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 百万亿投资「碳中和开启万亿产业机遇全球视野下如何更好投资布局」

以新能源车、光伏、风电、储能为代表的“碳中和”主题,无疑是2019年以来这一轮结构性牛市的佼佼者。截至2022年9月末,储能、光伏、新能源车、风电指数自2019年以来的累计涨幅分别为363.2%、234.9%、196.7%、179.8%,新能源主题指数同期涨幅186.6%,表现远好于同期沪深300、中证500等主流宽基指数。

碳中和为什么会这么火呢?

从历史经验来看,一个板块要成为持续多年的投资主线,往往需要多个条件共同推动。碳中和之所以受到投资者的追捧,成长为当前A股市场的主流板块,主要是因为其既是全球的战略,也是我国的战略,是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共振的结果。

“碳中和”,是指给定区域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途径,抵消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目标。

气候危机下,“碳中和”是全球大势所趋

之所以会提出“碳中和”目标,最直接的原因之一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过去100多年,人类的生产经营活动严重依赖于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这增加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使得全球温室效应增强。据英国石油公司(BP)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9》数据显示,自 1906年到2005年间,全球平均接近地面的大气层温度,上升了0.74摄氏度。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风险,比如说冰层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洋过热和频繁极端天气等问题,而这些负面影响正在由自然逐步扩散至人类自身。

为了更好的应对气候变化这一问题,全球各国陆续建立合作机制,以管控“碳排放”。在2015年12月,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巴黎协定》。同时,包括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出台了本国碳达峰或者碳中和的政策目标,且大多目标定在2050年。

碳中和是我国重要国策之一,支持政策密集出台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是重要的碳中和推动者,近几年持续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在2020年联合国大会上,国家领导人提出了“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目标,体现了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决心。从中国自身的视角出发,推进“碳中和”有着深远的实际意义。因为碳减排能够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不仅能从根本上提高能源安全,还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因此,当前碳中和已经上升为我国的重要国策之一,并得到了全国自上而下的积极响应,各项支持政策密集出台。在这其中,既有中央层面发布的顶层设计,也有新型储能、能耗双控等产业政策,还有绿色债券、碳市场、碳减排等金融领域政策。

发展前景广阔,多项细分领域据全球第一

在多项政策和技术进步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在包括风电、水电等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实现了快速的发展。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署 (IRENA)统计,2019年末我国陆上风电、太阳能光伏、水电累计装机规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34%、35%、27%,均居全球第一。

此外,交通运输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环节,在加速电动化的政策驱动下,新能源汽车销量进入了爆发式增长期。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是新能源汽车第一大消费国。

鉴于世界各地区也需要可再生能源技术和设备来实现“净零排放”,凭借着较为先进的技术和较低的成本,我国将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摩根大通认为,中国有望成为清洁能源转型大潮中的最大赢家之一,在可再生能源制造和关键环节的供应链上均占据主导地位。以新能源转型相关专利数量和接近两倍于美国的投资金额来衡量,中国也是全球能源转型投资和创新路上显而易见的领导者。

上投摩根中证碳中和60ETF,把握碳中和时代红利的投资利器

由于碳中和涉及众多的行业和板块,需要有相当专业的知识,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研究门槛较高。不过,想要把握 “双碳”经济的投资机会,其实可以借道门槛相对较低的ETF,通过投资一篮子股票的方式,来分散风险。

上投摩根中证碳中和60ETF紧密跟踪中证碳中和60指数。该指数选取沪深市场上60只对碳中和贡献较大的核心股票,既包括清洁能源与储能等深度低碳领域相关的个股,也囊括火电等高碳减排领域相关的个股。

从行业分布来看,中证碳中和60指数紧扣碳中和主题,实现了对碳中和受益产业链的广泛覆盖,不仅包含新能源相关上下游产业链,比如新能源电池、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还包含火电、水电、基建等旧产能减排突出的上市公司,充分兼顾了新能源和旧产能减排,具有鲜明的特征。

从收益来看,中证碳中和60指数过往表现优秀。中证碳中和60指数自基日(2017.6.30)以来年化收益率为13.63%,年化夏普比率0.64,显著超越同期碳中和主题指数和主流宽基指数,更具投资性价比。

从盈利预测来看,行业的较高增速,再叠加扎实的企业基本面,奠定了中证碳中和60指数成份股相对较高的业绩增速。根据Wind机构一致预测数据, 2022年、2023年、2024年中证碳中和60指数成份股主营业务收入、归母净利润、每股盈利同比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具备较高的成长性。

上投摩根热搜

陆彬:看好碳中和三大投资机会

作者:王丽

“碳中和主要有三大方向的投资机会和重点影响方向:第一是能源革新领域,第二是周期制造行业的龙头公司,第三是 科技 和环保公司。”

“碳中和行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向好的变化,站在当前,我们认为整个行业的估值处于一个合理的阶段,我们能够找到不少的基本面和估值能够匹配的投资机会。”

“新能源 汽车 的投资机会是一次时代的机会,投资机会可能会持续5~10年。”

“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分三个环节,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主要包括新能源金属类的偏资源品,中游主要是包括锂电池和机器材料的供应链,下游主要是包括新能源 汽车 的整车企业和零部件。”

当前随着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并保持高位,更看好三个环节里面供给比较受约束的这些细分的领域,可能集中在偏上游和中游。”

“周期制造行业中,我们会优选供给持续受到约束,需求不会受很大影响,同时估值较合理的周期制造业的龙头公司。”

“光伏行业今年的景气度可能是跟年初判断是一致的,同时整个新能源发电、光伏发电的全球的渗透率都是很低的,对于中长期的投资机会,我们的观点一直没有改变。”

9月9日,汇丰晋信基金经理、2020股基冠军陆彬在一场

线上策略会中

作出了上述判断和分析。

碳中和三大投资机会

主持人:上半年彬总提出过一个观点“碳中和有望成为新结构性行情的一个主线”,现在半年时间过去,行业的政策面和基本面持续超预期,是否更加坚定了您的信心呢?以及以碳中和为核心的投资主线究竟有哪些呢?

陆彬 :站在当前,我们发现碳中和影响的行业,不管是从未来发展的空间,公司的质地,还是我们能从A股里面找到的投资机会,我们对这个投资方向越来越有信心。

我们认为碳中和主要有三大方向的投资机会和重点影响方向。

第一,是跟能源相关的能源革新领域。

因为我们要完成碳中和,发电端可能要有更多新能源的比例来支撑,比如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另外,在能源的使用端也会有大量以电为主要载体的使用方式,包括新能源 汽车 ,同时在能源的输送等各方面只要跟能源相关的领域,我们认为都有非常多的投资机会。

第二,我们认为碳综合的投资机会来自于周期制造行业的龙头公司。

众所周知我们的经济要发展,同时要来完成碳综合,那么相关碳排的周期制造行业的龙头公司是充分受益的,因为这些行业的进入门槛会大幅提高,行业龙头公司有大量的研发去降碳,所以说这些公司有可能会长期享受碳中和方面盈利的持续稳定性。

第三, 科技 环保公司可能会充分受益 ,可能会有不少科学技术的创新,在不怎么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大幅降低各行业的碳排放,如果这类环保 科技 公司有相应的产品,并且是在A股,那么我们认为 科技 环保公司是有非常大的投资机会。

总之,主要分三个领域,第一是能源革新领域,第二是周期制造行业的龙头公司,第三是 科技 和环保公司。

碳中和行业估值合理

主持人 :碳中和概念应该算是今年最火的板块之一,不少个股也在年内创下新高。您认为这些个股的估值算高吗?

陆彬 :碳中和行业的公司可能在过去半年甚至一年里面表现地非常突出, 行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向好的变化,站在当前,我们认为整个行业的估值处于一个合理的阶段,我们能够找到不少的基本面和估值能够匹配的投资机会。

新能源 汽车 投资机会可持续5-10年

主持人 :您还看好新能源 汽车 未来的发展吗?

陆彬 :长期角度看,新能源 汽车 的投资机会是一次时代的机会,投资机会可能会持续5~10年。

短期而言,我们看到了基本面的景气度和持续性,同时对应2022年的估值水平也处于比较合理的阶段,看好整个新能源 汽车 的投资机会能够贯穿全年。

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三大环节

主持人:您更看好新能源产业链中的哪些环节?

陆彬 :我们把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分三个环节,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主要包括新能源金属类的偏资源品,中游主要是包括锂电池和机器材料的供应链,下游主要是包括新能源 汽车 的整车企业和零部件。

当前随着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并保持高位,更看好三个环节里面供给比较受约束的这些细分的领域,可能集中在偏上游和中游。

优选这样的周期股

主持人:怎样看待这些周期股的配置机会,他们还值得去投资吗?

陆彬 :周期制造行业,主要是包括有色、煤炭、化工等。站在年初,我们明确看好低估值周期股的投资机会,站在当前我们可能会比年初相对更谨慎一点,我们会优选供给持续受到约束,需求不会受很大影响,同时估值较合理的周期制造业的龙头公司。

中长期看好光伏投资机会

主持人:怎么看待光伏未来的投资机会?

陆彬 : 在二季度的时候,我们可能对光伏行业的观点偏谨慎,但是到了7月底、8月份,在碳综合和整个大的政策背景下,行业的需求在相对组件价格偏高的位置如期释放。同时8月、9月包括10月整个产业链的排产如期回升,因此,8月初,我们对光伏的观点发生了明显变化。

光伏行业今年的景气度可能是跟年初判断是一致的,同时整个新能源发电、光伏发电的全球的渗透率都是很低的,对于中长期的投资机会,我们的观点一直没有改变。

投资风格

主持人:彬总的投资风格是怎样的?

陆彬 :第一是成长加周期,由于成长股的投资的机会往往跟周期股的投资机会是错峰的,这大概能够帮大家更多适应不同的市场风格。

第二,我是偏逆向和左侧的。偏左侧是指我们可能会在行业盈利要爆发的一个前期估值相对比较低的位置,我们会去做投资,

第三,我会适当做一些轮动和交易,比较性价比来更好地构建组合,未来尽可能地控制回撤,避免风险。

选基金如何选?

主持人 :基金数量种类繁多,投资者选择时应注意哪些?

陆彬: 选基金主要是选择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如何选呢?

分以下几方面看待 ,第一个要有专业度,第二个要有责任心。

专业度如何评估,可以看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过往长期业绩,不仅要看在市场好时它获取收益的能力,也要看市场有风险时回撤控制的能力。

责任心如何判断,比如看直播,观察基金经理的观点和行为是否知行合一。

最后结合投资者本人对基金产品的风险偏好,预期偏好来做选择。

基金投资如何做好回撤控制?

主持人:彬总在基金投资上,一直努力做好回撤的控制。投资中是如何控制风险的?怎样防止踩雷?

陆彬 :我一直把回撤控制和获取收益放到同等重要的一个位置,那么如何做到回撤控制呢?

一、首先,全市场产品我们分为4个方向:核心资产、周期、价值,成长,组合里面要做到风格均衡,

二、同时优选基本面好、质地好的公司,因为好行业、好公司股票波动率较低。

三、在组合管理时,适当分析市场的走向,预判仓位的调整,尽可能降低整个组合的波动率。

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碳中和,能源新格局分析

文/余皎 中国石化报

历史 表明,当新的颠覆性力量(新技术或新参与者)达到一定份额,产业变革就会接近临界点,产业发展逻辑和市场格局将发生突变。

“十三五”期间,能源化工产业变革已完成重要的量变积累,即将在“十四五”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我们即将迎来一个加速重塑的能源世界。

变局潜藏危机,危机孕育转机。知变局、辨变局,就是要拨清迷雾、厘清脉络,找准机遇、因势而谋。大变局下,我国将以变应变、主动作为,在危与机的转化中,谋划高质量发展大局;能源化工产业也将以新应新、放眼长远,在旧与新的更替中培育新时代发展先机。前瞻能源化工行业的未来发展。

“十四五”,能源化工产业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支柱产业,一方面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应对大变局下的挑战;另一方面更要全面理性辩证地看待新形势,准确理解时代新特征,抓住发展新机遇。

1.把握战略新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城市群都市圈、新型城镇化、战略新兴产业深入发展

“十四五”时期,国家经济战略的纵深推进将激发创造更多产业增长机会。“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贸易往来持续扩大,投资不断深化。预计2025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额将达2.5万亿美元,较“十三五”末期上升70%,可有效对冲贸易战影响。预计2025年“一带一路”部分沿线国家和地区成品油缺口超过1亿吨,合成材料缺口达2600万吨,将为我国能源化工产业国际合作提供更大空间。

城市群都市圈将打造经济增长“新风口”,未来10年五大城市群将贡献50%的城市人口增量和75%的经济增长,创造投资需求数十万亿元,其打造“创新新引擎”的定位也将二次激发城市群对高端能源化工产品需求。新型城镇化将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双向激发增长潜力,其中新增城镇人口近1亿人,将成为拉动内需的最大潜力区,可极大地拉动对基础能源化工产品的需求。战略新兴产业催生新的高端材料市场空间,激发石化产业 科技 创新、转型升级动力。

2.用足开放新红利

我国从“世界工厂”转向“世界市场”,从“制造大国”变为“智造大国”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我国将从“世界工厂”转向“世界市场”,从“制造大国”变为“智造大国”,也将更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重,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在进口贸易、对外投资和金融市场开放等诸多领域为世界带来更多新红利。能源化工业可以结合自贸区产业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金融国际化、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制度创新寻找机遇,用好用足开放新红利。

以浙江自贸试验区为例,加强培育保税燃料油的全产业链,以保税低硫船用燃料油加注业务为龙头,打通产销贸联动渠道,完善船加油综合服务体系,抢占低硫船燃市场;利用“油气全产业链”的发展定位,加强与民营炼化企业和国际石油公司合作,引导产业格局从竞争迈向竞合,提升产业链价值。

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可利用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监管创新等优势,放大贸易功能,加大外部市场开拓力度,拓展保税加工区市场,提高外贸效率,做大贸易总量。

3.转换发展新模式

能源产业加快实现从“碳消费”到“碳循环”模式的转换

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将促使能源产业加快转向新发展模式,带来重大的产业调整、资产重估和经济空间转移,这既是严峻的挑战,又将创造大量新的发展机会。

能源产业必须加快实现从“碳消费”到“碳循环”模式的转换,一方面从传统产业入手做减法,淘汰低效高耗能落后产业,节能提效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从新兴产业入手做除法,以 科技 创新为核心,大力发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氢能、储能等碳中和关键技术,主动作为发展绿色产业经济,做大工业碳循环规模。

“绿色许可”潮流将促使传统石化工业加快寻求“绿色标签”。 当前欧盟已开始以征收碳边境税、塑料包装税等手段设置“绿色壁垒”,以保护本国产业避免因采用更高环保标准而处于竞争劣势。这一趋势将对我国制品出口形成制约,并将倒逼石化产品加快寻求“绿色标签”,由此衍生的“绿色产品”市场机遇巨大。

2025年,预计可降解材料替代量将在80万 110万吨,单一材料包装年均消费增速将超过20%,合成材料回收利用总值将达到1500亿元,前景十分广阔。

4.拓展市场新空间

我国将成为亚太的制造中心、核心消费市场中心、潜在技术转移中心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疏堵点扩内需、落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也将为能源化工产业市场扩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从“内循环”上加快形成高效完整的内需体系,充分激发市场潜力,助推产业提质升级。“十四五”时期,中西部成为新的制造业增长极,东南部传统制造业梯次向中西部转移,拉动当地对能源化工产品的需求大幅增长,增速将实现两位数,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中西部天然气消费将增长244亿立方米,占全国增量的18.8%;成品油消费量增长850万吨,占全国增量的20.3%;乙烯消费量增长230万吨,占全国增量的12.1%。东南部则将加速创新,预计“十四五”时期高技术服务业营收、 科技 研发投入、高端合成产能占比均在全国的70% 80%,成为实现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力军和智能制造、高端材料、创新模式的策源地。

另一方面,从“外循环”努力改善外部发展环境,扩大区域合作空间。2020年底RCEP贸易协定的签署和中欧贸易协议谈判完成将对中国政治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利好,对能源化工产业的长远发展也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RCEP协议将在未来10 35年把超过90%的货物贸易关税渐进式削减到零水平,有助于在亚太区域内形成“内循环”,我国将作为亚太的制造中心、核心消费市场中心、潜在技术转移中心,在区域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协议各国的能源化工和制品产业链也将形成更加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将更有利于稳定油气供应和投资,有利于降低高端材料进口成本,有利于石油产品、合成材料、中下游制品出口。

5.前瞻布局新产业

“三桶油”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投资规模将翻番

在能源转型大势之下,当前国际石油企业正在通过合资、收购、风投等多种方式积极布局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可以说,未来十年能源企业的竞争,将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新动能效能转化时点的竞争。

“十四五”期间,预计“三桶油”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投资规模将翻番。中国石化构建以能源资源为基础、以洁净油品和现代化工为两翼、以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为重要增长极的“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在地热清洁供暖、光伏风电和生物燃料、氢能一体化、电动 汽车 相关业务试点示范等方面积极布局。中国石油将围绕氢能技术和服务,成立合资企业开展业务。中国海油也正式进军新能源发电,成立全资子公司中海油融风能源有限公司,主营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开发等,努力构建油气与新能源并举的业务模式。

6.主动拥抱新“智造”

提升企业感知、协同优化、预测预警、科学决策四方面能力

科技 革命将为能源化工产业打造智能化产业链创造良机,并撬动万亿元规模新市场。未来5 10年将是能源化工产业进行智能制造布局的最关键窗口期,我国能源化工企业可着眼提升企业感知、协同优化、预测预警、科学决策四方面能力,紧紧围绕三大要素进行攻关。

一是构架工业互联网平台“骨骼”,打造产业生态;二是培育工业软件“大脑”,增强智能化竞争力;三是涵养大数据“血液”,将其作为新时代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持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通过把握“工业4.0”变革机遇,将传统能源化工业务单元打造成为智能工厂、智能油气田、智能能源补给服务站、智能化研究院,实现全产业云生产、智运营,全面推动组织升级、流程升级、技术升级、管理升级,助力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7. 探索 发力新经济

构建新经济下的“产业投行”模式,打造能源化工全产业链新经济平台

能源化工业可以主动利用新经济催生发展新模式,借助覆盖面广、链接企业多、产业规模大等优势,构建新经济下的“产业投行”模式,打造能源化工全产业链新经济平台,从中小企业融资等产业痛点切入,连接资本、 科技 、资源赋能核心企业,通过搭建线上金融服务平台,统筹金融资源,发挥规模优势,向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提供多元金融服务,不断增加客户黏性,打造产融结合的闭环生态圈,进而重构产业生态价值,带动全产业链升级,实现产业生态中各方的增值分享。

8.转化改革新红利

各类改革举措密集出台,诸多改革红利加速释放

“十三五”时期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多路推进,基本完成“路线图”顶层设计。“十四五”改革重点将转向“施工图”,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等改革举措将密集出台,诸多改革红利将加速释放。

能源化工产业力争以改革红利释放新活力,突破体制机制瓶颈,形成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激发科研创新动力;以改革红利增强竞争力,聚焦战略安全、新兴产业、 科技 创新等重点领域,推进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创新,最终将改革红利转化为发展新动力,实现从规模速度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跃升。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碳中和 百万亿投资「碳中和开启万亿产业机遇全球视野下如何更好投资布局」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