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的投资逻辑,关于投资的逻辑的理解

许多投资大师和高手都强调投资要有投资逻辑,那么什么是投资逻辑?说白了,就是你要给自己的投资找个理由,比如我们购买一支基金,我们为什么选择它,选择什么时机和什么方法购买,我们要找一个能够说服自己和别人的理由,如果我们经常这样做了,那么我们的能力就会提高。

这几天大盘下跌弄的人心惶惶,许多大师们都分析了他们的逻辑,但没有一个的分析能够让我满意,他们的分析都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层次逻辑,没办法,只好我自己分析了。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次大盘回调和以往有什么不同,以前大盘回调各指数基本同步,只是回调的辐度不同,而这次深成指率领中小创首先回调,待回调基本见底以后(因这几个指数最灵敏的cci指标出现了背离,所以我判断有见底可能),这时沪指率领上证50和沪深300回调。写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我这时想到的是中科院对2018年中国股市的研究报告,他们认为2018年大盘蓝筹股将盛极而衰,股市热点会逐渐转移到中小创上来,并给出操作策略:“作为对冲,我们应卖大买小”,但没有给出时间表,我在《2017投资总结》给出的时间表是:一季度为过渡期,二季度正式开启“八二行情”。

上面我描述了大盘回调的过程并寻找合适的论据,下面我分析其中的逻辑,分析得对你给个掌声,分析不对也不要开骂,你更正一下就好(别的吧我们不管,我希望我们申万量化小盘吧能够成为文化、和谐、有学术氛围的基金吧,大家在里面互相探讨,互相提高,通过思想的对撞产生火花)。我把这次大盘回调当作“二八行情”向“八二行情”转化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事件,所以我认为主力也觉得大盘蓝筹股和白马股位置过高,拉升空间不大了,所以首先打压中小创逼出恐慌盘去接盘大盘蓝筹股,在中小创砸出一个黄金坑,然后顺势在大盘蓝筹股出货,出来的资金流向这个刚砸出来的黄金坑。以前的日子我们是赚了指数不赚钱,今后的日子很可能是赚钱不赚指数的日子,就是看你是否看出了这个变化。

市场总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操控,如果你看到了那只无形的手,你就能在股市和基市立于不败之地,祝各位投资顺利。

本文源自基金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投资者的投资逻辑,关于投资的逻辑的理解

什么是正确的投资逻辑?

投资最忌讳教条主义,教条主义会害死人。 比如,巴菲特或其他投资大师都讲过类似的话:“当别人贪婪的时候,你要恐惧;当别人恐惧的时候,你要贪婪。”教条主义者会简单地把这句话理解为:大家在卖出的时候,你要买入;大家在买入的时候,你要卖出。有的人再加上自己的演绎:投资就是要逆向思维;与大多数人做相同的事情,肯定不会成功。 无论以上说法或理解是否正确,在股市中均可找到正反两面的例子佐证。所以,股市太复杂,用教条主义进行指导,总会失败。 比如,别人在卖出的时候,你能买入吗?或者别人在买入的时候,你必须卖出吗?事实上,买与不买,标准只有一个:这个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而不是别人的买与卖。有的人说,大家卖出导致股价大幅下跌后,投资价值就自然而然显现了。难道股价下跌,股票就变成有投资价值?换句话说,这种判断逻辑就是:跌多了,看起来便宜的股票,就比没有下跌、贵的股票更有投资价值?这是正确的投资逻辑吗?很多资产下跌到足够便宜,在实业投资者看来就具有一定价值;但是,从股票投资者的角度看,并不是所有资产都有价值,哪怕跌到足够便宜,也不能投资。比如,一台100万元购入的设备,如果企业愿意以50万元卖给投资者,你会要吗?只有一种情况要:你可以高于50万的价格很快转让出去或者你刚好需要这台设备。股票投资者不会买这种资产,否则自己开公司做实业了,为何来股市?股票投资的原则是只购买股票资产在未来会产生不断增加的现金流。所以,所谓用实业投资的眼光看股票投资,基本是漏洞百出。 以银行股为例。银行股从2009年开始下跌时,市盈率跌到20倍的时候,就有人认为已经具备巨大的投资价值了,因为我们的银行不会破产,所以合理估值应该30倍市盈率;当市盈率跌到15倍的时候,很多人都高呼银行股被严重低估了;当市盈率跌到10倍时,买银行股的人都一致认定是市场出错了,绝对应该越跌越买;当市盈率跌到5倍、跌破净资产的时候,终于有人醒悟或疑问:我们的银行是否存在风险?然而,仍然有许多投资者经不住其超低市盈率的诱惑,加入购买银行股的行列。结局会是什么样?没有人清楚,却有很多人赌银行股会大幅上涨。他们无一例外的想法是:如果市盈率回到30倍,银行股就可以上涨5倍,这是暴利的机会,他们认定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没有问题,因此银行股的盈利能力也没问题;即使涨不到30倍市盈率,至少可以恢复到15倍市盈率,那也是上涨2倍。我的理解:银行股也许会回到15倍市盈率估值,但那是N年以后的事情了,而且N年后的15倍市盈率,那时的业绩会如何呢?业绩也许大幅滑坡了。道理很简单:现在银行股利润占股市的50%,市值占三分之一;如果股价上涨一倍,假设其他股票不涨,其市值将占到50%?你认为可能吗?你认为银行股市值占多少比例比较合适?个人理解占20%—25%也许是合理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大量发行新股,增加总市值,或者股市上涨,但银行股小涨;二是银行股继续下跌25%—40%,但大盘还要稳住,或者大盘一起下跌后上涨,但银行股小涨。 我没有投资银行股,因为我搞不懂银行股。我只是认为,当别人恐惧卖出银行股或银行股下跌到足够便宜的时候,并不是我们要买入银行股的理由;价格无论下跌多少,都不是我们买或不买的依据。正确的投资逻辑是:研究透一个股票,判断其未来内在价值增长的确定性;然后,再寻找合适的价位买入。此时,我们可以越跌越买,遵循别人恐惧时、你要贪婪的理念。离开未来现金流的确定性,讲市盈率、市净率、分红率,这种逻辑无异于缘木求鱼。

投资者的投资逻辑,关于投资的逻辑的理解

请解释基金的投资逻辑

第一个逻辑是:助力打造世界顶级的公司。这说明要在最专业的垂直领域当中投资,母基金的投资方式才是最好的。1、因为只有母基金才可以捕捉住明天最新的产品和最新的场景,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天任何一个万亿级的公司在初创时期如果没有母基金参与,都不可能实现。2、母基金在多企业、多维度、多资金的配置当中能够实现不断纠错和优胜劣汰,从而帮助有潜力的成长期公司胜出并长期坚持下去。把垂直逻辑应用到商业模式叫场景,新场景的打造同样离不开母基金。3、中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消费分层自然存在,投资消费升级的数不胜数,在中低端、大众消费领域照样也有相当的机会可供捕捉。比如拼多多就是用廉价商品迅速获得大量客户,成为了投资标的。在这样一种细分领域的投资背后,一定有领投的母基金跟他站在一起长期打磨。第二个逻辑:1、在于合伙的力量。所谓合伙的力量,在于它是一种兼具深度和广度的利益契约,一旦有效达成,既可有效结合在一起,又可有效持续,还可长期动态地多层构设,直到最终可以有效地分解。2、扫描今天全球的风险投资、法律事务、会计事务,乃至知名上市公司,其背后都离不开合伙的力量。所有的创业投资都必须满足一个核心要件——有一个无限责任者愿意承担无限责任,而合伙的框架把多层次、多维度的社会资本以母基金的方式集中起来,聚少成多、聚沙成塔,实现以资本为纽带的全市场关联,使无限责任与有限责任链接,并且获得拓展和成长。第三个逻辑:1、是大潮退去,母基金仍是优选。市场有涨有落。2、潮涨的时候母基金可以勇立潮头,对头部的场景和头部的产品投资;3、潮落的时候,也就是大家所说的“裸泳时代”,母基金仍然是投资者的一个优先选择。4、为什么2008年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府仍然能挣到一笔钱?所有的股价都在下跌、所有的公司都缺钱的时候,政府号召企业把股权拿出来重新估值,让母基金通过购买优先股进入,以较低的价格获得股权,帮助企业注资渡过难关,完善治理结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投资者的投资逻辑,关于投资的逻辑的理解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