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加速流入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及对策,周大鹏谈外资流入股市

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创设股票市场之初即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相应的投资渠道,但发展较为缓慢。随着我国加入WTO,金融市场的开放速度同步加快,这为全球投资者进入我国股票市场提供了更多便利。特别是近年来在新一轮开放措施密集出台带动下,我国金融开放逐步迈向纵深发展,资本市场开放持续加速,与国际接轨程度不断提升,这为外资的持续进入创造了更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境外投资者开始加速布局A股市场。

一、我国股市对外开放历程及政策回顾

我国股市对外开放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时期(1991-2002年)。随着沪深证券交易所陆续挂牌营业,我国股票市场开始正式运营,并积极尝试吸引境外资金。1992年1月15日,我国第一张人民币特种股票——上海真空电子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B股股票在香港、上海等地认购。B股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标志着我国开始积极探索股票市场的对外开放。

第二阶段:过渡时期(2002-2014年)。随着股票市场运行逐步迈向正轨,我国开始推行有限度引进外资、小幅慢走开放证券市场的过渡性制度。2002年12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发布,我国正式推出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制度,迈出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一步。2003年5月,野村证券和瑞士银行成为首批取得证券投资业务许可证的合格境外投资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实行的第一年,证监会即批准了12家QFII。2010年4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公开发行股票。2011年12月,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正式推出,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人民币资金直接投资境内市场。

第三阶段:加速时期(2014-2022年)。随着股票市场运行更加规范,加之对外开放持续加速,我国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措施优化制度建设和渠道设计,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多便利,吸引外资持续进入股票市场。

一是设立境内外股票互联互通平台,逐步拓展交易范围和品种。2014、2016年,“沪港通”和“深港通”股票交易系统正式启动,实现了股票市场资金内外双向流动。2019年6月,“沪伦通”股票交易系统开通,实现了上海证交所和伦敦股票交易所的互联互通。2021年2月,上证180、上证380指数成分股及A H股公司的A股科创板股票正式纳入沪股通股票范围,科创板上市A H股公司的H股正式纳入港股通股票范围。2022年6月,沪深交易所发布《沪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2022年修订)》,将ETF纳入了互联互通机制。

二是逐步放宽QFII的各项限制。2016年9月,证监会取消了QFII资产配置中股票配置不低于50%的要求。2018年6月,外汇管理局取消了QFII资金汇出20%的比例限制,同时允许QFII开展外汇套期保值。2019年1月,外汇管理局大幅提升QFII总额度至3000亿美元。2019年9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限制,试点国家和地区限制也一并取消。2020年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货公司的外资股比例限制陆续取消。2020年9月,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管理办法》,在进一步降低外资准入门槛的同时稳步有序扩大了外资投资范围。

三是A股纳入主要国际指数,全球认可度持续提升。2018年6月,A股被正式纳入全球最大指数公司明晟(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国股市迎来里程碑。2019年5月,全球第二大指数公司富时罗素公布首批纳入其全球股票指数系列的A股名单。同年9月,标普道琼斯指数宣布超过1000只A股将被纳入标普新兴市场全球基准指数,纳入因子为25%。至此,三大主要国际指数均将A股纳入。A股纳入国际指数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全球投资者对A股的认可度在不断提升,各界普遍认为这将为我国资本市场带来数量可观的增量资金,有助于A股的长远发展。

不断上升。特别是2018年以来,在监管部门出台多项开放措施带动下,境外投资者通过沪股通、深股通等渠道加速进入,资金流入速度明显加快。从数据看,外资持有股票市值由2014年的1454.27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3.08万亿元,增长约20倍,市值占比由0.4628%上升至4.03%,增长近10倍,在2021年5月份曾一度达到历史最高的4.17%。但2022年以来,外资持股市值出现下降,截至2022年8月,外资持有A股股票市值及占比已分别降至2.46万亿元、3.51%(图1)。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影响,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市场出现动荡,我国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波及。

第二,陆股通已成为外资进入A股市场的主要渠道。境外机构进入A股市场主要有四种方式,分别是: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沪股通和深股通,其中沪股通和深股通合称为陆股通(图2)。

在陆股通开通前,外资投资A股市场主要通过QFII/RQFII渠道。外资通过QFII/RQFII持有我国股票规模整体保持稳健增长态势,2021年7月一度达到历史最高的3026亿元,约为2014年底的2.5倍。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以来,外资通过QFII/RQFII渠道持有股票规模出现大幅下降,仅2022年7月便减少近2000亿元,占外资持股市值比重由年初的0.43%左右骤降至0.06%,降幅较大(图3)。

由于交易机制便利,陆股通开通后迅速成为外资进入A股市场最为重要的方式。从数据看,外资通过陆股通(也称北向资金)持有我国股票市值由2016年6月的976.84亿元增长至2021年末的2.72万亿元,增幅超过25倍(图4)。2019年以来,外资通过陆股通持有股票市值占总持有市值比重更是保持在90%以上。但2022年以来,外资通过陆股通持有A股市值规模出现下降,2022年8月已降至2.4万亿元。

从时间顺序看,沪股通的开通时间早于深股通,最初外资通过深股通购买股票份额占陆股通持有份额比重相对较高,但在深股通开通后,这一情况逐步发生变化。外资通过深股通渠道买卖的股票总额已逐步超过陆股通,占二者合计比重维持在55%以上,而通过沪股通和深股通实现的股票净买入额及占比则基本相当(图5、图6)。

第三,外资持有股票行业分布较为集中,工业、日常消费等排名靠前。2021年,外资持有工业、日常消费、信息技术、金融、材料、可选消费、医疗保健六大类行业股票市值合计为2.88万亿元,占持股总市值比重高达95%左右,持股占比十分集中,特别是持有工业、信息技术业市值比重达到36%(表2)。但2022年以来,外资除持有能源、电信、公用事业等行业市值出现小幅上升外,其余行业持有市值规模及占比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材料、金融、信息技术、工业、可选消费、日常消费、医疗保健等行业均下降超过500亿元。特别是持有可选消费、医疗保健、信息技术业市值占比下降超过0.5个百分点(表3)。

第四,外资倾向于持有业绩较好的股票,且持有部分个股市值占比较高。一方面,外资倾向于持有市值较大、盈利能力强且流动性较好的股票。截至2022年8月,外资持有个股市值排名前100的股票平均ROE和PB分别为16.63、6,高于全市场平均的2.22和4.24。另一方面,外资对部分个股走势影响越来越大。截至2022年8月,已有712家股票外资持有流通股市值占比超过2%,有87家超过10%。特别是有8家股票外资持股比例超过20%。外资不仅对A股市场的影响在逐步扩大,对部分个股的影响更为突出。

(二)影响外资流入A股的主要因素

第一,基本面差异是影响外资流出入股市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经济基本面决定了外资的中长期流向。我国经济增速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虽然遭遇新冠疫情冲击,但我国是全球复苏最快的国家,且我国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特别是近年来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等新经济企业出现蓬勃发展,盈利能力、科技水平更是持续提升,对全球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根据《中国独角兽报告2022》显示,截至2022年4月,中国地区独角兽共356家、总估值高达9.4万亿人民币,位居全球第二。另一方面,A股估值在全球主要股市中处于较低水平。截至2022年4月,上证指数市净率仅为1.38倍,略高于恒生指数和韩国综合指数的1.02和1.04,在全球主要股市中处于较低水平,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从资产配置角度看,在经济长期向好及估值较低的基本面带动下,A股对境外投资者存在较大的吸引力(图7)。

第二,汇率波动会影响外资情绪,继而对资金流向起到加速作用。从境外投资者角度,决定最终收益率的因素主要包括汇率变动和股市回报率,即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和股市自身的涨跌情况。在经济向好背景下,通常会伴随着股市走强和人民币汇率升值,这会为境外投资者带来双重收益,从而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但在经济预期不稳、股市走弱情况下,叠加人民币汇率贬值会使外资承受双重损失,这会导致外资加速流出。从数据看,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外资净买入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特别是在股市明显上涨或者明显下跌时这一现象更为明显,二者呈现出同向变动的走势(图8)。2022年以来,随着美联储连续加息,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加大,截至2022年8月,人民币汇率较年初贬值近9%,而外资持有A股市值比重也下降了近0.3个百分点。

第三,政策调整为外资流出入提供了更多便利。加入WTO后,我国开始全面推动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积极为外资流入提供政策支持。但出于风险防范的目的,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步伐相对审慎。但自2013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特别是2018年以来,监管部门连续出台了多项开放政策,通过放宽外资入市条件、调整外资购买额度及开辟更多通道等方式加速推动股市开放,这为全球投资者进入A股市市场提供了更多便利条件,带动了外资加速进入。根据人民银行数据,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股票资产由2018年末的1.15万亿元增长至2022年6月末的3.57万亿元,增幅超过200%(图9)。

第四,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影响外资投资预期。在市场逐步开放背景下,A股与全球金融市场相关性不断提升,呈现出“同涨同落”特征。从数据看,上证指数与道琼斯工业指数相关性由2014-2018年的0.14大幅上升至2019-2022年的0.78(图10),全球金融市场变动对A股的影响越来越大。近年来,国外环境更趋严峻复杂,贸易争端、新冠疫情、俄乌战争、主要经济货币政策转向等因素相互交织,增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风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股市难以独善其身。一旦面临突发事件冲击,全球资本市场多会同步下跌,出于避险目的,外资也常常会选择卖出回撤资金来减少资产价值损失。但在部分时期,中外市场表现分化也会对外资流向产生显著影响。例如,2020年二季度后,欧美国家经济低迷、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但我国经济开始加速恢复,A股率先反弹,成为全球价值投资洼地,这吸引了外资加速流入。

三、外资持续进入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

改善投资者结构,促进市场交易趋于理性。我国股市投资者结构长期以来以散户为主,这被各界普遍认为是导致A股市场波动较大的原因之一。长期以来,A股机构投资者占比长期处于较低水平。A股机构投资者占比(按照算数平均法计算)由2019年37.57%降至2021年的36.28%,小幅下降1.3个百分点。有研究对A股的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散户贡献了全市场近90%的交易量,散户交易过于频繁不利于市场稳定,也会影响股市的价格发现功能。随着外资的持续流入,全球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在积极布局A股市场。截至2022年8月,已有银行、券商、基金及其他各类共计200多家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数量的提升有助于改善A股的投资者结构,减弱股市的投机性和波动幅度。从数据看,上证综合指数标准差和日均换手率由2014-2018年的574和0.81%降至2019-2022年8月的286和0.77%,A股波动程度有所下降,市场交易频率有所收敛。

在引导市场投资理念变化的同时同步影响投资风向。一方面,境外投资者偏好集中,持仓较为稳定,并且敢于重仓。北向资金在大多数行业的第一大重仓股平均占比超过30%,前五大重仓股占比一度超过70%。另据测算,2015-2020年,北向资金的年复合收益率达到18.28%,超过沪深300指数的6.69%、万得全A的7.20%、创业板的12.39%以及股票型基金的13.02%(表4)。境外资金的投资持仓相对集中且偏重中长期,尤其对龙头股、白马股等高市值、高收益、高成长性的股票持有比例较高,这对市场投资偏好会起到一定的正向引导作用,带动境内投资者更多关注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的股票。

但另一方面,外资买卖对市场预期及交易情绪已有显著影响。由于北向资金对全球市场变动敏感,信息掌握充分,投资能力较强,在市场走势即将发生变化时往往会提前行动,并且可能会起到强化市场预期的作用,因此北向资金的流入流出情况也被投资者认为是判断市场走势的参考指标。从数据看,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额与上证指数涨跌幅的相关性由2015-2018年的0.144大幅上升至2018-2022年8月的0.52(图11)。使用VAR模型对2020年1月-2022年8月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外资净买入对上证指数涨跌具有显著影响,说明外资买卖会影响市场交易情绪及预期。具体看,上证综合指数涨跌与外资净买入共有186个交易日同为正值,共有117个交易日同为负值,二者同涨同跌交易日占总交易日数量比重达到50%以上。

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外资对A股市场影响程度越来越大,全球政经形势复杂多变会增大外资流向的不确定性。由于资本流动易受政治经济等多重因素影响,一旦出现负面因素冲击,可能会引发资本流向逆转,继而造成恐慌效应,诱发金融风险。为分析外资对A股影响程度的变化,使用E-G两步法进行分析后发现,2018年后外资对股票指数走势的影响越来越大。2015-2018年,外资净流入每增加1亿元,上证综指会上涨0.009个百分点,2019-2022年则为0.11个百分点。如果外资出现净卖出,上证综指会出现同等幅度下跌,意味着外资如果出现大幅卖出,势必会对A股产生较大冲击(图12)。

当前,国内外政经形势错综复杂,贸易保护主义持续抬头、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加之新冠疫情冲击导致全球经济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且主要经济体已先后步入加息进程,全球流动性条件收紧,我国股市面临资金面临大幅撤出的概率上升。特别是外资持有A股股票行业分布较为集中,且部分股票持股比例较高,一旦集中撤出,势必会增大股票市场波动,引发连锁反应,增大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四、政策建议

作为金融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资的持续进入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但在外部不确定性较大背景下,未来要更加注重开放的质量,平衡好开放的节奏。此外,考虑到外资对股市的影响越来越大,可通过激励机制鼓励外资引导市场树立价值投资理念,同时也要做好风险防范工作,紧守风险底线。

第一,在继续推动资本市场扩大开放的同时更加注重开放的质量。资本市场开放是金融高水平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我国在全球金融市场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但考虑到全球金融市场波动程度有所加大,输入性风险上升,建议合理把握股市开放的节奏和速度,更多引进注重价值投资、有利于股市长期稳健发展的中长期机构投资者进入。此外,应结合资本市场开放的国际规则和我国现实条件,推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与汇率和资本项目改革等协调推进。

第二,鼓励外资更好发挥正面引导作用,助力打造价值型投资市场。综合评估境外机构在股市中的表现及对市场预期的影响,采取差异化的激励措施。针对注重价值投资、在市场运行中表现良好的境外投资者可适度给予更高的购买额度和便利条件,针对频繁进行短线交易、恶意影响市场走势的可采取调低额度甚至禁止入市的负面名单管理措施。通过正向激励机制鼓励外资机构更好在市场交易中发挥正面引导作用,助力打造更加注重中长期投资的价值型投资市场。

第三,密切关注外资买卖情况,有效应对市场波动风险。在全球流动性环境发生明显变化背景下,资金大进大出概率将明显提升。未来要进一步强化对股市的动态监管能力建设及监管协调,建立市场全流程日常信息监测、汇集及分析机制,密切跟踪外资交易情况,加强对资本市场跨境投资行为和资本流动的管理和研判,更好掌握外资流动的情况。特别地,一旦外资出现大量抛售造成市场大幅波动,可采取限制交易等措施稳定市场预期,避免股市大幅波动。 (中国银行研究院 梁斯)

外资加速流入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及对策,周大鹏谈外资流入股市

我国股票市场的现状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相关建议经过近 20 年的发展,我国股票市场已形成了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色道路,规模不断扩大,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投资者积极性不断提高,制度性建设日趋完善。但股票市场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性仍较为明显。 2007 年股票市场看似迎来了发展契机,股权分置改革初具效力,但 2008 年随后进入蛰伏期,股市发展陷入困境。一、当前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分析(一)股市功能导向存在误差,股市和宏观经济之间缺乏联系1 、投资能力较弱,存在投机行为过度现象目前股票市场参与者在进行投资时,往往不会考虑长期价值投资,市场上短线投资行为较普遍,主要体现在股票换手率较高,与西方国家相比, 2004 — 2007 年我国股票换手率普遍高出 5 — 10 倍。投机行为盛行往往是股市出现动荡的直接原因之一,沪深股指从 2003 年开始反复涨停,上证指数在 2007 年创下了历史最高的 6124.04 点,随即开始下行,一度跌至近期最低点 1664.93 点。至 2008 年 12 月,上证指数较长时期在 2000 点左右徘徊。股市参与者对股市的预期和上市公司是否盈利不存在直接关系,而是主要看参与者在消息市中的信息捕捉能力。2 、融资者融资能力不强,融资手段不多相比而言,国内股市融资能力普遍不强。据统计,仅 2005 年我国 69 家境外上市公司筹资额就达 206.5 亿美元,为沪深两市 2003 年、 2004 年首发募资总额 800 多亿元人民币的约 2 倍。 2007 年 11 月以来,国内上市公司融资水平更是急剧下降。从 2008 年新股发行情况来看,新股从价格到数量都没有达到预期筹资的目的,甚至从 2008 年下半年起,新股发行变得较为困难。而且,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手段不多,除了从银行贷款和直接获取发行资格而获得直接融资以外,没有更多其他的融资手段,这进一步加剧了融资能力的弱化。3 、资源配置功能低效,股市和宏观经济缺乏必要的联系由于股权结构形式单一并缺乏流动性、上市公司产业分布不尽合理等因素,导致股市资源配置功能低效。同时,二级市场交易量和规模起伏过大,突出表现在一些 ST 股票虽然经营业绩不尽如人意,但市盈率却非常高,甚至达到 60 — 100 倍。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股市与宏观经济的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我国股市宏观经济晴雨表的功能却未能充分体现,股票市场的资源被各种人为和非人为的因素消耗殆尽,股市和宏观实体经济出现了脱节现象。4 、股市功能缺乏财富效应,居民财产转移渠道存在风险虽然2007 年我国股市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但也未能解决股市总体回报率较低的趋势。 2008 年以来,股票市场持续低迷更是造成居民财富较大幅度缩水。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性收入,这固然鼓励了居民积极参与股市的发展,但目前股市缺乏使居民财富增值的持久能力。(二)股市结构存在缺陷,股市持续发展缺乏必要的支持1、“政策市”阻碍了股市发展的有效性目前股市的结构性缺陷主要表现为股市的发展目标需要随政府的发展思路而不断变化。这种反复波动的状况不仅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还会打击股市参与者的积极性,往往会造成两种后果,一是股市发展出现过度繁荣,进而产生大量的股市泡沫,一旦这种泡沫被挤压,股市便会迅速萎缩;二是股市发展持续低迷时,股市价值被低估,对投资者吸引力降低,股市将在很长的时期内难以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2、“企业圈钱”行为未得到有效控制,私利行为妨害了股市的公正性上市公司通过包装、公关实现上市,是目前股市结构中存在的最大痼疾。由于地方政府的利益,上市公司成为一方政府获得税收利益的主要保证,这一点对欠发达地区来说尤为重要。以这种标准上市的公司普遍存在质量不高等问题,上市不以盈利多少为准绳,而是以利益为出发点,企业圈钱行为严重,各种虚假行为、不诚信行为成为股票市场的主要公害,而且我国没有对这些行为进行严厉的制裁。近年来,企业圈钱行为被屡屡曝光,从上世纪 90 年代的银广夏、琼民源事件到最近的国美事件,企业利用上市之便谋取私利的行为一直未得到有效遏制。3 、机构投资者坐庄行为加剧了股市的混乱局面国外经验表明,对机构投资者进行有效管理会减少股市的震荡。而我国由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漏洞,机构投资者常常利用资金优势对股市进行操纵。以基金公司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迅速培育和壮大,股市投资资金已转变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机构的投资动向直接引导着市场走势。由于我国目前价值欠缺的基本模式没有得到有效改善,机构投资者奉行的以(本栏目策划、编辑:曹敏)价值来定盈利的思想难以行得通。因此,机构投资者往往会采取操纵信息、操纵交易等手段来获取高额回报,更有甚者,还会与企业相互串通,通过获得内幕消息共同汲取散户的经济利益。(三)股市内部环境恶化,制度缺失现象严重我国股票市场内部环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建设目标导向存在误区,造成股票市场环境恶化。追溯到股市初期的建立过程,可以发现我国成立股票市场是为解决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一种权宜之计,这种定位造成股市发展要服务于国有企业改革。因此,那些质量不高的上市公司成为了股市主体,为了扶持这些国有企业,股市的投资功能和融资功能均受到了严重损害。二是股权分置造成股市参与者利益严重不均衡,股市长期偏离正常价值。由于存在流通股东和非流通股东,股市参与者的风险和收益存在严重不对等的局面,集中表现在同股不同利现象。同时由于流通股所占比例过大,影响股票价格的真实性。虽然 2005 年已经开始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但目前来看,大小非的减持力度和价值定位都未能达到预想的结果,同时,减持过程中也存在着损害公众投资者利益的现象。三是退市制度不健全,风险制度欠缺,股市环境难于净化。业绩较差的上市公司实现退市有利于净化股票市场的环境,但我国目前还难以实现这一目标,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相应的退市制度作为企业可以退市的依据。从我国退市制度的现状来看,退市标准和程序在《公司法》、《证券法》、退市办法、上市规则中都有所规定,但存在不科学、不统一、相互矛盾等问题。同时,我国股市风险制度不完善,缺乏应有的风险防范措施。从我国股市设计的总体思路来看,风险制度被忽视是其中的主要问题,体现在风险防范措施较为缺乏、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不足等方面。(四)外部环境治理效率低下,股市持续健康发展难以得到保障我国股市外部环境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律制度体系建设滞后,执行力度有待提高。即使我国一直以来大力改革了很多的法律制度来保护股票市场发展,但总体来看,实施的时机仍较为滞后,而且没有实施配套措施,效果并不明显。二是信用制度尚未健全,参与者利益受侵害现象严重。近两年中小股东的利益一再被提及,主要是中小股东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大股东总是利用自身的资金和信息优势来谋取暴利。由于我国没有建立真正有效的企业信用等级和监管实施办法,因此,为大股东利用自身优势来侵害中小股东利益提供了可乘之机。三是行政干预过多,股市难以形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机制。股市建立以来,我国政府反复救市、不停托市,都为股票市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调节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政府这种行为一方面降低了政府公信力,另一方面使市场丧失了优胜劣汰的自我发展、自我调节功能。二、改善我国股票市场现状的相关建议(一)进一步完善股市投融资功能,强化收入分配功能,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完善投融资功能应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优先安排有优质资源的企业上市。为使市场回归到应有的稳定状态,应适当召回部分在海外运作较为出色的公司,带动投资者长期投资的信心,减少市场投机行为。同时,阶段性的改进配额制,对那些确属需要国家扶持的行业和地区仍保持适当的配额制,而对于纯属地方政府希望通过上市来谋取利益的地区应予以取消配额。强化收入分配功能,首先要发展多层次的市场体系,通过市场的多样性来降低居民收入风险;其次要建立公正、公开的信息披露制度,减少居民在信息不对称过程中做出的不理智行为,并有效防止操纵市场行为。市场的核心功能还是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此应建立和规范股票定价制度和发行制度,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行为。(二)优化股票市场结构,加强监管,杜绝市场上违法行为的发生首先,摒弃当前政府的托市行为,尽量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适当界定政策与市场的边界,消除政府越位、错位、缺位现象。市场的问题交由市场解决,但当市场失灵时,政府应果断采取措施应对。其次,加大对违规公司和机构投资者的惩戒力度,增加其违规成本。对多次违规的上市公司,除给予一定罚金外还应按情节严重程度诉诸于司法处理。最后,强化政府监管的独立性,减少政府因为利益重叠而削弱其公正性的根源,使政府在公共管理中处于超然独立的位置。为实现独立性,应建立相应的法律措施,提高监管的有效性。(三)完善市场目标,推进市场改革首先,改进股市建设目标。真正使原有为国有企业解困的目标转变为为优质企业服务、为国家宏观经济服务的目标上来。其次,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平稳运行。从股权分置改革的目标看,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实现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使大股东更加关注公司业绩,中小股东也可以采用间接方式来实现自身权利。同时必须根据股市发展态势来决定是否提高股市的对价水平,以确保投资者和国家利益不受损失。第三,建立完善的退市制度。退市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为了保障上市公司质量,减少那些效益较差、盈利能力较差的公司占用股票市场资源。同时,加强股市应对风险的能力,建立行业风险评估制度、金融工具风险评估制度等。(四)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体系,保证外部环境良好运行首先,进一步建立健全股票市场相关法律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因为好的法律制度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相关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制度、社会中介机构相关制度和政府监管等制度。其次,建立有效的信用评价机制。主要是市场参与者信用评级制度、信用档案制度等。最后,进一步规范政府职能,将政府的主要职能限定在宏观层面上,主要负责法规、法律的建设和股市建立的总体思路和方针。

外资加速流入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及对策,周大鹏谈外资流入股市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对我国股市的影响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对我国股市的影响,除开舆论导向和政府直接干预外,其主要、有效地途径是从紧缩银根入手的,也就是利用后壁政策来调控股市的,就此问题论述如下:
一、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以下三类:
(1)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或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被称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时和信贷规模进行调控;
(2)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信贷或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而采用的工具,以某些个别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资产运用也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侧重于对银行业务活动质的方面进行控制,是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补充,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
(3)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除以上常规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一些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信用进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①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依法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业务进行直接干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限制、特种贷款;
②信用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制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磋商、宣传等,指导其信用活动,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有窗口指导、道义劝告。
07年度下半年国内面临物价上涨,通胀压力加大的危机,其原因是:
1、供需失衡,比如食品行业 这是需求拉动型的通胀 ;
2、成本拉动,比如原油铁矿等国际价格上升,国内这些行业的价格上涨;
3、国内投资过热,大量流动性流向楼市股市,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胀压力加大;
4、国际贸易失衡,巨额顺差的长期存在,外汇占款严重,RMB投放过多;
5、RMB升值预期使得大量国际资本流入国内;
08年度国家采用的货币政策,在治理物价上涨主要表现在:
1、通过信贷结构调整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农业 尤其是集约型农业 提高农产品产量 加强信贷支持三农的力度;
坚决执行节能减排 限制“两高”行业的发展 鼓励新能源新技术的发展 以减少对国外能源资源的依赖 发展绿色信贷;减少对房地产业的贷款,抑制楼市的涨幅过快,使其健康稳定发展,防止经济泡沫;
2、控制信贷规模 加强额度管理 控制流动性。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正在执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利息、发行央票等等,回收流动性优化信贷结构,多向中小企业、新兴行业企业倾斜,以消化掉相对过剩的流动性;
3、通过税收等财政手段以及汇率手段来改善国际贸易失衡局面,如降低出口退税率,升值人民币等,改变巨额顺差的局面,减少外汇占款,改善流动性过剩局面;
08年度通过这些财政政策的调控,物价的膨胀得到较好的抑制,楼盘的价格也有大幅度回落,虽然调控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如股市大跌、中小企业贷款困难,导致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下降,但对应通货膨胀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
以上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外资加速流入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及对策,周大鹏谈外资流入股市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