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信号1700亿华尔街巨头疯狂调研A股刚刚又盯上3家外资态度逆转660亿资金爆买嗅到了什么

外资正在重新审视中国资产的投资机会。

号称“华尔街赚钱机器”的对冲基金——Point 72 正非常密集地调研A股上市公司,据数据显示,今年以来,Point 72累计参与A股上市公司的调研次数达228次,涉及了132家A股上市公司。截至今年一季度末,Point72资产管理公司持有证券市值达251.8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00亿元)。

Point 72,或许只是外资重视A股的一个缩影。自5月27日以来,北上资金已经连续10个交易日净买入A股,创下2022年净买入持续周期最长纪录,累计净买入资金达到660亿元,期间更有3个交易日出现了单日超100亿规模的净买入,可见外资的抢筹积极性。

站在当前时点,市场更为关心的话题或许是,A股当下的这一轮反弹,是否能够持续?在海外市场动荡的背景下,外资配置中国资产的趋势是否会继续?

1700亿华尔街巨头疯狂调研A股

又一家华尔街巨头正在重视A股的投资机会。近日,被市场称为”华尔街赚钱机器”的对冲基金——Point 72 频繁地调研A股上市公司,引发市场关注。

根据星矿数据终端显示,截至6月8日,Point 72通过特定对象调研、电话会议、券商策略会、分析师会议、业绩说明会等多种形式,累计228次调研132家A股上市公司。

其最新的调研对象是,A股高端制造业的三家上市公司:埃斯顿、禾川科技、浙江鼎力,主营业务分别为,工业机器人的研发与生产、工业自动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各类高空作业平台的研发与制造。

禾川科技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资料显示,Point 72是一只成立于2014年创立的对冲基金,根据F13报告,截至今年3月31日,Point72资产管理公司持有证券市值251.8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00亿元),是全球表现卓越的几家对冲基金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Point 72背后的创始人是华尔街的传奇人物——史蒂文.科恩,根据其投资经历拍摄的美剧《亿万(Billions)》,一度轰动华尔街。

史蒂文.科恩的成名战是在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的2000年,当时科恩精准做空美股,在美股崩盘的情况下,斩获了73%收益“一战封神”,当年其登上了美国《商业周刊》,并被评为华尔街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交易员。

其实,Point 72早在2021年便开始全面调研A股,当年参与调研的A股公司76家,调研次数114次,并与高盛、瑞银、上海保银资管、施罗德投资成为了2021年调研A股上市公司最多的5家外资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对中国A股大量调研的同时,Point 72开始加大对中概股的投资力度。据F13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Point 72香港美股前十大重仓中,包含好未来、华住、拼多多、欢聚时代、网易、京东等6只中概股,其中对华住进行了大手笔加仓,幅度高达235%,对京东的加仓幅度高达509%。

660亿外资“抢筹”

Point 72,或许只是外资对A股态度逆转的一个缩影。

当美股市场风雨飘摇之际,A股、港股以及美股上市的中概股都在逆势走强,频频上演“独立日”,其背后的资金流向正呈现“跷跷板效应”。

当前市场最及时公开的外资数据,自然是北向资金。自5月27日以来,北上资金已经连续10个交易日净买入A股,创下2022年净买入持续周期最长记录。

据统计数据显示,5月27日-6月10日期间,北上资金累计净买入资金达到660亿元,期间更有3个交易日出现了单日超100亿规模的净买入,可见外资的抢筹积极性。

如果将时间周期拉长,沪指于4月27日见底2863点以来,各大指数一路上行,北向资金成为主要买方力量之一。其中,北向资金于5月20日净买入高达142亿元,创出了今年单日净流入的最高金额,后续净买入的趋势开始加速。

与此同时,美股市场的中概股被外资疯狂抢筹。其中,金瑞中证中国互联网基金持续获净买入,在截至5月20日的一周内,获得了5.2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5亿元)的资金流入,创今年1月以来的最大净流入。

另外,据彭博社的数据显示,当地时间6月7日,iShares安硕MSCI中国ETF(MCHI)也被境外投资者爆买,单日买入金额接近2.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亿元),直接刷新了该基金2011年成立以来单日资金流入的最高纪录。

规模仅次于安硕MSCI中国ETF的海外网红ETF(KWEB),在近30天内资金累计净流入达4.54亿美元,其重仓股中几乎囊括了中国互联网巨头;另外,跟踪沪深300的ASHR,在一个月内也吸引了资金净流入达7729万美元。

近期,花旗银行发布的一篇报告引发市场关注,其态度较之前发生了巨大转变:调低美股评级的同时,强烈推荐中国资产。

花旗银行指出,当前,美股的估值泡沫开始出现了破灭的迹象,且美国经济的不确定前景性很高,美联储也缺乏保证,将长期超配美股的权重下调为零。同时,花旗在报告中指出,对中国股票和主权债券持乐观看法,并认为,中国目前是唯一有政策支持的主要市场。

嗅到了什么?

6月10日收盘,沪指点位已升至3284.83点,较4月27日的底部,累计涨幅达14.7%,创业板指数的反弹则更为强劲,涨幅超20%。站在当前时点,市场更为关心的话题或许是,A股的这一轮反弹,是否能够持续?

其实,这一轮反弹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其一,随着国内疫情逐步控制后,中国经济生产活动迅速恢复;

其二,国内经济刺激政策的密集出台,给市场增添了信心;

其三,对流动性宽松的预期正在增强。

因此,判断A股的这一轮反弹的持续性,或许也可以观察上述三个纬度的变化。

首先是,中国经济复苏势头仍在继续,高盛的最新报告预测,今年6至7月,中国的经济活动指标将出现强劲反弹,这种经济反弹和全球其他地区在疫情后解封所产生的效应类似。

另外,随着经济稳增长的刺激政策落地,下半年大规模基建、制造业投资扩张将有望扭转国内经济的颓势,A股基本面反转的概率正逐步提高。

市场的流动性宽松,也正在得到数据支撑。上周五盘后,央行公布的最新社融数据均大幅超出预期:中国5月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1.1%,预估为10.3%;中国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79万亿元,预估为20300亿元;中国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89万亿元,预估为1.223万亿元。

对此,招商证券策的最新研报称,5月社融超预期,当前国内流动性充裕,经济复苏预期相对确定,加上出口也超预期,国内形势持续好转;全球通胀压力加大,欧盟和美国的货币政策或更加紧缩,全球股市同步大跌。在此情况下,A股近期“以我为主”特点明显,甚至可能成为全球资本的避险市场。尽管海外波动可能对A股有所扰动,但由于国内因素改善,A股仍将保持震荡上行的趋势,调整“不惧”。

另外,中信证券也表示,国内经济快速修复和外部压力明显缓解,共同推动投资者信心恢复,活跃私募加仓、公募基金调仓、外资持续流入带来增量资金接力,当前仍处于估值修复主行情的初期。

责编:战术恒

最牛中概股暴涨1100%!超万亿外资却在争夺A股的核心资产

回望中国资本市场过去30年,是一段逐步深化改革和不断扩大开放的 历史 。从发行B股有限开放,到建立QFII制度吸纳外资参与A股交易,再到沪港通、深港通的相继落地,最终实现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

30年来,中国资本市场既“请进来”也“走出去”,在国际金融资本市场的浪潮中经风雨、见世面,开放的中国资本市场正加快与世界的互联互通。

随着A股对外开放进程提速,A股的核心资产正在成为外资“疯抢”的对象,截至12月22日,2020年北上资金累计净买入金额已高达11845亿元,超出2019年全年的9934亿元,再创新高。

第一只B股诞生

回望之初,20世纪90年代,中国资本市场初具雏形,处于国民经济转型浪潮中的中国企业尝到上市融资的甜头。大批企业亟需发展生产和扩大市场影响,与正在寻求中国市场投资机会的境外资金不谋而合。对外开放,是这一时期中国资本市场的内在动能。

首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此前透露:“我们吸引外资,过去是发债券这种形式,资本进入,股份制的形式,股票的形式,这个是客观需求,外资有要求,企业也有要求,因为我们自有的,国内的资本量不够用 ,投资上不去,那个时候缺钱,就提出这种形式,上海、深圳都提出来了。后来我们就做了试验,就两个市场,两个价格,两种货币,就搞个A股、B股。”

1992年2月,第一只B股上海电真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正是这天,中国的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这扇门就是由有着来自全世界24个国家和地区、230名“股东老板”的电真空B股所开启,也谱写了中国金融市场的新 历史 。

当年2月21日上午9点30分,上海证券交易所一号大厅旁的贵宾厅内,一群西装革履的海外证券专家挤在窗前。随着一个锣声的敲响,电子行情屏上显示着发行价每股70.8717美元的电真空B股开盘价为每股71美元。

一位香港的投资者成为幸运儿,其委托的券商“红马甲”抢先以72美元成交的10股B股,成为中国 历史 上第一单成交的B股。电真空B发行认购相当火爆,3天内即被抢购一空。

B股的上市在中国香港和国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B股的发行和上市交易使得中国与国际市场更接近,使得更多的外国人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信心。

但对于中国内地企业而言,要想真正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这还只是迈了半步。因为上市公司和企业都在境内,只有投资者是境外的。

青岛啤酒成H股第一股

B股的诞生,为境外投资者打开了投资中国内地企业的通道,但内地企业要不要走出去?如何走出去?对于90年代新生的中国资本市场却是个争议性的话题。

首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说:“争论当然有了,为什么好企业拿到外面去上市?不在国内上啊?它就是有一个问题,国内没那么大市场,吸收不了。再一个问题,资金量的问题,再有一个问题,国有企业改成股份制国际上市,是国有企业股份化的一个非常好的道路,学习国际经验,用国际规格改造国有企业,这是改革的创举。再一个,扩大中国的影响,中国的企业,中国的产品,在国际上扩大影响。”

实际上,1990年开始,监管层就已经开始研究国有企业改组后去中国香港上市的问题。当年6月香港联交所组织30多位专家,成立了中国研究小组,专门研究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的有关问题。

刘鸿儒后来在镜头中透露:“在香港上市是香港先提出来的,国务院派我带着小组专门向香港去做调查,写过意见,最后才定下来的。组织一个联合小组,香港内地联合小组,研究国有企业到香港,改成股份公司到香港和国际上市问题,我们在联合小组干了一年,研究各种问题,主要是法律问题,研究完了之后,才上市的。这是国际化的一条必由之路,越走越宽。”

1993年7月15日,“000168”出现在香港联交所交易大厅的屏幕上,青岛啤酒成为内地第一家到香港上市的企业。这只谐音“一路发”的股票,最终获得110倍的超额认购。

“从香港联交所成立那天起,所有公司上市都是开香槟酒庆祝,唯独青岛啤酒上市这一天,开的是青岛啤酒!”刘鸿儒在著书回顾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时这样写道。这个小小的细节,反映出香港对内地首只在港上市股票的重视。

自青岛啤酒成为第一家国企获准在香港上市至今,几近20余年光景,在此期间,陆陆续续已有290家国企登陆香港市场,总募资额达近1.88万亿港元。

赴港上市,开辟了内地企业“走出去”的通道。1994年后,这条路越走越宽,中国内地企业开始出现在美国、新加坡、伦敦等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市场上。

外资“买爆”A股

如果说H股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企业真正进入国际资本市场,那么,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则加快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步伐。

2002年11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发布,正式推出QFII试点。2003年7月份,瑞银买入宝钢股份、上港集箱、外运发展、中兴通讯等4只股票,正式拉开QFII投资A股的帷幕。

QFII制度落地后,又陆续实施QDII、RQFII等制度,极大地推进了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进程。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QFII、RQFII投资总额度限制在一次次松绑。

2002年,QFII总额度为100亿美元。2012年,QFII总额度升至800亿美元,2019年则再度提升至3000亿美元。2020年9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取消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额度限制。

时任光大控股总裁陈爽表示:“我进入到光大控股,是在2004年,当时我们觉得,中国作为在一个发展的轨道上面,人民币资产正好是进入到上升的轨道,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投资者要进入到中国,我们就抓住了这样的一个机会,就发展我们海外的基金管理业务。”

经过18年多的发展,QFII等从无到有,一步步壮大,多年来,给A股带来巨额的增量资金。

据央行网站披露,截至2019年末,境外投资者通过QFII、RQFII、陆股通合计持有A股市值高达2.1万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4.35%,正在成为参与A股的重要力量之一。

2020年1月21日,深交所官网信息显示,截至1月20日收盘,外资(QFII/RQFII/深股通投资者)合计持有美的集团(000333)总股数达19.54亿股,占总股本的比例达到28%,触及外资禁买比例线。美的集团也因此成为2020年第一只被外资“买爆”的个股以及A股史上第3只被外资“买爆”的个股。

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钱于军对全景网表示,“早年可能偏向于更多的是利用外资来做我们的事,现在逐步的有外资积极想参与中国的成长,不仅仅金融资本,而且战略投资人、企业,国外都纷纷来中国直接投资,展业都在这儿。总有一天人民币会自由兑换,而且中国的资本市场会成为全世界不仅最大的,可能是最强的。”

“最牛”中概股今年涨超1000%

进入21世纪,境外资本投资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的途径日益多样化,同时,中国内地高 科技 企业也掀起了海外上市的浪潮。受“知识经济”、“新经济”概念推动,以互联网、电子上午为特色的企业成为这一时期海外上市的主角。

2014年,21家中国 科技 公司在境外上市,微博、京东、迅雷、阿里巴巴等纷纷登陆美股。随后,海外资本市场则出现了更多中国 科技 巨头的身影。

回忆起在美国上市的情景,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曾在镜头前说:“原来觉得中国公司就跟中国制造的这种货物商品一样,应该是属于便宜的代名词。百度股票定价的时候,人家就天然的认为说你是一个中国公司,所以我们参照美国同类公司给你打一个折,就是你的定价。”

“所以我在定价的时候就跟他们讲,你不能这样看,因为我们比美国公司更具有成长性,所以不应该打折,反而应该比他更贵,我对这个公司有信心。”李彦宏如是说。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2日,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达265家,市值合计21827亿美元(约14.28万亿元),占美股总市值比例约4%。

中概股也不断在创造 历史 。在11月份中期的成交额排名前十的股票中,前所未有的出现了5只中概股。成交量暴涨意味着,中概股在美国备受追捧,其中成交额最高的蔚来 汽车 今年以来股价涨幅超1117%。

近日,多家华尔街巨头持仓曝光,其中包含桥水基金在内的多家机构在今年三季度大举加仓明星中概股。达利欧更是多次唱多中国。

北上资金、南下资金成投资“风向标”

对外开放,让国际资本更加深刻的了解中国企业。然而2014年以前,无论是QFII、RQFII,还是QDII,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都是单向且分割的。

2014年11月沪港通正式启动,才第一次实现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随后的深港通与沪伦通继续加码双向开放,相继实现了深交所市场与港交所市场以及上交所市场与伦交所市场的互联互通。

随着沪深港通的逐步开放,北上资金、南下资金也逐渐成为投资的“风向标”。

中银证券日前指出,从配置偏好看,目前北上资金偏好消费医药,南下资金偏好 科技 医疗。从资金属性看,北上资金近期由以“配置盘”为主导的资金属性向“交易盘”属性倾斜,南下资金属性仍以“配置盘”为主。

北上资金也一度被誉为“聪明资金”。今年以来,北向资金浮盈快速增长,12月份终于迈过1万亿元大关,创造了新的纪录,最新浮盈高达10168.18亿元。

目前,北上资金与南下资金已分别成为A股与港股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是资金面观察最为重要的数据之一。

30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从试点引入境外投资者开始,从尝试开放、到有限开放、再到对世界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互联互通,逐步形成了多渠道、多维度的开放格局,开放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

30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了:要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中国资本市场,必须加强与各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合作,以开放促改革。

我们相信:只要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始终保持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未来的中国资本市场,一定能够发展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资本市场。

重磅!MSCI纳入A股第三步来了 数百亿资金在路上!189只中盘股闪亮登场

原标题:重磅!MSCI纳入A股第三步来了,数百亿资金在路上,189只中盘股闪亮登场

   重磅周五来袭!

  刚刚,MSCI宣布纳入A股扩容安排,A股在指数中纳入因子提升至20%。

  MSCI在新闻发布稿中指出,204只A股将以20%的纳入因子新加入MSCI中国指数,含189只中盘股。此外,268只已经进入MSCI中国指数的A股在指数中的纳入因子将从15%提升至20%。这些个股将进入MSCI国际指数,享受随后到来的增量资金。这是MSCI扩容A股的第三步,完成后A股在MSCI新兴市场中所占权重为4.1%。

  今天A股开盘怎么走?万众瞩目。

  更新后的大盘股名单如下:

来源:MSCI

  此次扩容的一大亮点是, MSCI一次性以20%的纳入因子将中盘股纳入 。A股中的中盘股在MSCI指数中实现了从0到20%的“飞跃”。此次扩容对中盘股形成明显利好。MSCI此次纳入189只中盘股。名单如下。到11月26日指数纳入生效,MSCI第一阶段A股纳入安排已经完成。A股在全球指数头号巨头的国际指数中,也完成了从0到20%的转变。

来源:MSCI

   430亿增量资金候场

  招商证券测算,此次扩容将为A股带来430亿元被动增量资金。其中大盘股和中盘股吸引的被动增量资金比为4:3。

图片来源:招商证券研报

  招商证券分析指出,从行业分布来看,纳入MSCI的大盘股行业主要分布在银行、非银金融、食品饮料、医药卫生;拟纳入的中盘股的行业分布占比最高的五个行业分别是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子、化工、食品饮料。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子也是创业板50指数的前三大权重行业,此次MSCI纳入中盘股利好以创业板50为代表的创蓝筹,创50指数值得关注。

  从近7日,北向资金的净流入情况来看,中盘股尚未受到充分关注。预计接下来到11月26日指数纳入生效日之前还有更多的净流入。

   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

   美的距离“买爆”仅一步之遥

  根据统计,11月5日外资持有美的集团股份达到27.19%,根据相关规定外资持有A股个股比例达到28%时,港交所将不再接受买盘,即个股被 “买爆”。目前,距离买爆美的仅一步之遥。

  截至11月7日,北向资金近7日主要流向消费龙头和金融类股票。在净流入前十大个股中,格力电器净流入29.40亿元,美的集团净流入20.46亿元,伊利股份净流入15.33亿元,五粮液净流入14.94亿元。前十大个股几乎分走了近7日北向资金净流入的半壁江山。

   美国上市中国ETF昨晚已异动

  昨夜美股开盘之后(现进入冬令时,美股于北京时间22:30开盘)一小时,美国上市的两只中国ETF即大涨。

安硕中国大盘(FXI)价格走势数据来源:彭博终端

  其中一只为安硕中国大盘,截至北京时间23:30上涨5.88%;另一只中国ETF“安硕MSCI中国ETF”更是一小时上涨超过8%。安硕MSCI中国ETF跟踪MSCI中国指数,可以捕捉到MSCI A股扩容带来的资金流入。目前,安硕中国大盘规模为44.6亿美元;安硕MSCI中国规模为39亿美元。

安硕MSCI中国ETF(MCHI)价格走势数据来源:彭博终端

  目前美国上市中国ETF总量近164.4亿美元,在超过2万亿美元的美国ETF市场中占比较少,这也给了很多机构在海外布局中国ETF的空间。海外上市中国ETF(标的含A股、港股、中概股)中,近一周规模增长最多的为行业龙头ETF、互联网ETF等。

近一周美国上市中国ETF中规模扩张前四(截至11月7日)

数据来源:ETF

   关注外资券商持股变化

  在9月20日指数纳入生效时,一些个股遭遇暴力建仓。万和电气就是一例。根据媒体报道,当日晚间港交所披露的港股机构持股信息显示,共有17家机构席位借道沪深股通持有该股票。与前一交易日相比,极讯亚太有限公司增持最多,且其所持股票均为当日增持。

  据了解,极讯亚太为一家券商,境外众多对冲基金通过极讯亚太的席位交易。预计11月26日指数生效日,这种情形料持续。极讯亚太的持股状态也值得关注。

数据来源:choice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重磅信号1700亿华尔街巨头疯狂调研A股刚刚又盯上3家外资态度逆转660亿资金爆买嗅到了什么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