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第一人杨百万,杨百万炒股之路总结

澎湃新闻记者 葛佳

6月14日,澎湃新闻记者从杨怀定家属处获悉,素有“中国第一股民”之称的杨怀定于2021年6月13日凌晨去世,享年71岁。

杨百万 东方网·纵相新闻官方微博 资料图

杨怀定,就是资本市场上鼎鼎大名的“杨百万”,他曾是中国股市的一个传奇——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仓库保管员,变成在股市呼风唤雨的超级大户,甚至因此获得了“中国第一股民”的称号。他以第一批参与者的身份,见证了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成为直接受益者。

杨怀定在证券市场拥有许多“第一”:第一个从事大宗国库券异地交易的个人,第一个到中国人民银行咨询证券的个人,第一个个人从保安公司聘请保镖,第一个主动到税务部门咨询交税政策,第一个聘请私人律师,第一个与证券公司对簿公堂,也是第一个作为个人投资者被大学聘为教授。

“证券市场看大势赚大钱,看小势赚小钱,看错势要赔钱。”“稀里糊涂赚钱的人,一定会稀里糊涂地赔钱。”“炒股要有平常心,涨时不贪婪,跌时不恐惧。”“做散户的,要用心,要理智,不要做‘傻户’。”“逃顶,晚一步不如早一步;抄底,早一步不如晚一步。”这些平民化的格言,成为杨怀定投资生涯的经典。

可以说,杨怀定的传奇折射着中国股民群体的成长历程。

第一桶金:国库券成就第一个百万

公开资料显示,杨怀定,1950年生,祖籍江苏镇江,原是上海铁合金厂职工。

33年前,38岁的杨怀定还在上海铁合金厂工作,每天一杯清茶、一张报纸,守着工厂的仓库。不过,骨子里的不甘平淡注定让杨怀定放弃那种安稳的生活。揣着两万元积蓄,他辞去公职开始了投资生涯。

1988年春,国库券转让从7座城市开始试点,逐步增加到在61座城市放开,还出现了异地差价。

杨怀定从工厂辞职,他很快发现全国8个试点国债交易城市的国库券差价很大,而人民银行禁止金融机构之间流通国库券。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一些试点城市的银行为了周转资金,会以低于面值(100元)的价格出售国库券,从而不同城市之间国库券出现套利空间。于是他想到国库券异地买卖这条路子。

1988年4月21日,上海开放国库券买卖。杨怀定一大早赶到网点,以开盘价104元买了两万元年利率15%的3年期国库券,当天下午涨到112元。他赶紧卖掉,赚了800元,相当于在工厂工作时一年的工资。

自此以后,如法炮制,一发不可收拾。

复利效应之下,杨怀定两个月就赚到10万元。随着试点从第一批7个城市扩大到第二批54个城市,他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国,最远去过新疆、黑龙江,每张国库券各地之间的差价可以大到超过10元。

当时,越贫困的地方,当地的国库券就越便宜。人们当时的金融意识也比较淡薄,国库券发行阻碍重重,许多地方发行国库券靠摊派,而买了国库券的老百姓急于兑现,打八折抛售给银行。银行普遍缺资金,有些银行国库券业务的启动资金只有十几万元,杨怀定带着现金去买,当地银行把他当救星。

杨怀定的本金快速膨胀,很快过了百万元,就这样,他凭借倒卖国库券赢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赚钱机会都没放过

赚到人生第一个一百万后,杨怀定开始转战股市。

杨怀定大手笔买入的第一只股票是电真空(现为:云赛智联,600602),面值100元,此前最高涨到140多元,当时跌到91元,这是老股民们俗称的“老八股”之一。

在买入之前,杨怀定观察这只股票一年多。当时股票分几种,一是甲种,红利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二是乙种,下保底上不封顶;三是非甲非乙,既保底又封顶。电真空是非甲非乙,规定最高红利率15%,最低不低于银行利息。

杨怀定第一次就买了3000股。算一算,如果每股一年能分15元红利,就是4万多元。

半年后股票开始暴涨,电真空股价涨到800元。杨怀定抛了股票后出门旅游了一个月,因为他知道,下跌也是要有一个过程的。

结果一直跌到1990年底,上海、深圳两大证交所的成立,中国资本市场正式启航,并从此进入轰轰烈烈大发展时代。

交易所开业第一天,电真空开盘报365.70元/股,最终收报384元/股,成交1160股,杨怀定一个人买进了500股。他因此赚得盆满钵满,并跻身上海第一批大户之列。

从1988年起辞职倒腾国库券,到早期股市闻名遐迩的散户大王,哪怕是车牌和房产交易,只要杨怀定手上一过就能赚上一笔。

早期骑自行车去炒股的杨怀定,1992年买了一辆夏利车,成为上海少数拥有“Z”字牌照的私家车主。后来,他把“Z”字车牌卖了20万元,买了辆7万多元的小车,上的还是浙江牌照,这么一倒腾又赚了13万。

1993年,杨怀定以每平方米不到2000元的价格,买下了闸北两套房子,后来以每平方米7000元的价格卖出。2002年,又用炒股获利购买三室二厅新房,当初单价只有每平方米4900元,如今价格起码翻了30倍。

杨怀定曾有一句炒股妙语:不做死多头,不做死空头,只做坚定的“滑头”。如此善于运用资金的“滑头”,被一些大学教授称之为“平民金融家”。

杨怀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自己第一桶金是靠念报纸念出来的,当年最多时,杨怀定订了70多种报纸,还甚至把茅盾小说《子夜》当作股市入门“教科书”。2013年,杨怀定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现在不订报纸,而是用iPad看报,“这个是我自己买的,每天看几十个权威网站,找各种经济、政治新闻很方便,加上看电视新闻,每天四五个小时下来,你要进行深度分析,不愁找不到股市机会。”

父子上阵自制“秘笈”

成名后的杨怀定经常受邀到全国各地讲课作报告,在报刊发表文章。不过,他的投资策略早已不复当年激进,他和儿子共同打理着一家炒股工作室,过着低调而又平淡的生活。

股海沉浮数十载,与杨怀定同辈的股民大部分都退出股市,只有他还带着下一代,每天在孜孜不倦看盘。

“投资者永远是不成熟的。不经过几轮熊市的洗礼,他们不会领略到股市投资的真谛。”杨怀定曾这样说过,他希望和充满潜力的中国股市一起成长,和数以亿计的中国股民一起成熟,股市投资是他“一生的事业”。

学历不高的杨怀定还出版了约五本书,其中《要做股市赢家》甚至获评”2007年最佳商业图书”。

在《要做股市赢家》一书的序言中,杨怀定写道:”股市是没有围墙的社会财经大学,只有留级和重读,永远没有毕业生。”

杨怀定一生感到最荣耀的,是2000年10月,他以一个普通个人投资者的身份,走上北京大学的讲台,为MBA金融研究生讲授证券市场的理念和实务。

杨怀定是市场的受益者,也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在这个市场上,不仅赚了钱,而且找到了发挥才能、实现价值的用武之地。

不过,此后的日子里,杨怀定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线。即使是2020年资本市场三十年之际,杨怀定也没有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邀约。

责任编辑:是冬冬

股票第一人杨百万,杨百万炒股之路总结

缅怀因病去世的“杨百万”怀定先生!

6月13日凌晨,有着“中国第一股民”之称的职业投资人杨怀定先生不幸离世,享年71岁。随即各门户网站、财经媒体、上海本地媒体等许多媒体发布了消息,其中包括了新华社的《 中国传奇股民“杨百万”离世 》。杨怀定先生离世,成为全网关注的消息,充分说明这个从草根成长起来的“百姓英雄”在中国资本市场尤其是股市留下的浓重一笔,得到了广泛认可。 他不仅深刻见证、深度参与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也以芸芸众生中最底层的庶民身份成为持续在证券市场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才71岁,未免太早了!在上海,以男性计,至少少活了十年,令人唏嘘不已。我看网上跟帖留言,绝大部分也是扼腕叹息。

因为证券市场这个媒介,俺与杨怀定先生有过交集但没有直接交流,都是在“杨百万”声名鹊起到如日中天后的上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一次是某交易所高层组织的一个座谈会;一次是某出版社组织的作者聚会。这两次因为规模比较小,有印象,至于其他规模比较大的场合有没有交集就不清楚了。

那时的杨怀定先生只有40多岁,年富力强,看上去很魁梧,脸圆鼓鼓的,衣着也比较朴素大方,神情从容淡定,话不多,但声如洪钟。记得那年因为行情比较低迷,一年下来跌幅不小,股民比较悲观,有关部门也是心急如焚, 杨怀定先生在座谈会临结束时“来年再战”的铿锵有力的四个字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按照世俗的眼光看,在名声大噪之前的杨怀定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草根,因为1988年的杨怀定已经38岁,在某个国企做仓库保管员,一杯茶、一张报纸,一天就混过去了。有道是:英雄不问出处。最早听到这句话,还是一个在万科总部编内部报纸的某员工在90年代说的。事实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四十多年中, 多少人把握了人生机遇,实现了逆袭,杨怀定先生只是这千千万万人中出名最早、人生发展阶段前后反差最大、影响所及持续时间最久的人之一罢了。

中国股民数以亿计,杨怀定可以说是一个传奇 :从名不见经传到名闻遐迩;从“温饱型”到“富裕型”;从初中毕业生到第一个作为个人投资者被某大学聘为教授,并在2000年10月走上北京大学的讲台为MBA学生讲授证券市场的理念和实务……

在证券市场,杨怀定先生创造了许多“第一”:

——第一个从事大宗国库券异地交易的个人。

——第一个到人行咨询证券业务的个人。

——第一个以个人名义从保安公司聘请保镖。

——第一个主动到税务部门咨询证券交易环节纳税政策的个人。

——第一个私人聘请私人律师的证券投资人。

——第一个与证券公司对簿公堂的投资者。

对土生土长的有一定社会阅历的成年上海人,哪怕他是普通工人,哪怕他只有初中学历,在视野、识见、对环境的敏锐性、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你不要轻易低估他。 这与环境的熏陶、个人的修为息息相关。杨怀定先生虽然在1988年的时候还仅仅是铁合金厂的仓库保管员,只有初中学历,却在国企改革尚未大规模推开,我国证券市场仅仅处于襁褓阶段,就以非凡的胆识辞职,并瞄准当时利率高达10%以上甚至在部分地区实际价值低于面值、各地价差比较明显、交易机制初见端倪的国库券,不断奔波于上海与安徽、河南、江西等地之间,通过低买高抛的大手笔交易,很早就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并在90年代初“杨百万”名号就此打响且不胫而走。

当许多人还在紧紧怀抱“铁饭碗”的时候,当许多人对股份制改革和证券交易木知木觉甚至将信将疑的时候,当许多人一个月工资仅仅一二百元的时候,杨怀定先生就通过刚刚开启的政策之门的缝隙收获了百万之资,在近三十年前,的确是振聋发聩也振奋人心的事情。

成为“杨百万”之后的杨怀定先生跟随时代的步伐,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初中学历的浅薄基础,加快了学习的进度。 在最高峰时期,每天要阅读的报刊达70多种。 除此之外,不仅学习软件操作,还和儿子一起开发“杨百万决策操作系统”。在广泛吸收他人的观点后,再结合自己的操作经验,加以升华,形成比较独特的操作理念与技巧,一方面整理成书加以出版,另一方面受邀到各地讲课予以分享。

(下面是杨怀定著的五六本著作中的部分代表作)

在“杨百万”声名大噪后,杨怀定先生一方面继续驰骋资本市场,身价自然不再是百万级。但是,对于习惯了粗茶淡饭的他来说,赚钱不再是他的终极追求了。经过十多年的摸爬滚打,只有初中学历的他,在2000年之前就开始系统梳理自己的操作经验和对大盘、个股走势的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并且开发出一套技术分析软件,并与儿子一起软件公司,成立相应的俱乐部,还潜心写作出版了五六本书,其中《股市赢家》一书还被评为2007年最佳商业图书。与此同时,他还经常受邀上媒体做节目,参加座谈会,到外面上课,甚至走上了最高学府的讲台。1998年,他还被央视评为“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风云人物”。 这个时候的“杨百万”,俨然摇身一变成为了“杨老师”。而且,他也很享受这种身份的嬗变,并认为这些让他颇感自豪,是一项重要的自我肯定,其分量不亚于万贯家私。

刚刚到古稀之年的杨怀定先生因为糖尿病的困扰驾鹤西去,的确可惜。这个时候,人们往往会对男性来一个“盖棺论定”,或者用是否做到“三不朽”来衡量。

“三不朽”指向的是立德、立功、立言。从这个角度看,窃以为杨怀定先生做到了“三不朽”。 杨怀定先生出身于平民和草根,有着草根常有的质朴、谦逊与随和,他遵纪守法,不逾矩、不越雷池,即使后来名震天下、腰缠万贯,也没有飘飘然、昏昏然,依然是节衣缩食,如同邻家大叔,可谓立德。敏锐捕捉改革开放的气息,破釜沉舟,置险境虽九死而未悔,终于大显身手,后来又一路披荆斩棘,于家、于人甚至于国,多有助益,可谓立功。笔耕不辍,留有五六本书,时常穿梭于各种讲坛,留下不少金句,以初中生之学历却在股市这个“没有围墙的社会财经大学”(杨怀定语)纵横驰骋,可谓立言。

真可谓时势造英雄。众所周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是1990年12月19日,迄今整整三十年,而杨怀定在此之前的两年多就“下海”了。今非昔比,在那时就看到即将到来的改革大潮并且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嗅觉、胆识、价值观,能够有其一就殊为不易了。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向阳而生、顺势成长的寥寥无几,大多数人还是碌碌无为,而杨怀定却成为了中国资本市场恢复后前半段个人投资者中最为耀眼的明星。

多少年来,草根之逆袭往往会激起社会大众的追捧,因为他们不甘于被命运摆布,即使是被一块巨石重重的压制也会在其下生发出如同韭黄般灿烂且盘根错节的牙,这种不屈不挠、愈挫愈奋的奋斗精神往往会作为一个硕大无比的影投射在许多人的内心。 人到中年的杨怀定先生从枯坐半日闲的仓库保管员到谈经论道的第一股民,从手捧“铁饭碗”的无忧无虑者到跨界的前途未卜者,这本身就是慷慨激昂。

杨怀定先生的离去,人们对他的缅怀,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市场经济的厚爱,对个人奋斗的坚守。

股票第一人杨百万,杨百万炒股之路总结

“中国第一股民”杨百万去世,他曾是中国股市是个怎样的人物?

有着“中国第一股民”之称的杨百万去世,这个曾经代表中国股市标志性的一代人物传奇落幕。杨百万本名杨怀定,当时用两万元人民币买国债,和炒股,净赚了一百多万,因此被大家尊称为“杨百万”。杨百万曾经是中国股市最早的参与人员,并且他的身上有许多个“第一次”,也因为他的名号,在当时的那个年代吸引许多人跟随着他的脚步进入了A股。正因为他的号召才让中国股市有着上亿的散户,不得不说杨百万为A股做出了许多贡献。

“中国第一股民”杨百万因病去世

杨百万原名杨怀定,原本是上海工厂的一名工人。当时的国库券不被许多人看好,而他看准了优势,于是投入了两万元,并为其赚了人生当中第一桶金,后来进入股市,凭着大胆和心细盈利创收一百多万,并成为了当地的名人。杨百万的后半辈子跟股市有着牵扯不开的关系,不仅被人称为“杨百万”,还将孙子的小号叫为“涨停板”。

这么一位资深的股民却在今年的6月13号凌晨离开了人间,这位传奇的人物身体终结。

七十年代赚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当年中国的国库券转让,并在六十多座城市开始开放,当时还出现了异地差价。当时的人们并不在意,甚至有些人不以为然,但是杨怀定却认定可以赚钱,他到处借钱,凑了两万元,凭着买国库券而赚了人生当中的第一桶金-800元。后来杨怀定对于炒股有了很大的信心,于是他成为了上海第一批证券投资的重要人员。逐渐成为了股市当中最热门的的人物。.

证券市场中最多“第一”的人物

说杨百万是中国股市代表性的人物一点也不为过,因为他是第一个进入大型国库券异地交易的个人;同时也是第一位到中国人民银行进行证券询问的个人;并且还是第一个,以个人的名义聘请保镖的人;第一位自动的到税务局进行查询纳税相关政策的个人;也是第一位聘请私人律师的个人;同时也是首位跟证券公司打官司的个人;并且还是首位以个人投资者身份被大学聘认为教授的人。

可以说杨百万代表着中国股市的特殊人物,他是第一批参与到中国证券公司的用户,见证了中国股市的成长,并因为他的影响力,吸引着中国股民的加入。杨怀定的故事被国外媒体争相报道,还被评为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的“风云人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股市行情网 » 股票第一人杨百万,杨百万炒股之路总结

相关文章

评论 (0)