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只是看热闹33年前那次最惨烈的熔断了解一下

受到国际油价雪崩以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影响,当地时间3月9日,美国纽约证交所早盘交易开始后仅6分钟,即因暴跌触发美股第一级熔断机制,从而导致这个世界最大股票交易市场全部股票交易自动中止15分钟。这是美国股市引入熔断机制以来的第二次,也是熔断机制调整为现行规则后的第一次。

熔断机制作为市场交易的“减震器”,

最早出现在1988年的美国。

熔断机制是指对某一个股、指数、期指或商品价格涨跌幅达到一定程度时,设置一个熔断价格,使买卖报价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在这一价格范围内交易的机制。熔断机制设计的意义,就是在价格发生突然变化的时候,给投资者一个冷静时间,防止投资者作出不理性的反应,同时,也能给监管者采取应对措施争取一定的时间。说白了,它就是一根“保险丝”,一旦交易中价格波动过大,就会自动断开交易。根据现行机制,当标普(标准普尔,世界权威金融分析机构)500指数实时价较前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相比跌幅达到7%,即触发15分钟一切交易中止,跌幅达到13%触发又一次15分钟一切交易中止,跌幅达到20%触发当天剩余交易时间交易全部中止。如“熔断阈值”达到的时间在当天美东时间15时25分或之后,则交易不会停止。

熔断机制是由美国首创的,它是市场暴跌的产物。一般认为它是因1987年的股灾而设,实际上,美国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曾在1982年对标普500指数期货合约实行过日交易价格为3%的价格限制,这也可以被看作是熔断机制的雏形。但这一规定在1983年被废除,直到1987年出现了股灾,才使人们重新考虑实施价格限制制度。

1987年10月19日,美国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崩盘事件。道琼斯指数一天之内重挫了508.32点,跌幅达22.6%,仅6.5小时之内,纽约股指就损失5000亿美元,其暴跌幅度之大、速度之快震惊了整个金融世界,并迅速在世界股票市场引起了连锁反应,各国股市均受到严重冲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逐渐从1929年股灾的阴影中恢复过来,经济保持平稳增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都大大降低,投资者重新恢复了信心,证劵市场再度活跃起来。到了20世纪50年代,股指大幅上升,1966年时达到了一个顶峰,道琼斯工业指数接近1000点。此后,受石油危机、“水门事件”等影响,虽也经历过下滑,但到了80年代初期,股价又开始继续回升。1982年10月21日,股价为1036点,突破了近10年前的最高点,11月3日达到1065点,创战后最高纪录,到1986年12月,已达到1896点,进入1987年后,股价涨势更加迅猛。

然而,在这段长达几十年的股市繁荣的背后,也埋下了重重阴影。首先是1973—1975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国爆发了“二战”之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通货膨胀加剧,失业率大幅上升。而从“二战”结束后就开始的美苏军备竞赛,也在极大程度上削弱了美国的经济实力。美国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1986年,美国负债已高达25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债务国。与此同时,巨额国际游资及私人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向了美国市场,这些资金往往是以追求短期利润为目的而在股市上从事投机交易,因而促进了股价的持续攀升,造成了股市的虚假繁荣。

1986年9月,西方七国财长齐聚华盛顿,贝克财长敦促各国帮助美国削减贸易赤字,却无果而终。此时的华尔街已经出现了波动。1987年2月,七国财长再聚卢浮宫,就稳定不断下降的美元汇率问题达成“卢浮宫协议”。同年6月,美外贸月赤字创最高纪录,达157亿美元。此后,从8月25日开始,美国股市出现较大波动,呈现跌势。进入10月,跌幅更加明显。

1987年10月18日早上,因在之前美国为稳定金融市场上调官方利率时,联邦德国也紧随其后一起上调美元利率。贝克财长在电视节目中发表讲话称:“如果联邦德国不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扩展,美国将考虑让美元继续下跌。”此话一出,华尔街上空笼罩的阴云已浓重到了几乎滴水的程度。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上午9:30,纽约股票交易所开盘钟声敲响之后,市场马上陷入疯狂状态,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仅在开盘瞬间就跌去67个点。卖出指令像潮水般涌来,其数量之庞大几乎令纽约股票交易所计算机系统陷入瘫痪状态。交易所内200台微机从未处理过如此巨大数量的交易,以至于计算显示甚至落后于实际交易20分钟;中午,计算机系统中的指定指令转换系统慢了约75分钟,因容量不足,传送到系统中的3.96亿股的交易中竟有1.2亿股没有得到执行。

下午4:00,收盘钟声敲响。道琼斯指数下降了508.32点,由2246.72点狂跌到1738.470点,跌幅达22.6%,创下了一天下跌的最高纪录。5030亿美元——一笔相当于法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股票面值就这样消失了。

“一切都失去了控制”“这是美国证劵史上最黑暗的一天”。这一天让无数的投资者损失惨重,富人们首当其冲,世界首富萨姆·沃尔顿一天之内在股票上损失了21亿美元,比尔·盖茨损失了39.45亿美元,许多百万富翁一夜之间沦为贫民,而最悲惨的还是那些将毕生积蓄投入股市的普通股民,他们原本是想借牛市为自己多赚些养老钱,谁知一天之内就变得血本无归。因承受不住股市暴跌和不堪债务的重压,许多人精神彻底崩溃,自杀的消息不断传来。银行破产,工厂倒闭,企业裁员,社会动荡,整个美国人心惶惶。

这场股市崩盘不仅震动了美国,也震动了全世界,股市暴跌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时代迅速产生了“多米诺效应”。据统计,1987年10月19日至26日,因股市狂跌造成的财富损失高达2万亿美元,这个数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所有损失的5.92倍,是名副其实的“失控的大屠杀”。

1987年10月19日的股市暴跌,震动了美国证券监管部门,于是作为对股灾的反思,熔断机制在1988年推出的《布雷德利报告》(中出现了。思路是,当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时,股指期货交易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和股票现货交易的纽约商业交易所将联合熔断交易,该系统包括80A规则和80B规则两个部分。80B规则是道指比上一交易日收盘价下挫250点时,交易暂停一小时;若下挫400点,交易暂停2小时,这项规则在1988年10月正式实施。80A规则稍微复杂一点:当道指比上一交易日的收盘价上涨50点以上时,凡用来买进纽约商业交易所上市的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的指数套利市场价委托单,仅能在不高于上档成交价的情况下才执行;反之,当道指比照上一交易日的收盘价下跌超过50点时,凡用来卖出纽约商业交易所上市的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的指数套利单仅能以不低于上档成交价的指令执行,直到道琼斯指数回到离前收盘指数25点以内,买卖价的限制才取消。这项规则于1990年8月1日正式批准。

《读者报》封面欣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不要只是看热闹33年前那次最惨烈的熔断了解一下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