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华人的五日五夜我们与战火的距离

冲突一天不停,就会有更多人的生活被打乱、梦想被终止

采访|刘璐天 朱凯麟 朱丽琨 姚胤米 李晓蕾 贺乾明

文|姚胤米 朱凯麟 刘璐天 黄俊杰

如果距离爆炸点超过 15 公里,听到的炮弹声会是 “轰” 的一声闷沉巨响,接着是持续几秒的尾音;如果枪战在几公里内的城市街道发生,声音则会变成 “嘟嘟嘟” 的锐利速响,带很短的尾音。

不同节奏的防空警报代表不同含义:连续发声代表宵禁开始,不得出门;短暂一声 – 停顿 15 秒 – 再短暂一声,持续三次,代表危险,必须立刻离开房间,前往避难所。

到超市采购战时物资,不能只拿食品,还得带上充足的纯净水,以防自来水被断;食物不能光买新鲜的,得有面包,乌克兰的一些住宅不安装燃气,而电,说不准什么时候会断;备用药品就不用说了,出门最好先去趟药房。

目前没有迹象表明俄军将直接向居民区开火,但爆炸的冲击波会带来很大危险,它能把窗户玻璃震碎,要像台风来袭前那样,用胶带在窗面上贴 “米” 字;倘若住在装着落地窗的公寓,那么家里唯一安全的避难地就只剩卫生间了。

过去几天,几乎从未接受过战备教育的在乌克兰华人,对于如何在战火中保全自己,有了具体的经验。此时此刻,他们也在使用这些陌生又重要的方法,确保安全。

随着冲突的日益升级,有一些在乌克兰的华人开始感知到一些当地人变得不再友好。有人曾就此号召国内网民理性发声。有几位 25 日还愿意沟通的受访人,两日后已不愿意再多沟通,他们倾向于不发声,以免语言再度被解读,为滞留着的自己引来新麻烦。

过去三天,《晚点 LatePost》密集联系了近 20 位现在以及曾经在乌克兰生活的人:他们有的正身处离炮火最近的地方,有的曾经多年在乌克兰工作或经商。

在此之前,乌克兰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是陌生的。采访中拗口的城市名,经常让我们觉得摸不着头脑,那种陌生感有些令人惭愧。

人们已经习惯 15 秒看完一条短视频,用一个很快的速度获知结果。但战争却可能持续很长时间,2003 年英美联军入侵伊拉克,花了 21 天才进入巴格达。冲突一天不停,就会有更多人的生活被打乱、梦想被终止。

生活在基辅的年轻人也很少早起,居民区楼下的 24 小时超市便是最好的证明。通常情况下,清晨六点钟,超市里不会有什么人。除了 2 月 24 日,俄罗斯空袭乌克兰后的第一个早晨。

习以为常会令人麻痹,此前罗芮麒接受到的信息都指向——战争不会大范围爆发。他们认为,这次冲突也仍旧局限于边境。一周多之前,虽然公司曾建议提前囤积物资,但并未要求强制执行。

仅仅半小时后,基辅周边的机场就传来爆炸声。俄罗斯突袭了这座距离边境不过 200 公里的邻国首都,这个距离,跟上海到杭州差不多。

凌晨 5 点的炮声震醒了生活在基辅的人,炮弹的瞄准准星离市中心越来越近。

1968 年在捷克斯洛伐克、1979 年在阿富汗,苏联军队都以少量轻步兵攻击对方首都,控制机场和要道、接应重装部队达成目标,结束对方的抵抗。

现在外界并不清楚俄军的具体计划、目标和进展。不过这一次,基辅的市民有个短暂的撤离窗口。有条件的市民在 2 月 24 日一大早出发,向西边走,那里离战火远些,也与波兰接壤。在确认冲突愈演愈烈后,波兰宣布开放 8 个入境点接收乌克兰难民、以及他们的宠物猫狗。伸向波兰的路严重堵车,一直堵到下一个州日托米尔。500 米的路得走上 3 个小时。

2 月 26 日,基辅开始准备城市防御并更新规定,市民自有车辆已被禁止通行。

绝大多数居民仍留在基辅。

炮火震碎了人们原本的计划。2 月 24 日,本是小米公司计划在基辅召开乌克兰 2022 年产品发布会的日子。一位就职于一家跨国游戏公司的上海员工则发现,内部协作软件上,他大部分乌克兰同事都没有上线。

每一天的情况都比前一天更严峻。罗芮麒从事财务工作,她发现,战火燃起后,银行柜台禁止美元交易,提现额度降至每张卡 1 万格里夫纳(乌克兰货币),相当于人民币 2000 多元。只有少数几个换汇点可以兑换美元,但无法按照实时汇率计算。这些地点,在日间都排着长队。

当地时间 24 日,基辅市宣布实行宵禁,从晚 10 点至次日早 7 点;到了 26 日,宵禁时间提前为晚 5 点至次日早 8 点。天黑之后,部分居民楼不再亮灯,是仍留在家中的人们避险的选择。

南北流向的乌克兰母亲河第聂伯河把基辅市区划出 “左岸” 和 “右岸”,左岸的受访人描述的见闻比右岸的激烈。

第一夜,一家科技公司的员工 Mandy(化名) 因工作疲惫,睡得蛮沉,没有听到炮声。第二夜,她穿上随时能走的衣服躺在床边,精神紧张,基本不敢睡。第三夜,晚上八点,密集的炸弹和枪击的声音持续不断,直到凌晨五点多,一夜未眠的她发来消息:昨晚的基辅经历了一场恶战。

短期内,没有人能确认哪里安全,一开始,华人圈里还说可以去西部的利沃夫,冲突第二天,利沃夫也拉响了警报。

城市内开放了避难所、防空洞,地铁站已启动了避难模式,不便充电,水和食物都要自备,有当地厨师还带来沙拉分享给周围的陌生人。地下空间,空气流动性也比较差,疫情传播也是隐患。

因疫情而待业的吴笙(化名)也判断,一直躲在避难所不现实。25 日早,一架军机在左岸境内被击中,落到居民区,点燃了一栋楼,离他家只有两公里。

他的孩子才四岁,只能在避难所躲个把小时。留在家里,至少水电尚能保证供应,通话时,他的太太刚烧好了一餐早饭。她是一位乌克兰女孩,他们的孩子拥有中国国籍。和很多跨国婚姻组成的家庭一样,在未来几周内,吴笙必须要面临一个艰难的决定——是和他的乌克兰家人一起留下,还是把家庭拆开,自己带着孩子回国。想到这个,他非常难受。

但随着国际制裁层层加码、冲突继续、更多当地人加入抵抗,没人知道冲突会走向何方。

从 2 月 23 日白天开始,他每隔两个小时整点,就在群里跟滞留在乌克兰的同事沟通一次,确保 44 位员工、9 位家属全部安全。同事告诉王力鹏,当地时间 2 月 25 日上午,防空警报声很密集,不确定性比较高,大家心里忐忑,他们已经筹备了 7-10 天的物资。

王力鹏不放心,想 “逆行”,先到波兰,再想办法回到基辅。家人对这个计划施以了很大阻力,但他很坚持:“我作为团队的负责人,前面还有很多我的兄弟姐妹,如果说这个时候,因为一点风吹草动我就不按原计划回去了,会让员工们有心理压力,觉得公司或者团队是不是抛弃他们了。”

好几位受访人在提到他们的乌克兰朋友时哽咽。那些前不久还跟他们一样正常生活的年轻人们,来自各行各业,很多已经准备随时加入城市防御。

Mandy 很小就习惯了一个人在国外独立生活,她在乌克兰没有家人,她在基辅最好的朋友是一位医生。他选择了留在基辅,“我是一名医生,基辅更需要我。”说到这里,这位凌晨 4 点醒来,勇敢在落地窗前帮中文媒体拍摄视频的女孩,忍不住哭了一会儿。

这个话题让我们的中国受访者们和他们的乌克兰朋友们之间的国籍界限消退,他们成为一线之隔的人,原本年龄相仿,战争之前,生活在同样的城市、都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一夜之间,命运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2 月 24 日,乌克兰禁止全国 18 – 60 岁的男性离境,等待随时被抽调。本地人或许早就对冲突更有心理预期,2021 年年底,冲突升温时,乌克兰国防部已经发布通告,要求 20 – 50 岁的女性登记。

在危难中,人类还是能释放出善意。

人们会带上他们的宠物猫狗一起躲进防空洞,它们也是家庭成员的一部分。小生意主黄庆(化名)和他在乌克兰留学的女朋友共同生活,本计划在那里登记结婚,买车买房。

他们养了一只缅因猫,叫米香,一只长毛暹罗猫,叫渡,刚抱回家的时候,小猫只有一个月大。他们已经在使馆登记了信息,一旦撤侨启动了,他们计划先把猫送走,要是到时当地朋友们也撤了,他们就给猫猫们做好最大限度的准备,一个屋铺满猫粮,另一个屋铺满猫砂。

战争不只有悲伤的情绪,很多人依然保持了活在此刻的精神。

电话那头,奶奶的声音听上去迷迷糊糊的:“救救你自己、你老公和你的狗吧。我会待在自己的房子里。如果导弹击中了我的房子,那就中了吧!我宁愿在装潢精美的房子里死,也不要死在脏兮兮的地下室里。” 维罗妮卡催促收拾行李的请求也被拒绝了:“不,我宁愿煮点汤喝!” 奶奶大笑着挂了电话。

第二天下午,维罗妮卡又打过去,这次 Babushka 在做经典菜式,煎肉饼。三小时后,奶奶带着她的肉饼,穿过枪炮声,送到维罗妮卡的家中。

罗芮麒和林垟也在过去两天集中遭受了间歇性枪声和炮响的精神折磨。但 “生活还是要继续”,她们说。中午吃了红烧羊肉和炒菠菜(菠菜是乌克兰的进口蔬菜)——把贵的先吃了。

2015 年,俄罗斯与乌克兰在法国、德国总统见证下,签署停火协议。停滞数年的商业往来开始恢复生机,但很快,这些来乌克兰掘金的企业和商人就会发现,他们将遇到许多个看不见的屏障。

名创优品 2017 年进入乌克兰市场,到第二年已经有 170 多名员工,大部分是乌克兰人。以性价比著称的名创优品,很受当地人欢迎。然而,一位接近名创优品乌克兰市场的人士称,进入乌克兰这几年,名创优品的门店经营一直在下滑,可怕的通货膨胀使居民的实际购买力下降。

吴笙 2017 年刚到乌克兰时,能在市场上买到 1-2 格里夫纳 / 公斤的土豆,折合人民币 2 毛多,现在,土豆价格已经涨到 20-30 格里夫纳 / 公斤。在吴笙领 1000 美元月薪的时候,日常开销只需 200-300 美元,现在他每个月光是信用卡就能刷出去 2000 美元。月底的账单总是让他吃惊:怎么会花出去这么多?

2016 年第三季度,小米公司进军乌克兰,人民币千元上下的红米手机很快在当地市场站稳脚跟,一年后就开到 8 家授权门店,两年后成为当地出货量第一的智能手机厂商。在乌克兰,每被卖出去的 4 部智能手机里,就有一部由小米生产。小米的平板电脑、智能手环、电视、扫地机器人也在有序进入乌克兰市场。

根据国际分析公司 Canalys 截至 2021 年第二季度的调查,最受乌克兰消费者欢迎的手机品牌是:小米、三星、Transsion(传音控股)、OPPO,苹果只能排第五。其中 Transsion 手机的母公司传音控股以 “非洲手机之王” 闻名,正计划发展中欧和东欧市场。据了解,公司之前对乌克兰很有信心,决定要在 2022 年拿下。

乌克兰拥有超过半数人口的互联网用户。手机行业的繁荣和庞大网民的诞生,推动乌克兰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给中国通信行业进入乌克兰市场提供了机会。

战争发生后,中兴的员工还在持续与乌克兰运营商客户沟通,确保中方安全撤离后,他们能在有限的条件下自主地去维护网络系统。2007 年中兴进入乌克兰市场后,协助当地运营商建设了 3G/LTE 网络,甚至 5G 网络。

但出了城市,4G 很快就变成 2G,只能打电话。2019 年,乌克兰新时代新闻社的消息称,乌克兰数字化部分享了计划在全国 90% 地区覆盖互联网的详细信息。

1998 年,华为开始拓展乌克兰通信市场,2005 年正式成立分公司。在 “心声社区” 社区,一名员工描述了她如何艰辛地在乌克兰一步步接触客户,最终拿下政府订单。

一位前华为乌克兰高管透露,华为曾经很重视乌克兰,市场战略地位仅次于俄罗斯。但近几年华为内部对乌克兰的排序已经下调,低于国土面积远远更小、人口数只是其 1/4 的白俄罗斯。地缘政治因素也开始对中资企业带来影响,“以前没什么这方面的考量,这两年开始,有的项目不给中方做。” 一位电信行业人士说,“华为受影响比较大。乌克兰第一大运营商原来是用华为的项目,现在全部重新发标。”

乌中加强合作始于目前流亡海外的其第三任总统尤先科任内。不幸的是,这一趋势被 2008-2009 年的全球危机打断。2010 年总统换届、亚努科维奇上台后,两国签署了多项投资协议,但这些计划都因为 2013 年底的乌克兰政治动荡而没有实现。

2014 年当选总统的波罗申科 (Petro PoRoshenko)是乌克兰排名第七的富豪,身家 13 亿美元。他经营着乌克兰最大的糖果集团如胜(Roshen)生产一款中国游客特别熟悉的产品——紫皮糖,他们把它当作俄罗斯特产买回家。

波罗申科领导的那届乌克兰政府为了摆脱官僚主义,曾作出一些努力,如招聘外籍政府官员。乌克兰国家公路局和海洋局当时的部长就分别是波兰人和拉脱维亚人。

敖德萨的南方港为乌克兰三大港口之一,由于港口被淤泥阻塞多年,发展受严重制约。当时,中国工程界普遍看到波罗申科政府有改革的的行动力和决心,纷纷在各领域尝试投标。2017 年,中国交建所所属的中国港湾成为南方港粮食码头疏浚工程的总承包商。

2018 年,南方港疏浚项目提前 3 个月完工,港口的流通率明显上升。2013 年,中远海运在乌克兰的集装箱运输市场份额仅 4% 左右,2017 年上升到了 13%。旗下大型集装箱船每周从远洋驶进敖德萨港,将中国的轻工业产品、机械、电器源源不断地运送到乌克兰,同时也满载着乌克兰的粮食、木材、矿产驶回中国。到 2019 年底,中国取代俄罗斯,成为乌克兰最大的贸易伙伴。

不过,波罗申科政府有限的尝试没有改善长久以来的寡头困局。在深圳从事琥珀贸易的孔繁利 2017-2019 年曾三次去乌克兰考察。他看到的景象是,普通居民楼外观残破,官员家里却奢侈宽敞。

乌克兰基建水平低,道路年久失修,多个港口浚深满足不了大型货船靠泊,交通物流体系的落后制约经济发展。一位曾参与乌克兰基建项目的中国企业员工感慨:“按说我们这个行业,在乌克兰是有巨大机会的。但是政府没钱,向国际金融机构举债又筹不到足够的钱,只能在最紧要的地方花一花”。政府部门的官僚化也令他疲惫:“注册一个机构就花了一个月左右。这还是重点工程。”

过去两年,上述基建行业人士几赴乌克兰考察,发现工程招标机构都有计划,但往往落实不了资金。也有零售企业的高层说,每个到乌克兰发展的外资公司人员,多少都了解一些行贿办法。“有一次,我在客户楼里听到运营商和客户在聊回扣。” 一位电信行业人士说。

受限于传统产业垄断,计算机软件产业是乌克兰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很多互联网、游戏公司雇佣便宜又好用的乌克兰程序员,那里被称为 “欧洲软件外包区”。很多著名的软件都由乌克兰人设计,像是估值 60 亿美元的软件开发平台 GitLab、多款苹果操作系统上的工具开发商 MacPaw。估值最高的是写作辅助软件 Grammarly,去年到了 130 亿美元。

“许多商品是在没有合法证件的情况下进口的,这是在乌克兰做生意最简单的方式。” 十年前,一位来自北京的 40 岁女性曾接受乌克兰媒体采访,她在基辅的华人社区经营着一家小杂货店。大量公司还未进入乌克兰之前,很多这样的中国人都在乌克兰做小生意、开餐馆。而他们中的一些人如今正在苦苦等待撤离。

2017 年春节刚过,26 岁的黑龙江人黄庆来到乌克兰,看了几个月市场后决定经营调料生意。他之前也去俄罗斯看过。但自他出生的 1990 年代,就有无数的中国人来到俄罗斯经商,这里的市场几乎是饱和了。他于是想,去乌克兰也不错。

黄庆对乌克兰的第一印象并不大好,下飞机那天,基辅也像他的老家那样下了大雪。但那里的雪站不住脚。“车在马路上来回轧,看上去很脏。” 后来,黄庆迷上了舍普琴科区沿街的那些老式建筑,时时驻足,也逐渐喜欢上了乌克兰节奏更缓慢的生活。爱情让他推迟了回国的计划。为了留在乌克兰,黄庆决定开办一家中餐馆,他心里明白,这是逆势而行——疫情之后,乌克兰的餐饮店几乎关了一半。前阵子,他刚刚选好了铺位,女友还给餐厅起好了名字,就叫作 “家和”。

时局动荡影响社会氛围,进而影响了人们的消费。国内一家电子加工厂过去一年往乌克兰卖了 100 万台收音机,约 6000 万元人民币销售额。这家公司的老板说:越是战乱的地方,越需要收音机。人们需要一个不容易断联的设备收听可靠的信息。战争开打后,收音机已无法进入乌克兰。

2017 年,一位零售企业的前任乌克兰主管赵镧(化名)看到的基辅,和自己 1993 年第一次去时看到的几乎一样。楼稍微多了一点,路变好了一点(不是加宽,而是路面修缮过),城市里仍然只有三条地铁线。市中心广场的守卫者台阶上,永远是两种景色:一种是年轻人在那儿唱歌、玩滑板;一种是知识分子、民主人士游行演讲,可他感到遗憾,因为那些年轻人们,没有机会真的推动城市国家往前发展。

虽然表面上没有变化,但赵镧每次去乌克兰都赶上了影响这个国家命运天翻地覆的节点。

1993 年赵镧到乌克兰开会的时候,乌克兰刚独立两年,国内还有上千枚核弹头,欧美俄都在说服乌克兰销毁继承自苏联的庞大核武库。

有核的小国越少,世界越安全,这是世界的共识。外交战略理论家、芝加哥大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当时是罕有的反对者,他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杂志撰文称,乌克兰保留核武器才能保证它的独立,因为失去核武器的乌克兰无力对抗临近的俄罗斯,而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国家都不会真正给予乌克兰安全保证。

米尔斯海默对乌克兰未来的悲观预言在之后近 30 年里反复被验证。

2008 年,赵镧到乌克兰开会的时候,北约正在召开布加勒斯特峰会,称将会接受格鲁吉亚、乌克兰入盟的申请。俄总统普京将此举称为对俄国的 “直接威胁”,并在数月后出兵格鲁吉亚。如米尔斯海默的预言,欧美没有出兵干预。

一些西方知名的外交人士反对北约向东欧扩张,比如在二战后构建了西方对苏遏制战略、指导了九任美国总统打完冷战的美国外交官乔治·凯南(George Kennan)。

凯南早在 1996 年就撰文《一个决定性错误》(A Fateful Error)宣称,扩张北约将是后冷战时代美国最决定性的政策错误。他认为北约东扩将刺激俄罗斯,不必要地在冷战结束后,给东西方关系注入冷战情绪。

“总有人和我说,乌克兰是一个主权国家,有权利决定自己的外交政策。但外交不是这么回事。” 作为著名的现实主义学者,米尔斯海默认为外交政策制定应当 “诉诸历史先例而不是追求抽象的 ‘正义’,应该追求实现较小的恶,而不是绝对的善。”

这位时常调侃说自己还活在 19 世纪的理论家在过去近 30 年一次次精确预测了大国冲突的悲剧,反过来也说明了人类技术天翻地覆、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国际社会运行的一些基本逻辑并没有根本变化。

乌克兰冲突各方已经没有 1960 年代古巴导弹危机时期的默契和智慧。当时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台上、台下各退一步,化解了一场可能变成核战争的危机。而俄乌冲突在 2014 年大爆发之后,七年时间,没有一套长远化解危机的方案能推进下去。最终危机再次爆发。

与此同时,人们也越来越难以对大国的忧患意识感到共情。毕竟,欧洲的力量平衡是形象模糊的。而平时在社交网络上讨论技术、聊生活的软件工程师突然送走家人,走向战场是具体的。

有过出海经验的中国人都曾有相似体会:外国员工更懒散——他们太过习惯于中国员工的勤奋耐劳。

在赵镧之前的了解中,乌克兰员工踏实认真,但比较现实:给多少钱,干多少活。但是也很有职业精神和凝聚力,一旦被激发起来,也会表现得很敬业。

有一回,公司因为一个项目连续三天加班,中间只能休息几个小时。一开始,中方员工判断 “本地人扛不住,干一半就不干了”。熬了 20 多个小时后,发现所有乌克兰员工都陪着一起加班,这让每一位中方员工都感到惊讶。“原来他们也一样能吃苦,对成功的追求是一样的。” 那次合作,让赵镧扭转印象。此后几次重大项目,本地员工都积极主动挑大梁。

王力鹏则在工作中感受到乌克兰人严谨、原则性极强。比如,一次合同协议曾提到,产品使用率稳定性指标达到 99.999%,客户会把每一个模块具体拿出来看,用协议里的公式去推算测试结果是不是能稳定到 5 个 9,当时,王力鹏还专门从国内请来了研发专家,飞到乌克兰详细地讲解。“可能很多人觉得, 99.998%,将近十万分之一的区别,就无所谓了,但他们非常较真。” 王力鹏说。

大部分人谈到的交集都相对局限于工作场景。多位在当地工作的人觉得,乌克兰人会和外籍员工保持礼貌友好的社交距离,公私分明,界限明确,下班之后不回工作信息。

Mandy 的公司要求员工一般在 10 点左右上班,但晚上可能加班一两个小时,她的一位乌克兰同事会因此提前两个小时,8 点到公司,以保证能在正常下班时间回家,和家人一同吃晚饭。

变化缓慢的乌克兰让这些中国来的客人们感到舒适,王力鹏想念基辅的蓝天白云好空气,和走在路上时,陌生人热情地向他说的那声 “приві́т”——乌克兰人打招呼时最常用的词,相当于 “嗨”。开车的人们也很少按响喇叭,安静又文明。

基辅城区的文化底蕴令华人们印象深刻,东正教堂、斯拉夫风格的建筑都被保护得很好,老城墙上有多年前建造时设计的浮雕,有的墙面还被年轻的艺术家们画上涂鸦,富有创意。

华人的中国胃能很服帖地被 “照料” 到——老抽香油腐竹木耳猪肚兔头等等等等,都能在市场轻松买齐。乌克兰食品准入门槛不高,进口商品多,拥有任何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享受不到的便利。

乌克兰的文化活力在局势压抑中上扬。“那些保守的旧生活方式不复存在,大量创造潜力被释放出来。有一个创造性的复兴。” 乌克兰时尚品牌 Lake Studio 的设计师 Anastasia Riabokon 曾向媒体这样描述。

谢佳晋目前正在基辅一所全球前百的服装院校攻读博士学位,他观察到,乌克兰那段时期集中诞生了很多时尚品牌,其中不少定价极高,一件 Ienki Ienki 的羽绒服能卖到 5000 元人民币。他认为,较低的人力成本、良好的服装教育和市场需求已经形成一个正向循环。“乌克兰年轻人很支持自己国家的品牌,认为它们完全有理由卖得贵。”

2014 年,乌克兰人曾在基辅市中心的独立广场就亲西方还是亲俄做出了选择。那年 9 月,一名中国留学生来到乌克兰哈尔科夫,她决定去自由广场转转。转天入学的时候,广场上那座乌克兰最大的列宁像已经倒在地上。

乌克兰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基辅市大多数居民讲流利的俄语,有的乌克兰语相对不那么熟练。人们有不同的政治立场,亲俄派和反俄派同样坚定自己的主张。有的亲俄派觉得乌克兰毕竟脱离于一个曾经繁荣的大共同体;另一边则认为成为欧盟一员能给下一代更好的未来。

来到乌克兰租下房子的中国人,会像很多本地家庭一样给水龙头安上过滤器。虽然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已过 36 年,自来水早就没了放射性元素,但不少人心里的恐惧仍难以消除。

地缘政治和国内通胀,长久地影响乌克兰人,改变了他们的日常习惯。

2013 年至今,乌克兰格里夫纳兑美元汇率从 1:8 变成了 1:30,像股价那样波动。一个常见的画面是,中乌项目经理、财务坐在一起,紧紧盯着乌克兰的国有银行网站,计算对自己最有利的交易,却因汇率频繁变动迟迟无法做出最终决策。

汇率对于乌克兰人来说,“是长在骨子里的”,敏感到了 “实时去看” 的程度。他们微薄的工资很难带来多少储蓄,但只要攒下一点钱,他们都会立刻出门,把积蓄换成更稳定的外汇。

乌克兰人的骄傲因此而受损。“以前在国内看到大爷大妈买菜,不太好的那一层都要撕掉再过秤。” 余聪睿在乌克兰生活多年,他发现 2014 年广场事件之前,乌克兰人从不会撕掉包菜最外面那一层,他们会觉得丢脸。“但之后也开始撕。”

和很多东欧国家一样,多年来的震荡,成为一种环境影响因子,塑造了乌克兰人的共同社会心理状态。他们的口头禅是 “一切都会变好”。一些年轻乌克兰人会跟中国朋友们表达:“担心那么远干嘛?明天都不一定活着。” 而另一些中国人看到乌克兰的同龄人们穿着时尚,心态开放,发型、文身、妆容都十分有个性。

越来越多有能力、有机会的乌克兰人才离开故土,就算同样打工,西欧诸国的薪水也比本地的高。一位名叫安德烈的年轻人曾就职于一家中资旅行社,他曾向自己的中国同事讲创业想法:如何购置几辆车,组成出租车队在城市运营,他还有过关于股票玩法的讲述。安德烈同事感叹 “这个年轻人很有才华,很聪明”,但安德烈没能得到致富的机会。

曹然毕业于伦敦国王学院近现代史专业,过去 12 年曾多次在乌克兰短住。她认识的乌克兰人中,有的觉得自己可以是俄罗斯人,到莫斯科上大学,换了俄罗斯护照;有的觉得一定要做欧洲人;还有的留在了美国或加拿大。她和她的乌克兰先生 2009 年在黑海沿岸城市克里米亚相识、相恋,两年后在那里结婚,她说:“后来,那里已经不是乌克兰。”

文中罗芮麒、Mandy、吴笙、黄庆、赵镧为化名。

谁能告诉我周杰伦七里香的介绍,包括每一首歌曲的作曲、填词、制作?

1.以父之名
2.懦夫
3.晴天
4.三年二班
5.东风破
6.你听得到
7.同一种调调
8.她的睫毛
9.爱情悬崖
10.梯田
11.双刀
2003年最被期待的专辑-周杰伦第四张全新国语大碟《叶惠美》,在万众期待之下,确定于7月31隆重发行。
周杰伦2003年夏天全新大碟《叶惠美》即将全面曝光! 久未露面的Jay,原来一直“闭关”筹备新碟,乘势于夏天再战乐坛。今次唱片会走复古而成熟的意大利风格,曲风再度跳脱以往自我风格;为了配合歌路和形象,Jay早前特地到罗马拍摄MV,为新歌带来视听新享受!率先主打歌“以父之名”则是富有《教父》黑帮味道的沉郁歌曲,由Jay作曲,鬼才黄俊郎填词,当中一段意大利歌剧女声配乐令全曲更富欧洲复古之风情!
周杰伦 (Jay) 每次出碟,除了在音乐上带给大家惊奇外,就连专辑名称都会让人有无限的想像空间,如之前《范特西》、《八度空间》。这次Jay的新专辑,光看专辑名称“叶惠美”就够吸引了,但也让歌迷在心中打了一个大问号,究竟“叶惠美”是何许人也?可以让Jay用他的名字作为专辑名称?原来在他的新专辑中第一波强打主打歌为“以父之名”,为了以示公平,想像力丰富的Jay灵机一动,就用母亲的名字“叶惠美”作为专辑名称来平衡一下,因此专辑名称“叶惠美”原由在此。
值得一提的是,在专辑录制的过程中身兼数职,除了是歌手及专辑制作人外,还要包办词、曲、编等工作于一身,Jay又多了一个新头衔-“造型师”。杰伦表示,由于这次的音乐及造型都加入了许多复古元素,所以他会以复古西装示人,去拍专辑MV或宣传照。穿起复古西装的 Jay 依旧不改其帅气的本色,欧洲味加复古风,和以往的造型比较起来,可以看出他多了一份成熟感。
杰伦2003最新专辑‘叶惠美’对于人文方面的诉求加入了更多不同的看法;音乐上更融合复古与现代,创造出时下流行音乐所没有的新元素。
⊙历经一年企划 引爆市场
近期来说,经济上的不景气,加上这一、两个月来SARS风暴的垄罩阴影影响下,加以盗版、盗拷、MP3的猖獗盛行,引发国内外唱片市场上一片低迷的景象,就国内台湾市场而言,现今发片歌手的销售数字依旧低迷不振,各家唱片公司无不想尽办法来争取消费者的注意,以提升唱片销售数字。在七、八月暑假将至、SARS后期,又是一个唱片市场兵家争夺的时机,想必各家唱片公司必定会推出天王天后来争取这得来不易的大好机会,唱片市场炒热复苏的时机,就在此时。
杰伦2003最新专辑更加不同的是,杰伦对于人文方面的诉求上,加入了更多不同的看法与想法;歌词与音乐巧妙地运用呼应,让你听了有会心一笑的心情;音乐上更是融合复古与现代的巧妙结合,创造出时下流行音乐所没有的新元素,在新专辑推出的同时,定能再创造出另一波周杰伦风潮,也因为对音乐的认真与坚持,杰伦的音乐新思想、音乐新成长,都可以在第四张专辑中听出更不一样的周杰伦。
⊙专辑名称耐人寻味 专辑封面复古特殊有趣
‘叶惠美’一个女性的名字?让人匪夷所思、充满问号???也充满趣味性,因为第一主打歌为‘以父之名’,所以决定以妈妈的名字‘叶惠美’为专辑名称。
此次专辑封面加入复古的元素,穿起复古西装的杰伦依旧不改其帅气的本色,拍出很有感觉的专辑照片,欧洲味加复古风,感觉出很不一样的周杰伦,这次所呈现出来的周杰伦跟以往的周杰伦有些许的不同,唯一没有改变的就是帅气依旧。视觉上与音乐上都不约而同的加入复古的元素,让音乐与视觉上有更紧密的结合而相互呼应而引发共鸣。封面设计上更加入了一个小小的趣味,封面的照片与其背后墙上的油画竟然是同样一幅画面,提供了消费者无限的想像空间,营造出现在、过去的时空错觉、重叠的感觉。专辑上更打破以往的纪录,收录11首杰伦的好歌,MV也因为歌词音乐意境的表现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拍摄方式,义大利教父、学生时代的纯纯恋情、美国华人英雄…等等,都是在听觉上与视觉上支支都精采、曲曲都动听的专辑CD,相信除了音乐上能给歌迷们更大的满足外,影音上的刺激定可以再创销售奇迹。
⊙超值加赠 满足歌迷
本次专辑歌曲超值收录11首好歌,让歌迷一次拥有,专辑中并同时加赠VCD一片,收录“以父之名”完整MV版、“以父之名”之罗马巡礼、“双刀”电影版MV,让歌迷听的开心、看的过瘾,一次收藏全新的周杰伦。
你看过‘教父’这出电影吗?他同时也是杰伦最喜欢的电影之一,为了配合音乐上的视觉表现周杰伦曾有多变的MV造型如太空人、吸血鬼、李小龙以及东隐忍者…等不同的角色诠释,这次在‘以父之名’MV中,杰伦化身为义大利教父年代中的杀手身分重回教父的年代,远至义大利实地拍摄,一个义大利的小镇,上演一段惊心动魄的传奇,一间中国餐厅,华人夫妇遭受黑帮的迫害,三岁的小孩被带走,成为教父的义子,在黑帮家庭中长大,过着与常人不同的生活,且看杰伦如何用心的将杀手这个角色完整演出。MV中导演安排了两位辣妹饰演杰伦的女朋友,除了有精采的对手戏之外,更安排了一些“床戏”的部分,没有见过的杰伦,不一样的杰伦,在这首MV中都带给观众很不一样的感觉,一个全新的周杰伦。
⊙歌曲介绍
以父之名
杰伦与新兴鬼才作家黄俊郎的首度合作即擦出不一样的火花,黄俊郎现为华人版图出版社的一员,大家口中的ㄚ郎,出版过“这本书”、“第二本书”两本脍炙人口的图文书籍,同时亦是华人版图中的首席平面设计师,在他多才多艺的经历下,造就了以父之名这首特别又特殊的歌。
以父之名这首歌的曲风特殊好记,加上复古音乐钢琴等的特殊搭配,辅以义大利文与歌剧上的融合,曲调跳脱一般流行音乐风格,曲风上的特别更令人眼睛一亮。歌词内容以‘天父、教父、父亲’三者为主轴,说明了教父的无奈、父亲的慈悲、天父的无私…等的救赎观念,说明一个人为了要到达上位者,就必须放弃一些该有的自由与观念,但往往在荣耀的背后得到得只有孤独的陪伴,过去纯真的日子已不复存在,也无法重来。
懦夫
重金属饶舌摇滚的音乐曲风,加上一段与小朋友的RAP合唱,更添特殊有趣,歌词中以反讽毒品为主要诉求,写出那些对药物依赖、服用毒品的人发出质疑与怒吼。
晴天
Panasonic广告歌曲,春夏秋冬的恋曲,2003最贴心的情歌,温暖的曲调,清新的歌词,杰伦唱来丝丝入扣,一起约定,等到放晴的那天,共同来谱一段纯纯的爱。
三年二班
以乒乓球的拍打声贯穿全曲,杰伦以其独特的创意结合,令人惊艳,歌词上以学生的角度唱出在心中许久的压抑态度。
东风破
仿古小调曲风,辅以二胡与琵琶的融入,复古的曲风,听来让人容易进入唐诗宋词的世界与遐想,方文山想藉由古诗词入歌的想法,让古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融合,打破现今新诗与歌词分家的模式,在方文山的特别经营下,歌词古今交替,更有时空交错的感觉,“东风破”就是代表着这首歌曲的新名词。
你听得到
“杰伦杯”歌词比赛,再度在公司内引发一阵旋风。情人之间最甜蜜的情歌,我们之间的秘密,只有彼此知道,互相依赖的爱,让人最舍不得离开。
同一种调调
百事可乐广告曲,曲调利用琵琶的音色来塑造出西洋古典的气氛,间奏加入阿根廷探戈音乐加以贯穿,是为新一代嘻哈的代表。节奏轻快舒服,说明两个人虽不相识,也能成为心灵相通,有共同嗜好与默契的朋友。
她的睫毛
爱情没有一定的规则,没有是非对错,瞬间的感觉最重要,没有人可以教导爱情的喜怒哀乐,都要靠自己去学习揣摩,她的睫毛透露出爱的讯号,让人出乎意料。
爱情悬崖
徐若瑄再度跨刀填词,杰伦与Vivian再度合作,Vivian式的填词方式,说明爱情就像悬崖,爱的越深跌的越深,总是让人控制不来,歌曲朗朗上口,更令人感动。
梯田
杰伦首创以原住民的合声、中国声乐、古典钢琴在音乐上相互结合,编写出新式慢板饶舌曲风,歌词以诙谐幽默方式表达,暗喻人对环境的破坏是残忍的,环境既遭破坏,惜日情景已不复存在。
双刀
延续前三张专辑的精神,中国风的风格、精神特色,经过“娘子”的爱情观、“双截棍”的武术观、“龙拳”所表达的民族精神,“双刀”表达的是华人在唐人街被白人压迫欺负,要反抗颠覆父执辈的卑微以及凡事以和为贵的态度跟处理方式,反抗环境、反抗不平等的对待,发出新一代华人的怒吼。
01 以父之名 词:黄俊郎 曲:周杰伦
微凉的晨露 沾湿黑礼服 石板路有雾 父在低诉
无奈的觉悟 只能更残酷 一切都为了 通往圣堂的路
吹不散的雾 隐没了意图 谁轻柔踱步 停住
还来不及哭 穿过的子弹 就带走温度
我们每个人都有罪 犯着不同的罪
我能决定谁对 谁又该要沈睡
争论不能解决 在永无止境的夜
关掉你的嘴 唯一的恩惠
挡在前面的人都有罪 后悔也无路可退
以父之名判决 那感觉没有适合字
就像边笑边掉泪 凝视着完全的黑
阻挡悲剧蔓延的悲剧会让我沈醉
低头亲吻我的左手 换取被宽恕的承诺
老旧管风琴在角落 一直一直一直伴奏
黑色帘幕被风吹动阳光无言的穿透
洒向那群被我驯服后的兽 沉默的喊叫
沉默的喊叫 孤单开始发酵 不停对着我嘲笑
回忆逐渐延烧 曾经纯真的画面
残忍的温柔出现 脆弱时间到 我们一起来祷告
仁慈的父我已坠入 看不见罪的国度 请原谅我的自负
没人能说没人可说 好难承受 荣耀的背后刻着一道孤独
闭上双眼 我又看见 当年那梦的画面 天空是蒙蒙的雾
父亲牵着 我的双手 轻轻走过 清晨那安安静静的石板路
那斑驳的家徽 我擦拭了一夜 孤独的光辉我才懂的感觉
烛光 不 不 停的 摇晃 猫头鹰在 窗棂上 对着远方眺望
通向 大厅的长廊 一样 说不出的沧桑
没有喧嚣 只有宁静围绕 我 慢慢睡着 天 刚刚破晓
02 懦夫 词:周杰伦 曲:周杰伦
周围的人群堵住了我的出口
想爬起来我只能说真的好难
防火巷传来的枪声把我从天堂叫醒
一名白种人褐色头发在我面前倒下
从他的手里那半包看到不少我荒唐的影子
从他的眼球看到发抖的我 是那么的丑陋
于是检起地上他那第二个钮扣
提醒自己该开始懂事 不被软性药物控制
在我的眼里懂得拒绝才能存活下来
活着不是用来演一出糜烂的黑色喜剧 说不
我很后悔当初没有这样的肯定 说不 不代表懦夫
真不该 睁不开 别让我的地球变暗
互相残杀的动物真美 被期待 被覆盖
蜕变的公式我学不来 我闻不到腐烂的香味
说不我很后悔当时没有这样的肯定
说不 不代表懦夫 你应该很骄傲
我看不起人们无知的好奇作祟 心态
去亲近死神 你了吗 很了吗
肮脏的香味我吸了太多太多
腐败的视野我看了太多太多 瞳孔放大
不代表就能看得更多 难怪大人们说我们永远长不大
那一块我梦里的干净的天空那一块我梦里的干净的天空
是否玩大风吹也许就能看到 是否玩大风吹也许就能看到
真不该 睁不开 别让我的地球变暗
(街角的消防栓上的红色油漆
反射出儿时天真的嬉戏模样)
被期待 被覆盖 蜕变的公式我学不来
(难道这不是我要的天堂景象 沉沦假象
你只会感到更加沮丧)
03 晴天 词:周杰伦 曲:周杰伦
故事的小黄花 从出生那年就飘着 童年的荡秋千
随记忆一直晃到现在 ㄖㄨㄟ ㄙㄡ ㄙㄡ ㄒ一 ㄉㄡ ㄒ一
ㄌㄚ ㄙㄡ ㄌㄚ ㄒ一 ㄒ一 ㄒ一 ㄒ一 ㄌㄚ ㄒ一 ㄌㄚ ㄙㄡ
吹着前奏望着天空我想起花瓣试着掉落 为你逃学的那一天
花落的那一天 教室的那一间 我怎么看不见 消失的下雨天
我好想再淋一遍 没想到失去的勇气我还留着 好想再问一遍
你会等待还是离开 刮风这天 我试过握着你手
但偏偏 雨渐渐 大到我看你不见 还要多久
我才能在你身边 等待放晴的那天 也许我会比较好一点
从前从前 有个人爱你很久 但偏偏 雨渐渐 把距离吹得好远
好不容易 又能再多爱一天 但故事的最后你好像说了拜拜
04 三年二班 词:方文山 曲:周杰伦
眼睛你要擦亮 记住我的模样
表情不用太紧张 我是 三年二班
我专心打球的侧脸还满好看黑板
是吸收知识的地方 只是教室的阳光
那颜色我不太喜欢 没有操场的自然
为何比较漂亮的都是在隔壁班
还有考卷的答案 我刚好都不会算
没关系 再继续努力 没关系
为什么上课时举手很难 为什么拿在线宝物简单
为什么女生不喜欢太胖 为什么别人手机在响
正手发长球的打法只是初级乒乓
反手短打再狠狠杀球是高级乒乓
回转技巧乒乓 前场速攻乒乓
对墙壁 在练习 乒乓 乒乓
这第一名到底要多强(不用物问 一定有人向你挑战)
到底还要过多少关 (不用怕 告诉他们谁是男子汉)
可不可以不要这个奖(不想问我只想要留一点汗)
我当我自己的裁判(不想说 选择对手跟要打的仗)
我不想 就这样一直走 每天都遇上
充满敌意那种眼光 等机会
就是要打倒对方 这种结果我不要
这虚荣的骄傲 这目的很好笑 我其实都知道
你只是想炫耀 我永远做不到 你永远赢不了
我永远做不到 你永远赢不了 永远赢不了
走乡下 寻找哪有花香(为什么这么简单你做不到)
坐车厢 朝着南下方向(为什么 这种速度你追不到)
鸟飞翔 穿过了这条小巷 (为什么 这么简单你做不到)
仔细想 这种生活安详(为什么这种速度你追不到)
不好笑 不好笑 不好笑
05 东风破 词:方文山 曲:周杰伦
一盏离愁 孤单伫立在窗口 我在门后
假装你人还没走 旧地如重游 月圆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烛火 不忍苛责我 一壶漂泊
浪迹天涯难入喉 你走之后 酒暖回忆思念瘦
水向东流 时间怎么偷 花就一次成熟 我却错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 一曲东风破
岁月再墙上剥落 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又 而如今琴声幽幽
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谁再用琵琶弹奏 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 结局我看透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
荒烟漫草的年头 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06 你听得到 词:曾郁婷 曲:周杰伦
有谁能比我知道 你的温柔像羽毛
秘密躺在我怀抱 只有你能听得到
还有没有人知道 你的微笑像拥抱
多想藏着你的好 只有我看得到
站在屋顶只对风说 不想被左右
本来讨厌下雨的天空 直到听见有人说爱我
坐在电影院的二楼 看人群走过
怎么那一天的我们 都默默的微笑很久
我想我是太过依赖 在挂电话的刚才
坚持学单纯的小孩 静静看守这份爱
知道不能太依赖 怕你会把我宠坏
你的香味一直徘徊 我舍不得离开
07 同一种调调 词:方文山 曲:周杰伦
全身纯白色的那雕像石膏 颜色干净没有压力的很讨好
我坐在客厅模仿雕像思考 却彷佛听到同样想法的困扰
针叶林树梢 穿过绿色隧道 一股神秘在敲 我们都拥有着
相同的大脑 一样的嗜好 门上流苏线条在摇晃炫耀
但是如果没有风它也办不到 我知道共同的默契很重要
那骄傲才不会寂寞的很无聊 书框的城堡 像欧洲情调
对着这张海报 我们在远距离 欣赏 与微笑 沉默无法伪造
我们同一种调调 不关心天气预报 因为那无关紧要
想打球下大雨照跳 只收看音乐频道 渴望在天空一角做记号
那里蓝色最好 我很了 默契无法伪造 我们同一种调调
凡事都自己主导 决定穿什么外套 有专属的铃声讯号
从不跟别人比较 只喝过冰过的饮料 很少笑 吃全麦的面包
RAP:快疯掉 情绪偏离轨道 快疯掉 我睡不着 快疯掉
表情开我玩笑 快疯掉 我受不了 这样也好 如果身份对调
我的烦恼 你也会感同身受的知道 闷闷的很干燥 快疯掉 快疯掉
08 她的睫毛 词:方文山 曲:周杰伦
亲爱的总些事没办法教 表情错的有一点糟
赖着不走 会让人 很感冒 以上这道理我全都了
我将不该犯的错都默背好 仔细观察她的喜好
而我紧绷的外表 向上紧后的发条
等她的答案揭晓 她的睫毛 弯的嘴角 无预警的对我笑
没有预兆 出乎预料 竟然先对我示好 她的睫毛 弯的嘴角
用眼神对我拍照 我戒不掉 她的微笑 洋溢幸福的味道
有些是没办法教 表情错的有一点糟 赖着不走 会让人
很感冒 以上这道理我全都了 恋爱的方式无法拿笔来抄
也没有规则可以取巧 被动的缘分很不可靠
喜欢的对象要自己挑 她粉嫩清秀的外表
像是多汁的水蜜桃 谁都想咬
她嘴上亮丽的唇膏 有一股自信的骄傲 我看得到
RAP:她的睫毛 弯的嘴角 无预警的对我笑 没有预兆
出乎预料 竟然先对我示好 她的睫毛 弯的嘴角
用眼神对我拍照 我戒不掉 她的微笑 洋溢幸福的味道
09 爱情悬崖 词:徐若瑄 曲:周杰伦
你说我像一个小孩 总爱让你猜
我说你才像个小孩 总要我说才明白
有些事太快 失去了等待 障碍 没了期待
我们的爱 怎么才自然 每次沟通不来
就要离开 就说不要爱 我掉进爱情悬崖
跌太深爬不出来 下降的速度太快
来不及踏上未来 你的爱反复徘徊
打乱我的呼吸节拍 该怎么逃开 我控制不来
我掉进爱情悬崖 回想起你的可爱
傻傻的还在等待 以为你还会回来 你的脸慢慢离开
时间快将我掩埋 消失的太快 我负荷不来
10 梯田 词:周杰伦 曲:周杰伦
文山啊 等你写完词 我都出下一张专辑啰
没关系 慢慢来 这首歌我自己来
说到中学时期 家乡的一片片梯田
是我看过最美的绿地 于是也因此让我得了最佳摄影
莫名其妙在画面中的我 不会写词都像个诗人
坐着公车上学的我 看着窗外的牛啃草
是一种说不出的自由自在 Hoi Ya E Ya
那鲁湾 Na E Na Ya Hei 哦~我亲爱的牛儿啊
Hoi Ya E Ya 那鲁湾 Na E Na Ya Hei
哦~跑到哪儿去啦 面店旁的小水沟
留着我们长大的梦 绕过天真 跳至收割期
人们的汗水夹杂着满足与欢喜
是我现在最舍不得的画面 也是我另一项参展作品
靠着回忆 画成油画 拿到奖状 有个啥用
鼓励你多去回忆是吧 哼我真想撕掉 换回自然
怎么梯田不见 多了几家饭店
住在里面看西洋片 几只水牛 却变成画
挂在墙壁上 象征人们 蒸蒸日上
一堆游客偶尔想看看窗外的观光景点 但只看到
比你住的再高一层的饭店 Hoi Ya E Ya
那鲁湾 Na E Na Ya Hei 哦~我亲爱的牛儿啊
Hoi Ya E Ya 那鲁湾 Na E Na Ya Hei
哦~跑到哪儿去啦 因地制宜 综合利用
利用对还是不对 自私的人类
狼不狼狈 破坏自然的生态 会不会很累
你说为了艺术 要砍下一棵树 酱对还是不对
你说为了装饰 请问干我啥事
是不是只能用相机纪录自然拿给下一代下一代回味
可怜可悲 森林绿地都已成纪录片 闻不到绿意盎然
只享受到乌烟瘴气 我不能教育你们
我不是你们老师 我不是校长
也不能给你们一巴掌…掌…长…长…长篇大论
你们并不想听 我知道但我没办法 我就是要写
你们可能永远不能体会 显微镜底下的我们
会更现实更自私 这种艺术 真的很难领悟
11 双刀 词:方文山 曲:周杰伦
透过镜头重新剪接历史给人想象
八厘米纪录片的桥段 正邪对立的两方
我握紧拳头开始习惯 以牙还牙的手段
风 盘旋烟雾弥漫 我虔诚点的香 在祈祷着平安
从天台向下俯瞰暴力在原地打转
上一代解决的答案是微笑不抵抗
被雨淋湿的的唐装那股叹息很东方
我看不惯尊严受伤家族如此不堪 风 缓缓绕过武馆
正上方的月亮 那颜色中国黄
透过透过镜头重新剪街历史给人想象
八厘米纪录片的桥段在播放 隔着距离欣赏
正邪对立的两方 我握紧拳头开始习惯
那以牙还牙以牙还牙手段 恐惧来自退让

中国人过年—春节溯源的课题怎么做?

中国春节习俗
祭 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上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上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 敬送灶君上西天。 有壮马,有草料, 一路顺风平安到。 供的糖瓜甜又甜, 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上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 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上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民间则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现在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子。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些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返回
扫 尘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有趣的是,古时有关扫尘的由来,却有一个颇为诡异的故事。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返回
春 联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 ,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返回
年 画
过年,人们除了贴春联,剪窗花外,还喜爱在客厅里、卧室中挂贴年画。一张张新年画给家家户户平添了欢乐的节日气氛。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
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不过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这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其画构图生动活泼,热闹非凡。此画曾给鲁迅先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正如他说的那样,这幅寓教于乐的《老鼠娶亲》,不但唤起成年人的兴趣,对儿童的艺术感染更为强烈。
民间流传新年除夕之夜是老鼠娶亲的吉日良辰,人们要放一些食物在床下、灶间,算是送给鼠新郎的礼物,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有些老奶奶在临睡前常逗孩子说:"快把鞋藏好,别让老鼠偷走当花轿了。"此话即源于此。因此,年画《老鼠娶亲》特别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返回
年夜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年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
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说到除夕的刀砧声,邓云乡撰写的《燕京乡土记》却记载着除夕一个十分凄凉的故事:旧社会穷人生活困难,三十晚上是个关。有户人家,丈夫到三十晚上很晚了尚未拿钱归来,"家中瓶粟早罄,年货毫无。女人在家哄睡了孩子,一筹莫展,听得邻家的砧板声,痛苦到极点,不知丈夫能否拿点钱或东西回来,不知明天这个年如何过,又怕自己家中没有砧板声惹人笑,便拿刀斩空砧板,一边噔噔地斩,一边眼泪潸潸地落……,这个故事让人听了.确实心酸。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古代,过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质,有些酒现在已经没有了,只留下许多动人的酒名,如"葡萄醅"、"兰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苏酒"等等。在这些酒中间,流传最久、最普遍的,还是屠苏酒。但是屠苏酒的名称是如何来的?又是用什么制作的?从来传说不一。
屠苏是一种草名,也有人说,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尾因为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所以称为屠苏酒。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这种药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的。孙思邈每年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孙思邈还将自己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以后,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也就是说合家欢聚喝饮屠苏酒时,先从年少的小儿开始,年纪较长的在后,逐人饮少许。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有人不明白这种习惯的意义,董勋解释说:"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这种风俗在宋朝仍很盛行,如苏轼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中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苏轼晚年虽然穷困潦倒,但精神却很乐观,他认为只要身体健康,虽然年老也不在意,最后罚饮屠苏酒自然不必推辞。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直至清代,这一习俗仍不衰。今天人们虽已不再大规模盛行此俗,但在节日或平时饮用这些药酒的习俗仍然存在。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返回
守 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 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
返回
爆 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清代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一书中,对当时除夕爆竹作了如下记载:"除夕之次,子夜相交,门外宝炬争辉,玉珂竞响.而爆竹如击浪轰雷,遍乎朝野,彻夜不停。"《红楼梦》中也有描绘:"院子内安下屏架,将烟火设吊齐备,这烟火俱系各处进贡之物,虽不甚大.却极精致.各色故事俱全,夹着各色的花炮。说话之间.外面一色色的放了又放。又有许多满天星、九龙入云、平地一声雷、飞天十响之类的零星小炮仗。"从这也可以看到旧时新春燃放烟花的盛况。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南方人还在祭祖之后,查看历书上所载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灯笼火把,提壶挈酒,奉香鸣爆竹,开门出行,迎接喜神,称"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寻",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为趋吉、祈求神灵保佑一年百事顺遂。 除夕守岁是整夜不睡、通宵达旦的。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期间,各街巷通衢里,大户人家悬灯结彩。街头巷尾,乡里材社,到处百艺杂陈,各献高技,热闹非凡乡间多延请戏班剧团演戏,还开展听道情、扭秧歌、唱花鼓及各式品种的娱乐嬉戏,也有舞狮子,耍龙灯等种种文体活动。人们欢天喜地,共庆新春。
返回
拜 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在乌华人的五日五夜我们与战火的距离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