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最新持股路线图曝光持有市值26万亿这些新宠业绩爆发附名单

截至10月31日,2021年三季报基本披露完毕,“国家队”持股动向也浮出水面。

21投资通(微信号ID:touzit21)据同花顺iFinD统计,有365家公司三季度末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出现“国家队”(证金公司、汇金公司、外管局旗下投资平台等机构)的身影,合计持股市值2.62万亿元。

对比三季度末沪深两市的86.7万亿元市值,“国家队”的持股市值占A股全市场的3%。

持仓六成为银行股持有3股市值超千亿元

三季度末“国家队”合计持股市值2.62万亿元,其中,持有银行股市值达1.67万亿元,占比超六成。

从持股市值十大重仓股来看,“国家队”持有金融股居多,达8只,此外还有2只白酒股,贵州茅台(600519.SH)和五粮液(000858.SZ)。

持股市值最多的是中国银行(601988.SH),金额达6045亿元。持有工商银行(601398.SH)、农业银行(601288.SH)的市值也均超千亿元,“国家队”三大重仓股均被银行股包揽。

不过,农业银行成为三季度末“国家队”十大重仓股里唯一被减持的个股,也是“国家队”重仓股中唯一一只被减持的银行股,持股比例较二季度末减少1.21%,全部为汇金减持。农业银行业绩表现并不俗,前三季度以12.93%的净利润增速在四大行里排名第一,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4.04%,在四大行里仅次于建设银行的15.61%。

从持股数量占流通股比例来看,“国家队”持股比例超10%有19只,最高依旧是中国银行,持股比例高达94%,这意味着中国银行94%的流通股本都掌握在“国家队”手里。

19只个股中,经纬辉开(300120.SZ)、软控股份(002073.SZ)、农业银行3股被减持,其余持仓均无变化。

增持20股,新进7股加仓装配式建筑概念

“国家队”三季度增仓力度并不大,仅增持20只个股,其中,增持中国中铁(601390.SH)最多,增持数量达11.8亿股,持股比例增加5.8%至9.99%。南山铝业(600219.SH)、方正证券(601901.SH)、东兴证券(601198.SH),增持数量也超亿股。

行业上看,三季度末“国家队”集中加仓了房地产、建筑装饰、公用事业等行业,均有3只个股被增持,汽车、非银金融各有2只个股获加仓。

概念上看,中国中铁、金螳螂(002081.SZ)、绿地控股(600606.SH)、美好置业(000667.SZ)属于装配式建筑概念。

装配式建筑概念在8月曾有过一波拉升,但9月中旬以来持续调整。大部分券商认为目前建筑板块整体处于低估区间,政策推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看好装配式建筑、光伏建筑一体化等龙头企业。

三季度末“国家队”新出现在7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持有中国能建(601868.SH)数量最多,达9.27亿股。

新进7股中,有6只个股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速为正,其中,4股增速超50%。华峰化学(002064.SZ)更是接近4倍、王府井(600859.SH)接近2倍。

减持82股,退出48股对绿电概念股存分歧

与增仓力度相比,减仓力度显得尤为明显。对比二季度末,“国家队”在三季度减持了82只个股,并退出48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医药生物、公用事业板块个股是减持的主要对象,分别有11只、10只个股被减持。

值得注意的是,减持的公用事业板块中多为绿电概念股,包括内蒙华电(600863.SH)、大唐发电(601991.SH)、申能股份(600642.SH)、湖北能源(000883.SZ)、粤电力A(000539.SZ),此外,“国家队”还退出了桂冠电力(600236.SH)前十大流通股东。

与此同时,“国家队”也加仓了中国电建(601669.SH)、中国核电(601985.SH)、川投能源(600674.SH)3只绿电概念股,相关个股在7月以来都有不错的表现,其中,中国电建上涨117.1%,为“国家队”重仓股中表现最好的个股,不过,绿电股在10月份迎来了调整。

“国家队”退出股10月以来普遍下跌,平均跌幅6.59%,太钢不锈(000825.SZ)、兖州煤业(600188.SH)、桂冠电力(600236.SH)、雪迪龙(002658.SZ)、广汇能源(600256.SH)已累计跌去20%以上。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国家队最新持股路线图曝光持有市值26万亿这些新宠业绩爆发附名单

蚂蚁2.1万亿IPO暂停背后:一场失落的财富盛宴

火速上会和一夜叫停的强烈对比,令这家独角兽企业迅速站上风口浪尖。图/IC

文 | 《 财经 》记者 杨秀红 黄慧玲

编辑 | 陆玲

曾有望问鼎全球最大规模IPO的蚂蚁集团(688688.SH),其上市之路陡生变故。随之而来的是,高达2.1万亿元的财富盛宴被画上了休止符。

2020年秋,蚂蚁集团先是以惊人的速度推进IPO进程,拿到科创板上市的令牌,估值高达2.1万亿元;然后在11月5日上市前夜,风口突变,IPO戛然而止。

火速上会和一夜叫停的强烈对比,令这家独角兽企业迅速站上风口浪尖。

“蚂蚁集团年盈利超20亿美元,看起来并不缺钱。之所以今年选择上市融资,背后其中一个因素可能是受到投资股东的推动。”深度 科技 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告诉《 财经 》记者。

“那些着急(推动蚂蚁集团上市)的,可能有些人是放杠杆进去的,不上市无法变现,还要还利息。”一位业内观察人士亦对《 财经 》记者称,“这些人真的变蚂蚁了,不过是在热锅上。”

一位金融领域专业人士则对《 财经 》记者表示,投资股东在背后推动上市可能是次要因素,蚂蚁集团今年快速IPO,其中一大主要原因可能是源自于国内资本市场对外展示注册制的一种需求,即不仅海外市场可以让大型创新型独角兽上市,国内资本市场也具备这种条件。

而蚂蚁集团IPO被暂停,除了监管层出台的网贷新规将对公司业务和估值产生重要影响外,有业内人士认为,这背后可能也涉及到蚂蚁集团股东和各方的博弈、蚂蚁集团庞大股东群中存在的穿透迷雾等。

“拆解蚂蚁集团的原始股东,堪称豪华,主要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阿里系和他们的“亲朋好友”;第二类是国内具备很强实力的投资机构;第三类则是一些顶级海外投资机构,如新加坡投资公司、马来西亚国库控股、淡马锡等。” 张孝荣称:“这些机构的投资手笔,动辄上亿。”

此外,“蚂蚁集团股东背景较为复杂,其庞大的股东群背后的最终穿透问题,并不明晰。”前述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士表示。

对此,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也曾指出,“金融市场能够有效运转的基础条件,首先要求信息对称,但投资者跟融资者天然就是信息不对称。因此,需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等,让信息变得透明。”

刘锋在接受《 财经 》记者采访时表示:“蚂蚁集团是一家具备创新能力的好公司,支付宝提供的贷款模式惠及了更多人。但与此同时,它的网贷业务风险也确实需要防范。目前监管层出台的网贷新规正是为了防范网贷行业爆发大的金融风险。”

原始股东财富兑现遇阻之际,参与蚂蚁集团战略配售基金认购的大批投资者们,则在纠结是否在有效期内赎回资金。有部分投资者表示将坚决赎回,还有一些投资者则意识到,战略配售基金赚不赚钱取决于基金中90%的资金如何投资,而不是拟投资蚂蚁集团进行战配的10%。

IPO被叫停后,蚂蚁集团短期内重启IPO的概率变小,原始股东的退出也被延后。《 财经 》记者采访的多位金融领域人士均表示,短期来看,蚂蚁集团重启上市比较难,目前还难以判断其需要多久才能重启IPO。

日前,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对外表示,蚂蚁集团何时上市,取决于政府如何重组对于金融 科技 企业的监管框架,也同样取决于企业如何应对监管环境的变化。

一位证券行业资深人士对《 财经 》记者表示,如果是价值投资者,是不用担心蚂蚁集团何时上市的。

2012年3月,彭蕾被任命为阿里小微金服CEO。2014年10月,这家公司被命名为“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彼时,阿里集团旗下的这只“小蚂蚁”正式登台亮相。

六年后,这只“小蚂蚁”成长为一头“大象”——估值达2000亿美元的蚂蚁集团。

2020年7月20日,蚂蚁集团正式宣布,启动在上交所科创板和港交所主板寻求同步发行上市的计划。

此后,其上市进程快速推进。8月25日上交所受理其IPO申请,至9月18日,蚂蚁集团首发上会且成功过会。从提交IPO申请到成功过会,蚂蚁集团仅用时25天,其冲刺科创板IPO的速度创下 历史 纪录。

2020年10月26日晚间,蚂蚁集团公布定价,A股发行价确定为每股68.8元,香港发行价格确定为每股80.00港元,这意味,其总市值高达2.1万亿元。

2.1万亿元的市值是何概念?

以A股市场为例,蚂蚁集团公布定价时,A股市场总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为贵州茅台(600519.SH),其总市值为2.06万亿元。这意味着,如能成功上市,蚂蚁集团有望超越贵州茅台,一跃成为A股市值第一股。

其快速成长之路,从其几年间的估值变化可见一斑。2015年,蚂蚁集团A轮融资时,其投后估值约为2600亿元。仅仅时隔五年,其估值几乎跃升为此前的8倍,达到2.1万亿元。

与很多 科技 企业持续烧钱、上市时仍在亏损不同,蚂蚁集团已实现连续盈利且年盈利规模达上百亿元。蚂蚁集团披露的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9年,蚂蚁集团分别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69.51亿元、6.67亿元和169.57亿元,2018年和2019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90.40%和2442.06%。

在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2020年,其前三季度业绩更为惊人:蚂蚁集团今年1月-9月实现营业收入1181.91亿元,同比增长42.56%,主要来自数字金融 科技 平台收入的增长;实现毛利润695.49亿元,同比增长74.28%;整体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48.13%增长至58.84%。

尽管蚂蚁集团火速过会并创下全球最大IPO募资纪录且盈利能力不一般,但在刘锋看来,其选择的上市时机并不是一个好时机。因为赶上了美国大选、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地方上正在爆发的一些债务危机。

《 财经 》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蚂蚁集团之所以选择今年冲刺IPO,可能受到背后原始股东的推动。

至于股东急于在今年变现的原因,张孝荣认为可能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国内对美元外流的限制,使得蚂蚁集团的一些外资股东希望尽早变现;二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股东对于未来经济的发展预期较为悲观,希望在经济寒冬来临之前,先落袋为安;三是出于对中美关系的担忧。此前,外媒曾报道称,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政府曾考虑将蚂蚁集团列入贸易黑名单。如果这一措施落地,将会影响蚂蚁集团上市时的估值。

提及蚂蚁集团上市前的原始股东,其阵容堪称豪华,既有全国社保基金、中邮集团等“国家队”,也有中国人寿、新华人寿等保险资金,还有刘永好、史玉柱、王中军等商界大佬,更有多家股东尚未穿透到底层的私募基金。

“蚂蚁集团的股东中,可能还隐藏着更多鲜为人知的大佬。”前述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士对《 财经 》记者称:“比如一些私募基金,其股权穿透是比较难的。”

根据蚂蚁集团披露的招股书,其持股较为集中,前十大股东合计持有93.36%的股份。

其中,杭州阿里巴巴网络 科技 公司持股32.64%,为第一大股东。阿里系高管及内部员工持股平台杭州君瀚股权投资企业(下称“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股权投资企业(下称“杭州君澳”),分别持股29.8%和20.65%,为公司第二和第三大股东。由此可见,阿里巴巴及阿里系成员持有蚂蚁集团大约83%的股权。除此之外,前十大股东中还有全国社保基金、中国人寿、置付(上海)投资中心等。

据《 财经 》记者此前了解,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目前的股权是过渡结构,最终会过渡成全体员工包括管理层持股40%,包括阿里在内的战略投资者持股60%。

目前,马云为蚂蚁集团的实际控制人。蚂蚁集团在回复上交所问询函时曾披露道,马云通过杭州云铂控制的杭州君瀚及杭州君澳间接控制公司50.5%的股份,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根据相关章程及协议,在杭州云铂股东会相关决议事项上,井贤栋、胡晓明及蒋芳为马云的一致行动人。

此前业界预计,蚂蚁集团的上市将带来新一轮造富运动,一大批千万乃至亿万富翁将由此诞生。马云、蚂蚁集团众高管以及公司持股员工均将从中受益。

除公司高管以及员工持股外,历经多轮融资,蚂蚁集团背后还有一大批投资人的身影。除了前文提及的社保基金、中国人寿等,还包括中投公司、中金甲子、国开金融、建信信托等。在2018年的融资中,蚂蚁集团还吸引了大批海外资金进驻,如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马来西亚国库控股、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淡马锡、泛大西洋资本集团、凯雷投资集团等。

相对这些早期进入蚂蚁集团股东群的投资人,在蚂蚁集团正式开启申购时,一大批机构和投资者们也争相抢购其新发股份。仅在A股市场,其新股申购资金规模就高达19万亿元,超额认购倍数超过800倍,最终中签率仅0.1267%。

然而,11月5日的既定上市日,蚂蚁的股东们却未能等来上市钟声。随着11月3日晚间,上交所宣布暂缓蚂蚁集团在科创板上市,随后蚂蚁集团在港交所公告,暂缓H股上市,这场财富盛宴被画上了休止符。

蚂蚁集团IPO衍生出的另一台大戏,就是五只创新未来战略配售基金。“一元钱就可以做蚂蚁股东”,“明星经理管理”……稀缺题材+明星基金经理+全方位宣传,共同成就了这场基金圈盛事,也成了公募基金难得的“破圈”机会。

从申报、审批到发行,五只基金的速度可谓“闪电”:9月10日,华夏、易方达、鹏华、汇添富、中欧五家基金公司一齐上报“创新未来”主题基金,引发市场关注。仅仅一周多的时间,五只基金便正式获批。

9月22日深夜,五家公司一同发布招募说明书。与此同时,蚂蚁集团招股说明书注册稿官宣,五只基金将与此前成立的战略配售基金一同参与蚂蚁集团战略配售。

接下来的几天,基金广告在各大城市的地铁、公交车站、楼宇电梯间轮番播放。“到处都能看到广告,感觉像提前过了‘双11’。”一位投资者回忆道。

9月25日凌晨,五只基金正式开售。一组极具电商色彩的销售数据是: “2分钟时间就卖出10亿元。仅1小时,5只基金卖出102亿元。” 排在首位的易方达创新未来率先达到120亿元销售限额,提前结束发行,“一日售罄”。

时值国庆,发行宣传横跨整个假期。五只蚂蚁战略配售基金在支付宝开设了118场直播为新发基金路演,累计观看超7000万人次,假期内也轮番上阵为投资人答疑。华夏基金国庆8天连播,每天直播4小时,汇添富基金则在9月25日连续直播11个小时,基金经理还亲自做客直播间,创下单场最长理财直播纪录。

10月8日晚间,五只创新未来基金全部募集结束。相关数据统计称,5只基金累计超千万人认购,相当于每秒钟有8个人购买。按照600亿元的总规模,基金人均投入仅6000元,成为史上最普惠的新发基金。

11月3日,上交所决定暂缓蚂蚁集团上市。消息一出,越来越多的基金投资者提出退款要求。

大多数基金投资者都是冲着蚂蚁来的。“不买蚂蚁股票,这个产品就失去了核心价值,产品已经变质,就该退货。”有投资者如此表态。

实际上,部分投资者所理解的“核心价值”,并非基金真正的“核心价值”。从投资组合比例来看,参与蚂蚁战配的部分只占10%,剩下的90%投向何方,才是真正决定基金表现的关键因素。并且,这批基金是股票投资不低于60%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因此,它们本质上是一款打着蚂蚁战略配售旗号的高风险产品。

业内人士评价,回看蚂蚁集团和五只基金的前宣,打上“参与蚂蚁战配”的标签却只占实际组合的10%,相当于用蚂蚁IPO一事给投资者的预期加杠杆。用10%的仓位撬动了一场全民高风险投资盛宴,也埋下了预期落空后的隐患。

投资者的预期有多高,失落就有多大。据《 财经 》记者对相关基金投资者群体的抽样调查(样本数量超过100人),超过70%的基民认为应该退钱,约有两成基民认为至少应该打开申购赎回。

证监会在11月5日晚间对此表态,随后易方达、鹏华、中欧、汇添富、华夏五家基金公司统一公告了优化方案:申请在交易所上市,方便投资者在场内进行卖出。

对于上市转让的方案,投资人很难满意。市场人士认为,转托管的业务陌生且复杂,对新进场的基金投资者来说难度太大,且上市之后大概率折价。也有公募人士表示,目前只能算一个折中方案,未来是否开放赎回还是未知数。

11月10日深夜,五家公司陆续发布公告,推出新方案。新方案增设B类份额,投资者可以按基金份额净值退出。与此同时,五只创新未来基金仍按11月5日的声明,申请份额上市交易。

至此,投资者的退出诉求得到解决,关于创新未来基金的争议暂告一段落。

从后视镜里看创新未来基金,褪去的不仅是参与蚂蚁战略配售的光环,更经历了一场“加杠杆”的疯狂和“去杠杆”的阵痛。

放下参与蚂蚁战配的预期后,投资者们开始重新审视五只基金。是去是留,意见开始分化。《 财经 》记者了解到,一些投资者表示将坚决赎回,“相信基金经理的话不如直接买开放式基金,没必要封闭一年半”。还有的想套利,“赎回后再买回来,还能赚差价(因为二级市场大概率折价)。”更多人开始意识到,赚不赚钱取决于90%,而不是那10%的宣传由头。

目前五只基金均已开始建仓。“由于11月23日-12月22日期间有一个月的退出选择期,为了应对赎回压力,应该会对仓位进行一定的控制。”一位基金从业人士分析道。

在被暂停上市后,市场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是,蚂蚁集团还能上市吗?蚂蚁集团的股东们还有没有在资本市场上变现的机会?

多位受访人士对《 财经 》记者表示,蚂蚁集团IPO和暂停上市背后,是股东和各方牵涉者之间的一场大博弈。

《 财经 》记者采访的多位金融领域人士均表示, 短期来看,蚂蚁集团重启上市比较难,目前还难以判断其需要多久才能重启IPO。

关于蚂蚁集团庞大股东群的穿透问题,可能也会成为其未来符合上市条件时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前述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士对《 财经 》记者表示:“其最终股权穿透图可能不会公之于众,但是监管层需要掌握这些信息。”其进一步表示,依照目前的技术手段,股权穿透虽然复杂,但并非不可实施。从海外成熟市场经验来看,股权穿透都是比较明晰的,而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路要走。在其看来,近年来,公司上市后大批的减持变现,是影响公司难以做大做强、中国资本市场难以成长的原因之一。

随着2.1万亿市值的庞大IPO项目被叫停,蚂蚁集团原始股东和员工们预期可实现的财富梦想,暂时搁浅。

根据蚂蚁集团公开资料,2015年- 2018年间,公司进行了多次融资。

A轮融资发生于2015年6月至8月期间,当时,全国 社会 保障基金理事会、上海众付股权投资管理中心、北京中邮投资中心、中国人寿、中国太平洋人寿、新华人寿、春华资本等12家投资者参与了蚂蚁集团的融资,这些股东合计出资192亿元。此次融资完成后,公司投后估值约为2600亿元。

2016年5月,蚂蚁集团进行了B轮融资。彼时,置付(上海)投资中心、中国人寿、上海麒鸿投资中心、中金甲子等16家投资者参与了该轮融资,其合计出资291亿元。此次融资完成后,蚂蚁投后估值约为3900亿元。

2018年,蚂蚁集团在境内外进行了两轮融资。在境外,蚂蚁国际引入了包括淡马锡在内的45家境外投资机构,蚂蚁国际向这些机构合计发行了18.38亿股,交易对价为103亿美元。在境内,其向北京创新成长企业管理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中国人寿、北京千舜投资公司等融资218亿元,投后估值升至9600亿元,折合约1500亿美元。

按照A轮投资者的投入资金和蚂蚁集团最终估值测算,如蚂蚁集团此番能顺利上市,A轮投资者五年投资收益有望达到10倍,从192亿元涨至1920亿元。

对于那些期望依靠股权激励获得资产增值的员工而言,数百万财富也暂时化为泡影。

在招股书中,蚂蚁集团曾计划对员工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其中,拟在上市后通过增发或回购等形式,以不超过9.14亿股股份用于未来约4年的员工激励,其中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使用不超过8.22亿股,上市后H股激励计划使用不超过0.92亿股。与此同时,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还将额外包括杭州君瀚名下的不超过3.96亿股股票。

按照蚂蚁集团A股68.8元/股和H股80港元/股的发行价计算,这些拟激励股权的市值有望达到900亿元。

假设这部分股权全部授予蚂蚁集团当前1.66万名员工,则每人可分得540万元。那些持股数量较多的高管们,损失则远高于这一平均数字。

在上市前夜,最后一轮接盘的投资者们,可能是蚂蚁集团股东中失望最小的一群人。

11月3日晚,蚂蚁集团被暂缓上市后,投资者认购的资金退款问题也被提上日程。

次日,蚂蚁集团公告,香港公开发售的申请股款(连同1.0%经纪佣金,0.0027%香港证监会交易征费以及0.005%香港联交所交易费)将不计利息分两批退回。

11月5日晚间,蚂蚁集团发布公告称,发行人及联席主承销商将按照投资者缴纳的新股认购资金及相应的新股配售经纪佣金(如有)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返还投资者。发行人及联席主承销商将于2020年11月6日启动退款程序,相关资金于2020年11月9日退回。投资者认购的股份将于2020年11月6日注销。

中签的投资者对此反应不一,有投资者表示, 打新蚂蚁集团,中一签缴款3.44万元,预期上市后可以翻倍,这一预期和如今的退款相比落差有点大。但也有投资者比较庆幸:蚂蚁集团在遭遇监管之后,上市股价表现可能不如预期,如果上市后破发,损失会更大。

至于原始股东们的退出问题,一位证券行业资深人士对《 财经 》记者表示,“如果是价值投资者,是不用担心蚂蚁集团何时上市的。有一个估值方法就是,如果公司不能上市,你买不买?如果不买,那么这就不是价值投资。”

本文刊于2020年11月23日《 财经 》杂志

国家队最新持股路线图曝光持有市值26万亿这些新宠业绩爆发附名单

「年大解牛」氢能源:一个新的万亿赛道

《年大解牛》: 每周解读几只牛股,分析投资逻辑与基本面。同时,结合市场热点、板块走势与个股走势进行分析。

历史 回顾: 8月16日解读的博云新材(002297),18日开盘不久,快速封上涨停(【年大解牛】基本面脱胎换骨,中报预增近5倍的新材料);8月18日解读的海达股份(300320),20日逆市大涨。(【年大解牛】被低估的BIPV小巨人,迎来爆发式增长)

哥的口号: 年大解牛,只解牛股,不解熊股。

风险提示: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观点不供参考,抄作业者,风险自负。

在昨天的文章,《出掉白酒医药后,国家队去买啥了?》一文中说过,国家队在出掉白酒医药后,买了大飞机、券商与氢能源。今天,重点聊下氢能源。

(1)氢能源指数逆市创下 历史 新高: 最近一个多月,在大盘弱势震荡的大背景下,有两个板块集体走出了上升趋势,并创下了 历史 新高:一个是大飞机,一个是氢能源。

对于我等小散来说,不需要先知先觉,除了走狗屎运之外,也很难做到先知先觉,但可以做到后知先觉。

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准确预判哪个品种会走出来,但是,当一个品种走出来之后,我们可以去找出背后的逻辑,当逻辑靠谱时,就迅速上车,拥抱趋势。

因为,它可能反应了我党的意志,国家可能要大力发展氢能源了。每当国家要大力发展一个产业时,资本市场都会提前做出反应,以引导资本大量流向这个产业。

(2)氢能源的政策面加速向上: 去年底,国务院发布的《新能源 汽车 发展规划(2021—2035年)》,和中国 汽车 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 技术路线图(2.0版)》,对氢能源的发展做出了顶层设计,文件明确提出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作为整个氢能燃料电池行业的突破口,大力攻克氢能储运、加氢站、等氢燃料电池 汽车 应用支撑技术,有序推动燃料供给体系建设。

最近几周,关于氢能源的政策报道,明显多了起来,各地纷纷出台了扶持氢能源的政策规划。其中,北京、山东、河北等省市,均发布了氢能源相关专项政策或规划,明确氢能源产业发展目标,而其余省市则是通过氢燃料 汽车 等相关政策规划发布了氢能源产业建设目标。

最新的则是北京的。8月16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了《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方案》指出,2025年前京津冀累计实现氢能产业规模1000亿元以上;北京将以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重大示范工程为依托,2023年前培育5-8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链龙头企业。《方案》同时对制氢、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等环节进行一体化布局,明确阶段目标。

在新能源产业中,锂电与光风的政策面,基本上很难再进一步向上,更多的是维持现有的政策,同时,部分政策将逐步退出,例如补贴。而氢能源的政策面,将加速向上,通过更多的政策扶持,来加速氢能源的技术进步,与产业链的壮大。

(3)氢能源的成本有望出现大幅下降: 氢能源要想普及起来,成本的大幅下降,是前提条件。这几年,锂电能迅速普及,根本原因也在于,技术逐渐成熟后,产业链的成本大幅下降。一方面,光伏+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应用,将大幅降低制氢成本;另一方面,随着燃料电池产业链逐渐国产替代,电池成本也有望出现下降。

为何还要大力发展氢能源?

(1)锂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这是中国还需要大力发展氢能源的重要原因: 因为与石油一样,锂电必需的锂钴,中国受制于人。

(2)氢能源具有锂电所不具备的诸多优势: 清洁无污染、资源充足、续航能力强、能量密度大、加氢时间非常短、不怕低温,而这些都是目前锂电,短期内无法解决的瓶颈。

如果从技术优势来看的话,氢能源车可能会成为全球新能源 汽车 的终局,而锂电车可能只是中期的技术过渡。未来可见的五年内,锂电车依然会是主流,但五年后存在很大变数,弄不好氢能源车成为了主流。

(3)国资在锂电产业链上没有存在感,但却能主导氢能源产业链: 这是我党要大力发展氢能源的深层次原因,而且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我们可以简单看下:

锂电池龙头宁德时代、新能源整车龙头比亚迪、光伏龙头隆基、锂钴龙头赣锋天齐华友、电解液龙头天赐材料、隔膜龙头恩捷股份、正极材料龙头容百 科技 、负极材料龙头贝特瑞等,都是清一色的民企。

在汽油车时代,虽然国资也没啥核心竞争力,但是通过中外合资的形式,国资依然主导了 汽车 产业链。而现在的锂电产业链,国资完全没有存在感,与移动互联网时代一样。

为何互联网巨头会被反垄断?仅仅是因为垄断?

当然不是,垄断只是表而非根,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这些互联网巨头都是民企,而不是国企。如果腾讯阿里美团滴滴等都是国企,会被反垄断吗?你见过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中国烟草等被反垄断了吗?既不是国企搞垄断,还不积极扶贫,国家能不整顿吗?

对于中国来说,国企可以垄断,“做大做强国企”是旗帜鲜明的,但民企不能垄断,为何会如此?

大家中学时都学过政治经济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的经济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上层建筑是 社会 主义制度,如果国资不能保持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和主导,那么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还能保证吗? 社会 主义制度的上层建筑还能保证吗?

不管是新能源,还是芯片或大飞机,这些事关未来国计民生的大产业,即使国资不能完全主导,也不能毫无存在感,何况新能源产业链,每年的价值量在十万亿以上,让国资都去喝西北风,可能吗?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很多经济问题,你要放到政治的大框架下去解读,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在锂电产业链上,市场竞争格局基本稳定,国资很难再有大的作为,但氢能源国企与民企基本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且,国企在氢能源的中上游,优势更为明显,近三分之一的央企,都杀入了氢能源产业链,未来的氢能源产业链,国资完全可能获得主导权。在哥看来,这是国家会大力发展氢能源的最关键原因。

(4)两条腿走路可以降低技术风险: 除了第三条的关键原因之外,国家大力发展氢能源,也是为了降低技术路线风险,特别是在当前中美博弈加剧的大背景下,尤为重要。

其实,从技术路线来说,氢能源明显比锂电更好,为何中美都要先搞锂电,而不先搞氢能源呢?

除了氢能源技术难度更大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过去氢能源的主要技术专利,掌握在丰田为代表的日本车企手中,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都不想让日本成为最大的获利方。所以,中美都优先选择了锂电,没有了中美两个全球最大的市场,日本只有被迫放弃氢能源,转向了锂电。

但是,现在中国成为了全球锂电产业链最大的获利者,在中美长期博弈的大背景下,美国可能让中国成为最大受益者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现在美国也开始搞氢能源了,欧洲也在搞氢能源,如果中国只搞锂电,未来在欧美日的推动下,氢能源成为了全球主流的新能源技术路线,那时,中国咋办?

所以,为了降低技术路线风险,以及中美博弈的风险,中国也不能只发展锂电,而是要锂电与氢能同时发展。

先锂电后氢能,等氢能技术成熟后,既可以从锂电切换到氢能,也可以两条腿同时走路。

氢能源的赛道有多大?

(1)保守估计万亿的赛道: 只考虑商用车的替代市场,目前中国每年商用 汽车 的销量在500多万辆,未来十年,如果只替代30%,每年的市场规模超过5000亿,替代50%的话,每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左右。

(2)乐观预计十万亿的赛道: 如果随着氢能源 汽车 技术的成熟,未来氢能源 汽车 成为了市场主流,那么,将是一个十万亿的赛道。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氢能源车的销量仅仅只有7000多辆,未来十年,即使氢能源车只是对商用车的替代,市场成长空间也在百倍以上。

所以,氢能源是一个新的万亿大赛道,即使不替代锂电成为主流技术,也存在百倍以上的成长空间,这还没有考虑储能等其它应用。
氢能源的投资机会有哪些?

(1)上游氢能: 主要包括氢气制造与储运。目前,氢气制造主流技术是煤制氢气和天然气制氢,但未来的主流技术将是光伏+电解水制氢。

主要上市公司如下:

制氢: 美锦能源、滨化股份、华昌华工、卫星石化、东华能源、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神华、鸿达兴业、中泰股份、深冷股份、隆基股份。

储运: 鸿达兴业、深冷股份、中泰股份、华昌化工。

加氢站: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美锦能源、东华能源、厚普股份、雄韬股份、雪人股份、嘉化能源、金通灵。

(2)中游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氢能源价值链的核心,类似锂电产业链的锂电池,质子交换膜是燃料电池的主流技术,膜电极是最关键的零部件,质子交换膜是最关键的原材料,市场在选龙头时不是瞎选的。

主要上市公司如下:

电堆: 潍柴动力、亿华通、全柴动力、美锦能源、东方电气、大洋电机。

质子交换膜: 全柴动力、东岳集团、雄韬股份。

膜电极: 潍柴动力、全柴动力、美锦能源、雄韬股份。

电池系统: 潍柴动力、美锦能源、全柴动力、大洋电机、东方电气、雄韬股份。

催化剂: 贵研铂业、北方稀土。

双极板: 安泰 科技 。

空压机: 大洋电机、雪人股份、英威腾、昊志机电。
储氢瓶: 中材 科技 、京城股份、富瑞特装。

(3)下游整车: 主要是客车、物流车和出租车,这三种车用氢能源的概率是最大的;至于轿车,在可见的五年内,基本会是锂电,而五年后,是锂电主流,还是氢能主流,有较大的不确定,取决于技术成熟度与政策,两种技术并行的可能性最大。

主要上市公司如下:

美锦能源、中通客车、宇通客车、上汽集团、东风 汽车 、长城 汽车 、潍柴动力、金龙 汽车 。

很多人说,氢能源板块太小了,这属于典型的没研究拍脑袋,即使不算中石油、中石化、隆基、神华这些大块头,也是数千亿的市值,如果算上这几个大块头,则是万亿以上的市值,涉及到的上市公司有几百家,上面列举的标的只是一部分。

氢能源如何交易?

(1)中游是首选: 与锂电一样,中游是价值链的核心,投资氢能源,也是重点做中游,围绕燃料电池产业链做文章。

(2)上游是次选: 制氢和储运设备的会先受益。

(3)下游先不看。
(4)只做有业绩有图的标的, 中小市值的优先考虑,业绩与股价弹性更大。

现在的氢能源产业链,有点类似三四年前的锂电产业链,技术和产业链都远未成熟,板块基本都还在低位,估值也还在低位,目前还是主题投资阶段。在哥看来,未来新能源板块,主要的大机会,将在氢能源上,新能源里面新的5倍10倍股,将主要出在氢能源上,从“1”到“10+”的过程中,将催生批量的10倍股。

明年,氢能源大概率将是市场的一个主线品种,替代锂电和光伏的位置,逐步进入价值投资阶段,虽然大多公司还不能充分兑现业绩,但部分上市公司将兑现业绩;与此同时,随着热点炒作的升温,部分传统行业的公司,在“涉氢”之后,估值将得到大幅提升。

风险提示: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观点不供参考,抄作业者,风险自负。

特别提示: 没有星球没有群,若有均为山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国家队最新持股路线图曝光持有市值26万亿这些新宠业绩爆发附名单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