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为何不是每天都能操作好好算算这笔账呢,小单哥炒股十年

有股民问,原来炒股并不是每天都能操作的吗?还得等,到位置,风险收益比合理后才行?

  @玉名 是的,如果说,你来股市是玩玩的,然后就离开,那怎么操作都可以,是一种体验;而要是想长期操作的,就要思考的更多的。包括大家可以看到《行业型利润揭秘,不同时间周期皆有奇效》,为什么选择的是3年期和5年期的基金收益分析?还有更长的10年,以及更长周期的分析?因为不同周期对应的策略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5年必然经历一个大的牛熊周期;3年,必然经历行业的切换,因为一个行业再强也会变化了。这样,就意味着这样周期中,要有行业选择,盈利模式切换,仓位的改变。这里面就涉及到我们要等待伏击位置后博弈,而不是说,你今儿想操作,就能操作的。要严格按照这样的模式去执行的,回落到风险收益比合适的位置,反复博弈的。

   举例来说,我们看到一些行业自身在不同时间扮演者牛熊不同的角色。远的不说,以2022年来看,房地产、基建等行业,原来在调控周期中,调整和下跌明显,而3月中旬开始,明显走强,然后5月中下旬出现利好(房贷、LPR等利率下降)反而呈现派发。包括地产板块内部不同周期也有分化,以保利-发展为首央企,以及浙江-建投、中交-地产等妖股,还有世-联-行、我爱-我家等房地产经纪企业,也是有不同的节奏。这意味着,板块本身有强弱节奏,板块内不同风格也有各自的节奏,所以在于相关分析。

  那么,股民不按照规律博弈,非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个股本身的规律去做,然后回来抱怨个股如何,这就是问题了,2021-2022年的新能源题材就是这样的典型,整体强势,但局部回落也很多,必须按照周期博弈。很多股民,之所以屡屡失败,是坚定的输家,绝不是因为个股,或者不知道好股的代码,而是源于他整个思维模式和操作体系的混乱,不研究市场规律,也不按照对应模式执行,这才是核心。也值得包括玉名在内的每一个投资者,日常反省和对照找寻自身问题,并解决的关键。

  在《警惕操作中的“感觉误差”?热点行业模式梳理》中给大家图解了指数、银行、芯片、光伏、疫苗等行业板块,时间过去了一段时间,我们又看到了市场的变化。

  但很多因素又没有变,这些行业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实际操作感受和股民想法,完全不同。会发现没有一个舒服和安全的热点,芯片,涨跌周期各半,上涨时多犀利,调整时就有多折磨,所以调整一段周期后,寻找明显的小平台,然后博弈就会好很多,这是一个等待的过程。

  新能车领域个股众多,但我们按照行业细分,就能够看懂里面的联动,哪些是锂钴,哪些电解液,哪些整车,哪些是特斯拉产业链等,这些并不是齐涨共跌的,往往是子行业之间的联动。疫苗,我们说产品为王,那么,有个问题,如果连自己博弈个股的产品都不知道,也不明白,那么别强求,换一个自己能看得懂的板块,但每个行业都需要自己实践经历和研究功课的堆积,才能换来利润。接下来,我们就详细梳理这几个大家关心的行业和遇到的问题,如芯片、疫苗、创新药、新能车、新能源等,供大家参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炒股为何不是每天都能操作好好算算这笔账呢,小单哥炒股十年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