚持从源头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杜绝“病从口入”,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发行注册制改革,提高审核工作透明度和效率。同时,以科创板和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北交所设立推出为引领,我国资本市场着力完善多层次体系,全面重构发行、上市、交易、信息披露、上市公司监管、并购重组、退市、投资者保护等一系列基础性制度,更加注重投资端与融资端平衡。

在保持IPO常态化发行的基础上,相关上市板块的改革统筹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机制畅通、链条延长,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畅通科技、资本与实体经济的高水平循环,助力创新驱动战略,为更多各行各业的优质企业上市提供了服务。

业内专家评价,注册制改革实施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实现了“从无到有”的构建、“从有到优”的发展;注册制改革启动后,多层次资本市场开始“从优到强”嬗变。

一方面,“由优到强”体现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各市场、各板块的特色更加突出,市场服务企业的针对性增强。

当前,上交所形成了“主板 科创板”的双轮驱动局面,主板市场凸显蓝筹优势,集聚国之重器、行业龙头;科创板突出“硬科技”特色,坚持“应科尽科”,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深交所合并主板、中小板,形成“主板 创业板”的布局,深市主板聚焦支持相对成熟的企业融资发展、做优做强;创业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北交所聚焦“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上市企业集中于软件信息、医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及智能制造等科技创新领域,大量公司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此发展格局下,要素资源加速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从近几年科创板上市的科技创新企业情况看,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的速度在加速推进。2021年,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强度分别为9.6%和4.6%,远远高于其他板块。

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各市场板块间搭建了转板制度、分拆上市制度,初步形成了错位发展、协同互联的格局。丰富的体系助推资本市场建立了与科技产业、风险投资无缝衔接的价值发现和筛选机制,资本市场的链条不断延长,能够为不同类型、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提供多元化、差异化的融资服务,促进科技与资本融合、带动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的效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近两年,科创板、创业板IPO公司数超过同期境内市场的70%,私募基金累计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超过10万亿元,其中相当比例投向了科技创新领域。示范和聚集效应,带动一批科技领先、市场认可的科技创新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表示,在经济高速增长和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市场的融资和投资需求都趋于多样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是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把稳信息披露核心

上市公司改革完善治理能力显现实效

把好市场“入口关”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强调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通过制度建设不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则是发行注册制下,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的又一重要基础性工作。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规范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制度规则,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在此要求下,监管部门着力在“三个突出”上下功夫:突出规则监管,突出分类推动,突出治理实践。

2020年上半年,证监会启动“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围绕信息披露有效性、公司治理规范化、化解风险隐患、提升监管有效性等,部署了40多项具体任务及其完成时限。当年12月,又宣布启动开展“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行动”,在两年中,通过公司自查、现场检查、整改提升等阶段,推动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全面提升。专项行动明确了三个目标:强化公司治理内生动力、健全公司治理制度规则、构建公司治理良好生态。

制度建设也在稳步推进。针对“影子股东”“突击入股”可能存在的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等问题,去年2月证监会发布《申请首发上市企业股东信息披露指引》,加强拟上市企业股东信息披露监管,进一步从源头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去年5月,新修订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发布实施,此次修订新增了简明清晰、通俗易懂原则,完善了公平披露、定期报告、信息披露事务管理等制度。去年11月,证监会推动“放管服”改革提升上市公司监管质效,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监管法规体系迎来30年来的首次全面整合修订,证监会、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监管相关规则数量压缩60%。

今年1月,《关于注册制下提高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质量的指导意见》发布实施,该意见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招股说明书披露质量,让其成为普通投资者愿意看、看得懂的信息披露文件。

“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行动”第一阶段自查任务于去年8月收官。证监会新闻发言人介绍,上市公司利用自查契机,全面梳理制度流程、深入排查治理问题,边自查边整改,进一步强化了公司规范治理的内生动力。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显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平均值创下2003年该指数发布以来的历史新高,十多年来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总体稳步提升。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近期表示,从治理效能情况看,近年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大股东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资本市场的痼疾通过集中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经营效益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市公司治理的“成效”。权威数据显示,目前上市公司资产规模相比十年前增长了两倍,营业收入、净利润总体保持较高的增速,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达到了4.4万亿元,较之前三年增长接近了50%。

“比A股迎来5000家上市公司更重要的是,A股市场积累了怎样的5000家公司。”权威专家表示,市场数量较快增长的同时,一体推动上市公司改革完善公司治理,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更好回报投资者,才能更好发挥其创新领跑者和产业排头兵的示范作用,引领更多企业利用直接融资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册制下上市公司治理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为下一阶段提质增效、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资本市场筑牢了基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a股注册制改革,注册制a股概念股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