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 贸易数据,a股多久一次牛市

今天海关总署公布了前5个月的外贸数据,其中有些亮点非常值得关注。

01

在今天的前4个月我国的累计出口额,与去年的同比增长幅度逐月减低,目前公布了5月数据之后,这一趋势依然在延续。

今年的累计出口同比增长,从1月的24%降到了4月份的12.5%,而现在把5月的数据增加上去之后,1~5月的出口总额8.94万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进一步下跌到11.4%。

当然这中间也有去年的基数比较高的原因。

不过如果我们换成的月度数据来看,说明5月份的出口有了明显的恢复。以美元计算,5月份的出口同比增长达到16.9%。

上图是月度数据,1月份的同比增长是最高24.1%,随后有起有落,但是到了4月份同比增长仅3.9%,是前4个月最低的。

5月份一些受疫情影响的重点城市慢慢复工复产之后,出口的同比增长回到了16.9%,成为了前5个月的次高点。不但比4月份高了很多,比此前市场预期的8%也高了很多。

不出意外的话6月份的出口数据还会更加好。

02

以进出口总额合并计算,目前我国的外贸第一伙伴是东盟,排在其后的是欧盟和美国。

对东盟的出口1.35万亿元,进口1.02万亿元,进出口的差额不大,顺差仅3309亿元,不过同比增长了50%。

对欧盟的贸易顺差扩大70%,其中出口增长了17.4%,进口反而下降了8.5%,一加一减之间,所以顺差扩大。

与东盟之间的贸易总额2.37万亿元,与欧盟之间的贸易总额2.2万亿元,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总额20000亿元,因此美国排在了第3位。

不过与美国之间的贸易顺差仅扩大19%,是三大贸易伙伴当中顺差扩大幅度最小的。

03

外贸数据比4月明显改善,说明我们的经济已经从底部开始反弹。

体现这一特征的并不仅仅是这一数据,其他好几组数据也可以看出这一趋势。

目前PMI指数比4月份有所增长,4月份的制造业PMI47.4,5月份回到了49.6,离50仅一步之遥。服务业的PMI更加是从4月份的41.9大幅度增长到5月份的47.8。

M2货币增速最新的数据是10.5%,比上一个月的9.7%和前一个月的9.2%都有明显的增长。

接下来我国将于明天早上9:30公布最新的CPI和PPI数据。

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我们的经济将在三季度得到更快的修复。

04

股市的反弹比经济数据的反弹更早一步。

还在4月份公布的各项数据愁云惨淡的时候,A股在4月27日就已经开始触底反弹。5月份公布的各项数据依然不太理想,但是5月份的A股在持续的上涨中。

在一波连续的上涨之后目前上证指数已经回到了3250点,创业板指数也重新来到了2500点。

前几个月低估值板块抗跌比较明显,但是最近这一个多月来,成长风格领先于价值风格,赛道主题基金重新恢复上涨,其中部分新能源主题基金涨幅已经接近50%。

海关总署 贸易数据,a股多久一次牛市

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3.6万亿元,中国经济韧性和潜力如何?

中国海关总署刚刚发布了最新数据,2022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了23.6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0.4%。这个增长速度超出了专家和海内外媒体的预期,尤其是在经济形势和疫情这么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外贸仍能保持快速增长,这足以体现我国经济韧性和潜力绝对是无限的。

海外《华尔街日报》在报道中提到,这几个月中国出口呈现强劲的增长趋势,而这种变化也是打破了全球对于中国制造商品需求减弱的压力,对于中国经济而言这也提供了一个有力支撑,新加坡媒体也表示,上半年中国累计出口是远高于预期的,这也意味着中国制造业产能正在逐渐恢复,因为出口反弹带来的经济,未来几个月中国经济整体将会持续稳健增强。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印尼等其他外媒的认可。

不少外媒表示,有明确的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是无限的,尤其随着经济发展,中等收入人群占比增加还会继续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激发出更强大的经济潜力。有专家分析,中国经济的韧性来源于科技创新,这也正是我国经济始终强调的,聚焦科技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中国经济发展潜力的真正原因。尤其能在疫情期间取得出口贸易的增长,更是把中国经济的韧性十足发挥到了极致。

中国经济当前正在稳固发展国内市场,大力拓展海外市场,面对全球性挑战仍表现出十足的韧性和惊人的发展潜力,甚至促进带动了国际贸易,这也体现出了中国经济的潜力巨大,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相信未来中国经济一定会强劲发展,越来越好。

海关总署 贸易数据,a股多久一次牛市

A股再次穿越历史均值,医疗行业开启新一轮牛市

A股市场依然在上升趋势通道中,指数之间分化,结构性牛市明显,不出意外,近期蓄势结束,寻求突破,向上概率更高。只是没有到十拿九稳的程度。市场并无异常,美国还是有点乱,该烦恼的是特朗普而不是你。中美之间的航线恢复,中国上半年还在大量购买美国商品。其实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都是被很多媒体夸大了,如今看,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更多的体现在局部焦灼,比如孟晚舟在加拿大什么时候无罪释放,这方面美国的长臂管辖的确也太流氓,从宏观经济,估值和A股目前的位置来看,我们认为, A股具倍启动新一轮牛市的条件,其中最确定性的机会来自医疗和消费,本文有点长。

一, A股目前估值数据统计

当前上证 综指 PE(TTM,剔除负值)12.2X, 历史 分位数为 47.9%;中小板指 PE(TTM,剔除负 值)为 28.5X, 历史 分位数为 48.8%;创业板指的 PE(TTM,剔除负值)为 48.7X,环比上升 3.4%, 历史 分位数上升至 58.0%;其余主要指数估值变化如下表所示。

虽然A股的PE超过了 历史 均值,但从PB来看,目前股市仍然处于 历史 性的底部区域。主要是银行,保险和券商,还有钢铁水泥等蓝筹股PB处于 历史 性低位,拉低了A股整体的PB估值。

三,A股估值分化,创业板处于结构性牛市,医药、传媒、消费行业牛市特征

二八行情下,关于消费、TMT、医疗行业的投资机会策略,已经放在我的圈子里了,点击下方卡片即可查看:

从 PE 和 PB 联合分布来看,整体估值偏高的主要是消费者服务、食品饮 料、医药、传媒和通信等。目前 PE 估值分位数处于较高水平的行业集中于大消费领域,如消费者服务(98.0%)、汽 车(97.3%)医药(93.2%)、食品饮料(92.6%)传媒(81.8%)和通信(80.9%)等明显属于结构化牛市特征。

四,A股对比全球股市,估值相对具有吸引力

美纳斯达克指数再创 历史 新高,目前道指、标普 500 和 纳指的估值远高于A股的均值水平。可以用标普500的26倍比沪深300的11.97倍足足贵了一倍。对于外资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备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席勒(Robert Shiller) 提倡以经周期调整市盈率(CAPE) 来观察股市估值是否合理,故CAPE又 称为席勒市盈率Shiller PE。

五,下半年的宏观经济背景,A 股估值是否具备进一步向上提升空间

这里我们说说宏观经济的一些指标。央行在6月份7400亿MLF中期便利到期,结果只置换了2000亿MLF,而且利率也没有变,依然是2.95%。这给人的感觉,我国真的没有放水的意思,我们对于宽松的预期还是有一点落空。下半年中国经济可能略有紧缩。

一个国家正常的通胀率,就是今年比去年同比保持2%-3%的通胀率。一般发达国家的央行,也会将中性利率锁定在这个区间。比如美联储上一次加息到降息转折就在这个范围内。货币流通数量刚刚好,货币增加数量刚刚同步于通胀,完美中性。一般而言,通胀高过3%是通胀,超过5%就有点严重,超过10%就恶性了。而通缩,低于2%就是通缩。

通胀有无牛市:首先看什么程度的牛市,恶性通胀一定不存在牛市,因为那属于危机,温和型3%-5%的通胀率未必不好,消费品价格上涨,使得企业盈利更加简单,利润增加,股票走好。但是要注意有一个尖锐的问题,如果资源价格上涨超过消费品通胀呢?也就是说,铁矿石涨价10%,但是铁锅只涨价1%,因为消费品有激烈的价格竞争市场,也就是过剩。这事就复杂了,实际上,在2007年-2008年4万亿政策之前,我国就经历了这种困境。原材料价格飞涨,油价居高不下,但是产品需求不振。于是才有了当年的4万亿。在2008年10月之后,我做生意的朋友明确告诉我,那段时间生意真好做。

通缩有无熊市:一般通缩导致经济不景气,要不,美日欧为什么天天在那里调低利率,释放流动性。通缩也要看具体,日欧通缩,日欧央行宽松都救不了,因为通缩的原因是老龄化和生产率下降。你印很多钱,稀释了大家的财富,却没有提升消费能力。但是如果是自然周期性通缩,并不是需求不足,而是原材料价格下跌导致的通缩,比如油价下跌100%,但是化工产品下跌了3%。那么对于企业增加利润是有好处的,此时通缩无熊市。

回过头,我们要了解到,通胀率就是东西涨价。说到底,涨价最佳情况是需求增加,水涨船高,为什么需求增加呢?因为老百姓有钱了,所以买买买,把商品买贵了。但如果不是需求增加,而是市场中的货币太多,东西太少,短缺导致了物价上升。那么就不好说了。

所以,不管日欧如何宽松,其经济依然不起色,因为日欧的老龄化导致需求不足,不是你发发钞票就能改变的。为什么我们不宽松,依然有可能进入经济和股票双牛?因为我们是需求导向的。

A股这轮如果通缩,有没有牛市?5月PPI同比下降3.7%,环比下降0.8%。CPI同比上涨2.4%,环比下降0.8%。CPI扣除能源和食品,同比上升1.1%。其实本质上,中国经济还是受益于低油价,属于输入性通缩,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全球市场对疫情防控和疫后经济重启表现出颇为乐观的情绪,叠加各 国央行货币政策宽松的激励下,全球市场主要指数的估值均显著回升。联合国预计,中国将成为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最新进出口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一直在进口美国农产品,完成了之前的承诺,中国再次成为美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政府允许华为参与美国5G标准制定,显示中美关系有所缓和,所以我们认为,股市具有新一轮牛市的外部基础。

六,疫情过后,医疗行业 历史 惊人相似

回顾 历史 ,2003年SARS 等重大疫情催生和完善了我国防疫体系 回顾我国医疗体系发展 历史 ,重大疫情对其建设和完善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我们回顾、总结了我国近 20 年的重大疫情的影响,认为重大疫情主要 在药品、医疗和支付三个环节促进医疗体系的完善。我们以 SARS 为例加以 说明,虽然 SARS 疫情只持续约半年的时间,但却引发了药品、医疗和支付 等几乎医药产业全环节的变革,对医疗行业的未来投资方向有一个启发。

1)疫苗: 市场化时代拉开序幕 1970-2000年间是中国计划免疫时代,中生集团垄断着全国疫苗的供应体系, 主要以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为主。2003 年 SARS 之后,资本对疫苗市场放开,民企纷纷涌入。七大生物制品研究所培养的人 才开始走向市场,民营企业纷纷涉足疫苗领域,外企默沙东、葛兰素史克、 赛诺菲·巴斯德等也进入中国,疫苗市场经济时代开启了序幕。2000-2010 年间,中国疫苗企业的数量从不到 10 家猛增到 46 家,康泰生物、智飞生物、 沃森生物等上市疫苗龙头均是在这一时期成立。

2)血制品: 非典疫情短期拉动业绩,长期促进普及 从 历史 经营数据来看,血制品行业在非典疫情期间收入有明显的增长,当时 已上市的企业包括双林生物(2003 年+39%,2004 年+3%)、天坛生物(2003 年+23%,2004 年+18%)、华兰生物(2003 年+46%,2004 年+27%)。疫情期间增长的动力主要是来源于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在临床上的应用。除了短期推动收入增长外,非典疫情还促进了血液制品在临床上的普及和推 广,对血制品的长期增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医疗设备: 疫情激发硬件建设浪潮,潮水退去,龙头胜出 如前所述,重大疫情中,往往暴露出我国医疗系统硬件配置的不足,在疫情 中,以及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往往会有一波医院硬件建设浪潮,带动医疗设 备行业高增长。由于医院硬件建设是由国家层面推动,招采中往往对国产医 疗设备会有一定的倾斜,会增强国产医疗设备产业升级。非典之后,我国医 疗器械市场规模已从 2001 年 179 亿元增长到 2018 年 5304 亿元,CAGR 为 20.72%,远高于全球市场增速。而另一数据显示,非典后我国 CT 机出 口量开始大幅增加,进口量则保持平稳,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国产医疗器 械生产能力的提升。在疫情之后的建设浪潮中,往往相关公司业绩优秀,但 由于设备存在使用周期,集中建设意味着需求的集中释放,之后往往伴随着 需求疲软。在需求疲软期,往往是优秀的公司脱颖而出的机会。比如迈瑞在 疫情之后的需求疲软期,国内业务仍然持续高增长,从监护仪、呼吸机等市 场中脱颖而出。

4)CRO: SARS 加速药改进程,奠定安评格局 SARS 疫情加速了我国药监政策推进,使得 GLP、GCP 制度于 2003 年顺利 落地。由于药物研发过程中的合规要求提高,内资药企在药物评价、临床环 节的研发外包需求被激发。昭衍新药(成立于 1995 年)和美迪西(成立于 2004 年)充分受益于这波浪潮,成为了国内药物评价 CRO 领域的优势公司。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则分别受益于 21 世纪初开始的外资药企药物发现外包 浪潮和 2009 年开始的外资药企的国内临床需求浪潮,分别成为国内药物发 现 CRO 和临床 CRO 的龙头。总的来说,由于国内 CRO 产业的订单主要来 自海外药企,SARS 疫情带来的 GLP、GCP 制度加速落地,从而奠定安评 CRO 的格局基础,具有 历史 特殊性,SARS 之后的几次疫情(除新冠疫情) 并未对 CRO 产业带来巨大影响。

流通端:疫情后医药分离加速,零售药店受益 非典期间药品零售额大幅上升。

从中西药品类零售额趋势图来看疫情拉动了 药品类销售,2003年3-7月间单月同比增速均大于10%,个别月份达到25%, 相关流通、零售企业均受益。但随着疫情得到基本控制,药品零售额同比增 速因为基数原因出现了下滑。

疫情后医药分离制度改革加快,医药零售行业春去春又来。非典前夕,中国 药品分销业务对国外资本的准入放开,药品分类管理逐步到位处方药将全凭 处方销售,GSP 认证拔高了行业准入门槛迫使药店加大软硬件设施投入。在医药不分家的背景下,这些政策无疑加大了零售药店的竞争压力。但非典故 后,国家迅速意识到大型连锁药店的 社会 效应,加快了医药分离改革的步伐, 多项强调破除“以药补医”的政策出台,鼓励处方外流。此外,疫情后国家 大力推进城镇社区卫生建设和“新农合”试点,使得医药阵线向社区和基层 前一、基层零售终端兴起,医药零售行业春去春又来。

服务端:民营医疗、检验机构加速发展

医疗服务:疫情后 社会 办医受鼓励,民办医院数量大增

民办专科医院可起到分流和支持作用,疫情后专科医院数量激增。2000 年 7 月 18 日,由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财政部、国家计委联合制定了《关 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并于同年 9 月 1 日起施行。该《意 见》明确指出了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根据经营目的、服务任务,以及 执行不同的财政、税收、价格政策和财务会计制度。由此开始,各地医院的 改制试点纷纷开始启动,这一政策为 社会 资本进入医疗机构搭建了大体的架 构。疫情中,民营医院不仅可以起到分流综合医院患者避免大量交叉感染的 作用还可尽其所能提供医务人员参与救治。非典过后,随着国家鼓励 社会 办 医疗步伐不断加快,医疗服务行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民营专科医院数量 由 2003 年的 629 家已上升至 2018 年 6155 家,CAGR 高达 15.33%。

ICL:SARS 催生产业化“元年” 2000 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开启了 公立医疗机构的产权制度改革,公立医院开始加大对利润的考核,这为第三 为检验中心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在 SARS 疫情中,暴露了我国基层医疗 机构检验能力的不足,促进了 ICL 的发展。2003 年是我国 ICL 产业化的“元 年”,金域医学和达安基因的首个独立检验中心都是在 2003 年建立、迪安 诊断、艾迪康的首个中心则在 2004 年建立。2003 年之前,国内的临床检验 中心仅 20 家,且基本是政府机构和科研院所出于检查和科研目的而设立。此后,2014 年开始的医保控费,加速了行业的发展。总的来说,SARS 催 生了 ICL 产业化“元年”。此后由于在新冠疫情之前,并未有类似规模的疫 情,所以 ICL 主要在医保控费、特检放开等政策下迎来快速发展。

吕长顺(凯恩斯)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投资建议,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海关总署 贸易数据,a股多久一次牛市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