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央企大数据A股公司五年分红15万亿缴税69万亿央企资产十年大翻番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琪 徐芸茜 北京报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在近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企业论坛报告发布会上表示。

会上,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下称“报告”)显示,近十年,中央企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资产总额从2012年底的31.4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底的75.6万亿元,年均增长10.3%。

同时,央企作为上市公司改革发展的主阵地,正在积极借力资本市场促进价值提升与实现。报告中指出,近五年,央企A股上市公司合计实施现金分红1.5万亿元。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央企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可以提高证券化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更好地实现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模式。此外,资本市场透明度高,运作规范,可以形成多方共同监督的格局。”

近十年央企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报告中显示,十年来,央企资产总额从2012年底的31.4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底的75.6万亿元,年均增长10.3%。同时,央企地位也在逐步提升,世界一流企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央企业从2012年的43家增长到2022年的47家,进入全球品牌价值500强的中央企业从2012年的13家增长到2022年的21家。

央企地位提升的同时,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也在加快推进。报告中指出,中央企业数量从十年前117家调整至98家,在船舶、钢铁、装备制造等领域打造了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新兴产业投资额由2017年的6900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3万亿元,年均增长超20%。

此外,央企在新基建领域也取得重大进展。截至目前,近70家中央企业超过700户子企业在新基建领域加大布局,2021年投资超过4000亿元,“十四五”期间规划投资项目1300多个,总投资超过10万亿元。

此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在即,国资委对于央企和国企的改革工作仍在深化,央企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的带头示范表现不容忽略。中国稀土集团、中国中化、中国物流集团等多个大型央企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完成了企业内部的专业化资源整合机制升级,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有效提升了在央企的企业地位、管理效率、经营效益等方面。

“中央企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现了国有企业改革历史性突破。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不断健全完善。”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中央企业在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乡村振兴、质量强国建设、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的社会贡献力度持续加大。”

央企借助资本市场促进提升

正值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冲刺阶段,央企作为上市公司改革发展的主阵地,正在积极借力资本市场促进价值提升与实现。

会上,国资委就央企上市和资产注入相关内容进行了披露。报告中提到,党的十九大以来,央企A股上市公司累计上缴税费总额达6.9万亿元,占A股公司上缴总额的近四成;合计实施现金分红1.5万亿元,占A股公司派现总额约两成。

知本咨询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9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今年已实施重大并购重组事件34起,同比增长206%。IPO方面,今年以来共18家央企控股公司实现上市,募集资金总额约为1259亿元。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央企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合计13.55万亿元,利润总额合计1.17万亿元,上市公司在央企中的基本盘作用不断凸显。截至2022年8月,央企上市公司总市值合计17.27万亿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央企借助资本市场注入资产已经成为央企提升实力的有力方式。吴刚梁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央企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可以提高证券化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更好地实现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模式。此外,资本市场透明度高,运作规范,可以形成多方共同监督的格局。”

今年以来,央企上市步伐明显加快。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8家央企子公司完成IPO发行,其中A股有7家,港股有一家,合计融资953.5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94.59%。截至今年8月底,央企A股IPO在审企业共31家,其中包括主板10家、科创板11家、创业板7家、北交所3家。

今年下半年以来,国资委多次召开会议鼓励央企上市。9月26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在中央企业上市工作座谈会上表示,“中央企业要准确把握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充分利用科创板平台,更好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大局,努力成为科技创新的典范”。

今年5月,翁杰明在国资委召开的专题推进会上再次强调,集团公司要系统梳理未上市和已上市资源,结合实际逐步将现有未上市的优质资产有计划地注入上市公司,必要的也可单独上市;加强上市资源培育储备,孵化一批科技创新实力强、市场前景好的优质资源对接资本市场,要注重支持“双百行动”“科改示范”等各类改革专项工程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上市。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衍行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国资委鼓励央企上市有利于更好的发挥央企‘头雁效应’,提高央企的直接融资能力,提升社会公信力,加强引领示范作用。同时,还有利于推进国企改革、产权管理、公司治理、考核分配、领导人员管理、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解码央企大数据A股公司五年分红15万亿缴税69万亿央企资产十年大翻番

央企提质增效开新局

来源:海外网

寒冬时节,京秦高速公路(遵秦段)河北省遵化市西下院寺立交互通桥梁工地上,工人们正紧张工作,确保如期竣工。京秦高速公路遵化至秦皇岛段预计2022年12月建成通车。图为中建六局轨道交通公司的工人在工地施工。 刘满仓摄(人民视觉)

从抗疫保供、复工复产,到稳生产稳运营,再到改革发展、 科技 创新,今年以来,中央企业在特殊时期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凸显。时值年终,央企全年目标任务实现得怎么样?“十四五”开局之年怎么走?日前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释放出明确信号:今年央企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明年将抢抓宝贵时间窗口,聚焦 科技 创新、深化改革、结构调整等长远工作。

有望交出亮眼答卷

火速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紧急研制口罩机、压条机,及时推出“一网畅行”“一码防疫”大数据服务……央企是抗疫中的“顶梁柱”,也是国民经济的“稳定器”。

今年严峻形势下,国务院国资委明确“两个力争”目标,即力争绝大多数中央企业效益持续较快增长、力争中央企业总体效益实现正增长。如今,“交卷”时刻临近。

截至11月底,超过七成中央企业实现净利润正增长。“中央企业以抗疫和经营‘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的必胜信念,全力稳生产、稳经营、稳市场,目前看完全有把握实现全年效益正增长。”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会上表示。

这一成绩,是在央企落实国家政策助企纾困,降电价、气价、资费、降路费、降房租的条件下取得的。据介绍,今年以来,央企向 社会 直接让利约1840亿元。

保质量、保任务、抢进度、抢工期……这样的工作节奏,贯穿了许多央企干部职工的一整年。在境外,中央企业分布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了解,今年以来,超七成境外项目持续施工,“一带一路”重点项目无一停工,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取得重要进展。

今年的运营成效,也意味着央企“十三五”的圆满收官。国资委预计,到今年底央企资产总额将接近69万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45%。“十三五”期间,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净利润、劳动生产率年均分别增长5.6%、8.9%、7.8%,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央企业达到48家。央企实现在“质”上的优化改善、显著提升。

抓好核心技术攻关

天问一号逐梦而行、嫦娥五号奔月取壤、奋斗者号万米探海、北斗三号建成开通、亚洲最大海上风机并网发电……今年以来,中央企业承担的一大批 科技 创新成果相继问世。

这背后,是一项项核心技术的突破,同时也是创新驱动的支撑。据国资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国资央企顶住疫情冲击和经营压力,资金、人才、政策均向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倾斜。

大力推进 科技 创新工作仍将是2021年的工作重点。国资委明确,着力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把最优秀的人才、最急需的资源、最先进的设备配备到攻关任务上来,围绕国家战略和高质量发展需求,分层次、分领域部署一批产业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应用基础技术。

“要抓好人才和机制两个关键点。”郝鹏说,要依托国家级研发平台和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建设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引进更多国际一流人才,着力培养亟需紧缺的 科技 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央企主要经营指标还将在去年框架基础上新增“全员劳动生产率”。至此,央企形成由利润总额、净利润,营业收入利润率、资产负债率、研发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构成的“两利四率”考核体系。

“对2021年央企指标的考核,主要考虑央企效益增长要与国家宏观经济增速相匹配,同时为企业夯实资产质量、补齐发展短板、更好蓄能增势留出空间。”郝鹏说。

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不论是生产经营还是 科技 创新,都需要改革发挥关键作用。在外部严重冲击和经济下行双重压力下,国企改革取得新成效。

今年,“双百行动”“科改示范行动”等专项工程扎实推进,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全面开展,备受瞩目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也落地推开。2021年,抓紧抓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将是重中之重。

“明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主要任务能否落地、是否见效,直接决定着后年能否全面实现预期目标。”郝鹏说。

聚焦重点改革任务、注重激发活力、突出基层创新,将是明年国企改革的三项重点。以激发活力来说,国资委明确具备条件的商业类子企业要加快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积极推进管理人员竞聘上岗、末等调整、不胜任退出制度,全面推行用工市场化。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12月28日 第 03 版)

解码央企大数据A股公司五年分红15万亿缴税69万亿央企资产十年大翻番

“正部级央企”只有3家,资产都超过万亿,副部级央企有多少家?

央企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利润和税收。7月13日,央企上半年“成绩单”亮相,上半年央企实现营收17万亿,净利润达到1.02万亿元,同比增长20%,而且这也是央企上半年的利润首次突破1万亿大关。

需要注意,这里的央企指的是国资委监管的96家央企,至今仍然有人分不清国企与央企的区别,用一句话概况:央企都是国企,国企并非全是央企,比如地方国企,不属于央企,差别还是很大。

那么,我国央企数量只有96家吗?显然不是,国资委监管的96家央企属于实业类央企,主要集中在实体经济的各个行业当中,比如石油、电力、 汽车 制造、航空航天、电信、钢铁、化工。

除了这96家央企之外,还有三种类型的央企:第一是26家金融央企,比如四大国有银行、四大资管公司、国家开发银行等;第二是4家文化央企,比如中国出版集团,这些央企知名度并不高;第三是4家财政部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央企,比如国铁集团、中国烟草等。

所以,合计下来,我国共计有130家央企,数量不少。然而,这其中“正部级央企”只有3家,国铁集团、中信集团和中投公司,个个资产万亿。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

国铁集团的前身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确保全国铁路系统的畅通无阻和正常运行,同时也承担着全国高铁建设的重担。目前,中国高铁已经成为我国的一张闪亮名片,在全球都具有极高知名度,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已经位居世界第一。

根据财报数据,国铁集团2020年营收万亿,但是净利润亏损500多亿,负债总额已经攀升至5.7万亿。不过,国铁集团的总资产高达20万亿之多,预计今年的利润将实现扭亏为盈。

中国中信集团

中信集团也属于正部级央企,同时也是26家金融央企之一,虽然是一家涉及各领域的综合性集团,但其金融实力更胜一筹,旗下有中信银行、中信证券等一批实力不俗的金融企业,而且连续10多年跻身《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和国铁集团、中信集团相比,中投公司显得更加低调,仅从名字就可以看出中投公司属于一家投资企业。中投公司的注册资本金高达1.55万亿元,还是国内四大国有银行、各大保险公司、各大证券巨头的大股东,海外市场的投资成绩也不俗。

事实上,中投公司属于国家主权财富基金,每年的投资收益非常之高,近些年的净利润更是突破了1100亿美元,达到7000多亿人民币,赚钱能力碾压四大行,即使是巴菲特的伯克希尔也不能相比,只不过中投公司非常低调,不参与任何企业排名。

既然我国的正部级央企有3家, 那么副部级央企有多少家?

在96家国资委监管的央企中,排名1-51的央企都属于副部级央企,比如中国航天 科技 、中国航天科工、“三桶油”、国家电网、三大运营商、中粮集团、中国五矿、中国宝武钢铁、中国一汽、中国船舶集团等等,合计有51家。

其中,招商局集团、华润集团也属于副部级央企,这类央企涉及领域众多,不只是专攻于一个行业,业务涉及领域非常广泛。比如华润集团,旗下企业涉及地产、金融、消费、城市建设、能源、 科技 等行业,下属企业多达2000多家。

总结

我国除了96家狭义意义上的央企以外,还有其他三类央企,共计有130家央企,其中“正部级央企”只有3家,分别是中投、中信和国铁集团,资产实力雄厚,副部级央企有51家,数量相对更多,都是涉及实业类的央企。

央企的赚钱能力毋庸置疑,96家央企去年的净利润为1.4万亿,而今年上半年就创造了1万亿的利润,可见央企的盈利能力正在大幅提高。此外,26家金融央企创造的净利润更是达到2万多亿,中国烟草每年利税总额都超过1万亿,对税收贡献巨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解码央企大数据A股公司五年分红15万亿缴税69万亿央企资产十年大翻番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