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a股联动,a股收盘港股涨了会补涨么

特约 | 玄铁

农历虎年开盘以来,茅指数和宁组合未改熊市格局,抱团股凛冬已至,部分长期资金开始撤离。沪综指在去年2月18日的高点3731.69点,基本可确认为始于2019年1月的本轮牛市的峰值,后市慢熊风险增大。

港股反弹带动A股补涨

1月24日,纳指一度触及360日均线,较去年峰值下跌17.6%,此后逐级上行,较年内谷底反弹10.7%。美股大牛市格局未变,只是高位震荡概率加大。于是,抄底长期超跌 低估的新兴市场,似成国际资本新动向。

巴西股市和香港恒指去年分别下跌11.7%和14.1%,今年以来(截至周四下午19时,下同)分别上涨7.1%和6.5%,似是否极泰来。StockQ数据显示,香港恒生红筹指数领涨全球,年内涨幅达11.7%。恒生AH股溢价指数收于138点,年内跌幅为6%,已失守年线,H股强于A股的格局重现。沪综指、深综指和创业板指的年内跌幅分别为4.23%、9%和14.93%。相关指数对比显示,估值越低,涨势越强,成虎年新变化。

作为红筹股中最大权重股,中国移动H股较去年谷底的最大涨幅是27.8%,周四盘中最高涨至68.4元。红筹股中流通市值排二至四名的中海油、华润置地和中国海外年内分别上涨22.8%、20.9%和31.2%。显然,中国移动快速回归A股的IPO绿灯闪亮,红筹股照葫芦画瓢意愿强烈,买家已提前入场炒作。

中国移动异军突起,是冷门权重股重新进入机构配置池的缩影,至少体现两大玄机:一是市场护盘和政策维稳资金已同时启动,虎年开盘以来中字头指数(880853)连拉四阳,累计上涨7.84%。二是市场成交缩量,仍是存量博弈格局。自1月21日以来,深沪两市总成交额连续失守万亿元,宁组合(BK1000)周四再创历史新低,死多头信心受挫。

抱团股估值泡沫难持续

截至周四收盘,茅指数和宁组合较去年峰值分别缩水20%和32%,双双进入熊市,同期沪综指较去年峰值缩水6.6%,涵盖核心资产的指数跑不赢沪市全市场指数,抱团机构渐拆伙。

当下,宁组合24只成分股的市盈率和市净率中位数约为70倍和10倍。48只银行股的平均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为5.39倍和0.42倍。在A股总市值排名前十的行业中,年内惟一上涨的是银行板块,整体涨幅为5.06%,流通市值上升至6.82万亿。同期宁组合跌幅逾两成,流通市值为3.95万亿元,约为创业板流通市值的45.6%。

抱团股持续下行主因:一是熊市预期增强,高涨幅、高估值和机构高配置的热门牛股面临机构套现压力。二是市场流动性缩水,估值下行风险大。三是全球央行加息预期上升,经济减速甚至硬着陆风险增高,牛股盈利高成长难以维系。

最关键的是,抱团股的数倍涨幅对应的是熊市增持现金的铁律,只能通过下跌来吸引投机盘。机构抱团共识一旦扭转,主流出货方式有二:一是康美药业式连续跌停,二是下跌中继型,以时间换空间,突破均线压制(弱则20天线,强则60天线压制)是诱多。

旧基建等周期股炒作或难以持久

回头看,沪综指本轮牛市峰值早在去年2月18日已触及,创业板指峰值姗姗来迟,为去年7月22日的3576点。与创业板权重样本高度重合的宁组合在去年11月12日才见顶965点,周四最低跌至701点。宁德时代流通市值在宁组合中的占比为26.7%,在创业板牛熊中有话语权。

占据宁组合主体的概念是新能源汽车、创新药和芯片行业,三者皆面临全球贸易战的风险。“被美国制裁”的坊间传闻,近期让宁德时代股价数度暴跌。因被美国列入“未经核实名单”,CXO概念龙头药明生物港股周二盘中大跌逾三成,周四收盘价较去年峰值大跌逾六成,此时的动态市盈率达50倍。可以说,如果全球贸易战风险提升,核心资产概念高成长性堪忧,相关高估值逻辑将落空。

当新经济龙头股受挫,旧基建概念交通设施和建筑板块开始领涨,年内涨幅分别是9.06%和7.11%,带动煤炭和石油股上涨,年内涨幅分别上涨10.6%和7.8%。周期股炒作难以持久,主因是在全球贸易梗阻和疫情损失的双重挤压下,原材料大宗商品价格在历史高位,资金供给方之一的财政支出捉襟见肘。此时加大政府投资,不仅低效且易加大经济滞胀风险,代价高昂。

通常来说,牛市到来的前提是货币政策由紧转松。央行数据显示,1月末,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分别增长9.8%和-1.9%,M1增速为月底历史最低纪录之一。曾几何时,一轮牛市拉开序幕的时点,是单月M1增速比M2低5个百分点。上月M1和M2差距达11.7个百分点,牛市预期却难成共识,慢熊或震荡市的概率最大。原因有二:一是美股牛市泡沫未破,中国难以像2008年9月那样大举救市。二是A股并未出现大熊市,股市监管主基调仍是“不干预指数”。

(本文已刊发于2月12日《红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港股a股联动,a股收盘港股涨了会补涨么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