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值的等式中探寻企业市值增长的路径,怎么看公司历年的市值

上半年,《你们才30亿市值,我们接待不了》一文在叶飞市值管理事件前后刷屏,一时间公司市值成了热词,我也开始关注这个指标。

以前我大概知道千亿白马股就是说一家公司很不错的意思,一研究才发现,千亿市值是一个非常高的门槛,因为同期A股市场中有上千个小市值公司,而大部分公司的市值在100亿以下。这些小市值公司既有安于现状的,也有奋发图强的,甚至还有做伪市值管理的。有些公司得法了,做大做强;有些公司不得法,甚至内幕交易、抬价出货,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A股公司市值分布情况

那,什么是得法的方法?真正的提升市值之路是什么?几个月的思考后,我有了一些想法。

目录市值的本质和增长路径市值的增长路径和公司经营的联系市值管理的做法市值的本质和增长路径

市值=股价*股数。

要提升市值就必须提升股价和增加股数,而且根本方法必然是扩大未来的经营净现金流。

这是因为股价本质上是公司未来净现金流的折现,股价要提升就要扩大未来净现金流;如果是想要增加股数(不包括拆股),那就得增资,虽然增加股数也扩大了筹资现金流,但增资扩股只能是阶段性事件,其实并不稳定。所以最好的提高市值方法是扩大未来的经营净现金流。

市值的增长路径

如果是依靠喊口号追概念的方法来提升股价倒是简单,但只喊口号硬蹭概念最终肯定得不到市场认可,短期的股价上涨不过是透支市场对公司未来现金流的预期。说到底,依靠融资存活和光说不干都是杀鸡取卵。

这里还要讲到经营净现金流和净利润的区别和选取原则,净利润由于有较大的操作空间,所以可能不如经营净现金流来得扎实,但万变不离其宗,投资人要的是实打实的钱,真实到手的钱比任何一个会计指标都重要。

市值的增长路径和公司经营的联系

扩大未来经营净现金流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根本上其实就只有一种。

这便是扩大生产和销售规模。把销售收入用来投入和扩大再生产,再生产的产品销售收入再投入到新一轮的扩大生产和销售中去,争取在非规模效应下以量取胜,规模效应下以价(成本)取胜,最终年复一年地扩大经营净现金流。

不过,在非规模效应下以量取胜的方法有两个需要注意的前提。

所处行业和赛道必须具有足够的成长空间和市场需求每次销售收入都要大于产品成本

对应到前提一,也就是为什么必须具有足够的成长空间和市场需求,这是因为有的公司市值不高,并不是公司不够努力,而是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有限,一眼就可以望尽公司的成长性。下面的例子可以说明市场对公司市值的影响。

比如说一类元件在市场空间缓慢增长的情况下,每年就卖40亿只(假定对应40亿元市场),行业巨头合起来一年就卖了35亿只,那剩下的5亿只还能够几家小公司分呢?换句话说,这剩下的5亿元市场就是小公司们真正的看得见的成长空间,小公司们即使扩产了也可能卖不完。即使每年有一家小公司能把这5亿元及每年5%增长的市场全吃下来,在零成本零费用的情况下,假定资本成本率为8%,市场增长率为5%,那这家小公司市值顶天了也只有5/(8%-5%)=167亿元。

对于相应市场空间小的公司来说,下一步要做的事,一是开拓新业务(不涉及外部主体),二是并购(涉及外部主体)。这两种方法能够让自己公司的业务范围更广,那么对应的分业务市场空间加起来才是公司最终的成长空间。

并购还有更多作用:

(1)假设公司对自己的原先业务还挺满意,但发现还有更让人满意、和现有的公司业务有协同关联的新业务,那么并购具有这类新业务的公司,就既可以扩充公司新老业务的应用面,并且整体的业务进展也会更快。

(2)假设公司对自己的原先业务不满意,嫌来钱太辛苦,而自己有较多的闲钱或者有融资能力,并购可以利用被收购方的技术和生产能力为自己带来性价比更高的利润。

也就是说,虽然开拓新业务以及并购看起来是短期行为,但效果产生的周期是长期的,有机会让整个公司的基本面焕然一新。

对应到前提二,也就是销售收入必须覆盖产品成本,不然每次都是亏本生产或销售,反而是缩小了自己的经营净现金流,投资者不认可亏本的经营方式自然就会抛盘。但是收入也不能只比成本大一点点,不然赚的是辛苦钱,没有办法投入到各类费用,除非行业大顺风,不然经营管理的细节做不好,很难有大的进步。近些年来,平台型互联网公司的估值高企,相当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这类公司的新用户边际成本已经非常小了,也就有更多的资金和能力去发展更多的业务。

扩大生产和销售规模的条件和方法

至于收入要远超成本的方法,其实和以价(成本)取胜一样,除了追求规模效应,也要提高毛利率。

如果单位收入恒定等于单位成本,而没有资产折旧和摊销,那公司永远只能赚单位收入和单位成本之间的差价,多倍扩产的同时其实自己也要付出同倍的辛苦,赚的还是辛苦钱。所以,公司最好是处在一个规模效应明显的行业再来扩产,平台型互联网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此外,企业一定要建立护城河,才有可能保持高毛利率。毛利率低的公司是因为大家觉得它生产的产品不值钱,不愿意给出更高的价格,那就需要积极投入技术研发等。现在很多化妆品公司和快消都很重视市场渠道和品牌形象宣传,这些公司也活得不错,高营销也比高研发能更快见效,只是高营销的方法远不如高研发的方法来得扎实和长远,我想大家都深有体会。

总之,高毛利率的背后大概率是要有高费用的,高毛利率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得到的。

不过,最后提醒一下,其实每种路径和方法之间,是互相促进的,不是完全区隔的。比如技术立身的高毛利率企业可以抵抗市场风险,更多的收入可以支撑开发更多的产品和应用范围,市场增长空间进一步被打开,那么市值增长自然充满动力;但是高研发高毛利率的企业如果未能及时转换得到更大收入,或者缺乏规模效应,那么单位费用大、整体入不敷出,总有一天会被高研发拖累,单位高毛利率也没用,市值增长就戛然而止。

市值管理的方法

回过头,我们也要再思考,“市值管理”究竟是什么呢?

我认为市值管理是让市值在一个合适区间内较大部分地反映出公司的价值,而且更偏向于市值增长。理想状态下,要让市值真正完全地反映出公司的价值,是需要完全消除市场噪音的,但也几乎不可能实现,因此在坚守正义的大原则下,市值管理应要追求一个低一阶的目标,即区间内反映。

也因此,优秀或者相对中庸的公司追求的“市值增长”更可能属于“市值管理”的范畴,而对于本身就不务正业、投机取巧的公司,“市值管理”几乎是个伪命题,其为了增长市值所做的行为不如称之为“市值操纵”。

长久以来,大家最喜欢的是专注主业的、单项能力突出、多方面能力均衡的平台型公司,但并不是说优秀的公司就不会遇到与公司经营、行业前景不太相关的、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下跌的、乱七八糟的谣言、诽谤、传闻;又或者公司确实是踩在风口上顺势而为了,但是闭门造车、量小声微,公司也难以被市场注意到,市值自然被相对低估了。

这也就意味着,市值管理要求公司除了要专注主业经营、充满自信之外,也要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让市场更加了解公司。

公司要保持和市场合适的、稳定的沟通,及时发布令人欣喜的业务进展,及时澄清错误信息,对外始终保持有度有则的沟通形象。公司也可以接触和引导正义第三方(比如卖方的研报、影响力较大的财经媒体等)为公司做合理合法的投资者公关,甚至可以借助他们来挖掘出公司亮点,得到应有的市场关注。

介于此,我认为追风口、喊口号、蹭概念不是完全的坏方法,适当地蹭蹭概念来让外界知道公司自己真正所处的赛道和未来的成长目标,也是一件好事。但自己的企业只有自己知道,市场不喜欢追风口又不干实事的公司,如果公司明明不是这条道的就别硬要造梦。

顺带一提,我们常用市盈率PE来对公司估值,高PE的企业往往是高景气度、高成长性的公司。一些发展了新业务、拥有成长大空间的公司,就具有前述的特征,高PE也代表着市场对该公司的成长性的认可。随着净利润的快速增长,公司的PE会从阶段性的偏高慢慢下降而已。对于暂未盈利的公司或者一些银行股,就采用PS、PB等方法,具体的不细说了。

最终,在合适的市值管理手段下,理性投资者将为公司修正市场认知错误,公司市值将趋向稳定和增长。

在市值的等式中探寻企业市值增长的路径,怎么看公司历年的市值

增长的路径

增长的路径有5个阶段:产品增长-用户增长-收入增长-利润增长-市值增长。这5个阶段分别对应5大障碍:有功能,无产品;有产品,无用户;有用户,无收入;有收入,无利润;有利润,无市值。

从商业认知的角度来说,这5个阶段可归纳为3大战场:
产品战场:要解决的问题是用户价值问题。该阶段是从产品到商品,实际上是从卖方到买方,从商家视角到用户视角。你的产品再怎么优异,如果不能跃升为商品,切实解决用户的问题,你就会被市面上的其他替代品淘汰掉。
心智战场:要解决的用户认知问题。该阶段是从品牌到品类。品类是用户的决策路径,你不在用户的决策路径上,就意味着被淘汰。因此,你要抢占用户心智,让你的品牌成为品类的代名词。
金融战场:要解决的问1题是商业价值问题、品牌价值问题、品牌价值问题、经营效率问题和企业家格局问题。该阶段是从价格到价值。把两个本来没有关系的价格之间做一个跨时空的交换,就形成了价值。

在市值的等式中探寻企业市值增长的路径,怎么看公司历年的市值

如何进行市值管理

  导语:如何进行市值管理?市值管理是建立在价值管理基础上的,是价值管理的延伸。价值管理主要致力于价值创造,而市值管理不仅要致力于价值创造,还要进行价值实现。

  如何进行市值管理

  (一)围绕主业不断提升经营业绩

  主业是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应该有明确的主业定位,强化主营业务,增强盈利能力,提升竞争力,努力成长为主业清晰、发展路径透明的专业化公司。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步伐有所加快,然而多元化是一柄双刃剑,部分公司因盲目实行多元化经营使得自身竞争力大大下降。国有企业应该更多地立足主业,并做精做强主业,同时通过整合产业链,扩大自身规模,提高国有资本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二)建立完善的市值管理体制机制

  市值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应该制定市值管理办法,并建立常态化的运行模式和机制。首先是培育市值管理最优化就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文化,加强管理者对市值管理的认识,并加强员工对市值管理方面知识的学习;其次是建立市值管理的组织机制,加强领导,设置岗位,有专人参照市值管理办法,对市值情况的变化进行动态监控,出现问题时及时反馈、处理;最后是上级监管部门要对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情况进行考核,督促其科学、合规地进行市值管理。

  (三)制定科学的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方案

  股权激励是上市公司实行市值管理的重要工具,实施合理的股权激励方案,可以提高公司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从根本上理顺经理人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分歧,使得其个人目标与公司目标相一致,促使其为公司创造更高的价值。相关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有利于提升公司股票的市值表现。国有上市公司应由薪酬委员会科学地设计股权激励方案,从股权激励对象、认股价、售股期限、获股方式、股票权利等方面对股权激励制度进行完善,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在能够激发管理人员积极性的同时防范管理人员利用手中股份操作形成道德风险。此外,还要积极制定员工持股计划,以更好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公司凝聚力,维护市值稳定性。

  (四)做好四大关系管理

  上市公司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关系管理,即投资者关系、事务所关系、媒体关系和监管层关系。投资者关系管理是公司通过充分的自愿性信息披露,促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和认同,减少与投资者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影响,实现投资者价值最大化;事务所关系主要是保持与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第三方之间的良好沟通,通过良好沟通,将公司的真实经营情况较好地通过审计报告披露,或当公司出现法律相关问题时,通过与律师之间的良好沟通,寻求法律支持,防范法律风险;媒体关系管理是公司通过与媒体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把握舆论导向,当公司出现负面报道时,能主动、有效地与媒体沟通化解危机,维护公司形象、稳定公司市值;监管层关系管理是与证监会、国资委等监管层保持有效的`沟通,寻求监管支持,争取良好的监管环境。

  (五)提高财务管理和资本运作水平

  上市公司通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实现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资本结构,使得核心资本能够创造最大价值,同时提高公司的筹资和投资效率,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同时还要学会运用整体上市、股份回购、大股东增持或承诺不减持、并购重组、定向增发、周期性操作等手段,提高资本运作水平,实现股票市值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公司股价走高时,可以利用公司股份作为支付手段适时进行兼并收购或进行不良资产的剥离;当市场对公司某项业务单元过度看好时,可以分拆转让,以获得较高的溢价;当股票交易进入低迷期时,为减少损失,防止恶意收购,可以实施股份回购或提高股票收购门槛等。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恰当地在资本市场中进行运作,一方面可以提升企业价值,另一方面不断地将市值溢价通过市场转化为股东财富,提高股东利益。

  新三板市值管理四大特性

  第一条,对标中小创同类型企业的提升空间这个空间巨大,只要有10%提升,对公司帮助很大;

  第二条,新三板制度落地有套利空间今年新三板制度落地不怎么靠谱,但放到两年来看,还比较靠谱的只要时间放长,一是有机会的,前提是这个企业本身是不错的;

  第三条,中小企业的成长空间新三板企业很多还是很年轻的,我认为是高中生,过几年大学毕业,再过几年硕士毕业,运气好一点读个博士,一定是有机会的;

  第四条,要持之以恒,聚沙成塔新三板每一分努力短期内看不到效果,但你持之以恒,多方面全方位地去做,这样一定会有好处跟中小创比,肯定有很大差距,但跟跟自己比,一定有进步,同样一个公司,同样一个净利润,你的市盈率比别人高还有跟你同行比,别人10倍融资,你15倍融资,你就厉害了所以新三板的市值管理,是一定对公司有帮助的。

  市值管理的误区:

  市值差别=股价差别(如股本不变)

  市值的大小的确与股价涨跌密切相关;但真正决定市值的不是股价,而是股价背后、影响股价的深层价值因素(盈利能力、成长前景、行业地位、团队素质、治理结构、运营规范、战略思路、投资者关系),我们不能仅仅将市值的大小由股价的高低来确定,还应该看看公司的深层因素。

  市值管理=股价管理(甚至股价操纵)

  市值管理的确需要关注股价,但关注决不等于直接管理甚至操纵。因为股价由市场形成,不能、不可、也不容许管理。从这个角度说,市值管理是价值管理,重心在决定价格基础的价值上。

  市值管理=迎合市场(市场主力)

  市值管理需要考虑市场因素(周期、规律、市场人气、投资偏好、估值标准等),但考虑市场因素决不等于迎合市场。不迎合≠不理睬;你不理市值,市值不理你;市值管理是必修之课;市值管理要遵循市场规律,贵在因势利导。

  市值管理=追求股价的最高化

  股价上扬的确对提升市值有直接影响,但股价最高化决非市值管理追求的目的;公司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也不等于股价最高化。价值管理发端于成熟资本市场企业价值最大化理论,我们可以把价值管理定义为“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实现尽可能高于投资者投资成本之资本收益”。价值管理是通过科学专业的方法与工具提高股东收益—— 这一收益将主要反映在企业股票市值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在市值的等式中探寻企业市值增长的路径,怎么看公司历年的市值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