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二十年,二十年来a股巨无霸的变迁之路

炒股,看雪球就够了

每晚20:17,雪球君给您离真相更近的剖析

见3月17日尾盘市场杀跌之状,竟忆起14年10月大盘上攻盘整时,深套数年的散户解套后胜利逃亡之景。就在14-15年大牛市启动前夜,市场持仓者数量从5100万人骤减至3700万人,数年坚守化作虚无。三十年太久,或者说三年太久,只争朝夕,无奈竟是多数人的投资哲学。

多读历史,感受周期轮回钟摆摇摆。

【忆沧海】

九零“康庄”年代,市场大开大合、指数暴涨急跌。92创世牛,96炒绩优,99科技热,庄家乱搞,散户摘帽,绞杀的都是同胞。市场时而如断线风筝,时而似泄气皮球,冥冥中做着均值回归运动。

零零“悲喜”十年,99基金规模入市,03限制引入外资,严打坐庄,规范机构。05迎股改饕餮盛宴,07遭金融危机洗劫。难忘530公募高举价值大旗逆袭,不敢忘08年市场的腰斩、腰斩、再腰斩。

一零难逃“七年痒”,七年熊冠全球,15年再现疯牛,花千骨停千牌,三轮股灾劫钱财。改革未竟折于恶炒,杠杆泛滥屠杀融资。沪深港通头一次,国改能否书写A股慢牛史。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场外人和场内失意者常愤慨、抱怨A股之不成熟,然没谁是一下生就跑步出来的。四十能不惑的人寥寥,对于刚二十出头的市场,又何必如此苛责。何况是不成熟的你,构成了这样的市场,市场只不过是反噬人心。与其抱怨,不如尊重,不如接受,不如享受。不成熟的市场反而蕴含了更多超额利润的机遇,所以关键还是在你。等到她成熟后,亭亭玉立出现在你面前,到时会发现,她会让你更加高攀不起。

【思桑田】

弗朗西斯培根对知识有这样两种分类:一种依赖“想象力”,一切概念和范畴都是想象力的范畴,这种知识活动无非是人们头脑中概念与范畴的推演;另外一种依赖“理解力”,就是来自对客观存在事物的观察、试验和归纳,它不依赖头脑的“冒测”,不依赖“信心”和“我觉得”,而是依赖客观存在。

A股股民从来不缺乏“想象力”,也正是“恐慌”和“希望”的极度演绎谱写了A股过往的波澜壮阔,然而每次情感宣泄的最后,伤害的却都是股民自己。本文整理、汇总了A股过往二十载的一些数据,助于我们客观、理性得认识和评价当前的市场。

1.指数及市盈率

指数(1994.4.1-2016.12.31)

市盈率(1994.4.1-2016.12.31)

1994年4月至2016年12月上证指数与其市盈率对比图,指数虽有所谓的牛熊轮回,但底部和中枢却不断抬高。所以,股市揪其本质,不是指数围绕中枢做均值回归运动的赌场,而是市盈率围绕中值做均值回归运动,而指数不断上行的价值称重机。

用裘国根的话讲便是,市场短期的有效性很低,市场长期的有效性非常高,投资者行为决定短期股价,基本面决定长期股价。

根据过往历次牛熊行情的市盈率水平可知,当市盈率在50倍以上时,市场高估;当市盈率在15倍以下时,市场见底的可能性较大。过往20年的市盈率中值为26倍。

2.股市市值/GDP

A股总市值(1996.12-2016.12)

1996年12月底,A股总市值为1.07万亿;

2006年12月底,A股总市值为10.35万亿;

2016年12月底,A股总市值为55.68万亿。

过往20年,A股总市值增加51倍,年复合增长率为21.85%。

GDP(1996-2016)

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18万亿,2006年GDP为21.94万亿,2016年GDP为73万亿(按照2015年68.55万亿的6.5%增速估算),GDP20年复合增长率为12.3%。

A股总市值/GDP(1996-2016)

众所周知,巴菲特判断股市长期走势的指标是,如果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NP的比率在70%~80%之间,则买入股票长期而言可能会让投资者有相当不错的报酬。

其中,GNP是国民生产总值,我国采用GNI(国民总收入)这一指标,而GNI与GDP相差很小,1%左右,所以本文仍习惯于用市值/GDP来表示。

显然,在06年以前,A股总市值占GDP远低于巴菲特给出的合理占比,位于20-40%区间。所以,巴菲特指标也有其试用原则,国家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市值与GDP占比自然不同。国内学者华生的观点,低收入国家这一比值通常在20-30%,中等收入国家是50%左右,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股票总市值通常与GDP相当。

即便如此,十年前的股改盛宴下,A股这一比值仍然从不到20%的水平一跃而起,一度达到150%的水平,甚至超越发达经济体股市疯狂时的状态,可见当时市场癫狂之程度。

作为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具发展活力的世界大国,巴菲特指标在A股的适用性将逐步提高。2016年度A股总市值/GDP为76%,位于巴菲特指标的合理买入区间。未来有望享受GDP中高速发展叠加股市估值修复的双重红利。当然,巴菲特指标是长线指标,这点要明确。

3.上市公司数量及融资情况

上市公司数量(1990.12-2016.12)

1990年12月,A股仅8家上市公司;1993年7月,上市公司数首次突破100家;7年后的2000年8月,上市公司数破千家;刚刚过去的2016年12月,A股上市公司数达3000家以上。

A股上市公司募集金额(1996-2016)

06年以后,A股的融资功能逐步显现,股市向实体经济输血、增强我国直接融资的使命正逐步兑现。1991-1999年期间,募集资金规模仅为百亿规模,06年开始首破千亿,而近两年更是达到了每年向实体经济输血1.5万亿水平,16年距离实现2万亿融资规模仅有一步之遥,虽然现阶段的市场正是公认的熊市时期。A股的融资功能确实正逐步完善中。

募资金额表(1991-2016)

A股历史上融资规模有两个高峰期:07年-11年、14年-16年。然而这两个融资规模高峰的融资结构却不相同,07年-11年股市融资仍以IPO为主,2010年公司IPO数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48家,也正是熊市时期的密集、大规模抽血,导致当年指数的恶性循环,雄冠四方。而11年后,市场的融资结构发生了改变,定向增发融资成了融资主要力量,近几年定增融资规模更是大大了万亿规模。16年融资总额为1.91亿万亿,其中定增融资额达到了1.7万亿。市场上也相应有了定增猛于虎的说法。

2016年行业融资额占比

4.投资者情况

股票持有人市值分布(2009.6-2016.11)

从持有人市值分布看,1-10万市值的持有人最多,占比45-50%;1万以下市值和10-50万市值的持有人数占据2、3位,但地位交替,牛市进行途中,10-50万市值的人数快速上升;1-10万市值和1万以下市值持有人数量总和始终保持70%的水平,也往往是市场中不赚钱的那70%。上图中有个明显的断崖缺口,2014年9月到10月期间,持仓投资者数量骤减,从5170万减小至3700万,其中50万市值以下的涨幅大幅减少,50万以上账户数小幅上升。而10月份正是大盘进入快速上涨行情的前夕,大部分散户坚守住了慢慢熊图,却抵不住蝇头小利,还是倒在了黎明前的最后一夜。

股票持有人市值分布表(2014.5-2016.11)

熊末,牛初,疯狂,绝望时期不同市值持有人的数量情况值得各位认真分析。我下面举个分析案例,用市值持有人数量分布表如何判断市场的疯狂:

首先,明确三点:

(1)牛熊轮回也是筹码博弈的过程。熊市末期,机构大户进场吸筹,情绪化散户交血筹;牛市初期,机构加速进场,散户解套出局;牛市加速上行,吸引场外观望资金开始入局,散户开始反追;牛市疯狂时期,社会活跃和不活跃资金均进场抢筹,争相高位站岗。牛市的筑顶一方面决定因素便是流动性,换句话讲,进场的社会资金的性质体现牛市的疯狂进行程度。

(2)不同市值持有人代表的群体不同。前三级(50万以下)人数最多,占90%以上的比例,这里是大众玩家;后面几级人数逐级递减,是市场中的大玩家,资金量不同,水平不同(当然,不排除个例,这里说的是大多数)。1-10万市值人数最多,这里半吊子也最多,和股市总是似懂非懂,若即若离,跟风最严重,手法最纠结。1万以下为最初级韭菜,也代表着社会资金中和股市最不搭边的那级,如高中生、初级白领、广场阿姨等。

(3)上面8级中的中间6级,人数的增加均有3个来源:上一级市值的增加,下一级市值的减小,新增玩家。

上面这3点明确后,我们具体来说如何判断牛市的疯狂程度。下图是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的持有人市值数量分布图,红色代表人数上升,绿色代表下降。可以看到,多数时期,50万以上的大玩家的人数增减与1万以下的小玩家都是反方向进行的。(1-50万的两级上面说到最摇摆不定,代表大众玩家,但不能体现极端演绎。)。仅在2015年4月和5月,是同方向增加的,而这两个月正式牛市最疯狂的时点。

具体解释下,上文提过熊末牛初时期,散户离场,大户吸筹,所以二者反向增减;牛市进行中,持仓者市值增加,各级别均可能出现向后一级的流动,而除第一级(1万以下)外,各级原人数是递减分布,也就是原级与下一级相比人数基数更大,则相同的涨幅情况下,向下级减小的人数则小于上一级增加进来的人数,所以各级均出现净增加的情况(除第一、第二级)。没有场外资金进场的情况下,第二级(因第一级人数少)和第一季,应该出现人数净减少的情况。则第一、二级人数的增加则反映场外资金进场的程度。第二级往往先翻红,也验证了这级别的资金代表的人数最多,与股市若即若离了,跟风严重。而最终第一级人数的翻红则说明,股市上涨的速度已经低于场外社会疯狂资金进场的程度,这时离股市最遥远的资金进场抢筹,市场也到了最危险的区域。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如果想判断场外资金进场程度,看新增投资者数量或者开户数不就可以了?何必如此麻烦。有两个问题:(1)新增开户数的比较基准,到底一倍是多还是两倍?(2)单纯得新增数量不能反映进场资金的社会性质,市场疯狂的演绎会持续的原因就是社会资金由近及远的提供流动性支持,而市值持有人的数量变动可以反映这一点。

上面是历史情况,下面看看近期的市场:

持仓投资者数量(2016.5.8-2016.12.30)

牛市高歌猛进伴随着新增持仓投资者数量的激增,2015年5、6月仅两月,持仓人数量迅速增加,从4400万人增至5000万人,市场疯狂后快速见顶,后期的三轮股灾,但持仓人数量仍保持在5000万人水平。也就是,当初追高买入,高位接盘的投资人,多数套牢其中。从下面的参与交易人数看,实际参与交易的投资人数量大幅下降,也就是这5000万人中的大部分成了僵尸账户,等待未来新一轮牛市的解套出局。

牛熊走一轮,高位都是人。很多人买股票真的就是为了解套。

参与交易的投资者数量(2016.5.8-2016.12.30)

参与交易的人数增减基本与指数涨跌同步,也反映了股民追涨杀跌的本性,而近期二者走势出现了分化,股指底部逐步抬高,但参与交易的投资者人数却大幅走低,达到近两年最低水平。两市参与交易的投资者共计仅有1300万人,占投资者总数1.18亿的11%,占持仓投资者总数4950万的26%。熊市末期本来投资者参与的积极性便不高,再加上这段时间的一九行情,涨幅客观的票基本均是散户唾弃的大市值国企蓝筹,赚钱效应未扩散,便导致了参与者人数的持续走低。

5.机构持股情况

机构持股情况表(1998-2016)

市场可追踪的机构投资者有公墓基金、QFII、社保、保险等,游资机构的追踪则是以龙虎榜为主。从近几年不同行情中机构投资者的市值情况变动来看,较为理性的机构投资者为QFII。规模较大的机构投资者为公墓基金和保险,持仓市值为万亿级;QFII和社保基金规模为千亿级别。

公募基金持股市值(1998-2016)

中国股市二十年,二十年来a股巨无霸的变迁之路

历史中的A股是如何筑底的?

在近30年中,中国A股市场一共经历过两次大牛市,分别在2007年和2015年。相对应得,这两次大牛市就有经历两次大底部。

从历史中的A股走势可以总结出,A股在筑底时有如下几个特征:

政策方面,国家给予宽松政策

在市场出现暴跌之后,国家通常会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刺激市场,从过往历史的经验来看,市场的底部往往出现在政策宽松实施后的一个季度左右的时间内,最终的底部市场指数距离政策下达时一般会有100-200个点的下跌空间。

例如2008年股市大跌时,国家为刺激市场交易,实施单边征收印花税和多次降息降准的政策,给市场增加利好消息。政策下达时,市场的点位是1900点左右,等到1664点时,底部正式筑建成功。后续再配合着扩大QFII份额、放宽公募基金成立限制等政策,A股正式迎来了长期的上涨趋势,进入了牛市。

因此,通过观察国家政策的实施力度以及利好政策实施后市场点位的调整幅度,可以大致判断市场底部是否已筑建完毕。

个股指标走熊,破净破发情况增加

从历史经验来看,市场底部的出现,还伴随着个股指标数据的不断下降,例如许多股票的市盈率、市净率都会出现破净值或者破发行价的情况,成交量也会一降再降。

当市场个股的数据降到历史低点的区域间时,通常意味着底部已经越来越接近了。

市场信心降到冰点,投资热情极低

在市场底部时,大部分投资者都已经对盈利不抱希望了。因为在此之前,每一次的反弹后市场都会继续下挫,使得投资者越套越深,于是乎投资者对于股票市场的后市走势也持悲观态度。机构投资者和大金额的个人投资者纷纷撤离资金,股票专家和分析师们对市场前景也十分不看好。无论在政策还是技术形态上都是利空。

由于没有资金介入,市场交易量低迷,无人交易导致市场人气极低,进而更加没有投资者入市交易,便陷入了死循环,因此股票大盘持续保持低迷的状态。

市场底部往往在大家的信心消失殆尽时悄然而至,配合着前期政策方面利好和个股的走势进入低谷,此时市场将真正具备走出熊市的契机。

综上所述,当股票底部来临的时候,股市的整体状况非常低迷,挨过这段低迷期后就会有回调,投资者需要把握机会。不过对于长线投资者来说,市场底和信心底在哪里没有那么重要,只要市场整体进入了底部区域,利好政策开始陆续推出,就可以逢低布局,以获取中长期收益。

中国股市二十年,二十年来a股巨无霸的变迁之路

a股暴涨牛市历史回顾,有几次大牛市

中国历史上的牛市次数不是很多,但是也出现了两次大牛市,也就是标题中所说的暴涨牛市,具体是哪两次牛市为大牛市呢?其实就是第七次牛市和第九次牛市,它们的出现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自1990年开设股票市场以来,中国股市历史上历经了多次牛市和多次熊市。但是总的来说,牛短熊长。除了本世纪2007年与2015年两次大牛市之外,其他的牛市还包括上世纪90年代的几次中小型牛市。

第一次大牛市:2005年6月6日至2007年10月16日

这次行情是最具有基本面支撑的行情,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人民币升值、公司业绩的不断增长、QFII等诸多利好支撑着这轮牛市,从998点开始,创出6124点的历史最高点,整整涨了513.49%,这是中国股市到目前为止最为波澜壮阔的一轮大牛市。

第二次大牛市:2014年7月22日至2015年6月12日

当指数跌穿2000点大关后,逐渐有抄底资金开始进入市场。之后伴随着“一带一路”的高调推出,加之国企改革的顺利推进,以南车北车大合并为开端,大盘从2000点左右一路长到5178点,成为2007年以来第二高点,创业板个股疯狂程度和新股得到了疯狂炒作,安硕信息股价涨到474元。此波行情的疯狂程度远远高出以往历次行情,一直到亚投行的顺利成立为终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中国股市二十年,二十年来a股巨无霸的变迁之路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