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炒股倾家荡产到赚下1000万资产普通女孩15年财富自由之路

毯叔说:

我们常常都在羡慕别人财富自由的人生,却没有耐心认真思考自己手中的牌,都有哪些,应该怎么打。

今天的文章,我就想给你分享一个我身边朋友用15年逆袭人生,实现财富自由的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用来赚钱,以便能够在人生中最没价值的阶段,享受一点值得怀疑的自由。”——《瓦尔登湖》

大家好,我是毯叔的读者才愚,今年36岁,目前财富总值超过了1000万,依然在读博士。

赚钱让我可以心无旁骛地学习,学习又给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而我也没有太多的消费欲望。这些年,我和我的资产,一直在持续增值,人也因此变得安定和从容。

很多人会说,80后的成功,不过是抓住了风口变换的机会,但我要告诉你,这一切的得来,都不仅仅是运气和机会的叠加,而是我一步步慢慢谋划来的……

我的父母都是恢复高考后考上大学的,赶上了时代红利,二十岁前,我过着非常舒适的生活。

初中时,父亲迷上炒股,一度入驻大户室,名声在外。彼时,他的大学同学在另一家券商工作,主动与父亲恢复联系。

一向依靠自己判断的父亲相信了“纯洁”同学情,期望通过所谓“内部消息”大赚一笔,就瞒着家人使用杠杆,被坑到倾家荡产,连我们住的房子,也险些被银行收走,家道中落。

母亲不得不主动下岗,凭“工龄买断”一次性补助,保住家,自此,父母财政分开。

这是我第一次对“金融”这个当年还略显神秘的行业产生了复杂的兴趣,也学到了重要一课:

外界信息都只能是参考,不要轻信任何与你存在利益冲突的人,无论此人表现的多么可靠和善。

图源:网络

高考我顺利考上了财经专业。可大学时,母亲重病,我不得不中断考研,进入上市券商营业部实习,等待毕业正式入职。

工作后我才明白,课本学习,甚至那些经典理论,距离实际操作,有着天堑鸿沟。专业的意义,就是“学习,然后忘掉”:忘记那些具体的条条框框,固化学习的习惯,培养思维逻辑:知道从哪里找信息,知道向谁求助,知道如何思考问题。

母亲自知时日无多,为了能给我留下点家底,偷偷拔掉管子,主动迎接死亡。

然而,她去世不久,与母亲熟悉的大堂经理偷偷打电话告诉我:父亲使用我留在家里的一代身份证,试图将母亲用我名字存下的钱取出,被银行以我已成年为由拒绝了。

赶回老家,我才发现父亲已将母亲名下所有钱用死亡证明取出来,再次投入了股市。他并未向我透露半分,想来,也是怕我阻止。

那一年是2007年,一场山崩地裂正在路上。

图源:网络

那天收市后,我在公司的消防通道,无声流泪,哭了很久……泪水在墙上晕染出一片无根的浮萍,空气里,是楼下某高档酒楼飘来的油烟味。

苦难从来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永远是那个从苦难中挖掘教训,无论如何都绝不倒下的你自己。

“必须要有钱。”

我给自己定下了计划。

一个长相尚可的青春女生,在任何行业想要有钱,总有“捷径”可走,更何况,这里是金钱的聚集地“金融圈”。

当时与我合租房子的另一实习生很快成为了某大客户的外室,实习期未满便辞职,搬了出去。

坦诚地说,不是没有羡慕的,特别是当我囊中羞涩,不得不频繁搬家时,她还在和我抱怨别墅的落地窗太大,电动窗帘完全拉开都要好久。

图源:网络

但这些钱,也真不是人人能挣的,我参加过一次室友的饭局,她八面玲珑,说话婉转,伺候得当,看得出,背后也没少花力气。

而对面男人的眼神,感觉就像一只老鼠爬过我的脖颈。

我落荒而逃。

“必须要有钱,而且要靠自己。”

我给自己的计划又加了后半句。

2008年,大批老员工转行,人员青黄不接,我被内推进入广州总部工作。

午休时,校内网(当年一个热门网站)上一个帖子引起我的注意。大意是讲某人在大学时给富豪做外室,获赠一大笔钱,她用这笔钱雇人排队抢楼花,支付了几套房子的首付,房租还贷款,由于眼光很好,买的房子迅速上涨,她数次复制这种方法“滚雪球”,最后卖了其中的几套,还清贷款,并把当初的那笔钱加倍还给了已落魄的富豪,实现了财富自由。

虽然对她获得初始资金的途径我不认同,但我猛然意识到,这种财富增值方法其实可以复制。

通过对金融局势的分析,我对未来经济形势看好,也笃定后续会有楼市利好政策出台。他人恐惧时,正是入场的最好机会。

图源:网络

那个时候房东通知我,她要卖房来给自己的工人发工资,仔细问了下,价格非常合适:70万,109平,地段、学区配套都好,卖不上价,一是因有条铁路从楼下经过,二是大家都在持币观望,需要卖房救急的人又太多。

我赶紧联系了某次会议上认识的一位市政口的前辈,她分析,这条铁路很大概率在近几年就要弃用。结合自己几次作为领导秘书参加的行业碰头会上的信息,我决定利用租户优先购买权购入。

接着我又去找了一位一直对我很好的师傅,她有权决定公司账户资金调拨存放,是银行巴结的对象。她私下帮我联系了一家银行,对方承诺如果要贷款,会申请快速特批。

最棘手的就是首付了,母亲留给我的钱只够四分之一,由于与父亲交恶,我只能向母亲的亲朋借钱,却遭受各种冷遇。

哎,资本的最初积累总是伴随着辛酸屈辱的,守住底线,抓住机会才重要。

最后外婆实在看不下去,把自己唯一的房产证压给了一位亲戚,帮我凑够了大头。

接下来两年,经济逐渐回暖,我的工资也开始上涨。

回头来看,金融危机对我本人几乎没有很大影响。

因为作为最底层员工,我的分成本来就几乎没有,基本工资也比较低,按比例减发工资的绝对影响就小。

大家都或主动或被动地走了,我留下来了,反而成为了机会。

图源:网络

我在大学时,逃了很多课,以保证自己能够兼顾竞赛、学生工作、考证,在保证期末考试高分的基础上,也学了很多能够让老师印象深刻的技巧,甚至我逃课最多的两门也得了全班最高分。

虽然很节省,但我还是花钱报班学习了速记、翻译、写作,特别是申请经费的语言技巧。这些日后都成为了我能够陪同当时某位高层女领导出席会议的原因,她最后甚至让我代她出席某些常规会议。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我都是个“性价比”很高的小员工,没有被裁的风险。

而另一方面,在这些会议上,我接触到大量本无法接触到的信息和人,近距离学习了他们的思维方式。这是最宝贵的收获,比工资带来的收益长远的多。

而正是这些经历,让我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

你的核心竞争力才是你赚钱的底气。而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你的“可利用价值”,如何从利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你能给对方创造怎样的价值,这些都是需要持续学习和刻意练习的。

后来几年,我的房子增值了不少,但我的钱还是太少了,一套109平的住宅可以撬动的杠杆也太少了,一线城市房价上涨,购买和贷款政策开始逐渐收紧。

于是,我将目光又投向了老家,某省会城市。

原因是什么?

地域间存在发展时间差。

比如发达国家的经验,往往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

同理,一线城市过去成功的经验,复制到当下的三四线城市也可能有效。

所以,我决定把广州的房子卖掉,用卖房的钱,在老家支付了四套住宅首付。当时外婆在省老年大学的同学向她透露了重要信息,某个当时垃圾填埋场附近的地段,非常可能会成为未来的地铁出口,该区虽然目前房价极低,但由于政府机关办公楼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目前严重不够用,市区拆迁昂贵,未来可能搬迁到该区。

经过分析,我想来想去,觉得只要有一条成立,这个地段都将大涨,且外婆所居住的市中心大院一直在传拆迁,却突然没有下文,我决定立刻买入。

图源:网络

与此同时,我换了一个工作,由于研究项目频频获奖,每次领导去领奖回来都非常高兴,虽然我没有署名权,但也获得了一些经济“补偿”,慢慢有了些积蓄。

但我并没有立刻给亲戚们偿还本金,依然定期支付着当时约定好的借款利率,因为我知道,除了房地产,我还有其他投资机会。

2015年,我在股票连创了十四个停板后卖出(彼时我已跳槽,不从事证券工作了),别人都在可惜说我傻,但我总觉得,人不可能永远在风口上。

正在犹豫是不是把亲戚们的借款还了,恰好又听到新闻,公积金贷款上限即将提升,与我私交甚好的一位同事,是以前银行口转过来的,他问我要不要去一个“穷省”省会买房,因为他银行的前同事们都开始去那买房。

我赶紧趁节假日去二手房中介门店转悠,并没有什么人,大家的目光还都在股市上,常常一下午门店只服务我一个客人。

这是我最喜欢的时机,风未起,悄潜入,我再次购置了一套优质小区的房产。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15年下半年风口转换,房价接替了股市的疯狂。

2016年底,我把最后这套从股市“抢来”的房子卖掉,偿还了所有的欠债,由于消费欲望不高,我已经从租金的现金流入意义上实现了财富自由。

房价增长后,物价必然上涨,无论是温和还是凌厉,因此我将暂时用不到的钱大部分置换成了黄金。

图源:网络

交接完工作,我就辞职了,全心全意准备考研,最后高分考上。

当年我暗暗发誓,有天一定要回学校拿回自己的硕士学位,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并在与比自己小十多岁的同学们竞争中,拿到了GPA第一的成绩,也因为年龄和工作经验的优势,在硕士期间得到老师的青睐,顺利申请直博。

导师笑着和我说:我最喜欢你们这些财务自由的人来读学位了,心无旁骛,一心追求学术,还不在乎导师有没有经费。

而事实上,他给我提供的科研经费堪称丰厚。因为我向各方“要钱”的文案功底和个人经验这时候又派上了用处。

现在社会上很流行一个词叫做“松弛感”,这个词说来容易,可普通人的松弛感,几乎都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紧绷奋进之后,才能真正舒展。

正如人们从来都看不见黑暗里担惊受怕拼命吮吸养分的种子,只会在你冒出嫩芽迎风招展的时候赞叹:哇,多么松弛!

我知道我这点成绩,在高手如云的网上,根本算不了什么,但这已经是我能够达到的极致了。

有人也可能会说,我这样太累了,但我没有办法,毕竟一个人只要想向上突破,从来就没有容易的,必须处处筹谋,处处比别人多想一步。

如果不是这样咬牙坚持,连躺平都是一种妄想,因为我们身边的引力只会把你不断往下拖拽。

图源:网络

而如果你问我,我到底靠什么?

想来想去,无非是扎实的思维功底、多元的信息渠道、内收的自尊和有方向的坚持,再加上一点点运气,和抓住运气的能力。

我的经历可以复制么?

我不知道,但我想它总可以给你带来一些新的思考,毕竟我们的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打破自己……

作者:才愚

推荐:毯叔

*「毯叔盘钱」所有内容系个人观点,仅以交流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读者结合个人财务状况,独立决策。

父亲炒股倾家荡产到赚下1000万资产普通女孩15年财富自由之路

父亲沉迷炒股,当女儿的该怎么办?

炒股本身就是需要靠运气以及经验的,如果自己的父亲本身就拥有多年的炒股经验的话,那么做女儿的可以支持。但是如果自己的父亲本身就不懂,并且经常亏钱的话,那么作为父母的子女,应该及时的制止。因为虽然炒股能够让自己获得暴利,但是也会让自己倾家荡产甚至背上巨额的负债。

怎么看待炒股这件事?

对于一些商人来说炒股是能够给自己带来利润的事情,但是普通的股民想要通过炒股来致富发家的话,是一种极其不稳定的职业。如果本身家境就比较富裕,可以将炒股做成一种爱好。但是作为普通家庭来说,还是要踏踏实实的工作。不要想着一夜暴富的事情,简单来说炒股就像是买彩票一样。而且这种行业并不是投资的越多赚的就越多,股市的行情就像天气一样阴晴不定。

应不应该支持自己的家人炒股

家人往往是最熟悉自己的人,所以会了解其是否适合炒股。并且即使是适合,也只能把它当做一种业余的爱好,并不能沉迷其中。因为某些沉迷就可能会导致付出沉重的代价,类似于炒股这个行业,每天都是几家欢喜几家忧的。想要更好的去养活家庭,就要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如果家中有炒股的,作为身边人,应该及时的劝阻,千万不能放纵他们。让他们认清楚股市的真正行情,同时不要让他们沉迷于其中。

如果自己有炒股的经验该不该炒股?

如果本身就对股市的行情很了解,并且有长期混迹于股市的经验的话,那么可以通过炒股这个行业来发家致富。小编本人还是不提倡以炒股为主要工作的,可以将其发展成自己的副业。把赚的钱套现成房产等固定的资产,这样也不会让自己到头来一无所有。

父亲炒股倾家荡产到赚下1000万资产普通女孩15年财富自由之路

真的有靠炒股发家致富的例子吗?

有的。

沃伦·巴菲特(WarrenE.Buffett),男,经济学硕士。1930年8月30日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他是全球著名的投资商,主要投资品种有股票、电子现货、基金行业

2020年4月6日,沃伦·巴菲特以5900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胡润全球百强企业家》第3位。2020年4月7日,沃伦·巴菲特以675亿美元财富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4位。

扩展资料:

炒股发家致富需要知道的知识

1、弱势格局炒股赚钱难度更大

众所周知,在股市处于牛市时,基本上炒股还是能够赚到钱的,当然,赚到钱和赚大钱还是有区别的,赚大钱实现发家致富的始终也还是属于少数的一部分,而在弱势行情之下,对普通散户股民来说,要做到养家已难度不小,何况是要致富,换句话说,这是大部分人股民难以做到的任务。

2、早期炒股发家致富的都是“牛散”

虽然大部分人炒股都很难实现发家致富,但是并不是说不存在,事实上依然有小部分的人通过股市实现发家致富,甚至财富自由,能够创造这样惊艳的财富传奇的股民通常被称之为“牛散”,也就是说,属于比较牛气冲天的散户,比如早期的杨百万、林园等牛散就是在股市发家,这些都是市场所熟知的一些牛散,不过这些牛散后期基本都进化为专业投资者了,这就不能再列入散户行列了。

3、真正顺势而为才能有大成就

在杰克相识的人当中,也有通过炒股发家致富的例子,属于在2005年前后入市,买进了具有股改大利好的相关个股,更重要的是——能够坚定持有到2007年大牛市,基本上都能收获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丰硕成果,可以看出,要在股市靠炒股发家致富仍然需要具有大行情的背景,继而要做的就是顺势而为的“捂住”操作方式,而不是拿一拿赚到了就卖掉了,话说回来,并不是谁都具有这样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父亲炒股倾家荡产到赚下1000万资产普通女孩15年财富自由之路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