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投资者施洛斯我们喜欢买入低估的股票而且有勇气越跌越买

沃尔特·施洛斯是美国最杰出的价值投资者之一,他被同门师兄、好友沃伦•巴菲特称为“超级投资者”。

1934年,施洛斯在华尔街找到了第一份工作——跑单员。他曾师从价值投资开山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1946年开始为老师工作,直到1955年自立门户,成立沃尔特 J. 施洛斯合伙人公司,简称WJS。

在近50年的投资生涯中,他为WJS公司股东赢得了20%的年复合回报率。

1998年,施洛斯发表了这场题为《华尔街 65 年》的演讲,用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讲出他眼中“严格坚持原则,不越雷池半步”的导师格雷厄姆,和“聪明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同门巴菲特。

同为成功投资者,施洛斯认为自己和同门师兄弟都很理性,“即使在非常不利的下,也不会情绪化。我们都是好人,都诚实本分。”

感谢Ranran多年前就将此文完整翻译,原汁原味。

施洛斯已于2012年去世,他留下的唯一一个视频,是加拿大某商学院教授在2008年,邀请当时92岁的施洛斯,通过视频会议接受的访谈。

访谈中,他谈到了自己如何进行分散投资,如何去选择公司,以及对安全边际的理解。

11月24日晚,聪明投资者视频号将与大家一起经典重温。

我有个朋友,在精神病院当医生。有一天,他问我能不能给他的患者讲讲投资,我说好啊。他把我介绍给听众,我就开始讲起了投资。

过了一会,坐在前排的一个大个子站了起来,喊道:“闭嘴、你这白痴,给我坐下!”我把目光投向我的朋友,问他该怎么办。

他说:“坐下吧,好几个月了,这家伙总算说了句正常的话。”

关于格雷厄姆

我想谈谈本·格雷厄姆,他对我帮助很大,我想各位也有兴趣了解他早期的情况。

我们都知道格雷厄姆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后来选择了基金管理人的工作,因为他在投资方面很有头脑。

20 年代,他管理基金的做法是收取 50% 的利润,同时承担 50% 的亏损。

他的业绩一直不错,直到 1929 年,股市下跌,格雷厄姆的股票自然也受到了影响。

股票下跌了,雪上加霜的是当时许多合伙人需要用钱或者在别的地方出现了巨额亏空,纷纷撤资退出。

格雷厄姆就琢磨怎么才能永远不再重蹈覆辙。他亏了钱,很烦闷,这放在谁身上都一样。

他研究出了很多不亏钱的办法,其中之一就是买入价格低于营运资金的公司。

30 年代,有不少公司的股票跌到了这种地步。

1936 年,格雷厄姆成立了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在我看来,它的运作方式兼具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特点。

格雷厄姆向股东开放申购和赎回,他在发行新份额时会赋予现有股东低于资产价值折价买入的认购权,也就是说,如果股东不想行权,可以卖出认购权。

1946 年初,我从部队退役,进入了格雷厄姆的公司,担任证券分析师。

那时候格雷厄姆-纽曼已经走过了 10 年,保持着优秀的业绩,这得益于他们买入盈利能力不是很理想,但拥有大量净资产的二线股。

战争爆发后,格雷厄姆的策略获得了回报,因为超额利润税沉重打击了净资产较少的企业。

拥有大量净资产的公司都为战争提供资源,它们不必缴纳超额利润税,因此赚了不少钱,这些公司的股票随之上涨,格雷厄姆获得了很高的收益。

格雷厄姆觉得这些股票上涨之后大部分都不便宜了,于是他把很多股票都卖了出去。

当我开始为格雷厄姆工作时,公司的普通股投资组合里有 37 只股票。在当时这算是规模很大的一家投资公司。

他们掌管 410 万美元,其中 110 万美元投资普通股。

我查看了当时的投资组合,发现 1946 年 1 月 31 日这个组合里的 37 只股票中现在只有两只还健在,其他的都被收购、兼并或破产了。

仅存的这两只,一个是三陆公司 (Tricontinental Corp),另一个是麦格劳希尔公司 (McGraw Hill)。

这些股票的持股数量都很少,算一算,110 万美元,37 只股票,每个股票的份额都不多。

这些股票不全是工业股,还有几家投资公司的股票以及美国担保公司 (American Surety) 等保险股。

在格雷厄姆的投资组合中,其他的基本上就是持有一些破产公司的债券,并卖出相应的“发行前”证券,持有一些可转换优先股,并卖出相应的普通股。

那时候,如果股票上涨,可以兑现优先股的利润获得长期利得,弥补做空普通股的短期亏损,他们这样赚了不少钱,当然现在不行了。

总之,当时我的工作就是寻找低估的股票。我们寻找价格低于运营资金的股票,这种股票不太多。

举个例子,有一只股票是简便洗衣机公司 (Easy Washing Machine) A 股,它的 B 股完全由管理层和所有者持有。

你或许知道,过去在 40 年代,许多公司是家族企业。

十多年前,在外百老汇上演过一场叫作《金钱太保》 (Other People’s Money) 的戏剧,可能在座的有人看过。

讲的是一家新英格兰的小公司陷入了困境,这家小公司是家族企业,他们不赚钱,利润太低,也不愿再往里投入。

这时一个纽约人出现了,他开出了一个不错的价格,要收购这家公司,但是公司的董事长不想卖。

戏里充满了尔虞我诈,最后这个家族还是把公司给卖了,纽约人清算了公司,把员工都解雇了,但是这个家族从中赚了钱。

当年发生的一些事情就和这个戏里演的一样。

大家都知道沃伦·巴菲特,他给我讲过一个故事,我觉得很有意思。

当年,他持有很多伯克希尔·哈撒韦 (Berkshire Hathaway) 的股票。他的买入价可能是每股 8 到 10 美元左右。

巴菲特找到了公司的管理层,对公司的董事长说想把一部分股票卖回给公司。这家公司以前回购过。

董事长答应以每股 11.50 美元的价格买入沃伦的股票。沃伦收到要约后发现,出价是每股 11.38 美元。他很不高兴,就把公司的控股权买下来了。

所以有时想占点小便宜,真要想想后果。

在为格雷厄姆工作时,格雷厄姆给我留下的印象之一是他严格坚持原则,不越雷池半步。

有一次,我有个在亚当和派克 (Adams & Peck) 工作的朋友找到我。

不知道你是否听说过亚当和派克,它是一家老牌的铁路经纪商。

海蒂·格林 (Hetty Green) 想要购买匹兹堡-韦恩堡-芝加哥铁路公司 (Pittsburgh, Fort Wayne and Chicago Railway Company) 的优先股,租期是 999 年,不过后来宾州中央 (Penn Central) 破产了。亚当和派克以收购租用线路公司而著称。

我的朋友告诉我,巴泰尔科研中心 (Battelle Institute) 为哈罗伊德公司 (Haloid Company) 进行了一项研究。哈罗伊德公司位于罗彻斯特市 (Rochester),大萧条时都一直分红,这是一家为柯达 ( Eastman Kodak) 生产相纸的小公司。

哈罗伊德掌握了一项新技术的专利权,他推荐我们买入哈罗伊德的股票。大萧条时,哈罗伊德的价格在每股 13 到 17 美元之间。

听到这个消息时,它的股价是 21 美元。当时大概是 1947 或者 1948 年左右,我觉得值得关注,多花 4 美元,买入成功研发复印机的机会,值得一试。巴泰尔科研中心看好这家公司。

我找到格雷厄姆,对他说:“您看,只要多花 4 美元,买入这个公司,就有机会获得不错的收益。”

他回答我说:“不行,沃尔特,我们不买这样的股票。”

当然了,哈罗伊德就是后来的施乐。

你看,他就是这么坚持原则。在这件事上,唯一让我感到安慰的就是我几乎可以肯定,就算他们听我的,在 21 美元买入这只股票,只要涨到 50 美元,也一定会卖掉,因为他们不预测这个产品的潜力。

说到这些低估的股票,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我们无法预测它们的盈利。

有些股票是成长股,你可以预测明年或今后五年的情况。房地美 (Freddie Mac) 等大型成长公司的业绩可以预测,但是二线股就无法预测了。我们不敢说:“它们今年表现糟糕而且是二线股,明年就能好起来。”

我们的做法是买入低迷的二线股。现在的股市处于高位,几乎所有股票都被筛过好多遍了。

分析师太多了,现在有 3.4 万特许金融分析师,很难找到值得买的股票。

我和大家说一只股票,你们可能不会喜欢,低估的股票都是这样。这只股票以前也有人推荐过,曾经是道指成分股。它时运不济,苦于挣扎,所在的行业又不招人待见。

它的股价是 21 美元,却有 40 美元的每股净资产。它遭到了抛售,我印象中它现在的价格就是 21 美元左右。几个月前,市场大跌时好像跌到了 17 美元。

它就是铜矿开采商美国冶炼公司 (American Smelting and Refining Company, Asarco),前不久刚刚宣布将分红减半。

可是这只股票在秘鲁有大量资产,在美国也有几个储量巨大的铜矿。它没有成长性,谁都看不上它。我觉得 Asarco 便宜。

不是我说它便宜,它就会上涨。我们持有这只股票。我不是因为自己买了,就在这里兜售,只是觉得大家可能会对我说的这种股票感兴趣。

当年在格雷厄姆-纽曼,我们就按照本·格雷厄姆的原则买了很多这样的股票。

我们买入大量低估的股票,涨起来就卖出。

我们持有比尤达公司 (Buda Company),我刚加入的时候,投资组合里仅有几只工业股,例如,琼斯-拉姆森机械厂 (Jones and Lamson Machine Work),它位于佛蒙特州。

琼斯-拉姆森是一家机床制造商,战争结束了,没什么前景。你想想,哪需要那么多制造机床的公司?我们还买了新不列颠机械厂 (New Britain Machine Company)。

你可以买入这种前景不被看好的公司。

有个很好的例子,大家可能听说过。

一家公司深受大众追捧,45 美元的股价,20 美元的每股净资产;另一家公司,20 美元的股价,40 美元的每股净资产。

其实就是同一家公司——波音 (Boeing Airplane)。

二战前,波音公司的股价远高于净资产,因为人们看好它的前景,但到了 1946 年,人们觉得波音没前途了,纷纷把它抛弃。

我们愿意在波音公司股价 20 美元、每股净资产 40 美元时买入,而不是相反。

据我所知,在座的各位,愿意在公司陷入困境时买入的寥寥无几。

为什么这么说?我买入陷入困境的公司,我又为客户管理资产,他们就不喜欢陷入困境的公司。他们想要的是风光的公司。

我们买入陷入困境的公司是逆人性而动,而且我们在下跌的过程中买入。如果我们以 30 美元买入,跌到 25 美元,我们会继续加仓。

为客户管理资产,30 美元买的股票跌到了 25 美元,许多客户就会不高兴。

25 美元时应该加仓,客户却不喜欢这样,我们最好不让他们知道。

你要有一颗大心脏,情愿承受账面亏损。下跌的时候不卖出,而是愿意加仓继续买入,这种做法与股市里人们的行为完全相反。

格雷厄姆其实就是个逆向投资者,但是他没用过逆向投资这个词,因为他买股票就是看值不值。

我刚开始在格雷厄姆手下工作时,还没人像他那样在下跌的过程中买股票。

我从 1946 年 1 月格雷厄姆-纽曼的致股东信中选取了 6 页,复印出来供各位阅读。如果你感兴趣,请到楼上取阅,从中可以了解一些历史。

这是格雷厄姆-纽曼走过的第十个年头,我当时在那工作。我在格雷厄姆-纽曼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准备第 10 年的年报。你可能对这份资料感兴趣,没兴趣也没关系。

不知道我对格雷厄姆的介绍,大家是否满意?我一直努力追随本·格雷厄姆的理念和实践。

现在做起来要困难多了,已经找不到大量低于营运资金的股票了,就连股价低于净资产价值的股票也很少见了。一般破净的股票都是陷入困境的,人们避之唯恐不及。

我们做投资最关键的就是根据价格高低决定买不买,正如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中所说,“买股票要像买菜一样买,不能像买香水那么买”。

这个原则在今天看来有些不合时宜,因为吉列和可口可乐等股票的价格就像香水一样昂贵。

总之,我们喜欢买入我们认为低估的股票,而且我们必须有勇气越跌越买。

关于本·格雷厄姆我就讲到这里。我讲完了。请大家提问吧,我会知无不言。

问 答 环 节

问:现在经常听说市场有时比投资者知道的更多。那么,当股票下跌时,有没有可能是我们分析错了,不应该加仓买入,而是要减仓退出?

施洛斯:有这种可能。你必须独立判断,有勇气坚持到底,市场不看好你的股票不代表你是错的。

话说回来,具体如何判断,每个人必须自己决定。

股市的魅力就在这,只有在未来我们才能知道答案。

问:你和同在本·格雷厄姆门下的师兄弟们都是非常成功的投资者,请问你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施洛斯:我想首先我们都不抽烟。

要说真有什么共同之处的话,我们都很理性,即使在非常不利的情况下,也不会情绪化。

在我们当中,沃伦在这方面做得最好。

我们都是好人,都诚实本分。

大家知道,有些人赚了不少钱,但是我不会买他们的股票,因为他们不值得信任,这些人是谁,大家可能心里有数。

和这种人有关的一些股票价格很低,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

可以说,我们这些师兄弟都是好人。沃伦想得很周到,他每两年都组织我们找个地方聚一聚。

《福布斯》杂志介绍过,我们第一次聚会是在 1968 年。

沃伦问我:“想不想和本·格雷厄姆一起出去玩一圈”。只有这次聚会本·格雷厄姆在场。

沃伦说:“先去拉斯维加斯怎么样?”我说:“好,我同意。”当然了,拉斯维加斯的酒店非常便宜。我记得我们赌了不到 20 块钱。

然后,下一站是加州圣迭戈 (San Diego)。我带了便携照相机。

一次,大家都在的时候,我说:“咱们照张相吧。”我拍了一张合影,后来寄给了大家。

几周前,这张照片刊登在了《福布斯》上,写着“照片由沃伦·巴菲特提供。”

问:1968 年,你们的那次聚会是在加州,对吗?

施洛斯:是,在圣迭戈市。

问:格雷厄姆真的给你们出了 20 道判断题吗?

施洛斯:答案我不记得了,只记得题目很难。

问:你也找不到这 20 个问题了吧?

施洛斯:找不到了。题目一点都想不起来了,只是记得这个测试有些不公平。

问:现在日本有很多便宜的股票,符合低于营运资金 (net nets) 选股标准的有很多,但是似乎毫无公司治理可言。你会考虑投资吗?

施洛斯:我对外国公司的担心在于我不相信政治。

我不了解外国公司的背景。我认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确实干得不错。

我持有美国公司更放心,我不会说日语,而你说的这些公司在日本,我就是觉得买美国公司更放心。

可以告诉大家,我们也买了英国的公司。其他国家的公司,我们就不碰,我们不懂它们的政治,总会有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

这让我想起了古巴。过去,有些美国公司在古巴做生意,没想到当地突然爆发了革命。

我还是对美国公司更放心。我熟悉美国的经济政治体制,虽说事情也会变化,但我对美国公司更放心。

问:人们经常拿今天的市场和过去的市场做比较。你认为历史上出现过今天的情形吗?你觉得今年股市的估值和过去哪年比较像?

施洛斯:这么说吧,去年年底,我们的合伙人公司停止接受新资金,我觉得我不知道市场会怎么发展,也不想预测市场会怎样,我完全找不到可买的股票。

我儿子也找不到可买的。他说:“既然我们找不到可买的,就别接受客户的资金了”。

于是,我们就不接受新资金了。

到了这种程度,我认为去年的市场估值太高了。

现在的市场存在两极分化现象。有些股票确实跌了不少,下跌了 50%、60%,有些股票则涨到了历史高点附近。看看那些低迷的股票,它们可能会涨回来。

人们都喜欢买顺风顺水的公司,厌恶陷入困境的公司。许多人会想到卖出股票的亏损可以抵税,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

所以,有时候,股票是越跌越厉害。原因很简单,人们想用卖出股票的亏损抵税。

每个市场都不一样。1962 年,市场疯狂追捧一些低价股,低价股大涨,新股价格也高得离谱,我就在旁边看着,这些股票一股都没买。

有些股票我们卖出后涨了很多,然后又跌了回去。

我记得有这么一只股票,它叫福恩斯兄弟手套厂 (Fownes Brothers Gloves),这家公司早就消失了。

我记得,这只股票我最早是在 1955 年我们合伙人公司成立时以 2.5 美元买入的,是特维迪-布朗尼 (Tweedy Browne) 帮我买的。

它涨到了 23 美元,我就把它卖了。我持有的量很大,都给卖了,后来却买不回来了。它没下跌多少,而且成交量越来越小。过了许多年,它的股价涨到了 32 美元左右。

有时候,只要时机合适,就得抓住机会卖出,然后告诉自己“好了,由它涨去吧”。因为我们在上涨时分批卖出,我们卖出的大部分股票会继续上涨。

我们逃不了顶,也抄不了底。

问:你卖出的原则具体是什么?多年来有变化吗?

施洛斯:卖出很难。卖出是最难的,虽然心里定好了卖出目标价,但有时候会受到情况变化的影响。

我曾经持有生产水泥的南丘羊公司 (Southdown, Inc.)。我们在 12.5 美元左右买了很多。

这只股票买得不错,后来股价翻番,我们在 28 美元、30 美元左右清仓,两年时间取得这样的收益相当不错了。

后来发现到它涨到了 70 美元。

在这样的错误面前,我们真的承认自己不行。我们就是觉得在我们卖出的价格水平已经不便宜了。

问:你的投资方法是否发生过重大变化?

施洛斯:是的,市场变了,我们的投资方法随之改变。我买不到价格低于营运资金的股票了,虽然买不到了,但我不是买不到就撒手不干了,我们必须知道要怎么办。

我们决定要买这样的股票:不景气但是有大量净资产,股价接近历史低位而不是高位,别人都看不上眼。

可是别人为什么看不上?你可能会说这肯定有原因。可能只是股票的盈利不行。

但人们很看重盈利,都太把下个季度当回事了,我们不这样。

问:特维迪-布朗尼侧重定量,巴菲特侧重定性。你更偏向哪一边?

施洛斯:我和特维迪-布朗尼的风格更接近。

沃伦聪明绝顶,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学不了他。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让自己满意。

有些人克隆沃伦·巴菲特,沃伦·巴菲特买什么,他们就买什么。

怎么说呢?我不愿意这么做。我们管理基金,每年把涨上去的股票卖了,再找便宜的买。

如果我们买入一只股票,假如我们就买沃伦·巴菲特的股票,就拿房地美 (Freddie Mac) 来说吧,买入后,它从 10 美元涨到了 50 美元,这可真涨了不少,我们就会卖出。

如果不卖出,市场行情发生变化,房地美从 50 美元跌到 25 美元,我的合伙人会亏损 50%,全年我们在股票上亏损 30%。

我们不能亏损 30%,这样客户就会撤资。查理·芒格 (Charlie Munger) 管理自己的资产时曾经连亏两年,损失了 30%。

我们必须考虑客户的情绪问题。他们信任我们,但是不愿意亏损 30%。我们也不会让自己管理的资金亏损 30%。

如果我们买入有成长潜力的优质公司,它们可能遭遇大跌,我们的客户也不懂。我们要尽力保护他们,我们从利润中分成,也会承受亏损。不过,客户还是不愿意看到亏那么多钱。

因此,我不喜欢成长股。有人在成长股上赚了不少。

话说回来,还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适合我们的方法就是买入风险有限的股票,而且我们买入很多只股票。

有人说分散持股是因为无知,这话有一定的道理,我们不像彼得·林奇 (Peter Lynch) 那样拜访全国各地的公司。

他把自己搞得太累了。他每年拜访 300 家公司,一家接一家,马不停蹄,这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的风格和他不一样,格雷厄姆也不那么做。

格雷厄姆认为公司的董事对公司的成败负责。如果公司发展得不好,就更换管理层,想办法让公司好起来。

当然,这需要时间。没有哪个公司愿意一直亏损下去,它们会想办法改变局面。要么合并,要么更换管理层。

我们不会花时间和管理层交流,也不和合伙人交流,我们根本不想和合伙人交流。

从情绪方面讲,我发现股市可能让人深受折磨,我不想听别人哭诉。

如果客户不高兴,你不在我们的位置上体会不到,但我们就是不想听客户抱怨。客户不满意可以走人。

我们会尽力履行自己的职责。

我觉得,大家要看看我们过去的成绩,就是相信我们,毕竟我们干这行 43 年了,客户只要跟着我们就行了。

问:你现在接受新资金吗?从什么时候开始接受?

施洛斯:现在不接受。我们每年只要有空间就会接受新合伙人,是新的有限合伙人,但是不会接受公司合伙人,我们要限制规模。

问:你刚才说了,去年没有接受新资金……

施洛斯:去年我们决定一个新合伙人都不要。

问:那今年接受新合伙人吗?

施洛斯:只要有一百万美元,而且非要加入不可,也行。其实,我们还没有接受新投资。我不知道我们是否还有空间,现在差不多已经饱和了。

不过,情况允许的话,我们会灵活一些。

问:你的换手率是多少?

施洛斯:估计每年 20% 或 25% 左右,我们每四年周转一次。

我们希望获得长期资本利得,而且买入陷入困境的公司,我保证肯定不会你刚一买它就涨,而是会继续下跌。

必须要等一段时间,公司才能好转,一般要等四年左右,有些股票等的时间更长。

有一只股票就是这样,很巧的是,这还是从沃伦·巴菲特那买的,当时是帮他的忙。

1963 年,他有一批股票,每只股票的股份数都很少,他想把这些股票转让给我。具体的名字我都忘了,其中有一只是杰纳西-怀俄明铁路公司 (Genessee & Wyoming Railroad),还有一些别的。

我说:“沃伦,你的成本价是多少?”他告诉了我。他说愿意按成本价卖给我。我说:“行啊,沃伦,卖给我吧。”一共是 6.5 万美元,这笔钱现在不算什么,当时可不是小数目。

有五家公司,后来陆陆续续我们把这些股票都卖了,最后它们表现都非常好。我还有一只在手里,叫商业国民置地 (Merchants National Properties),这家公司刚刚发出收购要约。

我当时是 14 美元买的,现在的要约收购价是 553 美元。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来,小公司里赚钱的机会不少。不过,这都是 35 年前买的了。

问:巴菲特经常说他的几只重仓股,你好像不是这样。

施洛斯:不是的,我们不行。从心理上讲,我做不到。

我说了,沃伦聪明绝顶,他不但善于分析股票,而且善于判断企业,他买入一家公司的话,公司的管理层会卖命地为他工作。我觉得他什么都不用干了。

沃伦看人看得很准,看企业看得也很准。沃伦的风格很好,但我们的风格和他不一样。

他可以找到五家能看懂的公司,而且几乎全是金融公司,他游刃有余,我们真的做不来,人要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问:你关注大宗商品吗?你认为白银是否低估了?

施洛斯:我对大宗商品毫无所知,不知道它们的价格走向。我买入的 Asarco 是开采铜矿的大宗商品公司。

我不知道铜价是否会继续下跌,只是根据股价看觉得 Asarco 便宜,不是因为我知道铜或白银的价格走向。

我对这些东西一概不知,这倒省了不少时间。

问:你做空吗?

施洛斯:我们做过几次,每次做空都觉得很难受,以后再也不做空了。

凡注明“聪明投资者”的作品,版权均属聪明投资者。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记录和传递信息,不代表“聪明投资者”赞同或反对其观点。

巴菲特敬佩的"股神"是谁

沃尔特·施洛斯(Walter Schloss)兼具格雷厄姆清教徒式的分析方式和巴菲特式的作风。施洛斯有一本1934 年版的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这是他投资的圣经。他在书的封面写下以下几句话:“格雷厄姆关心的是如何控制自身投资的风险,他不想赔钱。人们不记得以前发生了什么,事情发生时的具体情形,以及事情是怎么发生的。这也是人们在投资中经常犯的一个错误。”
  施洛斯提到巴菲特时说,“他了解企业业务,我不了解。我们购买投资企业时,其实对企业的业务模式不是十分的精通。”在描绘巴菲特购买股票的原则时,施洛斯讲述了巴菲特购买ABC 股票时有意思的故事。卖方报出了29 美元的价位,巴菲特拒绝并且提出28 美元的买入价格。卖方拒绝了,但第二天又打来电话给出28 美元的价格,这次巴菲特拒绝了,并给出27美元的价格,卖方拒绝了,但是后来又打回电话同意了27 美元,但巴菲特又要求26 美元,最终他们达成的价格是26 美元。
  施洛斯极度节俭,这种心态是利于客户的。他的妻子安娜开玩笑说,为了省钱他在家里跟着她,以便随时关灯。如果耐心请教他,他会教你如何从使用过的信封上去掉邮票。价值数据表来自于他儿子,而他儿子在基金中也有股份。于是施洛斯会说:“我为什么要付钱?”
  他建议在运作投资基金时,一定要诚实,这有助于基金经理做得更好。在他的合伙制基金中他从未披露他的持股情况,而只向投资者提供季度报表,一个审计收益表和一封给合作伙伴的信,他说:“我们通过艰辛的工作寻找到可以投资的股票,因此不想随意向公众公开,因为这对我们的投资合作伙伴是不公平的。”他在经营自身的合伙制基金时,几乎不需要支出管理费用,施洛斯的办公室通常被巴菲特称为是一个“壁橱”。他与儿子共用一个电话,而且只需支付很少的办公租金。
  16 个赚钱因素
  施洛斯认为,投资者应该使用一种能够使他们安稳睡觉的投资哲学。无论选择了哪种投资哲学,投资者接下来都必须严格遵循他们选择的理念。长期坚持,并且随着经验的积累使得该投资理念逐渐变得更加明晰,经过多年的积累最终会收获良好的效果。在不好的市场年景里,投资者依然需要对自己的投资理念抱有信心。
  沃尔特·施洛斯有自己的16 个投资经验,他所认为的在股市中赚钱的因素为:
  1、相对于价值来说,价格是最重要的因素。
  2、用心建立公司价值的概念,记得股份代表了一个企业的一部分,不只是一张纸。
  3、以账面价值为出发点确定企业的价值,要确保公司的债务不大于股权价值。
  4、有耐心些,股市不会马上上涨。
  5、不要因为消息或股价突然上涨而买入,如果专业人士可以这样做,就让他们去做吧。不要因为坏消息而卖出。
  6、不要害怕孤独,但必须确信你的判断是正确的。虽然你不能百分百的肯定,但要努力寻找你判断的弱点。在股价下降后买入,在上涨一定程度后卖出。
  7、一旦你做出了决定,要敢于相信自己。
  8、树立自己的投资理念,并努力遵循它。这正是我找到的成功之路。
  9、不要太急于卖出。如果股票价格达到你所认为是合理的水平,那么你可以卖,但人们往往因为股票上涨50%而卖掉它,将卖出与否和盈利关联。卖出前重新评估该公司的价值,对照其账面价值看是否需要出售股票。
  10、当买入股票时,我发现在最近几年的低点买入是很有用的。
  11、按照资产净值的折扣价买入,这比以企业盈利为标准买入更靠谱一些。
  12、听从你所尊重的人的建议。这并不意味着你要接受它们。记住钱是你自己的,一般来说,保存财富比挣钱更难。一旦你失去了很多钱,这将很难挣回来。
  13、尽量不要让你的情绪影响你的判断。买入和卖出股票,恐惧和贪婪可能是影响它们的最糟糕的情绪。
  14、记住复利的魔力。
  15、喜欢股票而不是债券。债券将限制你的收益,通货膨胀会降低你的购买力。
  16、小心杠杆。它可能对你不利。
  这些听起来简单,但在实践中很难,因为人们总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细节选股
  在工作时,施洛斯会利用价值数据库,找出自己喜欢的股票:交易价格是账面价值的80%,股息收益率超过3%,没有债务。“大多数人会在意,‘公司明年的盈利会怎么样呢?’如果股票的定价是合理的,我不太在乎收益,而把重点放在公司资产上。如果公司没有大量的债务,那符合条件的公司的股票价格就是合理的。”市场总会提供一些低估的证券,但寻找它们的最好时机是当市场充满恐慌的时候。施洛斯阐述:“我会建议投资者对买入的股票持谨慎的态度。我不喜欢债务。我通常寻找陷入困境中的公司,股市不喜欢面临困境的公司。然而,你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念去购买这样的股票,因为它会为你的投资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
  施洛斯筛选股票的标准是,交易价格相对于公司的账面价值有着折扣,没有或只有很少的债务,管理层持有一定数量的自身公司的股票,这样可以使他们做出有利于股东的经营决策。如果他寻找到了他所喜欢的,他会买入一点并打电话给公司要财务报表。他仔细阅读,并会特别注意脚注部分。他试图从数字中找出一些问题的答案:管理层是诚实的吗?他们不会过于贪婪吧?他认为管理层贪婪与否比是否聪明更重要。他不会私下去了解公司的经营运作,也几乎从来不会与管理层见面会谈。他不会对投资时机和市场趋势考虑很多,比如我买入的是低点吗?卖出的是高点吗?他也不会浪费时间去思考宏观经济形势。
  施洛斯喜欢去了解他所投资的公司不引人注目的地方,“你应该去感知一家公司,它的历史、背景、所有权关系,它做什么,它的业务,股息支付政策,以及它的盈利点在哪里。你只需要对一家公司有一个一般的感觉。你永远不可能完全认识一家公司,除非它成为你自己的公司。”他的投资线索完全依赖于公共信息,他避免与管理层进行会谈,除非他们正好就在附近。施洛斯的儿子埃德温说,“如果需要与管理层会谈,那么我们会在全国一直跑来跑去,这会耗去我们绝大部分的精力。只有在其会议室离我们20公里的半径内,我们才会去和管理层会谈。”
  有时,他也会将自己的投资知识进行反向运用,特别是对估值极高的行业领域,比如在互联网泡沫时期,在市场大幅下挫之前,他卖空了雅虎和亚马逊公司。在2000 年和2001 年,市场大幅下挫,标准普尔500 指数的收益为-9%和-12%,而他的基金的收益为28%和12%。
  在本次美国房地产危机前,施洛斯通过翻阅价值数据手册找到巴塞特(Bassett),由于糟糕的住房市场,这家家具公司的股价被严重压制了。其股票以账面价值的40%的折扣价格交易,并且有着7%的股息收益率。施洛斯当时指出该公司账面价值已经多年没有增长了,其股息分配政策可能已经受到威胁。他的建议是,如果该公司削减其股息,投资者可以考虑购买,因为在削减股息时股价会变得更便宜,但它最终可能会恢复。随后,该公司的确开始削减自身的股息,从20 美分至10 美分,然后在2008 年底变为零。到2009 年初,其股票的交易价格低于1 美元。施洛斯的投资建议是正确的:现在其股价恢复到了8 美元。
  施洛斯从来没有改变过他的投资理念,他期待着买入暂时遇到困难的知名的公司,或者没有债务负担的小盘股,并且其交易价格低于账面价值。在投资市场上60 多年的投资经历,期间走过了17 个经济衰退期,施洛斯已经有很好的投资直觉。在投资中,他只是不希望有任何损失,他已经做到了格雷厄姆所说的在投资中消除情绪。市场先生是有情绪的,但格雷厄姆式的价值投资者不会在意市场情绪,他们只是按照严格的价值投资纪律买入和卖出证券。施洛斯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都近乎是处于全仓投资,相比持有现金、黄金和存款,他更相信公司股票的保值能力。他曾经说过:“我在持有股票时比我持有现金时睡得好!”公司股票是他最喜欢的货币。
  沃尔特·施洛斯兼具格雷厄姆清教徒式的分析方式和巴菲特式的作风,他创造了40年杰出的操作业绩纪录。1955 年施洛斯离开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建立他自己的投资伙伴公司。截至1984 年的28 年里,他为投资者赢得了年均16.1%的收益率,同期的标准普尔指数包含股息在内的收益率为年均8.4%。到1997 年为止,施洛斯的基金复合年利率为20%,而同期市场则为11%。
  沃尔特·施洛斯(Walter Schloss)精彩问答:
  1、你和巴菲特等人都曾师从Ben Graham,今天你们也成为非常成功的投资人,你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Walter Schloss:都不抽烟,呵呵。我想我们都很理性(rational),即使在非常不利的情况下,我们也不会很情绪化。当然,巴菲特是这方面做得更极致些。而且我们都很诚实,我们知道有些人赚了很多钱,但别人并不愿意投钱给他们,因为他们人品有问题。
  2、Tweedy Browne 偏定量,而巴菲特偏定性,你呢?
  Walter Schloss:我不是很擅长判断“人”,我更喜欢跟数字打交道,除非上市公司离得很近,否则我不会去调研。我会从公司是否愿意分红,来判断管理层是否为股东利益着想。因为我们很“小”,所以我们不会去约见管理层,除非你是富达(Fidelity),否则他们怎么会听你的呢?在基金规模小的情况下,还是同数字打交道更容易些。
  3、买卖原则?
  Walter Schloss:不要着急卖。如果股价已经到了你认为合理的价格,那你卖掉可以。但如果因为已经涨了50%,别人劝你要锁定利润,你不要急着卖。至少卖之前要重新评估一下公司,要考虑当时市场的情绪(点位)是否对股价构成影响,人们是不是特别乐观?买股票时,根据我个人经验,买在过去几年的历史低点总归会有好处。你看到股价从125 跌倒60,你认为有吸引力了,但可能三年前低至20,这说明这公司股价确实很脆弱。
  4、你自己经历了很多次经济衰退(18 次),还包括二战后的市场,历史在重复,还是你也在改变?
  Walter Schloss:市场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有些股票跌去50-60%,而有些股票创了新高。人们总喜欢买入表现很好的公司,而不喜欢那些表现糟糕的公司。有些人也许在想,如果我现在卖掉这些差的公司,还可以抵消一些要缴纳的盈利税,不得不承认很多人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卖股票,所以股价总是会比“应该”跌得更多。以前的价值投资我们会买入股价跌到“流动资本以下”的公司,但现在这一条很难适用。现在的原则是买入股价被“打压”的公司,股价在历史低位(而不是创新高)的公司。当然我们得弄明白,其他投资者为什么不喜欢它们,是因为没有业绩,还是因为季报比市场预期低了一点点,我们愿意与市场不同,因为我们不认为一个季度表现很重要。
  5、你的投资很分散
  Walter Schloss:巴菲特曾说我这样做是为愚蠢进行对冲,我告诉他我们不会对公司盈利进行预测,而我们买入的又是些二线公司,我知道这里面一定能出来不错的公司,但我并不知道是哪个,所以只能每个先买点。一定要买,哪怕只有一点点,这样你才会记住它。遇到真正喜欢的公司,随着股价下跌,还会继续买。
  6、很多人由于贪婪,撑不了你这么久,你的秘诀?
  Walter Schloss:很多人本不应该来这个市场,由于贪婪,才有他们的出现。我们有自己的潜在买入名单,当这个名单由50 只减少到3 只,我知道市场很危险了,也没有那么便宜了,于是是时候彻底撤出了。再说市场几十年前哪有那么多CFA……
  7、给年轻人忠告
  Walter Schloss:对自己要坦诚,不要让情绪左右你的判断,要明确自己这辈子要什么,不要因为华尔街赚钱就做这行。要与受人尊敬的人和好人打交道。

重读经典——股神巴菲特20年前的那场演讲

导读: 本文是巴菲特1998年在佛罗里达大学商学院的演讲。个人认为这是巴菲特最经典的演讲,没有之一。每次重读都有不一样的启发,每次以不同的角色重读都有不一样的收获。值得收藏的毕生智慧!

以下是演讲内容:

我先简单说几句,把大部分时间留下来回答大家的问题。我想聊聊大家关心的话题。

请各位提问的时候一定要刁钻。你们问的问题越难,才越好玩。什么都可以问,就是不能问上个月我交了多少税,这个问题我无可奉告。

各位同学,你们毕业之后未来会怎样?我简单说说我的想法。各位在这所大学能学到大量关于投资的知识,你们将拥有成功所需的知识。

既然各位能坐在这里,你们也拥有成功所需的智商,你们还有成功所需的拼劲。你们大多数人都会成功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但是最后你到底能否成功,不只取决于你的头脑和勤奋。我简单讲一下这个道理。

奥马哈有个叫彼得基威特的人,他说他招人的时候看三点: 品行、头脑和勤奋 。他说一个人要是头脑聪明、勤奋努力,但品行不好,肯定是个祸害。 品行不端的人,最好又懒又蠢 。

我知道各位都头脑聪明、勤奋努力,所以我今天只讲品行。为了更好地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一起做个 游戏 。

各位都是 MBA 二年级的学生,应该很了解自己周围的同学了。假设现在你可以 选一个同学,拥有他今后一生之内 10% 的收入 。

你不能选富二代,只能选靠自己奋斗的人。请各位仔细想一下,你会选班里的哪位同学,拥有他今后一生之内 10% 的收入。

你会给所有同学做个智商测试,选智商最高的吗?未必。你会选考试成绩最高的吗?未必。你会选最有拼劲的吗?不一定。因为大家都很聪明,也都很努力,我觉得你会主要考虑定性方面的因素。

好好想想,你会把赌注压在谁的身上?也许你会选你最有认同感的那个人,那个拥有领导能力,能把别人组织起来的人。

这样的人应该是慷慨大方的、诚实正直的,他们自己做了贡献,却说是别人的功劳。我觉得让你做出决定的应该是这样的品质。

找到了你最钦佩的这位同学之后,想一想他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拿一张纸,把这些品质写在纸的左边。

下面我要加大难度了。为了拥有这位同学今后一生 10% 的收入,你还要 同时做空另一位同学今后一生 10% 的收入 ,这个更好玩。

想想你会做空谁?你不会选智商最低的。你会想到那些招人烦的人,他们可能学习成绩优秀,但你就是不想和他们打交道,不但你烦他们,别人也烦他们。

为什么有人会招人烦?原因很多,这样的人可能自私自利、贪得无厌、投机取巧或者弄虚作假。类似这样的品质,你想想还有什么,请把它们写在刚才那张纸的右边。

看看左右两边分别列出来的品质,你发现了吗?这些品质不是把橄榄球扔出 60 米,不是 10 秒钟跑完 100 米,不是相貌在全班最出众。左边的这些品质,你真想拥有的话,你可以有。

这些是关于行为、脾气和性格的品质,是能培养出来的 。在座的各位,只要你想要获得这些品质,没一个是你得不到的。

再看一下右边的那些品质,那些令人生厌的品质,没一个是你非有不可的,你身上要是有,想改的话,可以改掉。

大多数行为都是习惯成自然 。我已经老了,但你们还年轻,想摆脱恶习,你们年轻人做起来更容易。

常言道, 习惯的枷锁,开始的时候轻的难以察觉,到后来却重的无法摆脱 。这话特别在理。

我在生活中见过一些人,他们有的和我年纪差不多,有的比我年轻十几二十几岁,但是他们染上了一些坏习性,把自己毁了,改也改不掉,走到哪都招人烦。他们原来不是这样的,但是习惯成自然,积累到一定程度,根本改不了了。

你们还年轻,想养成什么习惯、想形成什么品格,都可以,就看你自己怎么想了。

本格雷厄姆,还有他之前的本富兰克林,他们都这么做过。

本格雷厄姆十几岁的时候就观察自己周围那些令人敬佩的人,他对自己说:“我也想成为一个被别人敬佩的人,我要向他们学习。”格雷厄姆发现学习他敬佩的人,像他们一样为人处世,是完全做得到的。

他同样观察周围遭人厌恶的人,摆脱他们身上的缺点。我建议大家把这些品质写下来,好好想想,把好品质养成习惯,最后你想买谁 10% 的收入,就会变成他。

你已经确定拥有自己 100% 的收入,再有别人的 10%,这多好。你选择了谁,你都可以学得像他一样。

Question 1:有传言说您是救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买家之一,到底发生了什么,能给我们讲讲吗?

巴菲特 :这件事非常耐人寻味。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由来,相信在座的大多人都知道,实在太令人感慨了。

(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曾是全球最耀眼的对冲基金公司,在金融危机中遭遇滑铁卢。这有一个背景材料——《两位诺奖得主 + 一群金融天才,何以一败再败?》)

约翰梅里韦瑟、艾瑞克罗森菲尔德、拉里希利布兰德、格雷格霍金斯、维克多哈格哈尼,还有两位诺贝尔奖桂冠得主罗伯特默顿和迈伦舒尔兹,把他们这 16 个人加起来,他们的智商该多高,随便从哪家公司挑 16 个人出来,包括微软,都没法和他们比。

第一,他们的智商高得不得了。

第二,他们这 16 个人都是投资领域的老手。他们不是倒卖服装发的家,然后来搞证券的。他们这 16 个人加起来,有三四百年的经验了,一直都在投资这行摸爬滚打。

第三,他们大多数人都几乎把自己的整个身家财产都投入到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他们把自己的钱也投进去了。他们自己投了几亿的钱,而且智商高超,经验老道,结果却破产了。真是让人感慨。

要让我写一本书的话,书名我都想好了,就叫《聪明人怎么做蠢事》,我的合伙人说我的自传可以叫这个名字。

但是,我们从长期资本这件事能得到很多启发。长期资本的人都是好人。我尊重他们。当我在所罗门焦头烂额的时候,他们帮过我。他们根本不是坏人。

但是他们为了赚更多的钱,为了赚自己不需要的钱,把自己手里的钱,把自己需要的钱都搭进去了。这不是傻是什么?绝对是傻,不管智商多高,都是傻。

为了得到对自己不重要的东西,甘愿拿对自己重要的东西去冒险,哪能这么干?我不管成功的概率是 100 比 1,还是 1000 比 1,我都不做这样的事。

假设你递给我一把枪,里面有 1000 个弹仓、100 万个弹仓,其中只有一个弹仓里有一颗子弹,你说:“把枪对准你的太阳穴,扣一下扳机,你要多少钱?”我不干。你给我多少钱,我都不干。

要是我赢了,我不需要那些钱;要是我输了,结果不用说了。这样的事,我一点都不想做,但是在金融领域,人们经常做这样的事,都不经过大脑。

有一本很好的书,不是书好,是书名好。这是一本烂书,但是书名起得很好,是沃尔特古特曼写的,书名是《一生只需富一次》。这个道理难道不是很简单吗?

假设年初你有 1 亿美元,如果不上杠杆,能赚 10%,上杠杆的成功率是 99%,能赚 20%,年末时你有 1.1 亿美元,还是 1.2 亿美元,有区别吗?没一点区别。

要是年末你死了,写讣告的人可能有个笔误,虽然你有 1.2 亿,但他写成了 1.1 亿。多赚的钱有什么用?一点用没有。对你、对你的家人,对别人,都没用。

要是亏钱了的话,特别是给别人管钱,亏的不但是钱,而且颜面扫地、无地自容,把朋友的钱都亏了,没脸见人。

我真理解不了,怎么有人会像这 16 个人一样,智商很高、人品也好,却做这样的事,一定是疯了。他们吃到了苦果,因为他们太依赖外物了。

我临时掌管所罗门的时候,他们和我说,六西格玛的事件、七西格玛的事件伤不着他们。他们错了。 只看过去的情况,无法确定未来金融事件发生的概率 。

他们太依赖数学了,以为知道了一只股票的贝塔系数,就知道了这只股票的风险。要我说,贝塔系数和股票的风险根本是八竿子打不着。

会计算西格玛,不代表你就知道破产的风险。我是这么想的,不知道现在他们是不是也这么想了。说真的,我都不愿意以长期资本为例。我们都有一定的概率会摊上类似的事,我们都有盲点,或许是因为我们了解了太多的细枝末节,把最关键的地方忽略了。

亨利考夫曼说过一句话:“ 破产的有两种人,一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一种是什么都知道的 。”说起来,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同学们,引以为戒。我们基本上没借过钱,当然我们的保险公司里有浮存金。但是我压根没借过钱。

我只有 1 万块钱的时候都不借钱,不借钱不一样吗?我钱少的时候做投资也很开心。我根本不在乎我到底是有 1 万、10 万,还是 100 万。除非遇上了急事,比如生了大病急需用钱。

当年我钱很少,但我也没盼着以后钱多了要过不一样的生活。

从衣食住行来看,你我之间有什么差别吗?我们穿一样的衣服,我们都能喝天赐的可口可乐,我们都能吃上麦当劳,还有更美味的 DQ 冰淇淋,我们都住在冬暖夏凉的房子里,我们都在大屏幕上看橄榄球赛。你在大电视上看,我也在大电视上看。我们的生活完全一样,没多大差别。

要是你生了大病,会得到良好的治疗。如果我得了大病,也会得到良好的治疗。我们唯一不一样的地方是我们出行的方式不同。

我有一架小飞机,可以飞来飞去,我特别喜欢这架飞机,这是要花钱的。除了我们出行的方式不同,你说有什么是我能做,但你做不了的吗?

我有一份我热爱的工作,但我一直都在做我喜欢的工作。当年我觉得赚 1000 美元是一大笔钱的时候,我就喜欢我的工作。

同学们, 做你们喜欢的工作。要是你总做那些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只是为了让简历上的工作经历更漂亮,那你真是糊涂了 。

有一次,我去做一个演讲,来接我的是一个 28 岁的哈佛大学的学生。我听他讲完了他的工作经历,觉得他很了不起。

我问他:“以后你有什么打算?”他说:“等我 MBA 毕业后,可能先进一家咨询公司,这样能给简历增加一些分量。”

我说:“你才 28 岁,已经有这么漂亮的工作经历了,你的简历比一般人的漂亮 10 倍。你还接着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不觉得有点像年轻的时候把性生活省下来,留到岁数大的时候再用吗?

或早或晚,你们都应该开始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 。

我觉得我说的话,大家都听明白了。各位毕业之后,挑一个自己真心喜欢的工作,别为了让自己的简历更漂亮而工作,要做自己真心喜欢的。

时间久了,你的喜好可能会变,但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时候,早晨你会从床上跳起来。

我刚从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毕业,就迫不及待地希望立刻为格雷厄姆工作。我说我不要工资,格雷厄姆说我要的薪水太高了。我一直骚扰他。回到奥马哈后,我做了三年股票经纪人,一直给格雷厄姆写信,告诉他我发现的投资机会。

最后,我终于得到了机会,在他手下工作了一两年。那是一段宝贵的经历。总之,我做的工作始终都是我喜欢的。

你财富自由之后想做什么工作,现在就该做什么工作,这样的工作才是理想的工作。做这样的工作,你会很开心,能学到东西,能充满激情。每天会从床上跳起来,一天不工作都不行。

或许以后你喜欢的东西会变,但是现在做你喜欢的工作,你会收获很多。我根本不在乎工资是多少。不知怎么,扯得有点远了。

总之,如果你现在有1块钱,以为将来有2块钱的时候,自己能比现在过得更幸福,你可能想错了。你应该找到自己真心喜欢做的事情,投入地去做。

别以为赚10倍或20倍能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这样的想法很容易把你带到沟里去。

在不该借钱的时候借钱,或者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做自己不该做的事,将来都没地方买后悔药。

Question2:您喜欢什么样的公司?

巴菲特 :我喜欢我能看懂的生意。先从能不能看懂开始,我用这一条筛选,90% 的公司都被过滤掉了。

我不懂的东西很多,好在我懂的东西足够用了。世界如此之大,几乎所有公司都是公众持股的。所有的美国公司,随便挑。首先,有些东西明知道自己不懂,不懂的,不能做。

有些东西是你能看懂的。可口可乐,是我们都能看懂的,谁都能看懂。可口可乐这个产品从 1886 年起基本没变过。可口可乐的生意很简单,但是不容易。

我不喜欢很容易的生意,生意很容易,会招来竞争对手。我喜欢有护城河的生意。我希望拥有一座价值连城的城堡,守护城堡的公爵德才兼备。

有的生意,我看不出来十年后会怎样,我不买。一只股票,假设从明天起纽约股票交易所关门五年,我就不愿意持有了,这样的股票,我不买。

我买一家农场,五年里没人给我的农场报价,只要农场的生意好,我就开心。我买一个房子,五年里没人给我的房子报价,只要房子的回报率达到了我的预期,我就开心。

人们买完股票后,第二天一早就盯着股价,看股价决定自己的投资做得好不好。糊涂到家了。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是格雷厄姆教给我的最基本的道理。

买的不是股票,是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权。只要公司生意好,而且你买的价格不是高得离谱,你的收益也差不了。投资股票就这么简单。要买你能看懂的公司,就像买农场,你肯定买自己觉得合适的。没什么复杂的。

这个思想不是我发明的,都是格雷厄姆提出来的。我特别走运。19 岁的时候,我有幸读到了《聪明的投资者》。我六七岁的时候就对股票感兴趣,11 岁时第一次买股票。我一直都在自己摸索,看走势图、看成交量,做各种技术分析的计算,什么路子都试过。

后来,我读到了《聪明的投资者》,书里说,买股票,买的不是代码,不是上蹿下跳的报价,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我转变到这种思维方式以后,一切都理顺了。道理很简单。所以说,我们买我们能看懂的公司。

在座的各位,没有看不懂可口可乐公司的,但是某些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呢,我敢说,在座的各位,没一个能看懂的。

今年在伯克希尔的股东大会上,我说要是我在商学院教课,期末考试时,我会出这样的题目,告诉学生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信息,让他们给这家公司估值。哪个学生给出了估值,我就给他不及格。(笑)

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样才能做好投资。必须把生意看懂了,有的生意是我们能看懂的,但不是所有生意我们都能看懂。

Question 3:能否讲讲您在商业中犯的错误?

巴菲特 :对于我和我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来说, 我们犯过的最大的错误不是做错了什么,而是该做的没做 。

在这些错误中,我们对生意很了解,本来应该行动,但不知道怎么了,我们就在那犹豫来犹豫去,什么都没做。

有些东西我们不明白就算了,但有些东西是我们能看明白的,本来可以赚几十亿、几百亿的,却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了。

我本来可以买微软赚几十亿,但这不算数,因为我一直搞不懂微软。 但是医药股,我本来是可以赚到几十亿的,这些钱是我该赚到的,我却没赚到 。

当克林顿当局提出医疗改革方案后,所有的医药股都崩盘了。我们本来可以买入医药股大赚特赚的,因为我能看懂医药股,我却没做这笔投资。

至于各位能看到的错误,几年前我买入美国航空优先股是个错误。当时我手里闲钱很多。手里一有闲钱,我就容易犯错。

查理让我去酒吧喝酒去,别在办公室里待着。但我还是留在办公室,兜里有钱,就做了傻事。每次都这样。当时我买了美国航空的优先股。没人逼我,是我自己要买的。

现在我有一个 800 热线电话,每次我一想买航空股,就打这个电话。电话那边的人会安抚我。

我说:“我是沃伦,又犯了想买航空公司的老毛病。”他们说:“继续讲,别停下,别挂电话,别冲动。”最后那股劲就过去了。

我买了美国航空以后,差点把所有钱都亏进去,真是差一点全亏了。我活该亏钱。

我买入美国航空,是因为它是一只很合适的证券,但它的生意不好。对所罗门的投资也一样。我根本不想买它的生意,只是觉得它的证券便宜。这也算是一种错误。

本来不太喜欢公司的生意,却因为喜欢证券的条款而买了。这样的错误我过去犯过,将来可能还会犯。最大的错误还是该做的没做。

我想告诉大家, 人们总说通过错误学习,我觉得最好是尽量从别人的错误里学习 。不过,在伯克希尔,我们的处事原则是,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 。

我有个合伙人,查理芒格,我们一起合作 40 年了,我们从来没红过脸。我们对很多东西看法不一样,但是我们不争不吵。

我们从来不想已经过去的事。我们觉得未来有那么多值得期待的,何必对过去耿耿于怀。不纠结过去的事,纠结也没用。人生只能向前看。

你们从错误里或许能学到东西,但最重要的是只投资自己能看懂的生意。如果你像很多人一样,跳出了自己的能力圈,听别人的消息买了自己毫不了解的股票,犯了这样的错,你需要反省,要记得只投资自己能看懂的。

你做投资决策的时候,就应该对着镜子,自言自语:“我要用每股 55 美元的价格买入 100 股通用 汽车 ,理由是……”自己要买什么,得对自己负责。一定要有个理由,说不出来理由,别买。

是因为别人在和你闲聊时告诉你这只股票能涨吗?这个理由不行。是因为成交量异动或者走势图发出了信号吗?这样的理由不行。你的理由,一定是你为什么要买这个生意。我们恪守这个原则,这是本格雷厄姆教我的。

Question4:和身处华尔街相比,住在偏远的小城市有什么好处?

巴菲特 :我在华尔街工作过一两年,我在东西海岸都有朋友。我喜欢拜访他们。每次和他们见面,都能得到一些灵感。

思考投资的最佳方法还是独自一人待在房间里,静静地想 。要是这样不行,别的办法也都没用。

在任何类似市场的环境中,你都很容易受到影响,做出过激的反应,华尔街是个典型的市场环境。在华尔街,你觉得每天不做点什么都不行。

钱德勒家族花了 2000 美元买下了可口可乐公司,选中了可口可乐这样的公司,别的什么都不用做了,该做的事就是不做别的。1919 年都不应该卖,但是钱德勒家族后来把他们的股票卖了。

你该怎么做呢?一年找到一个好的投资机会,然后一直持有,等待它的潜力充分释放出来。

在一个人们每五分钟就来回喊报价的环境里,在一个别人总把各种报告塞到你面前的环境里,很难做到持有不动。华尔街靠折腾赚钱。你靠不折腾赚钱 。

要是在座的各位每天都相互交易自己的投资组合,所有人最后都会破产,所有的钱最后都会进到中间商的口袋里。

换个做法,你们都持有一般公司组成的投资组合,50 年里你们都一动不动,最后你们都会很有钱,你们的券商会破产。

券商像这样一个医生,他让你换药的次数越多,他赚的越多 。他要是给你一种药,把你的病根治了,他只能做成一笔买卖,一笔交易,然后就没了。如果他能让你相信每天换各种药吃对 健康 有益,这对他有好处,对卖药的有好处,你会亏很多钱。你的身体好不了,还会破财。

任何刺激你瞎折腾的环境,都要远离 。华尔街无疑就是这样的环境。

我回到奥马哈之后,每半年都去大城市一次。我每次都列一个清单,把自己要做的事写下来,比如要调研的公司等等。这些路费都没白花,该做完的事,做完了,我就回到奥马哈思考。

Question5:请讲讲您对分散投资的看法?

巴菲特 :这个要看情况了。如果不是职业投资者,不追求通过管理资金实现超额收益率的目标,我觉得应该高度分散。

我认为 98% 到 99% 的投资者应该高度分散,但不能频繁交易,他们的投资应该和成本极低的指数型基金差不多。只要持有美国的一部分就可以了,这样投资,是相信持有美国的一部分会得到很好的回报,我对这样的做法毫无异议。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这么投资是正路。

如果想积极参与投资活动,研究公司并主动做投资决策,那就不一样了。

既然你走上研究公司这条路,既然你决定投入时间和精力把投资做好,我觉得分散投资是大错特错的。那天我在 SunTrust 的时候,说到过这个问题。 要是你真能看懂生意,你拥有的生意不应该超过六个 。

要是你能找到六个好生意,就已经足够分散了,用不着再分散了,而且你能赚很多钱。

我敢保证,你不把钱投到你最看好的那个生意,而是再去做第七个生意,肯定会掉到沟里。靠第七个最好的主意发家的人很少,靠最好的主意发家的人很多。

所以,我说任何人, 在资金量一般的情况下,要是对自己要投资的生意确实了解,六个就很多了,换了是我的话,我可能就选三个我最看好的 。

我本人不搞分散。我认识的投资比较成功的人,都不搞分散,沃尔特施洛斯是个例外,沃尔特的投资非常分散,他什么东西都买一点,我说他是挪亚,什么东西都来两个。

Question6:如果能重新活一次,为了让生活更幸福,您会怎么做?

巴菲特 :希望我的回答,大家听了不会觉得不舒服。 要是我重新活一次的话,我只想做一件事,选能活到 120 岁的基因。

我其实是非常幸运的。我经常举一个例子,觉得可能会对各位有启发,所以花两分钟时间讲讲。

假设现在是你出生前 24 小时,一个神仙出现了,他说:“孩子,我看你前途无量,我现在手里有个难题,我得设计你出生后生活的世界,我觉得太难了,你来设计吧。

你有 24 小时的时间, 社会 规则、经济规则、政府规则,这些都给你设计,你还有你的子孙后代都在这些规则的约束下生活。”

你问了:“我什么都能设计?”神仙说:“对,什么都能设计。”你说:“没什么附加条件?”

神仙说:“有一个附加条件。你不知道自己出生后是黑人还是白人,是富有还是贫穷,是男人还是女人,是身体健壮还是体弱多病,是聪明过人还是头脑迟钝。你知道的就一点,你要从一个装着 58 亿个球的桶里选一个球。”

我把这个叫 娘胎彩票 。你要从这 58 亿个球里选一个,这是你一生之中最重大的决定,它会决定你是出生在美国还是阿富汗,智商是 130 还是 70。

选出来之后,很多东西都注定了。你会设计一个怎样的世界?

我觉得用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很好地看待 社会 问题。

因为你不知道自己会选到哪个球,所以在设计世界的时候,你会希望这个世界能提供大量产品和服务,你希望所有人都能过上好日子。你会希望这个世界的产品越来越丰富,将来你的子孙后代能越过越好。

在希望世界能提供大量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有的人手气太差,拿到的球不好,天生不适合这个世界的体系,你希望他们不会被这个世界抛弃。

我天生非常适合我们现在的这个世界。我一生下来就具备了分配资金的天赋。这其实没什么了不起的。

如果我们都被困在荒岛上,永远回不来,我们所有人里,谁最会种地,谁最有本事。我再怎么说我多擅长分配资金,你们也不会理我。

我赶上了好时候 。盖茨说,要是我生在几百万年前,早成了动物的盘中餐。他说:“你跑不快,也不会爬树,什么都不行,刚生下来就得被吃了。你生在今天是走运。”

既然我运气这么好,我就要把自己的天分发挥出来,一辈子都做自己喜欢的事,交自己喜欢的人。只和自己喜欢的人共事。

要是有个人让我倒胃口,但是和他走到一起,我能赚 1 亿美元,我会断然拒绝,要不和为了钱结婚有什么两样?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为了钱结婚,要是已经很有钱了,更不能这样了,你们说是不是?我不为了钱结婚。

我还是会一如既往地生活,只是不想再买美国航空了!

谢谢

作者:庐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超级投资者施洛斯我们喜欢买入低估的股票而且有勇气越跌越买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