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投资为何不适合A股

本文为阿尔法工场线上活动分享内容

主讲人:深圳市广汇缘资产管理有限公司CEO 赵鹏

整理人:广州康达木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魏长虎

大家晚上好,非常感谢阿尔法工场给我提供这次机会,跟大家做一个交流和分享,希望大家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样有助于完善我的投资体系和方法,我也希望向大家多学习。

在讲之前也是我先说明一下,正在发行广汇缘1号基金,这个基金都是我的朋友和朋友们介绍的一些朋友在买,本身也没有怎么做宣传。今天的分享并不是针对产品这个基金的路演,先和大家声明一下。大家听完之后,如果对这个产品感兴趣,也愿意参与这个基金的话,也可以参与。

我认为做投资赚钱最核心的是要做到持续赚钱盈利,其实股市投资赚钱并不难,难就难在持续赚钱,很多人都是牛市赚钱,熊市亏钱,长期浪费了时间不赚钱。如果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股票投资就可以持续赚钱:第一,买入的时候估值合理或者低估;第二,上市公司盈利持续增长;第三,没有系统性风险。

现在我简要阐述一下我是如何做到这三点的:

第一点估值的合理,股票为什么说是一种艺术呢?其实估值是一个艺术,估值是买卖双方的博弈的结果,我们没有哪个人能够卖出在最高点,买入在最低点,其实我们预算的是一个估值的区间,其实估值的预判是很难的,关于估值的公式是:PE=DP*(1 g)/(k-g),因为我们不知道到底该怎么计算DP、g、k。

这三个主要变量的计算没有标准答案,全是因人而异的。比如:DP是股利支付率,到底用哪一年的DP?是用未三年的还是五年的?g是利润增长率,我们不知道用哪一年的增长率,k是加权资本成本,等于无风险利率加上风险溢价,用哪个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 用哪个数据作为风险溢价?现实中的估值,你会发现理论的估值是算不出来的,但是我们可以判定一个趋势。

比如说在一个利率下降周期,所有的利率都会下降,无风险利率也会下降,对估值提升具有正面的作用。如果一个公司业务进入新的领域,它的天花板打开了,估值有上升的作用,同样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不能算出绝对的估值,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影响估值的因素,大概判断出它估值的是处于上升的趋势还是下降的趋势。比如2007年招商银行曾经炒到35倍的市盈率,7倍的市净率,07年之后招商银行的利润增长是不错的,但是估值跌了很多,从7倍的市净率下降到了后来的0.7-0.8倍的市净率,股价也下跌了很多。

通常来讲,如果一个公司盈利是很稳定的,分红收益也很稳定的,通常来讲大概能给10倍市盈率。但是不意味着如果你买了一定会赚钱,甚至可能会亏50%。通过对影响估值因素的趋势判断,结合历史估值水平,我们大致可以判定它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区间,是低估区域还是高估区域,是一个上升还是下降的趋势。对这个区间和趋势的判定,我们是不会错得太离谱的。

第二点是利润要持续增长,一个公司利润的增长需要两个条件:上市公司管理层的主观能动性和盈利增长的客观可行性。

我们如何去判断一个公司管理层有没有主观能动性呢?一般来说,如果他们有利益诉求,他们就会有动力(当然要注意利益诉求的时间范围),比如高管或者大股东用现金从二级市场增持股票,或者参与增发锁定;管理层股权激励;上市公司回购注销股票;股价跌破首次上市发行价格或者增发价格等。

统计表明,从2004年1月1日到2012年4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股票从公布股权激励预案开始一年后,股价一年涨幅的算术平均数是22.2%,8年复合收益率是38倍。高管或者大股东增持的股票按照增持人次一年涨幅的加权平均值是29.2%,8年复合收益率是10倍。

历史统计平均数充分说明,具备主观能动性的公司股价平均收益率很可观(注意:也有一批公司大股东或者管理层自己买了自己的股票一样亏钱,主要原因一是他们买的时候股价估值太高,二是因为客观上做不到利润增长,三是因为没法对冲系统性风险。他们失败的三个原因我都可以很大程度上规避)。

利润增长的第二条件是可观可行性,一般来说,利润内生增长只有三种方式:销量增长,售价提升,成本下降。具体是哪种路径带来盈利增长,需要非常深入去研究核实。但是一般来说,如果行业增长速度越大,那么行业内有动力的公司增长越容易实现。

第三个条件就是不能有系统性的风险,这点可以用股指期货来做选择性的部分对冲。系统性风险在目前条件下,没有特别好的办法。

因为目前市场对冲工具就一个沪深300,而沪深300指数是畸形的结构,所以如果完全对冲的话,则必须股票配置的行业占比与沪深300的行业权重不能差距太大,否则就会出现2014年四季度很多中性策略基金纷纷两面挨耳光爆仓的风险(2013年很多中性策略基金买创业板对冲沪深300赚了很多钱,他们本质不是在赚对冲的钱,而是赚的是市场风格偏离的钱,一旦风格转换就麻烦了)。

而如果股票配置行业权重接近沪深300的权重,则会导致什么问题呢?问题很大:因为沪深300中金融地产股占比在40%左右,而金融地产行业是同质化的,即同涨同跌,阿尔法很小,所以这么做的结果就是整体收益率会非常低。

那么我做选择性对冲的风险在于判断错误。其实,我只会犯两类错误:一是沪深300指数上涨,我在期指上放空,二是沪深300指数下跌,我没有放空。

出现第一类错的话,我的组合大概率也不会暴跌,或者就算下跌也可以马上不做空,所以大概率是当天小涨或者小跌,出现第二类错误的话,我和没有对冲工具的人一样。但是我有这么一个选择权的好处,在于解决了我看不清楚大盘但是看好个股的纠结和矛盾。

很多时候我们因为担心大盘,但是又看好自己的股票,如果没有做空工具,往往我们选择减仓,结果就是大盘是跌了,但是我们买的股票却涨了,我们错过了!我的要求也不高,假设一年大盘10次暴跌,我逮住三次我就比没有这样做的人好很多,尤其在熊市里面,或许我还会大赚。这就是我投资的一个框架。

但是这里面我也经常碰到一些挑战性的问题,就是大家都在问,如果你这个方法有这么有效的话,那我们每个人都会。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其实我觉得不是这样子的,投资是一个个性化的问题,我们都认为巴菲特是股神,我们都认为巴菲特买的股票都很好,那巴菲特在香港买比亚迪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去买呢?或者是巴菲特在卖中石油的时候我们反而还去买呢?

曾经我在公募基金的时候,研究人员给我们推荐同样的股票,我们基金经理之间也会推荐股票,但是如果大家打开我们的组合来对比,我们还真没有多少相同的,这就是投资是一个个性化的东西。也就是说,我推荐一个股票你今天可能觉得不错,或者明天你按我的方法选取股票,可后天另外一个同事给你推荐一个股票,你可能就把今天的给忘了,所以说它是一个个性化的东西。

除了以上这些点,有个想法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集中投资和分散投资分散的问题。我们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制度设计是不一样的,第一个你没有办法做空,你只能不买它,你不能影响别人,第二个涨跌是有限制的,第三个是上市公司审批制,不是注册制,导致拉圾股也有几十亿的市值,这会导致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你会发现像獐子岛跌停第四天又拉回来了。

我们为什么需要分散投资呢,一方面是规避个别股票长期不涨的倒霉的运气,二是为了规避黑天鹅事件。像国外市场,如果你只买一只股票,被做空的话一天可能会跌90%,永远没有翻身之地。而A股市场没有这种情况,即使遇到了黑天鹅事件也不会让你受到沉重打击,你会发现分散投资给你带来的好处,反而会承受因为太分散而选到了差的股票的风险。当然如果以后制度发生了变化,必须选择分散投资,总体来说在A股市场做投资不需要太分散,因为目前的制度给了我们非常好的保护。

另外我再分享一点,虽然我们不太分散,但必须也必须要做组合投资,比如买10个左右的股票。投资是个概率游戏,因为我们得到的信息是有限的,那我们怎么做呢,我们并不在乎一次两次的成功,也不在乎一次两次的失败,我做对的次数比错的次数多,亏的时候亏的是小钱,赚的时候赚的是大钱。

为什么老百姓炒股都会亏呢,很多人就是股票跌幅一超过10%它就不动了;他就任由亏损了,亏损无限制的扩大,如果他赚的时候它赚点小钱就卖了,他操作的体系是错误的,操作正好做反着来了,第二个可能是操作的次数不够多,再就是做十次他可能做错了八次;那就是碰上了运气不好。(广汇缘:zhaopeng1979424)

Q&A精选:

怎么看自上而下的选股策略?

我们每个人选股都是自上而下,我不是这么考虑问题的,我不考虑它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也不考虑它是主板还是创业板中小板,我只考虑三点:第一点是估值怎么样?第二点是这个公司主观上有没有动力让它增长,第三点是它有没有客观可行性?再就是你的业绩增长路径怎么样?大的行业背景符合,有客观可行性,路径清晰,又有动力那我认为业绩增长的概率就很大;

对京津冀一体化有什么看法?

中国市场因为制度的保护,投机的氛围是很严重的。其实京津冀已经炒了很久了,这些东西跟基本面没有太大关系,它就是一种投资策略。

在这里我说说投资经常犯的两个错误,第一个错误是不区分投资和投机,第二个错误就是不区分基本面和策略。不区分投资和投机,就是老百姓经常犯的错误。他买一个股票,这个公司是做什么的,怎么做的什么都不知道,他认为自己是在投资,长期拿着不跟踪公司基本面也不动,本质上是在豪赌,结果亏了很多钱。

我们专业投资者一不小心会犯另外一个错误,就是不区分基本面和策略,你会发现很多做投资的朋友,他会根据基本面的研究选择了一个公司,因为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我继续拿着,结果第二年市场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就亏了很多钱。一个公司好不好是基本面的问题,股价涨不涨是策略的问题,你说京津冀这些公司,它有多少可以持续的增长,有多少壁垒?

所以你会发现很多都是炒作,炒作就跟基本面没有关系了,纯粹是投机了,就是策略问题了。所以像京津冀的一些公司,它能持续受益吗?其实是一次性的,涨一把跑了就完了,所以我做投资基本上不太喜欢这种公司。

分享一下定增破发的实践经验?

我曾经研究过定增的情况,历史上有一段时间定增收益很高,后来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果在熊市里面参与定增是很好的,因为熊市股价本身就很低,如果定增打个折扣,所以熊市参与定增很好。

但是在牛市里面买定增一定要小心,因为股价本身就很高,估值又很贵,而且很多公司在定增的时候消息提前泄露了那它提前还会涨一波;过了两年三年之后你会发现市场环境一变化,那估值大幅度下滑,你就被套在高点。

请问如何选择行业?

我是希望利润的增长、公司长大来赚钱,所以我还是选择那些扩张的行业,当然如果这个行业已经在往下走了,让公司利润增长就会很难,当然他的估值提升也会赚钱,这里面我也会参与。如果说银行,招商银行利润还会高速增长吗?这个很难,如果参与的话那就是估值提升,那就研究估值的三个变量DP、g、k。

基本面对选择做一只股票有多大决定性?

对我来说我只会做有基本面、有支撑的股票,基本面好不好是一个公司的价值的问题,买不买什么时候买是市场策略的问题,是博弈的问题,只有基本面好我才会参与,什么时候参与那是市场博弈的问题。

因为国内制度不一样,你没有做空机制,很多人为讲故事任由往上炒,我们做投资不是不可以做投机,如果你深入研究做投机的逻辑也能赚到钱,因为我们的制度环境确实不太一样。

对上证指数如何看?是不是已经失真?

我个人觉得不要太在意指数,2011年指数跌了25%,创业板差不多跌了30%多,但是上涨超过10%的股票差不多有3%,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值得玩。

因为美国市场制度比较完善,社会的自我修复能力很强,而中国市场13亿人口基数非常大,市场非常大,公司的就算抓住一千万人口的客户就很容易成为几十亿、几百亿市值的公司;所以没有必要太介意指数,只要盯好公司的估值、业绩、系统性风险对它的影响就可以了。

另外,目前经济处于转型时期,宏观经济是结构性衰退和结构性繁荣并存,表现在指数上面估计要死不活,但是个股确实牛股辈出。

注册制对市场的阶段影响?

讲一下我的市场观点吧,我们投资的一定要抓到主要矛盾,现在市场主要矛盾我觉得是这样三个:第一个矛盾现在处在经济转型的时期,第二个是现在面临利率下降的周期,第三个是面临一个资本市场制度变革的时期。

经济转型意味着未来十年有些公司的利润可以涨很多倍,有些行业真的不行了,有些行业超级繁荣。即经济转型意味着市场上有好的标的可以买。利率下降周期意味着市场不差钱,有大量资金往股市里走。

一方面有好的投资标的,一方面又有大量资金进来买,结论就是这些好的标的涨幅会很吓人,未来十年一定是牛股倍出的阶段;目前处于资本市场制度变革的时期:T 0,期权,注册制,做空机制等很多改革,将会导致二级市场很多盈利模式发生变化。

基本面触发你卖出的因素是什么?

卖出股票我是这样决定的:第一个是我发现我看错了,我无论如何都把它卖掉,第二个基本面发生了重大的负面变化,对将来的利润增长、公司的价值发生了重大负面影响,第三个跟基本面不相关的原因导致股价突然爆长了我也会卖一点,因为它可能会回调,就像巴鲁克讲的在上涨过程中卖一点,做投资要适可而止。

是否有短线操作建议?

短线操作我不是特别擅长,没有什么太好的建议。我们在做投资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投资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你要考虑估值、基本面的趋势、市场风格、流动性、市场策略,大的经济背景等;要考虑各种各样的因素,来决定一个股票的买卖,要系统性全面的去思考问题。就像芒格说的格栅思维,把各个因素融会贯通起来,同时迅速发现主要矛盾,还要根据情况变化去调整你的矛盾。

短线操作你认为指标操作有效吗?KDJ,MACD?

这些技术指标我会参考。这些东西其实我不是特别精通,我也不想去精通它,主要是我也不是很相信这个,但是可以参考它。它可以反应一些交易的信息,你要留心它,但也不用特别在意,做交易决策的时候各种因素都要看,不能只考虑某一个东西。

怎么看新三板的投资机会呢?

纯粹没有依据的我个人感觉,新三板可能一半的公司财务真实性需要认真核实,因为我们二级市场上市的时候那么严格的审核,都还有做假的,现在敞开上市你觉得不会做假吗?我个人觉得有30%的公司可能还勉强过得去,但不是很好,可能5%以下的公司很好。

我觉得新三板有机会,但是这种机会是小概率事件,但是我们就是要抓住这个小概率事件,这样我们专业投资者才有价值,这就是我们的价值所在;但是新三板也会把一批人搞死,因为没有涨跌幅限制,一旦出现黑天鹅或者造假曝光,可能一天就亏90%。

中概股尤其游戏类,在国内冰火两重天,甚至在酝酿回归,可以谈谈这方面的理解和A股投资建议吗?

你说游戏股冰火两重天,游戏这个行业在美国可能不是朝阳行业,这是两类不同的投资者,两拨不同的人在玩,他们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就单独的游戏公司来讲,它的风险是很大的,公司具体是否能持续赚钱你是不知道的,今年搞点游戏赚点钱,可能明天就没了。

其实这样的公司风险是很大的,它的股票估值应该很低才对,但是在中国它是一个高增长的行业,也就是说行业的景气常常会掩盖一个公司商业模式的缺陷,从而在不成熟的资本市场给它一个错误的估值定价。

比如说三一重工在07年的时候,景气度很高,实际上这种机械类的企业它的盈利是高度波动的,它的波动是很大的,因为市场的不成熟会导致市场的错误定价,这个是要小心的。

我主要是短线,很少有股票在我手里超过一个月。

在国内这个市场我并不反对,做长线短线各有利弊。

建仓时通过基本面分析,会设定达到的目标价位,实际操作中,哪种情况会修正目标价位?修正目标价位是否会经常发生?

目标价格往往是不靠谱的,我们会有心理价位,但它确实会发生变化,因为公司基本面也会出现一些超预期的变化的,我们就是要根据新的信息来做决策。

这就意味着估值模型也要因地制宜,主动调整,要根据参照系调节了?

估值是这样的,讲的好一点是艺术,讲的不好的话就是骗人的,我买东西的时候会把估值讲的低一点,但在卖东西的时候会提的高一点,最后买卖双方在市场上交峰博弈,估值的模型不不一定调整,但是估值的参数是调整的,大家基本都是在同一个估值框架下考虑问题,只是依据的假设参数不同。

对并购行业或者旅游板块并购怎么看?

由于审批减少,并购以后经常会发生,对旅游板块并购我觉得没什么特别的。作为二级市场投资,你不一定获得正确全面的信息,其实即使是告诉你某个公司要并购你也不一定敢买,因为可能不一定成交。

在以后注册制下并购可能要小心点,因为好东西可能不卖,或者卖出的东西卖的价钱会很高,买东西的人可能会买一堆垃圾,我觉得着眼于并购的操作可能要小心点。

从新三板做市商,拿到发行前的股票交易,风险有什么建议?

在风险上来看,到现在很多股票估值都很贵,所以你一定要把公司研究清楚,行业、公司、老板、团队等等一定要研究清楚,他到底能不能长大?在一个不太活跃的市场下,你不像二级市场一样可以投机,因为它不活跃所以你投机可能代价会很大,所以一定要把公司的前景搞清楚,这个是很重要的;

关于如何止损如何看?

关于止损,以前我所有的产品都没有止损线,都没有预警线,这点大家可能觉得不可思议。前些年有很多基金的绝对收益的产品都做的不太好,有几个很重要的原因,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止损制度。你想想如果你是基金经理,产品清盘了你就会下岗,那你会让自己下岗吗?

不炒股票就不会亏钱,就不会下降。就是说,控制仓位仅,比如总是只有20%的低仓位,虽然不会清盘但是最终还是把投资者害了,因为这样你不赚钱。

如果有强制机械止损制度的话,就会扭曲基金经理的行为,在本来该加仓买股票的时候却在卖出股票。股票一下跌就扛不住,结果全部卖在底部。但是如果我不止损的话,是不是会亏损很大呢?

其实也不一定,因为我很大程度上可以克服这个问题,我首先选择有人给我们背过书的股票,被骗的可能性比较小,我们可以解决主观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第二个我要看估值,第三个公司的基本面,第四是系统性风险我也要看,所以最终结果我亏钱的可能性也不大。

所以对止损,在有些情况下我会做一些,但是不会强制止损,如果我发现我看错了,或基本面出问题了,我会毫不迟疑的止损,做股票不要在乎1%,2%甚至5%的波动,买股票的时候不要看价格,卖股票的时候也不要看价格,如果你因为一两块钱错过了买入的机会或卖出的机会那是非常不值得的。不要有成本的概念,昨天的收盘价就是我今天的成本。

仓位是如何控制的?

我觉得仓位在一开始的时候不会一下子就满仓,要不把大家都吓死了,第二个我也不会刻意去控制,如果觉得这个位置很好,那我也会去买。

做仓位不要刻意去控制,为了仓位而仓位,主要取决绝于有没有找到在这个位置上是否有适合的性价比的值得去买的标的,买股票你会评估向上的空间和概率,如果这个位置是一个估值偏底部的位置,我可能就比较重的仓位去买它,如果这个位置比较一般般那我就不买它;整体来说也是一样的,如果这个市场风险很大那我就清仓,不玩了,如果风险很小,那我就参与。

对于华谊这类影视类公司出现明星经理业务,我们更应该注重哪些方面的跟踪?

影视类公司的价值在于人,而不是公司,比如我在影视类公司投资的时候,我更认为它是一种策略性的投资。这类公司管理层或者股东把股票一卖,原班人马成立同样的公司,原来的公司就一文不值了。

你的投资观念其实是跑一个中长期的,可是在众多私募中年收益率很难出彩?

投资嘛,保守的人睡得很安稳,复利才是真正的暴利,我根本不想每年都很出彩,我想每年就不声不响但过二三十年之后,我可能就非常厉害,这是我想要的,我也不想一些本来不该投我的人来投我,那样对大家都不好。

极端的收益率背后一定是有极端的操作,极端的操作一定是不可持续,不可持续的业绩最后对客户没有意义。其实私募基金之间的业绩是不具备可比性的,因为大家的风控制度不一样。比如我买股票我自己给设了很多限制的,可是有的人完全没有任何限制,他可以只买一个股票甚至还加几倍杠杆配资。

你要看他的规则是什么,而我可能只能买30%,所以我跟他们之间没法相比,但我的风险跟他也不在一个档次上,今年他给你赚100%,但明年亏50%,最终赚钱了吗?没有;但同类型的公募基金的业绩是有可比性的,因为他们的规则是一样的,我认为关建不是看他的短期几年历史业绩有多少,而关建是看他的方法体系是不是具备长期可持续性。

因为大多数投资人来讲,他不知道如何去选择基金,都是一些销售人员在讲,怎么样?怎么样?短期做得很好从打广告角度来讲是好,但是从长期来讲不一定是好事;而我是告诉客户我的做法是如何运作的;

中国股市的非理性何时能反转?

我认为这要看制度的变化,中国的股市制度设计是不一样的,在这种制度环境下保护投机,你可以满仓买一个股票而没人可以做空你。股市的现状和制度设计是高度相关的,要看制度的变化,制度如果不变一定还是这样子的;

对主题投资如何看待?

关于主题投资,你会发现在中国还是挺流行的,因为我们做空机制不完善,在国外好像没有这个说法。你炒炒确实也是可以的,你要清楚知道你只是炒炒,千万你别当真,你要区分基本面和策略,要区投资和投机,不要犯这两类错误,这是最关键的。

我觉得主题投资最大的问题是达不到量化的逻辑?

主题投资跟量化没有关系,投机就是投机,你跟着去玩我认为也是可以的,如果做投资也可以去投机,但是你要知道你是在做投机,做什么事情你要看环境,你要知道你在什么样的制度环境下可以投机,什么环境不可以投机,比如说如果在美国市场你做投机你可能死得很惨,价值投资它是长期可行的,但在国内它不是最好的,它是长期可行的,这个是最重要的。

以价值投资为主,我们可以走得更远、更久。这是最根本的东西,其他只是锦上添花,比如说你拿5%的资金去做一做投机,那也是可以的,如果你拿50%的资金去玩,你怎么和你的投资者交待呢?这个肯定是不对的。

我在大盘股和小盘股一直偏爱大盘股,你的投资组合中会有这方面的考虑吗?

其实我在做投资的时候,我不是这样考虑问题的,我不考虑大盘、还是小盘,我不是这样考虑的,但是市值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我主要是考虑他的成长性和估值的批配,成长性有没有把握,主观上怎么样?客观上怎么样?感觉我们考虑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框架体系是不一样的。

巴菲特不投资互联网,你也是吗?

我会考虑,投资互联网有几种方式,第一个你可以投一个互联网公司,再一个你也可以投一个利用互联网实现业绩更快增长的公司,做投资不要盲目去反对什么、坚持什么,做投资的人不能太固执,也就是心态必须要开放。

互联网公司真的能赚钱,你为什么不投呢?你看PE明显的是骗人的,互联网早期就是要砸钱,就是这种商业模式,它的估值体系就是不一样的,对我来说,我不会像有些人一样投这个不投那个。我很开放,我的投资框架是包含所有的这些东西的,视野一定要开扩,你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看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地看问题。

相对公司现场调研,我更愿意相信上市公司的公开信息,你如何看?

其实你可能没有注意到,按照深交所的要求,上市公司接受任何人的调研,调研纪要必须公开。很多公开信息你可以去看,现在深交所公开信息特别全、特别好,你看一个公司十份调研纪要,对这个公司大致能有60%-70%的把握,大概情况你就知道了。你不要以为小股票就是内部信息,不要给他贴标签,我们心态要开放、平等地去看待所有东西,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定。

对于创业投资有什么看法?

我简单说一下对创业、中国经济的看法,我为什么觉得未来一段时间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呢?我很多大学同学不是在我们这个行业的,他们都出来创业,如果一个国家年轻人都出来创业,这是很有活力的,确实国家也很鼓励,开个公司现在注册资本是认缴制的,国家不管你,创业的门槛大大的降低,年轻人的创造性和活力就全部被动员起来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分散投资为何不适合A股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