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资金进入股市,银行怎么监管个人贷款流入股市

银行放狠招,逼着机构资金流入股市,最近大家也都听说了,不管是机构的钱还是老百姓的钱,都往银行里存。原因很简单,大家都觉得疫情期间,股市不好做,实体不好做,还是把钱存银行最合适,于是才有了银行储蓄增多的现象出现。

不过几天前央行副行长表示,要引导存款利率下行,而且就在这两天多家银行都下调托管账户存款利率,科普下所谓的托管账户就等于机构客户,所以说,后面机构把钱存银行利息会越来越少,目前银行只是对机构下手,我认为很快就会对老百姓下手。

其实说实话,不管机构也好,老百姓也好,把钱都存银行,银行再把钱借出去,来支持实体经济,这是一个很良性的循环,但在当下这种大环境下,银行的钱也不敢轻易的借出去,相反存钱的越来越多,所以银行加在中间很难受。

不过就这件事儿而已,我认为是对股市或楼市的一个重大利好,首先机构和老百姓的钱,以后放到银行里利息越来越少,拿存钱的人是不是也会越来越少,那资金会去哪儿?老百姓自己做实体投实体,这原本就不是很现实,所以老百姓的钱可能会买房做房奴,或流入到股市。

昨天晚上外盘惊悚,各国指数都在下跌,可能很多人都觉得今天A股凶多吉少,但今天A股很争气,虽然是低开,但最终全部收红,而且创业板大涨了1.56%,创出了近一个月的新高,表现非常的强势。

今天市场表现最强的就是数字货币,也是因为昨天央行表示,数字货币开始试点内侧,说实话,我至今还认为数字货币还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没想到央行就已经开始试点内侧了,看来本次央行对于数字货币是铁了心的要搞出来,我认为如果咱们要能搞出数字货币来,可能会取代美元的霸权。所以这是一个乐见其成的事儿。

但就今天很多数字货币的个股表现来看,虽然有15家涨停,但都是下午1点50左右开始拉升,按照常理来说,这么大的消息,如果要是主力的话,早盘肯定就是直接集合竞价挂涨停买了,也就是大家经常看到的一字板。我看了一下很多数字货币的股票,给了大家一天的时间买,这里可能有些蹊跷,不过这只是我的小小的怀疑而已。其实涨跌还是要看资金是否认可。

今天我看了一下北向资金,又买了50多个亿,最近没少买啊。还真是围城,外面的人特别想进到城内来。而且我发现一个情况,今天深股通里有16家涨停个股,其中大部分跟医药生物有关系,看来外资对咱们的生物医药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啊。

所以如果是短线选手,最近可以关注的有数字货币、生物医药、RCS等。相关个股我就不提供了,自己在涨停里找吧,不涨停的说明不强,就找涨停的就完事儿了,但记住短线博的就是价差,千万别追着买。

最后说一下,昨天有位网友给我评论,说我不登负面评论,我想告诉你,不是我不登,如果不是说脏话的大部分我是会登的,但你说我说话模棱两可,跟算命一样,这个我不是很承认,我一向观点明确,只是因为我说6月不涨就止损么?我想告诉你,这是交易纪律,我的判断是科技股6月前会有一波主升浪,但如果没来说明我判断错误了,那为什么不能止损呢?这个叫模棱两可?

我想说,你真的没见过什么叫模棱两可,我王彪写文章出视频这么多年,观点明确,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我也不会左右逢源怎么都是我对!你说我是扑点球,这点我不否认,但如果要是你,做门将你会怎么防守点球呢?

你可以说我是蒙,你可以说我不准,你可以说我没能力,这些我都觉得无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嘛,但如果你说我说话模棱两可,那可能就跟您上学少有关系了。而且最厉害的就是有42个同样三观的人点赞,你们可真能啊。

那我只能希望你们关注那些,怎么都对的分析师了,祝你们好运。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银行资金进入股市,银行怎么监管个人贷款流入股市

多地严查信贷资金挪用至股市楼市上热搜,这能防范潜在危机吗?

严查资金违规流向股市,是为了避免股市泡沫化,也是为了预防潜在的股市危机。这段时间,不少银行传出,要严查资金违规流向股市和楼市,据悉,相关的检查从去年就开始了,因为去年年底楼市出现了一波上涨,结果地方政府迅速缩减了房贷节奏,想要控制资金流向楼市的速度。而与此同时,去年年底股市行情也不错,不少企业也利用经营贷款,将钱转向了股市,这也引起了监管单位的重视,尤其是春节后A股的大回撤,监管单位担心这可能引起更大的风险。

目前已经有一线城市的银行人士透露,目前政府对贷款资金流向确实比较重视,一旦发现企业将经营贷资金投入到股市,该贷款可能会被银行提前收回。分析人士指出,政府这种做法,主要还是希望,股市可以平稳发展,避免其出现炒作泡沫的现象。

还有专业律师指出,不同企业的贷款形式也是不同的,如果企业将贷款资金挪用于其他投资,银行可以起诉对方骗贷罪或者贷款诈骗罪。而且企业这种做法,也会降低企业在银行的信用评级,对企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参考资料:

从北、上、深三地的多家银行了解到,各地自春节之后,一直在严查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楼市的问题。受访银行相关人士均表示,一旦发现信贷资金被挪用至“两市”,将被银行提前收回。业内人士称,此举对于严防信贷资金违规进入“两市”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两市”健康平稳发展。 

据了解,目前被银行要求因挪用经营贷提前还款的分三种情况:

情况一:银行或监管部门拿到相关证据。

情况二:前期由于获得了“睁只眼闭只眼”的客户经理的支持,去套取经营贷的,由于自己资金链出现问题还不上贷款,而动了“歪心思”,寄希望于借银行管理疏失而要求银行免除部分利息,或者延后还款的。银行可能要求其提前还掉全款。

情况三:监管抽查的过程中发现资金链路存在问题,要求银行倒查并追回贷款。

银行资金进入股市,银行怎么监管个人贷款流入股市

严防资金违规流入楼市股市 监管出手遏制消费贷“异化”

“消费贷款资金严禁进入楼市、股市等违规领域。”北京白领王丽丽(化名)近日在支取自己的个人消费贷款时,发现手机银行APP上弹出这么一句“警告”,这让本打算给老家表姐凑上几万元购房首付款的她,心里咯噔一下。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了解到,一段时间以来,各银行在零售金融领域“攻城略地”,其中尤以消费贷、信用贷和信用卡等业务为主。在业务扩张的同时,一些银行的贷款业务“异化”,出现  资金流入楼市、股市等违规现象,引起银监部门警觉。浙江、北京等地及时出台相关监管文件,加大现场检查力度,防范风险。

严查资金流向

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肖远企近日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监管部门支持消费  信贷发展,这与当前扩大内需、支持消费升级大环境相匹配。“银保监会也支持金融机构挖掘这一市场。但是,相关业务发展必须符合规律,严格按照监管规定和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政策进行。”

在肖远企看来,近期一些信用卡透支、违约的情况较多,实际上反映出银行对信用卡透支和信用卡消费风控不严格,银行应对此加强风控。

浙江银保监局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个人消费贷款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银行机构加强个人消费贷款用途管控,重申了禁止性领域:一是严禁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或偿还首付款借贷资金;二是严禁流入股市、债市、金市、期市等交易市场;三是严禁用于购买银行  理财、信托计划以及其它各类资产管理产品;四是严禁用于民间借贷、P2P网络借贷以及其它禁止性领域等。

北京银保监局前不久印发的《关于加强银行卡风险防控的监管意见》要求,辖内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信用卡大额透支和现金分期业务的资金流向监控,必要时要求客户提供发票等购物凭证,确保个人信用卡透支用于消费领域,不得用于生产经营、购房和投资等非消费领域。

另外,此前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银行机构  房地产业务专项检查的通知》,其中检查内容和要点包括信贷资金被挪用流向房地产领域等。

消费贷乱象

实际上,对银行消费贷资金用途,信用卡使用等,监管部门早有明确规定。但是,一段时间以来,个别银行为抢占市场份额,导致消费贷、信用贷业务出现不少乱象。

不过,上海购房者张强(化名)此前在申请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时,就差点因为消费贷资金去向不明被银行拒贷。

“监管部门对消费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股市等敏感领域,一查一个准,因为后台的数据都是联网的。比如,你从A银行申请消费贷并支取,再转账给身边的亲戚B,B再转账给朋友C。无论这笔资金有多少人经手,对这个‘资金闭环’,监管后台都看得一清二楚。只要最后资金用于购房等,哪怕不是你自己购房,而是借给他人购房,此类行为都属于违规,相关银行都会被从重处罚。”一家国有大行浙江地区支行负责人表示。

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今年以来,因个人消费贷款管理不审慎、贷款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楼市,银监部门对一些银行频开“罚单”。

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认为,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督力度,对可疑交易应立即查清,加大处罚力度,对所有放贷机构都一视同仁。

警惕业务风险

专家认为,消费金融业务发展过快所带来的居民杠杆率快速上升、银行资产质量恶化等风险,需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最新发布的《2019年二季度中国杠杆率报告》显示,短期消费贷款依然是拉动居民杠杆率上升的主要动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说,个人消费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楼市,影响房地产调控效果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应坚决堵住各种漏洞。

与此同时,部分银行消费贷资产质量恶化迹象亦需警惕。分析人士认为,个人贷款不良率上升,主要源于信用卡消费贷带动,这可能与银行为“抢客户”降低门槛相关。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浙江银保监局在《通知》中重申,不得将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外包,不得与无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共同出资放贷或为其提供资金放贷。肖飒表示:“这才是有关部门最担心的问题。如果银行将核心业务外包,就等于架空了监管体系。”

肖飒建议,无论是银行还是其他放贷机构,都要对消费贷款严格审查,不轻易放贷,金额也不宜过大。做到只对“白名单”用户进行放贷,对“黑名单”或征信有问题的用户,绝不放贷。联网制度亟待建立,对同时申请多家放贷机构用户要做到预警处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银行资金进入股市,银行怎么监管个人贷款流入股市

相关文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