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园现在怎么样了,林园炒股最忌讳什么

********************

最近这段时间,我打算从王国斌开始,按照先后顺序,把王国斌、陈光明、张坤、冯柳、谢治宇、张磊、林园、段永平、裘国根、蒋锦志、高云程、萧楠、邱国鹭、孙庆瑞、卓利伟,以及高毅围炉夜话等等一众大佬的书籍或演讲或访谈全部看完,并且,把对我有一定冲击或有一定启发的观点摘录出来,分享给大家。今天就轮到了林园。

********************

第1229天,阅读完毕第252本书,林园的《财报掘金》。这本书出版于2022年10月份,讲述的是,站在林园的视角,他是如何看待财务报表中隐藏信息的。

如果读者曾经读过唐朝的《手把手教你读财报》,你会发现,读完唐朝的书,除了白酒类股票,其他股票你还是不会分析,为啥呢?因为唐朝并没有教你白酒行业之外的股票如何来看。另外,唐朝也没有教你如何识别财务报表中间的陷阱,哪些陷阱是非常有必要去识别的;唐朝也没有教你如何动态构建简单的三张财务报表,如何动态去看三张报表的勾稽关系。

上面这些唐朝没有教你的,林园试图去教你。当然了,唐朝的书几乎没有太大难度,林园的书还是有些难度的。我有些担心,部分内容,可能读者看不懂。

********************

这是林园的第3本书,我觉得这本书比第2本书好。第2本书《复合增长》主要内容和第1本书《林园炒股秘籍》重合度比较大,主要是从《林园炒股秘籍》中抽取出的内容,并且没有进一步的扩展。已经被我严厉吐槽。

第3本书,可能出版的时间比较新,并且,以财务报表分析为主题写作,所以,与第一、第二本书的重合度不是特别高。而且,在第1本书探讨的很多内容之上,做了更新的推广,还是值得翻一翻的。

当然了,林园的书嘛,免不了自吹自擂一番。我们把他吹牛的水分挤掉,剩下的就全部是干货了。

********************

想想林园也挺不容易的。在资产管理行业,基本上人才都是以5年为周期不停轮换。上一个5年的优秀人才,未必能活过下一个5年;下一个5年的优秀人才,现在大概率还没崭露头角呢。但是,像林园这样子已经在资本市场活了20多年(注:林园说有30年,但我要扣除掉过于神话、没法验证的时期),而且,还活得很好的人,真的是少数。所以,他的投资方法还是挺值得我们研究一下的。

********************

如果净资产收益率低,利润支付成本后会所剩无几,企业面临的风险相对较高,一旦营业收入或者利润率下降,容易出现债务风险。这样的企业就算是市盈率不高,但支付能力差,内在的增长性也较差,仍然没有太大的投资价值。

********************

第2页。

众所周知,中国股市属于政策市,经常会和经济走势脱钩,各走各的路。

分析人士大致分成两派,有人坚持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认为经济有转好的迹象,股市才会有表现。有人认为中国股市和经济没关系,必须要听国家的话,政策往哪里指,股票就在哪里涨。

这两种看法都有道理,但也都有无法印证之处。2015年的牛市和经济周期没多大关系,用经济数据分析必然一脸茫然。而一些不断推进的政策,例如,地下管线、海南概念,每年都会提出来,但股价却很少上涨。

********************

第15页。

2020年,因为突发疫情,口罩的价格直线飙升。涨价刺激很多企业采购新设备扩大产能,但新生产线开工需要1~2个月的准备时间,口罩生产出来还需要时间去建立销售渠道。于是,疫情最为紧张的时候,口罩的供应明显跟不上,导致价格飞涨。价格管控后,许多地区根本买不到口罩。多数生产线投入生产,产能提升上来之时,国内疫情已经开始平复,口罩的需求锐减。一时间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使口罩价格大跌。疫情期间20元钱一个的口罩,价格跌到了0.2~0.3元钱,动作比较慢的企业损失严重。

A股市场中,口罩概念一飞冲天,但除了原来就有设备的企业,口罩的需求暴涨并没有给多数口罩概念企业带来利润增长,这些企业的股票只在短时间冲高,随即就一跃不振,而很多追热点的股民,也损失惨重。

我的点评:供给弹性也很重要,所以我们也要重视供给侧,这里的供给侧并不是供给侧改革之后的行业产能出清,而是指,这个商品,除了我这家企业,没人可以提供。

所以我们要寻找有需求,但是供给没有替代性的企业。

********************

第44页。

行业分析的首要任务,并不是找到哪个更好,而是排除所有不行的行业。无论在什么经济周期,不管企业的财务报表如何靓丽,行业不行就决不能碰。避开这些问题行业,剩下的行业总有机会。

我的点评:段永平段大哥也认为,行业是用来做删减的,用来做减法的;哪些行业不做,我们要很清晰的知道;先把这些行业中的股票全部剔除掉,其他的再说。

********************

第51页。

聚集过度性衰退。这是由于产业过度投资引发了产能过剩导致的衰退。对于这类衰退,林园总是有预见性,例如,近年的风电投资热、光伏投资热,热点出现之时人们趋之若鹭。但无论朋友如何描述美好画卷,林园都不为所动,他的理由很简单,这么一窝蜂地上马,必然会出现产能过剩,大部分投资砸进去连个水花都不会起,没有办法预测最终哪家能够胜出。但就算胜出的企业,利润空间也被压到极限,根本不具备投资价值。

下行期的企业,不具备投资价值,但有重组的可能性。不过,重组消息公开时,股价可能已经很高,一旦重组失败,很可能遭受较大损失。林园从来不考虑下行期企业,他在做行业分析时,首先就是把下行期行业剔除,避免浪费时间。

********************

第73页。

林园在2002年初翻查贵州茅台的财务报表,发现贵州茅台的现金流非常充足,1999年的报表,茅台集团的应付账款是30919891.95元,而预收账款高达86012360.84元,二者之间相差2.5倍左右,这已经证明茅台酒是抢手货,经销商需要提前预付账款才能拿到货。到2001年底,茅台集团的应付账款降到10084988.04元,预收账款高达306147007.77元,二者相差了近30倍。

在当时,五粮液价格高于茅台酒,企业规模和利润都高于茅台集团。在1999年,五粮液集团的应付款是40926765.5元,预收账款高达666367419.4元,和茅台集团相差约16倍,五粮液的受欢迎程度远高于茅台酒。而到了2001年底,五粮液的应付款达到242014437.79元,

预收款则为894549790.9元,和茅台集团相差收缩到了3.7倍。应付款项和预收款并无直接关系,应付款项一方面反映信用度,一方面反映现金流。而预收款则主要表现为紧俏程度。三年间,茅台酒厂的信用度不断提升,现金流也表现良好,最重要的是茅台酒的市场需求量至少增加了3.56倍。五粮液的市场需求一直领先,但只扩大了1.34倍,随之现金流出现了一些压力。

我的点评:林园非常重视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他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通过应付与预收来提前判断茅台和五粮液的江湖地位的变化。

从此以后,五粮液开始走下坡路,茅台不断超越五粮液。

********************

第120页。

林园认为对应收账款应予以足够警惕,尤其是同行业中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企业,风险很大,必须注意回避。另外,因为这个收入项并不需要马上支付现金,财务造假者最喜欢在应收账款中动手脚。

********************

第127页。

2019年12月,广州浪奇发布公告,企业协议拆迁,将获得25.87亿的拆迁款。这笔款子是广州浪奇2018年利润的78倍。公告发出后,股价连续涨停。涨停结束时,广州浪奇的市值约为43亿。如果拆迁款尽数到位,并计入利润,那市盈率只有一倍多,是全A股市盈率最低的企业,没有之一。按照常规,广州浪奇股价翻个几倍也不奇怪。但实际上,该股创下短暂新高后,便跌跌不休,至2020年下半年,股价已被腰斩了两次。2021年5月,企业终于挂上了*ST的帽子,面临着退市的风险。

所以,表面的利润不一定是财富,也有可能是陷阱。虽然利润总额很重要,但林园对利润总额的构成更为重视。与其说重视利润总额,不如说林园最为重视利润质量,他选择的每一只股票,企业利润的构成都非常健康。

分析一家企业的利润质量,要考虑三个重要问题:生产什么;卖给谁;凭什么。不过这三个问题的分析,超出了财务报表范围。

********************

第150页。

最后,还要提醒读者,不同行业的投资分析的标准不同。机场、高速等以固定资产赚钱的,聚焦于主业最为稳妥。而医疗医药行业,需要打通上下游,对外投资的目的是完善产业链、实现利润最大化。这类处于成长期的行业,围绕产业链的投资最值得期待。但不管什么行业,如果大规模跨界投资,最好敬而远之。例如,做酱油的企业投一大笔钱去开发芯片,多半是磨刀霍霍向韭菜。

********************

第160页。

投资就要投垄断行业,垄断的判断标准体现在财务指标上,表现为资金充裕。还要判断垄断的产品是否是公司盈利的主要来源,毛利率的变动是否稳定。一般来说,垄断企业的毛利率应在80%以上。

********************

第162页。

要知道一家企业毛利率出现连续一两年的上升并不罕见,但持续四五年都在上升则非常难得。毛利率的上升说明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而供给却跟不上,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价格使毛利率上升。另外一种情况则被称为边际收益递增,是指企业生产100万元的成本是50万元,生产200万元的成本并不是100万元,而是75万元。产量提高成本下降,也会使商品毛利率上升。

从山西汾酒入手,林园调研了所有白酒行业,尤其关注五粮液和贵州茅台。五粮液在当时是高端白酒的No.1,因此成为林园第一重仓白酒股。但他发现贵州茅台2002年的毛利率高达81.44%,而五粮液由于不断扩张,致使毛利率下降到42.9%,与山西汾酒都相差甚远。于是林园开始调仓,逐步抛出五粮液,将主要仓位转移至贵州茅台。当然,林园下决心移仓的原因比较复杂,并不仅仅是毛利率。

毛利率反映的是一个商品经过生产转换后增值的部分,也就是说,增值越多毛利就越多。浙江皮具小作坊的真皮包,批发价不过10%~20%的毛利。但LV包可以在成本上加99%的毛利。品牌附加值使同样材质的相仿商品出现了天差地别的毛利,小作坊和LV的股票在市场上交易,正常情况多数人都会选择LV,高附加值是高毛利率的基础。

********************

第167页。

利润表中的三大费用对企业的毛利率影响不大,但对净利率影响很大,净利和毛利之间的成本大部分为三大费用。但是三大费用并不好调整,销售费用直接影响到营业收入,有竞争对手的企业极难减少销售费用。中国的医药企业销售费用占比越高,往往营业收入越发好看,所以销售费用减少未必对企业有利。

管理费用涉及企业内部管理架构,通常变化不大,如果发生剧烈变化,意味着企业的高层出现变化,凶吉难料。

财务费用和企业的融资密切相关,产品毛利高,营业收入增长稳定的企业,财务费用增长不一定是坏事。但产品毛利低,财务费用高,则意味着企业的资金链有较大风险。

另外,原来的财务报表将研发费用列为管理费用之一,现在新会计准则要求将研发费用单列。基于中国进口替代的大方向,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研发费用是企业能够脱颖而出的基础,在现代医药和科技领域中尤为重要。

********************

第173页

2011年,许多人劝说林园卖掉贵州茅台,认为贵州茅台价格太高,但林园坚定地持有贵州茅台绝不卖出。林园计算过茅台酒的存货,2011年年底,茅台集团报表显示存货为67.34亿元。要知道,企业的存货一般只计算成本费和人工费,当时茅台酒的批发价是670元,按照批发价计算,这些存货价值约2400亿元。当时贵州茅台股票价格在200元波动,按照10.4亿的股本计算,茅台集团的总市值不过2000多亿元,贵州茅台不但不是一般人认为的高估,反而是被严重低估。存货一般由原材料、半成品和库存商品构成,但半成品和库存商品的价值并不按市场价计算,而是按照原材料和人工费用计算。

2019年茅台集团的252.8亿元的存货,相当比例是半成品和库存商品,会计成本仅仅是茅台酒出厂价的10%不到。当时茅台酒的批发价已涨到了1350元左右,根据茅台酒的毛利率估算估算,茅台集团存货价值约13000亿元,仅比15000亿元的总市值略低一点(2019年年底),这是许多机构勇敢持有的底气。如此之高的存货和应收账款票据比较,后者完全可以忽略。

我的疑问:通过存货以及批发价,算出来这些存货的市场价值,林园是怎么做到的?关于茅台,有没有什么计算公式?是通过毛利率倒推吗?还是通过吨数来计算?

如果有知道的同学,欢迎给个答案。

********************

第194页。

林园首先比较了为数不多与港口有关的企业,发现北方企业的发展明显弱于南方,于是他聚焦于厦门港务和上港集箱两家业务在南方的上市公司。我们知道企业的资产是创造财富的本源,资产有很多种类型,对港口相关行业而言,固定资产是最重要的盈利工具。

在万物复苏的季节,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企业必然会加大投资,所以分析一家企业要看企业的投资规模以及投资方向,一家熬过下行期的企业要是大肆购买理财产品肯定不太适合长期投资。

厦门港务的资产负债表显示,2002年后新开工的工程较少,一直到2005年才开始扩大固定资产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比例远高于工程投资,可见厦门港务更倾向于投资现成的企业,而不是固定资产建设。

与上海机场类似,此类企业盈利依靠固定资产,而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需要一定周期。2003年是复苏的开始,厦门港务如果加大固定资产投资,那么固定资产会在经济上行期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收益。

而股权投资多数都会溢价,在复苏期收购并不是最佳选择。简单表述,这类企业在复苏期投入1元钱,未来可以赚回2元钱;而在复苏期收购股权,是1元钱的资产要1.5元,还需要磨合、整顿才能盈利,显然专注主业更为划算。

********************

第212页。

老龄化并不受经济周期影响,有没有下行期人都会变老,钱多钱少都要看病保命,所以医疗医药行业的需求必然增长。

为什么不提养老行业呢?虽然养老行业的需求更加旺盛,但是养老行业本身就需要劳动力。老龄化导致劳动力缺乏,而劳动力缺乏又限制了养老行业的发展。目前中国老人的福利有限,不足以使养老行业有足够的利润,养老行业就产生了利润和劳动力匿乏的矛盾。必须要解决这个矛盾,养老行业才会爆出黑马企业。

而医药、医疗则不同,这两个行业虽然也受到人均收入的限制,但中国目前的医保制度比较完善,在医保范围内,多数人看病的负担不重。一些不常见病可能医保无法覆盖,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可以负担起医疗费用,所以这两个行业的市场在不断增长。

********************

第228页。

其次,利润表显示,蓝田股份1999年的营业现金流是20.7亿元,2000年是20.4亿元,同期的经营现金净流入分别是6.91亿元和7.85亿元,显示了该公司根本不差钱。但是,蓝田股份在这两个年份分别产生了2150万元和6340万元的银行贷款。企业现金流紧张去贷款属于正常,而现金如此充沛,再去贷款就不太正常。

无必要的贷款只是猜测动机,但在现金流量表中这两个年度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入分别是-7.08亿元和-7.15亿元,这就不太好解释了。经营现金流入是在年底统计,而投资活动从年初开始,用投资的现金流出对比经营现金流入不难发现,蓝田股份基本是挣多少钱就投资多少钱,而且是投资之前就知道年底能挣多少钱,账面上永远都剩不下多少现金,计算得如此精确简直是奇迹。到了2001年,蓝田股份的贷款暴增到6.93亿元,这与企业宣称有良好的现金流完全不相符放大近10倍的贷款,证明了该公司现金流出现了很大问题,蓝田股份声称的现金流充裕是个谎言。

另外,蓝田股份的毛利率比同类型企业高出10%~20%,这是低附加值的农产品从未有过的高毛利率,蓝田的品牌、垄断性并不足以支持这么高的毛利率。

********************

第245页。

2010年公司利润翻倍,按理说经营现金流量应该增加,但实际减少了3200余万元。2011年利润仍在大幅增长,但经营现金增长微不足道,这说明撑子岛的经营缺乏现金流入,34%的毛利率是假的。

另外,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营业总收入和利润都在高速增长,按照常识来说,产量增长人工肯定增长。而这两年,工资增幅和利润增幅并不成比例。公司年报中,除了董事长吴厚刚的工资外,其他高管的年薪均没有明显上涨。利润连年大增,公司如此吝啬,员工还能忍辱负重,真有些不可思议。

我的点评:有难度的企业,就不搞了吧,越早放弃越好。

********************

第249页。

尔康制药从2013年开始,营业收入增速越来越快,2014年,利润总额增长50%,2015年,增长近100%。这种增速充分证明了公司产品旺销,但存货却出现了异常。

2013年,存货略微增长,属于正常。但到了2014年,存货出现了100%以上的增长。淀粉原材料有保质期,且没有购买难度,企业没有囤货的动机。既然产品如此畅销,存货高涨有些说不过去。

与存货相关的是预收账款,在贵州茅台的案例中我们知道,供不应求的商品通常需要采购商提前支付定金,因此形成预收账款。但是尔康制药的预收账款在2014年之前并没有明显增长,2015年虽然预收账款大增,但5642万元的额度对比17.55亿元的营业收入简直微不足道。很难想象如此畅销的商品每笔交易都是一手钱一手货。

与预收账款对应的是应收账款,畅销货都需要及时付款,可是尔康制药的应收账款始终都占营业收入15%左右的比例,这也比较反常,不符合畅销商品的基本规则。

从2013年起,尔康制药的利润保持在30%~50%之间,这么高的利润增长率并不常见。按照规律,利润高速增长,结现率又高,企业的现金流状况应该很好。但情况并不是这样,2013年到2014年,公司的货币资金从5.02亿元降到了3.5亿元,与利润的高增长不符,尔康制药给的说法是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

可问题又出现了,尔康制药的公告中声称,公司固定资产从2014年底的7.19亿元增长到2016年底的17.6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6.86%。2015年和2016年分别增加了7亿元和6亿元的固定资产,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从在建工程转入的,分别是6.78亿元和5.55亿元。

企业投资固定资产一般就是为了增加产能,产品需求旺盛开设分厂和新生产线都属于正常的经营投资。和上面的疑点汇总到一起就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产品真是处于垄断状态,别的竞争者无法参与吗?如果真是独此一家,为何没有多少预收账款,而应付账款却如此之高?如果需求有限,客户稳定,为何要投入如此之多的固定资产?如果有人向尔康制药的董事会提出这一系列问题,他们很可能无法答复。

我的点评:巴菲特说,我专注于一英尺的跨栏,而不是7英尺的跨栏。

这么有难度的企业,留给别人赚钱吧。

********************

林园现在怎么样了,林园炒股最忌讳什么

赵本山“靠山”曝光,在东北无人敢惹的他全靠“四大金刚”护体,他们是谁?

对于赵本山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他也被大家称为是喜剧大师,之前赵本山也在春晚的舞台上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多的精彩作品,也带给大家非常多的欢声笑语,虽然现在赵本山已经退居幕后,但是他的实力仍然不可小觑。从一位贫穷农民家庭的孤儿,成为雄霸春晚的小品王,赵本山如今已经是年收入过亿的文化企业家。

熟悉赵本山的人应该都知道,赵本山非常的有眼光,他很会用人,也有很多人说赵本山之所以会这么多年来屹立不倒,也源于他手下的几位得力干将。

张家豪

张家豪能够认识赵本山,就是赵钢引荐的,当时赵钢和张家豪俩人非常聊得来,赵钢当时就觉得张家豪很有能力,便推荐给了赵本山。

赵本山当初最看重的,就是张家豪“背景”,张家豪在石家庄的名气还挺大的。而且也是道上的人,赵本山有了他,自然就没什么人敢惹自己了。而张家豪愿意留在赵本山身边,也是因为赵本山很器重他。后来成为了赵本山的贴身助手,之后就成为了现在本山传媒的副总裁。就连赵本山自己的影视作品,都经常带他,因为他长得还挺有明星相,而且演技也是挺不错的,这倒是挺让人意外。

赵钢

他是赵本山的保镖兼经纪人,赵本山对他的帮助是很大的,像《马大帅》这部作品中的赵钢一角,就是赵本山为他量身定做,连名字都没改。

他是一位非常有魄力的生意人,但是后来因为经营不顺破产,和赵本山是在一次朋友聚会中相识的,赵本山非常看重他,知道他事业不顺就说服他,当了自己的经纪人。虽然赵钢现在已经离职了,但赵本山对他的影响一直是不变的。

于震宇

他是一位十分有胆略的年轻人,他是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穷小子,可是凭仗一身的硬功夫就跑到了本山艺术学院去面试。但因为条件差,最后于震宇也没有去成,为了生计的他就成为了赵本山一对儿女的家庭教师,就这样干了很多年,孩子们也长大了,赵本山就把他调到了自己身边,做贴身助理。

陈永青

曾是中Y领导的警卫员,还是散打王和神枪手,他曾保护过李彦宏、成龙等大咖。如今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保镖公司,而且随后凭借着和赵本山的交情打造出来的口碑,很多大佬也纷纷对于伸出橄榄枝,雇佣其当自己的保镖,可以看出陈永青的实力很强劲了。

结语

有人戏称“过了山海关,有事找本山”。确实,赵本山的事业做得很大。但是作为一位草根出身的演员,白手起家有了今天这份家业也很值得佩服。如今本山大叔年纪也大了,还是希望大家以祝福的心态对待他,毕竟他曾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欢笑。

林园现在怎么样了,林园炒股最忌讳什么

为什么说普通投资者,特别是刚入市场就学价值投资是危险的?

普通投资者,刚进入股市,不管是学价值投资,还是技术分析,实战起来,都是比较危险的,因为股市本身就是利润和风险的结合体,对于新股民来说,很多人是一张白纸,实战 操作很难有好的结果。

对于新股民,我还是不建议学习价值投资,而应该去学技术分析,这可能也就是你说的,刚入市就学价值投资是危险的吧。

其实,不管是哪种投资,只要学好实战应用好,都可以赚钱。但是为什么我建议散户学技术分析而不是价值投资呢?

价值投资不是分析一下报表那么简单。即便看财务报表,真正能读懂分析透彻的人又有几个?经济学本科的人我估计也很难把所有报表都看透,甚至可能被报表数据所蒙蔽吧。要想了解企业的真正情况,一定要实地调研,谁有时间和金钱?即便你去了,公司肯定还不接待你个人。即便接待了,你看到的可能也不是全部也不一定是真实的。

君不见,好像每年都有绩优白马股出现踩雷的事情啊!

总之,目前的状况下,学习价值投资,我认为不适合散户。

对于散户而言,学好技术分析,就能从图表上掌握主力的动向。从而及时跟进,享受拉升的快乐。

主力做一只个股目的一定是为了赚钱,一定会有建仓买入,洗盘,拉升,出货的过程。这个过程,不管是从成交量还是K线图,以及均线、MACD等技术指标上,都会有所反映。

只有主力资金关照的个股,才会有好的走势。没有资金介入的个股,一定是长期低迷的个股。因此,只要掌握了技术分析的内容,在实战中不断总结应用, 不断提高,就能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操作理念和模式,最终走上高手的行列。

当然,学好技术分析以及实战应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长期不断学习和实战,并且总结提升,最后形成适合自己的操作系统,这个过程可能会很长,一般至少需要8-10年,这也差不多是一个牛熊周期的转换。

这个过程是非常漫长而又痛苦的磨砺,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有可能在这个阶段完成从量到质的飞越。

价值投资就是个噱头,好公司谁上市啊,上市了就等于裸奔,好公司上市了也不会有好结局,原因很简单,上市公司的每一个决定,每一项事件都要公告,公司是透明的,老总是透明的,不然你就涉嫌违规,这是证券法规定的,不然,你公司借了广大散户股东的钱,不受约束那还了得,尽管这样还是有很多老总铤而走险,透露信息,操纵股价,被罚款进局子去了,所以价值投资也就是个说法,只是那些聪明的老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有能把股价合理的推高的本事,最终还是会跌回来的,所以投资者和菜市场的低买高卖的菜贩子没多大区别,眼睛不亮,看走了眼,做了赔钱的生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至于说危险不危险,一切事物都有两面性,收益和风险并存,所谓的危险,只是那些想从普通投资者手里,借用普通投资者的弱点多敲一笔的借口而已,普通投资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韭菜的而命运,不过泱泱世界中也不缺乏火眼金睛者,获利丰厚,全身而退,实现了财务自由。

这话说的没毛病。初入股市就学价值投资绝对是危险的 。

价值投资的真谛是上市公司 股票价格低于内在价值 ,或者 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速度快于股价的上涨速度,能够化解高企的估值 ,在具备安全边际的条件下买入并长期持有,以期价格向价值靠拢,从而实现盈利。

1、初学者机械使用估值模型,套用PE/PB

很明显价值投资的核心问题是对公司未来的估值,而估值不是一个数学问题,也不是记住且会使用某某估值模型这样简单。在估值模型的应用基础上,还要加上经验、阅历、商业模式、行业、甚至人性等一些非量化的东西来综合考量,而这些的初学者所不具备的,但是问题是这些偏偏又极其重要,甚至重要性高于定量化的计算。所以才有估值的艺术而不是科学这样的说法。

2、长期持有错误的标的

由于在估值方面的欠缺,初学者就有可能买入错误的标的,而且这种概率相当高。但是在实际的操作执行中,忠实的执行巴菲特说的长期持有,如果有一个期限,我希望是永远的理念。例如:在A股市场,如果投资者错误的持有中国石油,那么从2007年到现在,我估计投资者应该开始怀疑人生了,中国石油从48元之巅一直处于下跌趋势中,时至今日股价零头都不及。

3、初学者往往比较年轻,没有什么经验,往往无法经受市场的颠簸,或者阶段性的颠簸,这往往导致初学者老是被市场打耳光。股票老是不涨,卖了就涨,且价投标的价格弹性较低,初学者通常会不知所措。

总之:价值投资绝不是价格低于价值,长期持有那么简单,那是一个系统工程 。

非常荣幸能回答您的问题。

股票中有五个投资派别,价值投资属于其中一个。价值投资,顾名思义,其本质和逻辑就是判断一个公司的价值,因为一张股票就是代表着一个公司,价值投资中的获利有两种方式:

1.低买高卖

2.分红

为什么说价值投资危险?其实也不全对,股票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品,不管是学习价值投资还是其他投资,都需要经过学习相关知识和独立思考。

价值投资的难点在于你是否会给公司估值,在股票被低估的时候买进来,在股票被高估的时候卖出,能做到这点就很厉害了,但是估值无神,连股神巴菲特都不能做到精确的判断,更别说是一个股市小白。

对于小白,不建议直接购买个股,因为风险高,而且小白没有经验和知识,很难挑选出像样的股票。不过可以考虑指数基金,也是投资股票,只不过是交给基金经理复制市场的平均收益水平。

注意:不要直接看大盘点数和走势图来判断涨跌,因为这种方式根本就不靠谱,也不要随便听别人荐股。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投资的,怎么分散风险的。

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学价值投资是需要不断学习、实践经验,还需要通过长期的时间来检验的。

就连巴菲特也不是一下就学成股神的:

1987年年报上,巴菲特非常感慨地说自己曾经浪费了20年,其中包括经营巴菲特合伙公司的那段时间。他一直苦苦追求“便宜货”,有些时候也误入歧途。

巴菲特 早期 师从格雷厄姆,遵从的是 捡烟蒂股的思路,要买便宜货。

所以他早期踩过三个大坑:一个农具生产商邓普斯特、位居第三的百货公司霍柴德孔恩和大名鼎鼎的纺织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

这些虽然便宜,但长期经营困难的烂公司,让巴菲特的20年都头痛不已。

1985年他告别了纺织业务,因为他已经不愿再继续追加投资勉强维持这桩生意了。

后来巴菲特受到芒格的影响, 逐步将投资策略调整为:用合适的价格买好公司。

股神都走过20年的弯路,何况是大多数的普通人。

没有人敢一开始就说自己学会了价值投资,没有十年以上的时间检验是否赚钱,一个人是否学会了价值投资是无从验证的。

而且价值投资就是要非常了解公司的价值,这需要对行业、公司、业务、财务都理解得足够的深入才行,这些基本的技能都还是需要学习和经验的。

我觉得一入场就学价值投资是可以的,但如果很快就觉得自己学会了,那是相当危险的。

学价值投资,本身不是坏事。

但首先要理解自己的能力圈在哪里,巴菲特和芒格就严格在能力圈范围内投资,比如不了解的 科技 股从来不碰,哪怕和比尔盖茨那么熟悉,因为不懂都从来没有买过微软的股票。

其次,就是要深入学习,在做投资决策前深入了解和分析公司。

最后,如果学有余力,还需要博览群书,很多问题需要有多元化的思维格局才能看的更准确,这需要长期坚持去学习的。

因为价值投资的前提是懂价值。连股票的价值都搞不懂,何谈价值投资?

不说普通投资者,刚入市的新手,就算是在股市摸爬滚打很多年的老股民也未必真正明白一只股票的价值,如果你不知道如何看股票的价值,那么价值投资也就无从谈起。充其量也就是伪价值投资,自己骗自己罢了。

价值投资的高手们说过下面这些话:

巴菲特:一年只求一个好主意;

段永平:平均两年投资一家公司,看懂一家公司不比读一本科容易;

林园:一家公司跟踪3年后再投资;

芒格:一生只重仓3笔投资(伯克希尔、好市多和李录基金);

伯克希尔去掉最成功的十笔投资就是一笑话。

所以价值投资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看懂一只股票需要时间,所谓患难见真情,日久见人心,时间是好公司的朋友,是平庸公司的敌人。

另外,不是好公司就可以无条件购买,还有个时机的选择,因为大多数投资者等不起,要知道,市场持续非理性的时间总会比你能撑住的时间更长。

凯恩斯说过:股票的价格最终会回归价值,但人们往往等不到那个时候就已经死了。

为什么说普通投资者,特别是刚入市场就学价值投资是危险的?

这句话, 我是100%不认同的。我觉得价值投资是基础逻辑,一下子就能明白是顿悟,慢慢明白是渐悟 。价值投资能给投资者提供安全边际,越早了解,对于投资者越有利。

首先、啥是价值投资? 顾名思义哦,就是给公司算账,到底值多少钱。通过评估行业地位,公司销售额,净利润,销售及净利润成长性等等因素,我们可以给上市公司毛估估值水平。结合整个市场的人气状况,给买入的公司称称重。我大体的思路是低估的时候开始买入,越跌越喜欢,因为估值越来越便宜,风险越低。这就好比去菜场买菜,上次还是10元一斤的猪肉,这次只有8元一斤了,我的本能反应是划算了。如果有需求的话,会多买一点。根本不会有上次买贵的挫败感。只会有这次买到便宜货的窃喜。我觉得猪肉还是那个猪肉。便宜买到才是正道。如果把这个故事放到故事里面,我也是如此,所以会越跌越喜欢。并且我深知将来一定能回到它应有的位置。这是价值投资的内在逻辑。所以价值投资者一般都是做中长线的。短线做价值投资只是自欺欺人的说法或者做法。

其次、怎么做价值投资? 我觉得有必要的花一点时间去研读下投资大师的经典投资理论。巴菲特,彼得林奇,费雪的书籍比较适合初学的投资者。加上适当的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一段时间的感悟,应该是能找到一些心得体会。巴菲特从小就开始做投资,评估投资方案,是天生的价值投者, 后期 透过模式修正,终究成了举世闻名的大投资家,他身上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投资者去学习,去模仿。而不要把隔壁老王,老刘说的片面观点来评估市场。那就有点滑稽了。

最后、价值投资适合哪些人?价值投资是股票投资的底层逻辑,我觉得适合所有人 ,当然目前资本市场上有太多的投资流派。不管哪个流派,我觉得不以价值投资为基础的投资模型,最终总会出现问题。这有点类似空气对于人的那种意义。这好比买东西总会货比三家,不看产品,不看价格的任性行为只适合少数土豪。或者说沙雕更加贴切一点。

总之,普通投资者刚刚进入市场,我觉得不要马上就参与交易,买卖股票。 应该先了解一些 底层逻辑,股票是什么?做股票买卖的意义是什么?普通人怎么通过买卖股票,获得稳定的复利回报? 或许搞清楚这三个问题,普通投资者也很快就能认同价值投资者。千万不要听信周遭的人谈技术面,你可以问问有几个人炒股票是赚钱的, 不然不会有七负二平一赢的概率分布了。 他们大多跟麻将牌友一样,一直在谈自己的牌技有多么出色,很少谈一年下来赚了多少钱, 如果拿着钱,花着时间,冒着险,只是求一个刺激。那我觉得这根本谈不上是投资者 。可能用投机者更加贴切一点。

价值投资是个伪投资说法,股票是只有价格没有价值的东西,提价值投资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提法。“价值投资”的初衷是想伴随上市公司共同成长,希望通过获取上市公司红利来实现投资增值,想法是没错,只是能发放红利的上市公司太少了,90%都是铁公鸡。庄家喊“价值投资”已经很多年了,市场中除了那么几只股票涨得好,其它的股票都是跌,说明“价值投资”是使市场一潭死水的罪魁祸首,因为这个市场根本就没有价值。普通投资者没有研究上市公司和调研的能力,“价值投资”无从谈起,你硬要去学也永远学不会。

在股票市场,所谓价值投资,简单地说,就是以合适的价格买到合适的公司,并长期持有。或者换一种说法,叫以做实业的心态来投资好的公司。

价值投资的理念在理论上当然是可行的,可投资不是空口讲理论,是要落实到行动的。而这种行为的落实对投资者来说,有三个巨大的障碍:

确定一个企业的真正价值是困难的,因为不光它的市场价格在不停地变化,企业本身以及企业所处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这基本是一个普通投资者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A股市场现在有约3700家上市公司,阵容还在不断地扩大中。可真正伟大的公司(价值投资理念要求的)能找出几家?不用往久里说,50年后,至少90%的公司都将消失。所以找好的公司,不光是个技术活、脑力活、力气活,更是个运气活。

投资者进入市场是来寻求利润的。价值投资着眼于长期的利润积累,忽略短期的价格波动。可这个期限是5年?10年?20年?或者更久?问题是99%的投资者只怕都没有那个耐心和毅力。人生能有几个10年!伟人说,100年太久,只争朝夕。投资者也只能看到眼前的和短期的利益。太久了,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基于此,所谓价值投资在A股只能停留在理论上或者简化版、变异版上,缺少实行的土壤和人群。

贵州茅台被树为价值投资的典型,可明眼人可以认出那不过是一群机构抱团取暖精心包装出来的“酒泡沫”。

伟大的公司凤毛麟角,价值投资的理念也缺少用武之地,属于屠龙技。

普通投资者学习它,得了精髓还好,不过是在市场里犯犯选择困难症。如果只能学到皮毛,学个四不像,那输的不光是金钱,还有宝贵的时间。这也是题主所言的最大危险。

绝大部分刚入市的普通投资者或新股民,由于没有投资经验以及对市场风险无论在认识上还是重视程度上都远远不足,很容易产生亏损。股市投资可不是一门简单的学问,尤其做为一名价值投资者,不光要拥有专业的投资常识,更要经历实战的历练,对市场的运行逻辑也要有较深的领悟与体会,成功的价值投资本身就是一门修心课,在市场波澜起伏不定的复杂市况下能够做到泰然自若、宠辱不惊,能做到这一点的人都是经历过几轮牛熊市的投资高手,可谓凤毛麟角。

刚入市的投资者初来乍到,就像刚见世面的孩子不知江湖险恶,即使做一般的投机在风险面前就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更何况门槛更高的价值投资呢,首先选股的这道关就迈不过去,就更谈不上后续的盈利了。所以新股民或普通投资者刚入市学价值投资是危险的,需要经历常年的各种艰苦的实战历练才能逐渐领悟其中的要领,才能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的价值投资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林园现在怎么样了,林园炒股最忌讳什么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