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股票能成为长线牛股,长线牛股一般走势

价投大师彼得·林奇有一句有名的话:发现身边的好股票。换句话说,好的股票都是存在于我们身边,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

回顾美国大牛股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大牛股一般产生在消费品、医药、连锁零售行业里,因为他们同时具有大牛股的二个特点:既可以保持高成长,同时有足够深的护城河。

2.高成长的企业一般有这些特质:面对消费者市场空间巨大、消费频次高、有品牌知名度、产品需求很强劲且没有尽头。

3.具有护城河的企业一般具有品牌效应,是行业龙头。

行业的核心驱动是非技术驱动的,而且优势可以通过时间可以累积,如果是互联网公司,网络效应加垄断效应可以在相对长的时间内抵消掉技术创新带来的颠覆。

而中国具有天然巨大的市场需求和繁荣的经济发展基础,并且现在连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都没有达到,所以未来中国股市一定会出现非常多的大牛股。

比过去的20多年要多的多,这些大牛股大部分就出现在消费品、医药、零售连锁、互联网等行业。

巴菲特说:“投资如同滚雪球,最重要是要找到足够湿的雪和足够长的山坡”。所以,今天老道的主题就是如何从量和质的角度,来捕获一家高成长性公司的投资价值。

一、 “量”的上涨

除了一些短期炒作的股票,一般一家公司股价的上涨,必然有一定的逻辑推动。

而常见的逻辑,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种:“量”的上涨和“质”的逻辑。

所谓“量”的上涨就是指一家公司的业务在“数量”上会有明确的上涨。

而这里的“数量”可以是价格上涨、新增产能等量价方面,也可以是产品品类增加、开展新业务、新开店铺等经营层面;还可以是业务并购、渠道拓展等资产层面的。例如:

受益于需求提升或者产品升级等,公司产品涨价;

为扩大生产规模,公司公司规划新建产能XX,于XX年XX月开工,新建茶能可以增加产量及营收;

公司研发出新产品、或者开拓出新的经营品类;

公司决定并购XX公司,扩展XX业务等。

这些“数量”的增加一般情况下都是会最直观的反映到营收增长上面。所以这种逻辑是最容易理解的,也是一般投资者最喜欢看的。

但也是由于最直观,而过于一致的预期,容易引起短期博弈行为。

如果一家公司大部分人都看到了其未来三年的业绩增长,确定性又非常强,那必然的结果就是三年的业绩会在三个月体现掉,然后股价就进入横盘震荡。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估值消化。

而在这个过程中最糟糕的情况是提前跑路,如果大部分人预期会有50%的涨幅,那么一定会有人在30%的时候跑路,如果该公司没有长期上涨的逻辑,后面进来的人就很容易被套在景气高点。

一般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由于没有信息优势,当你通过一些机构研报看到一家公司的“数量”上涨逻辑的时候,可能已经在高点了,这个时候再参与,一般来说风险是大于机会的。

所以“数量”逻辑是不太适合普通投资者参与。

二、 “质”的逻辑

所谓“质”的逻辑主要是指一家企业的业务“质量”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包括:公司战略发展改变,商业模式改善、管理层很优秀、行业壁垒改善、竞争环境改善、行业大趋势发生改变、宏观经济环境改善、政策环境改善、行业趋势发生变化等,都可以看作是“质”的改善。

例如:

公司的商业模式正在从项目制软件转向SaaS模式;

公司的经营战略是通过扩品类扩区域方式逐步成长为综合平台公司;

竞争格局方面,随着环保政策下中小产能的关停,行业竞争格局逐渐改善;

行业趋势方面,汽车电子化、智能化,消费升级,农村人口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等都属于产业趋势;

政策方面,国家支持XX行业发展,给予政策补贴等;

另外还有国产替代、股权激励、管理改革红利,这些都属于“质”的改善。

“质”的逻辑本质上是认知差,体现的是认知变现的能力。相对于“量”的逻辑而言,“质”的逻辑对于普通投资者是相对公平的。

但“质”的逻辑需要“量”的上涨的支持,例如公司的扩展品类的战略,那公司就会研发新产品、扩建新产线,然后逐步实现业绩兑现。

这个兑现过程一般需要很长时间。而像产业趋势、管理层改善等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证伪。

普通投资者虽然在信息获取上没有优势,但如果在企业“质”的逻辑还没有充分演绎的时候就能够认知到,那就跟机构投资者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

三、捕获长线牛股

其实“质”的逻辑和“量”的上涨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层层递进,相互验证,相互推动,方才形成一个完整的“投资链”。

不论一家公司“质”的逻辑如何优秀,最终都是要“量”的上涨来验证,严格来说,“量的上涨”才是最基础的,任何牛股,都要持续满足投资者当季业绩的预期。

而“量”能不能上涨和持续,则往往是由“质”的逻辑推动和判定的。

市场有各种各样的投资者,每一种都有各自的投资逻辑,有人更关注可量化的财务逻辑,有人更在乎商业模式的持续性。

在一家公司默默无闻的早期,只有那些关注低确定性高回报性的“质”的逻辑的投资者才能找到它们;

而在这类投资者觉得估值合理退出之后,就需要那些更关注持续增长的“量”的上涨的投资者继续持有;

但此类投资者的持有是极限的,往往会造成公司估值的“高估”,只有少量更在乎“诗和远方”的DCF模型的投资者,才敢于继续持有高估值的公司。

当然,他们只会持有确定性最高的公司,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白马股能够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所以说,每一个牛股的产生,都是无数投资者长期接力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它需要一整套甚至是多套严密的投资体系去支撑投资者。与其说这个市场是个体博弈的过程,不如说是彼此的投资体系此消彼长的结果。

这也回到了老道最初一直强调的观点:投资并无对错之分,但有多寡之别。这是一个动态迭代的过程,关键的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快速迭代自己的认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什么样的股票能成为长线牛股,长线牛股一般走势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