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A股最后的脊梁今天聊聊滞胀

前言

随着美国通胀率创近40年来的新高,伴随着接下来可能发生的西方国家经济衰退,近期关于滞胀的讨论愈演愈烈。

今天谈一谈我的一些思考,全文涉及到的金融概念比较多,可能有点难懂,建议大家慢慢读。

一、滞胀到底是什么?

按道理说通胀率高表明下游需求旺盛,社会发展良好,失业率低;

通胀率低表明社会需求萎缩,经济倒退,失业率会偏高。

所以,70年代之前的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通胀率跟失业率成反向变动关系,不可能出现通胀率高、失业率高这种状况。

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在1958年率先提出这种观点,这就是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不过1969-1980年美国出现严重 “滞胀”问题,狠狠地打了信奉菲利普斯曲线政府一巴掌。

“滞胀”指的是经济停滞、通货膨胀。经济停滞意味着失业率高,通货膨胀代表通胀率高,这怎么跟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二者反向变动完全不一样?于是经济学家们开始思考新的理论,货币学派慢慢地占据主导地位。

货币学派认为通货膨胀导致中下游企业成本上升、盈利受损,自然而然要裁员或减少工资发放。但是普通打工者在面对物价快速上涨时会要求涨工资。工人薪资水平的上涨进一步推高了通胀,企业利益进一步萎缩压低了经济的增速,于是滞胀便出现了。

二、70年代滞胀是怎么造成的

我们来讨论一下美国70年代的状况。

70年代美国其实出现了三次严重的滞涨,

第一次是69-70年

第二次是73-74年

第三次是79-80年

三次危机的原因各不相同。从下图可以看出,滞涨一次比一次严重。

20世纪30年代,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经济衰退是社会需求降低造成的,这时候政府应该扩大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同时央行降息投放大量货币,这就是著名的凯恩斯主义。

70年代之前,凯恩斯主义屡试不爽,被全世界各国政府列为信条。政府举债确实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伴随货币的超发,慢慢地市场上货币越来越多,推升了全社会的通货膨胀。

美国的通胀压力其实在1965年就已经初露端倪。1964年约翰逊政府推出“伟大社会计划”,大幅扩张教育、医疗、农村贫困问题、交通等方面支出,政府财政赤字飙升。1965年美国直接派兵参战越南,为支撑战争所需,政府负债进一步加大,美联储放的水越来越多。1969年美国的国内通胀率一度达到6%以上。

1969年尼克松政府上台,为了解决通胀的问题,上来就放大招,采取财政和货币的“双紧政策”。结果通胀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反倒导致经济增速出现大幅下滑。

1970年在“双紧政策”作用下,GDP增速降至0,政府被迫再度大幅刺激投资。结果通胀上升的速度远比经济的恢复速度要来得快,74年CPI飙到了13%。

到这里大家可以发现:加息并非没有后果,而且不一定能100%解决通胀问题。因为加息一般是通过抑制需求端来影响大宗价格,如果通胀问题本身就不是需求端占据主导,那为何要猛的加息呢?

接下来73-74年、79-80年两次滞涨,直接的导火索都是石油战争。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想利用石油迫使美国放弃对以色列的支持。73年年初油价不到3美元每桶,同年12月油价涨到12美元每桶,价格翻了四倍。

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产油量大幅下降,国际油价从79年初的13美元每桶涨到80年的41美元每桶。

两次石油战争,一次油价翻了四倍,一次翻了三倍,而且原油是工业之母,会向各个产业链传导。成本大幅飙升自然会影响下游经济,能不滞胀嘛!

总的来讲,美国形成滞胀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的凯恩斯主义造成工资和福利不断上升,拉高消费端通胀,引发企业利润率下滑。之后政府对货币收紧和财政刺激政策中举棋不定,再加石油战争催化,通胀彻底失控。

不得不说,70年代状态跟当下美国情形非常相似。同是经济潜在增速下行,货币大量超发,社会福利成本上升,外加外部战争冲击。于是线性外推,结合70年代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法——沃尔克刮骨疗毒式的大幅加息,得出唯一答案“加息”。

45年前,美联储解决不了通胀与经济下滑的问题,在加息与放水之间犹豫不决,未来也一定会犯同样的错误。

滞胀是由滞与胀构成,加息理论上能解决通胀问题,但是会造成经济发展停滞。在民粹主义盛行的年代,不可能有哪个西方政府能忽视经济问题,即使美联储下定决心要加息,执政党为了保选票也一定会逼美联储放水。川普就是最好的代表。

最终70年代走出经济发展困境靠的是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海洋技术等尖端技术的应用掀起的产业革命。

三、当前如何投资?

首先,不要预判未来市场走势,现在情绪占据主导因素,预判和算命一样。另外,不要因为对美联储政策预判而做出空仓或满仓的决定。因为美联储都还没做决定,去赌美联储持续加息而空仓有意义吗?今年年初能突然转鹰,明年年初同样能突然转鸽。

而且国内的宏观环境是通胀可控、适度放水、经济未来触底回升,这妥妥的18年底的状态。理论上最好还是有一定的仓位,今年不会是全面熊市,搞不好、某些板块还能走出去年锂电板块的行情。

那我们买啥?

这轮通胀的导火索是过去十年各国对传统能源投资不足造成的能源价格飙升,去年中国的煤炭、欧洲的天然气都一样。俄乌战争掀起的最大波澜也是能源问题,想要破局无非是加大传统能源投资或加速新能源的装机速度。

欧佩克前几天明确表示,不会加大对原油设施的投资;

德国也官宣将2050年实现的新能源目标提前15年实现;

国内目前也没有听到任何政府部门出来说要增加对传统能源的投资。

传统能源在经济层面的反戈一击无法改变新能源在政治层面的绝对正确。

70年代美元通过与石油绑定割了全世界40多年的羊毛,巨大的利益让世界各国眼红。新旧能源的交替短时间看在经济上不够划算,但一旦占据主导地位,背后带来的政治利益和隐藏的经济利益过于恐怖。

所以,要么在旧能源跌下去后抄底,赌能源问题不会在短期内解决;要么在光伏、风电恐慌盘被杀时建仓,赌各国会持续加大对新能源的投入。

不过光伏今年可能不太好建仓,一大堆资金等着买呢。这两天市场情绪如此崩溃,光伏指数也只跌了2.46%。

另外,回顾70年代,滞胀虽然贯通整个时间段,但市场一直是反复的,尤其是在滞胀前几年,经济发展一停滞,下游板块立马出现大幅反弹。就像去年下半年走的CPI上升逻辑,未来迟早也会演绎。

最后,核心就两句话:任何事情都有反转的可能,毕竟我们看不到事情的全貌;宏观择时迟早会出现问题。

做A股最后的脊梁今天聊聊滞胀

a股收盘最后两分钟是否成交

a股收盘最后两分钟是否成交?不一定,如果挂的购买单价比收盘价低,不成交,如果购买单价跟收盘价一样就能成交。

做A股最后的脊梁今天聊聊滞胀

拿什么挺起a股的脊梁

A股“挺起脊梁”需要资金与信心形成合力。需要真金白银投入市场,需要对中国经济基本盘的韧性充满信心,而不是一味把眼光盯住外围市场并放大利空因素。刘柯表示,虽然周三大盘的V型反转暂时让开年来账户大幅缩水的股民松了一口气,但决定大盘能否稳住,并走出切合中国经济发展趋势行情的关键还在于机构资金的态度,以及资金是否能改变悲观预期并形成合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做A股最后的脊梁今天聊聊滞胀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