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电拉闸对股市的影响,周期股与大盘走势

上证指数已经连续阴跌一周多,本指望节后第一天开盘有个好景色,没想到还是中度阴跌0.84点,个股更是惨淡,作为基础工业的化工、电力、金属、煤炭等周期性股票继续暴跌,化学原料股下跌7.22%,整个周期性股票跌势带动大盘下挫,个股惨不忍睹。

拉闸限电,舆论场上响声一片,场外看客叫好连连,场内“干活的”心惊肉跳。叫好的源于爱国情怀,各种解读声源于一个心结:中国人血汗凝结的工业品换回美国印出的绿纸片,当然出口商品必须得涨涨涨,才能一解心中的不快不平和愤愤!心惊肉跳的“干活者”源自实际经济利益的损失:或持股暴烈五连跌一夜回到解放前;或银行贷款未还金九银十日却自废武功闲产停业;或居民用电居然也被限制导致正常生活紊乱。

这是怎么了?镜头乱象无限扩张源自于一份常规的文件:8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对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做了测评“晴雨表”。结果是,部分地区能耗强度不降反升,9省区被列为一级预警地区。

9月26日闭市后人民日报发文质问——《生产旺季搞拉闸限电,咋回事?》,此文关注度之高达到1500多万人次,可见拉闸限电造成的影响多么深远。

人民日报表述:中国自“十一五”开始,就将单位GDP能耗降低作为约束性指标。“十二五”期间,中国提出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这个指标更细化为全国单位GDP能耗比2015年下降15%、2020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十三五”期间,各地按既定计划完成了5年“能耗双控”目标,若保持节奏,一切本该有条不紊进行下去,可顺利达成“双控”目标。

谁料,疫情发生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屡创新高,引发相关企业产能扩张冲动。同时,由于国内疫情防控好、大量承接境内外生产需求,使得工业大省能源消耗迅速上升。而部分地区在2030年碳达峰预期下,将“碳达峰”前的近10年理解为“攀高峰”的时间窗口,抢着上高耗能、高排放的“两高”项目,违规给“两高”项目开绿灯,想提早把住能耗增量的“地盘”。一些地方项目不惜未批先建。

九省区能耗强度、消费总量被国家发改委给出一级预警后,各地又赶紧立“军令状”、加速整改。但转眼已近四季度,全年指标如何达成?于是开学前狂补作业,开始“命令式”停产,要求高耗能产业停限产甚至拉闸限电。

人民日报质问:“能耗双控”目标要求一直是稳定的、明确的,不存在临时加码。个别地方为优化能耗指标、不惜关停生产甚至影响居民生活用电的“一刀切”做法,究竟为了啥?同时进一步反问:早早就看见红灯,非要等冲线时猛踩刹车,考虑过乘客感受吗?

其实,这种非科学的大起大落的投机性发展不仅仅显现在拉闸限电方面,慕雨这里就不再举例了。但是,这种投机性动作带给市场的损失却是非常惨烈的。在经济日益金融化的今天,信心就是持续的源泉,即使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大波大澜,更别说投机性地一顿闷棍操作了,这种操作无异于七月里刮起漫漫风雪,腊月里落下瓢泼大雨,怎么不让人怀疑正常的季节变换可否持续?

人民日报为人民发声,获得大大的评论赞声,大家都明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大考,重在平时,重在规划,重在节奏,不能临时报佛脚。

中国缺电吗?慕雨认为,中国缺的不是电,而是中低端产品的国际议价能力!既然不怎么费力就可以开采出来的澳大利亚铁矿石价格可以翻倍,既然没有什么高科技含量完全靠垄断的国际航运价格也可以翻数倍,那凝结着中国人血汗的中低端制造业商品价格为什么不可以翻十几倍?解决商品换绿纸片的问题,双控可以是战略,但战略解决不了当前问题,我们有的是很多策略上的方法:比如从根本上取消出口退税政策、比如让人民币持续升值、比如打造真正能帮助中小企业做实事的行业协会,联合中小企业一起提高中低端制造业的议价能力、比如教育中小出口企业自强自立,让进口商包运费而不是出口包运费…..

策略解决的是短期事,战略解决的是长久事,网络上对拉闸限电的多种解读实际上就是一种臆想性推断,因为宏观面不会以战略的手段来解决策略的问题。战略涉及全局,而策略可以掬于一隅。拉闸限电,岂能只影响出口价格?如果整个国内的工业产品价格全面上涨,消费品物价上涨岂不是顺理成章?

而实际上,受削减水泥、电石、电解铝、螺纹钢等工业原材料产能的影响,多种工业品价格已经上涨,有的甚至一周内涨幅超40%。又因限产企业多为上游原材料,涨价必然导致下游企业利润空间缩减,进而迫使下游企业将生产成本转移至消费端,消费价格上涨已经迫在眼前,这不仅无益于节能减排、反而给经济社会带来不必要的失序。

“一刀切”地要求企业停产、限产,人民日报已经发声警示,股市就是风云世,见风便下雨,那么周期股指数走势将如何?看官朋友们可以留言猜猜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限电拉闸对股市的影响,周期股与大盘走势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