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证券市场展望,证券中期策略报告

(报告出品方/作者:西部证券,罗钻辉,陈静)

一、回顾:估值底部,两极分化

1.1、估值:市场震荡,券商估值下移

年初以来权益市场大幅震荡,券商板块作为市场情绪风向标在风险偏好回落中表现不佳。 截至 2022 年 11 月 15 日,券商指数较年初累计下跌 22.5%,跑输沪深 300 指数 1.1 个百 分点。券商板块 1-4 月在市场下行周期中表现较弱,5-6 月略有修复,进入下半年转而走 跌,整体表现弱于沪深 300 指数。

券商板块估值位于底部区间,接近 2018 年估值低点。券商指数 2018 年最低 PB 为 1.06 倍,是近十年来券商指数市净率的最低点。截至 2022 年 11 月 15 日,券商指数 PB 值仅 为 1.32 倍,分位点为 23.64%,处于 2012 年以来的历史低位;2022 年以来最低 PB 为 1.18 倍。目前券商板块估值承压,和盈利存在一定程度错配,具有较大的修复空间。

1.2、行业格局:集中度提升明显,投行 资管先行

弱市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市场波动下业绩集中度斜率陡峭。以 41 家上市券商作为统计 样本,用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排名前五/前十大券商合计值与 41 家上市券商合计值之比 表示行业集中度。截至 2022 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 CR5 为 40.5%,归母净利润 CR5 为44.7%,分别较 2021 年末增长 3.3pct 和 5.2pct;营业收入 CR10 为 64.5%,归母净利润 CR10 为 72.0%,分别较 2021 年末增长 2.5pct 和 4.8pct。市场偏好下行周期中证券行业 集中度明显抬升,2018 年归母净利润 CR5、CR10 分别高达 48.0%、76.8%,这主要由 于中小券商自营投资收益占比高,抗风险能力较弱,市场波动下利润下滑幅度大;而大型 券商业务分布广泛,非方向性业务发展早,在市场波动中呈现较强韧性。

投行、资管业务马太效应显现,2022 年自营投资集中度大幅提高。分业务看,截至 2022 年第三季度,经纪收入、投行收入、资管收入、信用收入、自营收益 CR5 集中度分别为 34.4%、51.9%、62.8%、45.1%和 57.5%,较 2015 年变动-1.5pct、 15.3pct、 6.5pct、 4.0pct、 14.8pct;经纪收入、投行收入、资管收入、信用收入、自营收益 CR10 集中度 分别为 58.9%、71.4%、78.4%、65.5%和 88.2%,较 2015 年变动-3.1pct、 12.2pct、 4.7pct、-0.3pct、 23.6pct。

近年来投行、资管业务集中度稳步抬升,拥有丰富业务储备、 完善投研体系、强大风控能力的头部券商竞争优势凸显。2022年市场大幅震荡下自营投 资业务集中度创新高,头部券商凭借强大的收费类业务能力和突出的创新业务能力有效平 滑业绩波动,中小券商自营投资收益大幅下滑,部分券商出现亏损。经纪业务集中度始终 维持在35%左右的水平,实际上反映的是该项业务竞争相对更加激烈,竞争格局短期内难 以改善,财富管理转型或是破局之法。

利润贡献分化明显,并购与融资贡献较为明显。中信证券利润贡献始终位居行业首位,且 近年来与其他券商差距有所扩大,2022 年前三季度利润贡献高达 16.2%,高于利润贡献 排名第二的国泰君安 7.9 个百分点。中信证券的增长除了内生增长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并 购广州证券,补齐了区域短板。中金公司属于后起之秀,主要是得益于并购中投证券以及 A 股 IPO 成功,利润占比提升较为明显。国泰君安则受到剥离上海证券的影响,利润占比 有所下滑;广发证券则是受到风险事件影响,错过了资本补充的窗口期,在净资产中落后 于同业,过去五年增长主要是依赖资管等业务贡献。华泰证券、招商证券则保持相对稳定 的利润占比。

1.3、扩表进度:客户需求驱动资产负债表稳步扩张

2018 年至今,客户需求驱动资产负债表稳步扩张,券商通过股权融资补充资本金,并推 动杠杆率提升。券商的盈利模式从传统的以证券经纪、证券自营、承销保荐三大业务为主 过渡至佣金业务、证券交易等业务并重综合业务模式,对于资本实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同 时,科创板和创业板部分项目的跟投制度也要求保荐机构参与股份认购,客观上对证券公 司资本市场提出新的要求。现阶段,头部券商已经至少完成一轮的股权融资,中信证券、 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等净资产突破千亿元。 我们判断, 下一阶段,头部券商将更加关注资金利用效率的提升,后续 ROE 水平有望迎来向上的拐 点。

头部券商在提升杠杆率方面表现更为积极,也反映出其业务发展势头良好。2016-2021 年 之间,我们统计的 41 家上市券商的杠杆率由 2.9 倍提升至 3.4 倍,头部的前十家券商的杠杆率由 3.4 倍提升至 4.6 倍。分公司来看,中金公司的杠杆率绝对值始终领跑同业,截 至 2022 年中期,中金公司杠杆率为 6.4 倍,较 2016 年提升 40%。

中小券商通过 IPO 及再融资方式积极开展股权融资。1)已上市中小券商通过定增、配股、 可转债方式进行再融资。2018 年至今,中原、国海和国联等已上市中小券商拟融资 1767 亿元,实际融资 1282 亿元。其中定增拟融资 1006 亿元,实际融资 544 亿元,中原、国 海和国联仍在定增进程中;国海、天风、财通等 9 家券商完成配股,合计融资 518 亿元; 长江、浙商等 4 家券商发行可转债,发行规模合计 221 亿元。中小券商中,天风、浙商、 华安、财通已完成两次及以上融资,国联、中原、国海正在推进第二轮再融资。2)上市 成为更多中小券商实现弯道超车的必由之路。现阶段,共有 12 家证券公司排队等待上市, 首创证券已经拿到证监会 IPO 批文,预期在年内上市;东莞证券和信达证券则通过了证监 会的审批,正等待 IPO 批文。中小券商积极开展股权融资,反映出对资本金的强烈需求。

金控新规落地后,券商牌照稀缺性凸显,券商牌照成为地方金控平台重点关注对象。对于 中小券商而言,引入国资股东能够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机制;同时,中小券商大多深耕区 域多年,国资股东入主后能够进一步发挥股东的优势,利用区域知名度加强地区项目承揽, 并且能够深入挖掘股东方资源,与其下属其他金融机构加强协同。2022 年,湖北国资委 和成都市国资委先后通过股权转让及定增认购的方式介入天风证券和国金证券。

二、展望:券商服务实体经济的定位将强化

2.1、投行业务:券商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看好投行竞争力强的券商

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完善,股权融资规模维持高位。自 2019 年开设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 2020 年创业板推广注册制、2021 年北交所开设并实行注册制后,2022 年股权融资规模 维持高位,同时软件设备、生物医疗等新兴行业 IPO 融资规模占比持续提升。2022 年初 至今,沪深两市 IPO 融资规模达到 5351 亿元,已经接近 2021 年全年融资规模,其中, 技术半导体设备行业融资规模达到 1486 亿元。

投行业务是券商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 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券商是连接实体经济 和资本市场的枢纽,可通过股债融资、并购、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 展。展望明年,我们认为,随着注册制改革推进,IPO 发行家数预计将继续保持在高位; 再融资业务也将逐渐恢复增长,存量上市公司客户数量多的券商预期将有竞争优势;债券 结构调整孕育业务新机会,除了传统债券业务以外,头部券商已在创新产品中积极布局。

投行业务逐步迈向高水平竞争。1)投行需要提供更高水平的综合服务,不仅仅是围绕客 户的条线之间合作,已经开始逐步向不同客群之间的协同协作发展。2)投行需要建立更 有效的合规风控体系。在实施注册制的背景下,各项政策法规将更加完善,对于中介机构 的要求提升,有效的合规风控是投行业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3)更精准的发行定价 要求。IPO、再融资和债券发行预期将更加市场化,尤其是在科创板要求跟投的背景下, 发行和定价能力的作用更为关键。

投行业务的头部化趋势更加明显。2019-2022Q3,IPO 承销业务的 CR5、CR10 始终保持 在 50%和 70%以上,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的市场份额始终保持在行业前三的 位置。若主板全面推行注册制改革,我们判断头部券商的市场份额预期将进一步的提升。 此外,由于客户需求在发生转变,投行业务对于上下游的带动将更加明显,包括私募股权 投资基金业务领域、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业务等,将进一步巩固头部公司的业务优势。短期内项目储备数量影响明年业绩释放,头部券商拥有比较优势,国金证券排名则相对靠 前。截至 2022 年 11 月 11 日,中信证券、中信建投、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 中金公司、国金证券的 IPO 储备项目分别为 102 家、81 家、59 家、52 家、47 家、43 家和 40 家。我们预期随着全面注册制等利好政策落地,投行业务能够贡献业绩弹性。

专业化是未来投行发展的思路,搭建专业化人才体系,尤其是扩充保荐代表人队伍至关重 要。以中信证券为例,公司在境内设立了 12 个投行区域分部,拥有超过 500 人的保荐代 表人队伍(较 2017 年末数据提升超过 303%),广泛分布在各省市区,持续提升区域客户 服务能力。中金公司在这一轮周期中,保荐代表队伍扩展最为明显,人数由 2017 年的 87 人提升至 477 人,相对应的公司投行业务收入市场份额在过去五年中提升最为明显。

2.2、财富管理:券商穿越周期的重要工具,客户是基础

市场交易活跃度下降,券商从传统通道向财富管理平台转化。2022 年至今沪深两市日均 成交额为 9430 亿元,较 2021 年全年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10584 亿元)下滑 10.9%。 过去十年行业佣金率不断下滑,截至 2022 年上半年已降至 0.024%,基于交易量驱动的 券商传统代理买卖证券收入下滑,最终导致经纪业务收入增速不及交易量提升的幅度。展 望下一阶段,我们认为传统经纪业务佣金费率预期将保持下降趋势,更多的是反映传统经 纪业务的竞争日趋激烈。短期沪深两市的新增客户数量有限,单项业务集中度提升预期更 多的是依靠兼并重组。

券商纯通道类业务收入占比逐年下降。我们以 41 家上市券商作为统计样本,2022 年上半 年 40 家上市券商的证券经纪净收入、代买净收入、席位租赁净收入和代销净收入分别为 542 亿元、379 亿元、92 亿元、71 亿元,同比-4.3%、-3.4%、-1.1%和-12.1%。从结构 来看,代买净收入、席位佣金收入、代销净收入占经纪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 69.9%、16.9% 和 13.1%,较 2017 年分别-14.2pct、 5.8pct、 8.4pct。头部券商机构服务能力和渠道优 势更强,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席位租赁收入和代销净收入合计占比为 31.6%、 47.5%、40.9%。

机构服务能力驱动证券经纪收入增长。我们以 2022 年上半年证券经纪业务收入排名前 15 券商作为统计样本,2022 年上半年个人和机构客户保证金规模分别为 10127 亿元、6717 亿元,占比分别为 60.1%和 39.9%,机构客户保证金占比同比提升 0.7pct。受市场交易活 跃度下行和新发基金遇冷影响,券商证券经纪业务收入承压,但机构服务能力强的券商经 纪收入呈现更强韧性。华泰证券机构保证金占比同比增长 1.6pct,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同 比增长 1.8%;中信建投机构保证金占比同比增长 3.6pct,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同比增长 7.8%。未来随着公募、私募、银行理财子等资管机构持续扩容,机构业务存在较大发展空 间,我们认为头部券商已经形成领先优势。

持续做大客户市场规模是证券公司财富管理转型的关键。立足于当下,金融产品销售是券 商角力财富管理业务的重要赛场。截至 2022 年第三季度,股票和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 超过 200 亿元的券商共有21 家,其中华泰证券和中信证券位居前二,保有规模分别为1190 亿元和 1075 亿元。今年以来券商“股 混合”/非货市占率双升,头部券商凭借丰富扎实 的客群基础,在基金代销领域依旧表现突出。除了公募基金产品销售外,由于券商客户风 险偏好相对较高,因此,发力私募产品销售或将是券商差异化竞争的方式之一。中信证券、 中金公司则在面向高净值此客户配置的各类私募产品保有规模上具备竞争优势,其中,中 信证券的规模超过 1800 亿元。

公募基金投顾或将是解决当前公募基金痛点的方式之一。“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是目前 公募行业的一大痛点,需要通过投资者交易帮助持有人建立正确认知,但是,现阶段投资 者交易工作在切实改变投资者非理性交易行为方面的实际效果一般。公募基金投顾能够适 当的提高投资者投资的纪律性,提升基金投资的盈利体验。

国内买方投顾仍处于发展的初期。从规模上看,各家机构之间的公募基金投顾规模相对于 自身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从费率上看,国内公募基金投顾存在收费方式 单一且难度大的特点,背后原因实际上是在于“投顾服务费”更多是侧重于为机构的投研 服务付费,而不是交易金融机构的渠道价值。如果机构最终能够通过金融/非金融产品来满 足客户需求,则能够实现规模与费率的提升。 我们更加看好证券公司在公募基金投顾方面的布局,主要是由于证券公司的客户习惯于股 票交易,认知能力、投资经验均比较丰富,同时风险偏好相对更高,对于买方投顾的接受 程度更高;另外,证券公司当前的买方投顾规模相对于资深体系内沉淀的客户资产仍有较 大提升空间。

2.3、资产管理:前景无限,第三支柱贡献增量资金

并表公募利润成为部分券商重要的业绩来源,并推动券商资管业务集中度提升。2022 年, 受到市场波动影响,券商业绩出现较明显的分化,而公募基金规模则保持增长,对于证券 公司的业绩贡献作用凸显。如东方证券旗下汇添富基金(持股比例 35.4%)2022 年上半 年实现净利润 10.1 亿元,利润贡献高达 55%,支柱作用显现;广发、兴业、申万、招商 旗下参控股公募基金的利润贡献也超过 20%。虽然今年以来我国新发基金遇冷,截至 10 月新成立基金仅为 1.18 万亿份(按照基金成立日口径),同比下滑 52%,但公募基金规模 仍维持稳定增长,未来仍是财富管理赛道中具备高增长空间的细分赛道。

2022 年,资管新规实施,券商资管业务全面进入净值化管理的阶段,集合资产管理业务 规模逐步回升。下一阶段,券商资产管理机构需要在投资管理、风险管理、运营管理、品 牌建设等多个维度实现全面提升,根据自身优势形成差异化定位,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 资产管理行业生态。我们认为券商资管业务更多将以独立子公司的形式运营,择机发力公 募基金业务;客群方面,更多的是将侧重于机构客户。截至 2022 年二季度,中信证券、 中银证券、中金公司主动资管月均规模位居行业前三,分别为 1.18 万亿元、6552 亿元、 5470 亿元。其中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立足机构客户,积极发展社保、企业年金等养老业 务,响应银行委外和理财子公司的需求。

“一参一控”限制松绑,公募基金股权转让频现,券商“含基率”提高。证监会《关于加 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调整优化公募基金牌照制度,适度放宽 同一主体下公募牌照数量限制,支持证券资管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等 专业资产管理机构依法申请公募基金牌照。”“一参一控”限制松绑使得券商加快进军公募 领域,国泰君安实现对华安基金的控股,中泰证券接手万家基金 11%股权。券商与公募基 金公司均为财富管理领域重要参与主体,在产品端、渠道端、人才体系等多方面存在耦合 协同,有效发挥协同效应。

个人养老金账户制迈入落地期,监管明确公募基金产品范围。进入今年四季度后,监管机 构发布个人养老金账户制的多项制度,四大可投资产品均已揭开面纱,银行、公募基金、 保险公司同台竞技,有效覆盖参与者个性化资产配置需求。证监会发布的个人养老金基金 名录涵盖 40 家基金公司发布的 129 只产品,截至 2022 年 11 月 18 日合计规模达 890.6 亿元。其中,交银施罗德、兴证全球、汇添富规模位居前三,分别为 164.04 / 80.55 / 76.28 亿元。绝大部分公司已经增加 Y 类基金份额,具有独立计算份额净值、费率优惠(销售服 务费、管理费、托管费等均有 5 折优惠)、收益分配鼓励长期持续等特性。

个人养老金预期将成为头部公募基金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分析海外财富管理机构发展历 程可知,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私人养老金相关法案陆续出台,IRA 计划(个人退休计划) 与 401(K)计划相继出现,为资本市场带来长期资金。截至 2021 年,美国养老共同基金规 模为 5.8 万亿美元,占美国共同基金市场(27.0 万亿美元)的 21.6%。养老金入市推动养 老金组合账户、退休金账户等产品出现,也带动了普信金融等养老资管机构的快速发展。

2.4、投资业务:资产负债表延续扩张,做市商 场外衍生品需求旺盛

客户需求驱动资产负债表稳步扩张,券商自营投资向低风险、非方向、多元化转型。从结 构来看,券商自营投资以债券为主,近年来银行理财、券商资管、信托计划等资管产品的 投资比例有所提高。2022 年上半年股票、基金、债券、其他资产投资比重分别为 19.9%、 19.6%、43.7%和 16.7%。从增速来看,股票和资管产品投资规模扩张最快,2016-2021 年的复合增速分别为 42%和 49%,在去方向化趋势下,股票投资比例或将有所下降。分 公司来看,华泰证券、中信建投股票投资规模迅速扩张,截至 2022 年上半年分别投资 919 亿元、212 亿元股票,2016-2021 年复合增速为 91%和 80%。招商证券债券投资规模增 长较快,截至 2022 年上半年,投资 1549 亿元债券,2016-2021 年复合增速为 55%。

随着场外衍生品的监管体系日趋完善,参与主体逐步开放,高净值客户资产配置需求不断 提升,跨境业务愈发活跃,场外衍生品成为头部券商重要的业务支柱。即使 2022 年市场 出现较为明显的波动,但是无论是从新增交易规模或者存续规模看,场外衍生品依旧保持 稳健增长。截至 2022 年 9 月,券商新增互换初始名义本金 4,072 亿元,新增期权初始名 义本金 3,357 亿元,月末存续规模为 21,208 亿元,同比增长 11.8%。

创新业务开展依赖于牌照优势,目前仅有 8 家券商获批场外期权一级交易商资格。一级交 易商与二级交易商核心区别在于:前者可以在沪深交易所开立场内个股对冲交易专用账户, 直接开展对冲交易,后者则仅能与一级交易商进行场内个股对冲交易。而且,从年内发展 来看,监管对于一级交易商资格批准的态度较为审慎,因此,存量 8 家券商的先发优势十 分明显。以应付客户保证金衡量券商的场外衍生品规模,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和华泰证券 处于第一梯队,2022 年上半年应付客户保证金余额分别为 1331.7 亿元、1089.3 亿元和 892.1 亿元。广发证券场外衍生品业务恢复加速,2022 年上半年应付客户保证金余额为 122.7 亿元,较 2021 年末增长 113.4%。

做市商机制正式落地,贡献业务增量。经中国证监会批准,10 月 31 日,首批 14 家科创 板做市商已正式开展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初期交易标的主要涉及科创 50 的成分股。 在科创板引入做市商机制有利于活跃市场,进一步满足市场交投需求。做市商制度有助于 提升券商资金利用效率,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2022 年初至今,券商自营投资业务受 到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导致各家券商之间业绩出现明显分化,相对于传统的自营投资业务, 做市业务业绩稳定性和确定性更高,有望成为下一阶段券商资金投放的主要方向。做市业 务作为机构业务中一环,能够与公司的投行、场外衍生品、研究等业务相互协同,拓宽机 构业务空间。

三、投资分析

基于中性假设,我们预期 2022 年证券行业营业收入为 3817 亿元,同比下降 24%;净利 润为 1336 亿元,同比下降 30%,业绩波动主要是受到市场因素影响。此外,我们判断受 到自营业绩分化的影响,四季度部分上市公司业绩有望超预期,同时并表公募子公司的业 绩表现影响较大。 展望 2023 年,我们预计 2023 年证券行业的营业收入为 4564 亿元,同比增长 19.6%; 净利润为 1643 亿元,同比增长 23.0%;行业整体 ROE 为 5.8%;年末的净资产将达 2.85 万亿元,较 2022 年底增长 5.2%。核心假设如下:

1)经纪业务:预计日均股基交易额为 1.08 万亿元,全年股基交易佣金率为万二点四,较 2022 年增长 17%。全年实现经纪收入 1280 亿元,同比增长 12.4%,受 2022 年低基数影 响,预计代销金融产品销售收入增速更高。 2)投行业务:预计股权融资额为 1.8 万亿元,其中 IPO 融资规模为 6000 亿元,同比增 长 2.3%;核心债券承销规模 5.8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全年实现投行收入 750 亿元, 同比增长 15.9%。 3)资管业务:集合资管规模增长 12%,定向资管规模下降 8%,专项资管规模增长 5%。 资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0.9%至 356 亿元。 4)信用业务:两融日均余额为 1.6 万亿元,同比增长 5%。股票质押余额维持不变;息差 维持不变。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 5.0%至 623 亿元。 5)投资业务:实现投资收益 1284 亿元,同比增长 33.6%,年化投资收益率 2.4%。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链接」

2021年证券市场展望,证券中期策略报告

东方证券股票未来估值?东方证券今日股价涨停?东方证券东方财富网股吧?

证券行业一直是牛股辈出的出色赛道。随着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居民财富的增长、各类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以及市场各项制度的逐渐完善,中国股票二级市场的活跃度慢慢增加,这也给证券行业扩宽了一定的发展空间。那么下面我们要研究的主人公东方证券–我国最大的券商企业之一,可不可以入手?学姐今天就和大家来探讨一下。

在正式开始分析东方证券前,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份证券行业龙头股名单,点击可以阅读:宝藏资料:证券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看

公司介绍:东方证券,属于行业内第五家A+H股上市的券商企业。经过20余年的成长,公司当初还只是个有36家营业网点、586名员工的证券公司,逐渐壮大为一家总资产达2900亿,净资产在600亿以上的上市证券金融控股集团。提供证券、期货、资产管理、理财、投行、投资咨询及证券研究等全方位、一站式专业综合金融服务。由此可见,公司拥有着非常雄厚的实力。

在对公司的基础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们来分析下这家老牌券商还具备哪些优势。

亮点一:风控优势

随着公司的战略转型,不断加大对合规与风险管理工作的管控力度,首先开展风险管理、合规经营工作,尽量减少各类金融风险对公司的影响,使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完备,对资产负债配置及流动性风险增强管理,实现公司总体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

亮点二:出色的资产管理业务

东方证券的资产管理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公司在券商资管中位居首位,发展空间十分广阔。2016年,公司各类投资组合共计163只,被委托管理的资产规模为1,541.1亿元,相比于去年,涨幅为42.9%。其中主动管理资产规模达到1,428.0亿元,在受托资产管理规模中占据的比例可以有92.7%,比起2015年的89.7%有所增加。从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中可以了解到,东证资管受托资产管理业务的净收入在行业之中排名第十。东方证券和业内同行对照起来,比较早改进了传统经纪业务对财富管理业务的转型,承销效果较为不错。代销收入这一块的增长比较迅速,排名行业是12位,明显要比传统经纪业务的排名要高。

不过,公司还是能够发现许多特色的,由于篇幅受限,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关于东方证券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都整理在研报里了,直接点击链接:【深度研报】东方证券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

自2015年中国股市剧烈波动以来,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已是行业新常态的一种表现。中国证监会将扩大对券商风险的管控,导致行业继续朝着”风险管理全覆盖”的目标推进。跟着经济增长新动力的逐渐步入轨道,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不断加快,证券行业也将会有新的战略机遇,会把全部成长空间打开,市场竞争将变大。在这样的传统业务竞争里面,创新业务的快速增长将会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开头我们就写到,证券行业是一个牛股辈出的行业,即使是同时跟踪美国股市和日本股市,均发生过如此盛况。随着国内对金融的重视力度加强,未来证券行业预计会有光明的市场前景。

所以在证券行业中,如果你想更准确地获悉东方证券未来行情,可以点击链接,诊股可以得到非常专业的投顾帮助于你,看下东方证券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东方证券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0-22,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2021年证券市场展望,证券中期策略报告

证券行业的深度报告是什么意思、与行业报告有什么区别

深度报告一般是分析现状和未来趋势的,无论分析了过去几年的状况,最终都是为了预测未来趋势,预测未来盈利,为投资者解决估值的问题。所谓的深度,就是指分析更全面、更深入、更客观,以期对投资者提供更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2021年证券市场展望,证券中期策略报告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